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近年来,学术论文引起越来越多语言学家的关注。针对导言部分的研究尤甚。纵观这类研究我们发现,学者们对导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体学维度、系统功能维度、跨文化维度等。其中从跨文化角度对社科类学术论文导言部分进行体裁对比分析的文章很少。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分别从中外著名语言学杂志《应用语言学》和《Modern Linguistics》随机选取了20篇应用语言学论文,对其导言部分的体裁结构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发现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异同。
一、文献回顾
1970年,Fowler,R.便把语言运用中的“体裁”看作是社会交际活动的类别。Swales (1990:34) 指出,genre最初广泛使用在文学及修辞学领域,首先被人种学家正式引进了语言学领域。秦秀白(1997)指出,国外学者所从事的体裁分析多针对科技文章、促销广告、法律文件等具有一定职业和学术背景的语篇。1981年,Swale在其学术著作《Aspects of ArticleInstructions》中,提出了针对科学论文导言部分语篇结构的CARS 模型。现在该模型已经成为使用最广泛的学术论文体裁分析框架。具体如下所示:
语步1:确立研究领域
a 展示议题中心
b 陈述目前研究现状
c 归纳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特点
语步2:指明研究领域的空白
a 反驳已有观点
(或,和)指出差距或空白
(或,和)提出问题
(或,和)继承前期研究成果
语步3:填补研究领域的空白
a 叙述研究目的
(和,或) 通报本课题当前的研究情况
b 通报主要发现
c 回顾前人的研究
d 介绍论文结构
(Swale的CARS 模型)
国内有不少学者对学术论文进行过体裁分析。但很多学者关注的是摘要部分,如葛东梅,杨瑞英(2005)。只有少数学者关注导言部分,如李慧艳(2010)。迄今为止,还没学者对比过中美学者应用语言学导言部分的体裁异同。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Swale的CARS 模型为理论框架,分别从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应用语言学》和国际著名语言学期刊《现代语言学》随机选取了20篇应用语言学论文(选自《ModernLinguistics》的论文作者均为美国学者),对其导言部分宏观体裁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异同。
三、结果与讨论
(一)中美学者论文导言部分的语步分布模式
【图1】
M1:确立研究领域;M2:指明研究领域空白;M3:填补研究领域空白。
中美学者所著应用语言学论文导言部分的语步模式有相同又有差异。相同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在学术论文导言部分出现频率最多的语步模式都是M1+M2+M3。其次,中美学者所著的论文导言部分都出现了语步的循环。再次,在搜集的两类论文导言中,M1、M3是每篇导言的必备语步,M2却不是。两类论文导言在语步模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美国学者应用语言学论文导言的语步模式更丰富。中国学者导言的语步模式略单调,更多依赖于基本语步模式M1+M2+M3。其次,语步的循环更多出现在美国学者的应用语言学论文导言中。再次,中国学者应用语言学论文导言中出现最多的是语步1,美国学者应用语言学论文导言中出现最多的是语步3。
(二)讨论——对两类论文导言部分语步模式异同的解释
学术论文导言部分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其论文的科研价值。并引起同行的阅读兴趣。(庞继贤,陈明瑶 2007)Swale提出的三大语步层层递进,对于实现导言的交际目的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程度上:语步3>语步1>语步2。
1.对两类论文导言部分语步模式相同点的解释首先指出论文研究领域的重要性,然后提出该领域可能存在的空白,最后详述该研究如何填补这一空白,这是一个连贯完整的交际过程,目的是充分展现学术论文的科研价值。而且好的学术论文导言必须言简意赅,所以常见的学术论文导言多采用M1+M2+M3的语步模式。
有时,某些语步会不止一次出现在论文导言中,导致语步循环现象的出现。如M1+M2+M3+M2+M3语步模式和M1+M2+M1+M2+M3语步模式。对于一篇能够填补多项空白的跨学科论文,就可能采用M1+M2+M1+M2+M3的语步模式。一般来讲,语步2是语步3的铺垫,但也有学者先指出他研究成果的意义,然后顺便指出这类研究很少,所以他的研究很有价值。这样就出现了M1+M2+M3+M2+M3的语步模式。
由于语步2在指出当前研究价值方面的作用最弱,另外考虑到导言部分篇幅有限,中外学者在撰写应用语言学论文时都出现了不使用语步2的现象。
2.对两类论文导言部分语步模式差异的解释
中美学者在导言写作中表现出的语步模式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性格特质决定的。一般来讲,中国学者更加崇拜权威,遵守规范,美国学者则更愿意挑战权威,寻求创新。这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学者在应用语言学论文导言中更倾向根据特定的情境灵活选择语步模式。而中国学者更多地选择最基本的M1+M2+M3模式。中国人性格特质中的含蓄保守导致他们在表述其研究的科学价值时更倾向于选择间接暗示学术成果价值的语步1,虽然效果没有直接展示其研究成果的语步3有效,但也可以引起同行的关注。而美国学者较直接自信的性格特点则驱使他们在应用语言学论文写作中较多地选择通过直接展示研究成果来表明其论文研究价值的语步3。
