在入境旅游接待中,外语导游员的讲解宣传是不可或缺的。导游词关乎导游服务的成败,而外语导游词的编译不仅涉及语言的转换,而且还涉及跨文化的沟通。归化与异化是处理语言与文化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正确应用这种策略,将有助于激发国际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增加旅游乐趣,同时准确的传播中国文化。
一、归化和异化的内涵及关系
1. 归化和异化的内涵分析。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术语最早出现于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译者的隐身》(1995 年) 一文。而这一术语又直接来源于德国学者施莱尔马赫 1813 年宣读的一篇论文,他着重研讨了翻译与理解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指出翻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让读者靠近作者,另一种是作者靠近读者。
归化法,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坐不动,引导作者接近读者。
异化法,是一种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的翻译方法。外语导游词的编译同样适应这两种方法,读者与作者的关系就成为导游与游客的关系。
2. 归化和异化的辩证性。外文导游词大多是根据母语有关资料编译而成的,编译当中要遵循翻译的原则。外文导游词要体现中国文化,要带有异国情调,文化的差异性正是旅游的魅力所在,因此外文导游词的编译采用异化法是必然的; 但同时又要考虑到旅游者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因此采用归化法也是必然的。选取一个策略而完全排除另一种策略的做法不可取,也不现实。它们各有优势,也各有缺陷。
3. 归化与异化的融合。从跨文化交际出发,从弘扬和传达不同的文化与语言出发,就可以发现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互相融合、兼而有之是必要的。
中日文化中有很多的成语、谚语,可以找到非常相似的表达,常采用归化的策略来处理。如:
明天即使“下刀子”也要去参观。
译文: 明日、槍が降っても見学に行きます。
你的脸皮比城墙还厚。
译文: お前は鉄面皮だ。
这些例子都竭尽可能地传达了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相似或相同的文化内涵。归化因为苛求意义上的对应,往往不顾及语言形象和语言形式,有时难以回译到原文。鲁迅说过: “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倘有,就是貌合神离,……”(《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二》) 鲁迅主张异化,不主张“削鼻剜眼”的。
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采用异化策略来处理异质文化也很常见。异化法增加了外语导游词的语言色彩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洋味十足,带有异国情调。如: 许多带有中国文化特色词语“茅台酒”、“豆瓣酱”等,就是采用异化法音译为「マァ】イ酒」、「トウバンジャン」,并为日本国民所接受。
二、归化和异化在日语导游词编写中的实践
文化的差异性是产生旅游动机的重要因素,体验异文化是外国游客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在导游词的编写过程中应在游客接受范围内最大限度保留本来的文化信息。外文导游词的编写势必要参考中文的旅游资料,中文的旅游资料大都描绘意境,用词比较抽象。如果依葫芦画瓢,生硬直译,就无法将中国文化特色准确地转换过去,游客也难以理解。
因此,笔者认为外文导游词的编写,应在参考中文资料的同时灵活采用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方法,适当增减文化点,突出实用性。
(一) 增减法
1. 增添法。以山西为例,旅游资源大多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没有一定的背景信息,外国游客则难以理解。
在导游词中适当增添部分背景知识,有助于外国游客更好的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如: 岩石上“壮观”二字,是李白的墨宝。
导游词: 岩石に刻まれている「壮観」という二つの文字は、中国、唐の時代の有名な詩人李白が書かれたのです。
导游词中增加了对李白的说明,体现了“壮观”二字的较高的文物价值。
2. 删减法。在导游词的编译中,删减法有时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在汉语导游词里有一些未经考证的、夸大其词的表述,这对外国游客来说是不必要的。其次,在部分景点解说词当中,常常会引用一些传说或名言等。这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是锦上添花,但对外国游客来说可能就是画蛇添足。
如: 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当地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悬空寺。
导游词: 多くの観光客はこのお寺が10 数本の木で支えていると考えていますが、実際に支えているのは断崖に深く差し込まれた梁です。
导游词里删去了当地的传说,把其主要的特点保留下来。如果直译、硬译,不仅旅游者难以理解,而且出力不讨好。
(二) 阐释法
通过阐释法让归化和异化互补并用。对于人名、地名、历史典故等不容易为外国读者理解的“障碍点”,增加文化点进行阐释。
如: 鱼沼飞梁导游词: これは「魚沼飛梁」という古い橋です。古くから中国では、湖の小さくて浅いものを沼と呼び、その中に魚が泳いでいるから「魚沼」と呼ばれています。十字形の梁が飛んでいる鳥のように見えるから「飛梁」と呼ばれています。
导游词对“鱼沼”与“飞梁”分别作了解释,使游客对这一古代桥梁有了更深的印象。
晋商导游词: 「晋商」とは、明清時代、山西省出身の商人·金融業者のことです。
晋商对于我们来说是耳熟能详,但对于大多数外国游客来说是两眼墨黑,必须加以解释才能明白。在保留原词“晋商”的基础上解释: 晋商是指明清 500 年间的山西商人,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
(三) 转换法
转换法就是把原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物象) 转换成译语中带有同等文化色彩的词语(物象) 。
汉日两国语言在行文风格和修辞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汉语旅游资料中有许多华丽辞藻、四字熟语等有时是为了音韵的和谐和渲染气氛,如: 金碧辉煌、重峦叠嶂、亭台楼阁、星罗棋布等这些词比较抽象,编译时应该调整措辞,将这些虚化之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重新表述,使日文通达流畅,增强可读性。
如: (绵山) 古木参天、山峰连绵、曲径通幽。
导游词: (綿山は) 古木が茂る峰々が連綿して、渓流が屈曲する険峻で幽静なところです。
(四) 类比借用法
类比借用法让归化和异化互补并用。这种方法可以引起读者对自己熟悉的事物的对比联想,以便很好的理解异国文化。
如: 太原的面积有 6988 平方公里。
导游词: 太原の敷地面積は6988 平方キロで、熊本の面積と同じぐらいです。