四、结论
本研究采取定量研究方法探究中美作者应用语言学论文导言部分体裁结构的宏观异同。发现了他们之间有相同,又有差异。相似之处主要由学术论文的交际目的决定。不同之处很大程度上由研究者之间的文化和社会差异导致。本文只关注了学术论文导言部分的宏观结构,没有关注微观语步的特点。感兴趣的研究者可以进一步考察中美学者的导言在具体语步上可能存在的异同。
参考文献:
[1]Swales.M.Aspects of article instructions.Birmingham:Theuniversity of Aston,1981.
[2]葛东梅,杨瑞英.学术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J].现代外语,2005(28).
[3]李慧艳.英汉社科论文引言语篇体裁对比[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0,24(11).
[4]庞继贤,陈明瑶.英语研究论文的及物性结构与论文交际目标的实现[J].外国语,2007(5).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媒介,人们通过语言更加准确地表达思想和情感,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构建其知识体系。教育通过语言来实现,语言传递教学内容,实现教育目的。教育语言学是语言学与教育学的碰撞,它是一门以问题为导向,以教育实践为出发点的超学科性的新...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南岸,1956年建市,现辖一县三区、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铜陵本地话为吴语宣州片方言,铜陵市区亦有江淮官话。铜陵历史悠久,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近年来我市提出打造生态山水铜都...
认知冲突的基本定义及应用意义所谓认知冲突,指的是大学生群体在应用语言学的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观念,在和新接受的理论知识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矛盾冲突。合理利用冲突理论,有助于帮助大学生群体更加深入了解应用语言学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认知语言学作为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很快引起了语言学家的注意,以一种严格的科学来开始研究认知语言学和整个语言系统的关系以及对以前的语言学观的冲击。认知语言学(CognitiveLinguistics)围绕着这个学科的关键词为体验认知(em...
20世纪3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GB阿尔楚尼提出了用机器来进行翻译的想法;我国的机器翻译研究始于1956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加强,机器翻译正逐渐成为人们克服获取信息时所面临的语言障碍的重要手段,翻译需求的不断增大使得翻译软件进入一个新的发...
应用语言学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交叉理论,在各个学科方面的发展方兴未艾,尤其是已经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外语教学的过程。尤其是国际交流的普遍化能使应用语言学更详尽细致地指导外语教学。一、应用语言学的生成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语...
一、引言寻求等效(equivalence)是翻译实践活动的一个中心问题,也是众多学者纷纷撰文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理论,后来用功能对等替代了动态对等,但他同时提出功能对等的翻译,要求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的要求形式对等[1]13。在...
外语教学是功能语言学最主要的应用领域[1].学好语言需要掌握语言使用的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等能力。在国内,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英语的阅读与写作是体现中国学习者外语语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这种局面早已引起重视,许多专家和学者也做了努力...
随着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翻译教学的问题也逐步引起学界关注。翻译教学本身正面临很多问题,亟须找出能解决翻译教学问题的办法和出路。本文作者找到了辩论法在翻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办法,并通过实证调查研究证明其实践性和可行性,从而真正解决...
伴随着对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引进,中国翻译研究者们在20世纪的后20年开拓了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产生了本土的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语言学和翻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这种联系进行深究后,本文提出英语翻译语言学模式。一、奈达和威尔斯的译学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