一般游客对枯燥的数字并不感兴趣,如果能作进一步的补充解释: 太原的面积相当于日本的一个县,如熊本县。游客就能通过联想很好地理解了,而且会认为太原的确很大,竟相当于日本一个县的面积。(日本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如: 据传蒙古鞑靼入侵山西后,发禁刀令,规定每十户人家用一把菜刀,当地人做面食很不方便,就想办法用一块铁皮削面,于是就有了刀削面。
导游词: 伝説によると、元軍が山西省に侵入してきた時、包丁は十世帯に一丁が許されるという「包丁狩令」を出したので。地元の人々は麺類を作るのにとても不便です。
そこで包丁の変わりに鉄片を使って麺を作りました。これは今の刀削麺です。
在这里“禁刀令”译为「包丁狩令」,因为日语里有「刀狩令」一词,1588 年,丰臣秀吉下令: 武士之外不得持有刀枪。
这就是有名的「刀狩令」。
通过比较使游客在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接受异国文化,加强文化交流。如把太原的柳巷比作东京的银座,把食品一条街比作横滨的中华街,把五台山佛光寺比作日本的东大寺。虽然它们不能完全等同,但有助于旅游者对照理解。
三、提高日语导游词编译者的跨文化素养
1. 编译者应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自觉性。日语导游词的编译,仅仅重视语言是不够的,还需要熟悉两国文化。
正如王国维(1877 ~1927) 所说“疆界所存,非徒在语言文字而已。”(《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纲》1905) ,中日两国是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发展的,必然产生诸多文化差异或“隔膜”。日语导游词编撰者及导游员,应善于比较中日文化,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信息感应力,灵活处理中日两种文化差异。
2. 编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外语导游词的编译涉及两种语言文化,而且它们之间存在有各种差异,这就要求编译者必须精通两种语言文化。还要具备社会、饮食、历史、宗教等方面的知识。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十分丰富。外语导游员应成为“杂家”,这就要求编译者及导游员多读书、多研究,多积累,知己知彼,担负起跨文化交际的重任,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人。
四、结 语
归化与异化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辨证统一的。本着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旅游者能理解易接受的编译原则,将二者结合起来,灵活应用。导游词的编译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灵活的方法和策略,增加趣味性、幽默性。真正起到导游员“民间大使”的作用,使中国文化得到广泛弘扬,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中日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白靖宇. 文化与翻译[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邓仁有. 山西旅游日语[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韩立红. 日本文化概论[M].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4]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1.序言一般而言,如下例所示的动词过去式句子暗含其动作结果成立。(1)ゴミを燃やした。(暗含ゴミが燃えた成立)在表示主体动作的同时暗含其动作结果成立的动词被称为达成动词(Vendler1967)。但在日语中,有些达成动词并不表示其结果成立。前文达成动词表示主...
亲属关系是由血缘、婚姻、收养关系形成的。而亲属称谓语既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也表示对人的称谓或称呼。亲属称谓语在人类社会文化长河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充分体现了其所属民族的社会文化特点。汉民族的亲属称谓语复杂细致,数量极多,属于叙述法...
引言:自他动词是日语动词中一个重要的分类形式,对自他动词的理解状况与日语学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本文借鉴前人的一些观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争取以更浅显易懂的语言来探讨自他动词,使二外教学达到一个更佳效果。一、自他动词的定义大多数的二外及...
中、在日语语言学习过程中,正确使用动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汉语与日语的动词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汉语中表达相同含义的一个动词,在日语中往往有几个动词与之相应,根据具体搭配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动词。例如,汉语中表示下的动作,在搭配雨合成下雨时,日语...
1.談話の認定1.1談話とは何か言語分析は、往々にして、分を最大の単位とし、分の中に見られる各単位について、それぞれの角度から考察を行うことだと思われやすいです。実際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中で使われている言語の最大の構成単位は分であると...
一、汉语的发音奠定了日语语言文化的基础汉语的读音由音节组成,音节又由拼音构成,拼音分成声母和韵母,韵母有单韵母和复韵母。我国的汉语发音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发音体系。日语的发音受到汉语发音的影响较大,日语发音一般是一字两...
时间名词是日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类别,从时间性质上日语时间名词大致可分为时间点名词和时间段名词两种。时间点名词又可以分为绝对时间点名词和相对时间点名词。助词に有很多意义用法,它接在时间名词后可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而时间名词作状语时...
一、我国日语教育的现状随着中日关系的不断深化,中日邦交慢慢走向正常化。中日两国不仅在经济上合作越来越愉快,而且商务活动也日渐频繁。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要求大学生及社会有志之士燃起日语学习的热情。目前,各高校加大...
二外日语的学习者最早在《标准日本语初级(上)》第8课就会接触到日语授受动词,而笔者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日语教师,非常清楚即便是日语专业毕业的学生都很难准确地使用授受动词及相关句型。甚至曾有过1名本科日语毕业生在正式场合对日本人说「私にあげ...
中日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词汇交流史丰富。从汉字的东传日本,到20世纪初掀起词汇交流高潮时汉字词汇的回流,词汇这一用于交流的最基础的语言单位通过人员以及书籍的流动成为交流史中十分活跃的因子。日汉语中存在着许多形同的词语,对于日语学习者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