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交叉理论,在各个学科方面的发展方兴未艾,尤其是已经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外语教学的过程。尤其是国际交流的普遍化能使应用语言学更详尽细致地指导外语教学。
一、应用语言学的生成
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语言学分支,它研究语言如何能够得到最佳利用的问题。应用语言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应用于语言方面的研究。在外语教学方面,应用语言学就像黑暗中的灯塔一般将有关的理论技术引领到外语教学-这块宽阔的沃土上去。
1. 应用语言学的起源
“应用语言学”最早是由语言学家 J.N. 博杜恩 ? 德库尔特所提出的。但其作为一门学科真正获得发展的时期也是 20 世纪中叶了。1946 年,第一所英语学院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成立,目的在于如何更好地实施教英语的问题。1958 年爱丁堡大学的应用语言学学院的建立以及 1959 年在华盛顿成立的应用语言研究中心,都进一步为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铺平了道路。1964 年,应用语言学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并在法国成立了国际应用语言学协会。与此同时,英国的韩礼德等出版了《语言科学与语言教学》、美国的瑞沃斯出版了《心理学家与外语教师》。
2. 应用语言学相关理论研究
在人们刚刚涉足应用语言学的时候,一些语言学家对其并不重视,因为他们并不视它为严格意义上的理论。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建立应用语言学自己的理论已经成为了必要。目前形成的较为完善的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输入假设理论等等。但理论只有付诸于实践才能算是活的理论,不然就是僵死的教条。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外语教学,外语教学是在应用语言学得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一种实践教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理论发挥的作用。
二、外语教学
外语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输出和学生的输入过程 , 而是通过复合的交流方式以实现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其最终目的是能够使得学生运用语言,正确、流利、和得体地进行交流。下面就从外语教学的三个层面-词汇教学、文化教学和教学模式来探讨教师和学生凭借应用语言学的指导来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并最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的过程。
1. 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中最重要的单位,词汇量只有积累到了一定的数量,才能听懂别人的意思并顺畅地和他人进行交流。但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重视语法结构的教学,将语法结构的教授视为教学的目标。这种方法忽视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词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组织和协调作用。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其心理障碍。教师应该根据词形,词意,对词汇进行分类,科学地组织材料,让学生的接受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亦可以在文章中讲解词汇,让学生根据文章来造句。教师还可以结合最新的时事新闻讲解词汇,使得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此外,组织学生进行词汇接龙,能够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吸取总结他人有利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并要长期地付诸于实践。教师和学生要注意结合词汇学习的方法,诸如归类记忆法 , 构词记忆法 ,语境记忆法 , 图像想象法 , 相似联想法 , 谐音联想法 , 循环记忆法等等。这些学习方法可以交叉进行。只有通过多多地接触词汇,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词汇的魅力,从而能够按自己的学习方法坚持下去。
2. 文化教学
语言和文化就好像鱼和水的关系,息息相关,相互影响。而外语教学过程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过程,文化元素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始终。但传统的教学忽略了文化教学的内容,只是以语言知识为主,存在着重视语言基础技能训练而轻文化的现象。从社会层面上来看,这种教学形式已经远远脱离了时代发展的实际需要。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文化因素,使得教学和实际相结合。
在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选择文化内容。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深入文化因素,逐渐扩大学生的文化知识。
3. 教学模式
传统的外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这种单一的语言输入模式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的应用,遏制了其应用能力的发展,这也是造成诸多哑巴英语现象的原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应该转换角度,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可以事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课前给每个小组分配一定量的知识内容,让其在课余时间查阅,上课时分享给全班同学,各个小组之间可以就某个问题进行探讨,也可以让老师给予解答。学生在查阅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师在讲解时也可以利用此类设备,将图像,文字,和声音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督促学生学习。并且将原本抽样枯燥的内容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可以大大提高学习外语的效率。目前流行的“翻转课堂”和“慕课”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前者就类似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负责答疑解惑;后者是根据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是有限的这一特点来控制教学时间,并利用网络让学生答题闯关,最终获得答案的方式。
结语
总而言之,应用语言学同外语教学时相辅相成的,前者指导后者,为后者提供理论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实践,在不断实践过程中为前者提供新的信息,形成新的理论和研究内容。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应用语言学在指导外语教学这个方面一定会走得更远,能够回答更多未知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自俭。语言多学科研究与应用[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2] 桂诗春 . 世纪应用语言学评述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20Vol.32(1):2-7.
[3] 石林平 . 应用语言学发展史综述 [J]. 河西学院学报 ,2005.Vol.21(4):49-52.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媒介,人们通过语言更加准确地表达思想和情感,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构建其知识体系。教育通过语言来实现,语言传递教学内容,实现教育目的。教育语言学是语言学与教育学的碰撞,它是一门以问题为导向,以教育实践为出发点的超学科性的新...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各国人民对外语的需求迅速增长。在全世界范围内,外语教学已经普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外语教学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当今社会,外语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作...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南岸,1956年建市,现辖一县三区、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铜陵本地话为吴语宣州片方言,铜陵市区亦有江淮官话。铜陵历史悠久,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近年来我市提出打造生态山水铜都...
认知冲突的基本定义及应用意义所谓认知冲突,指的是大学生群体在应用语言学的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观念,在和新接受的理论知识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矛盾冲突。合理利用冲突理论,有助于帮助大学生群体更加深入了解应用语言学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认知语言学作为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很快引起了语言学家的注意,以一种严格的科学来开始研究认知语言学和整个语言系统的关系以及对以前的语言学观的冲击。认知语言学(CognitiveLinguistics)围绕着这个学科的关键词为体验认知(em...
学习第二语言不易,因为它需要进行反复的记忆和训练.对于大多数学习汉语的维吾尔族学生来说,汉语的词汇、语法、句式是一门完全不同于他们母语系统的语言.学生在学习汉语初期,会遇到很多的学习难点,语言思维的转换也会遇到很多障碍.因此汉语教师为如何提高学生...
20世纪3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GB阿尔楚尼提出了用机器来进行翻译的想法;我国的机器翻译研究始于1956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加强,机器翻译正逐渐成为人们克服获取信息时所面临的语言障碍的重要手段,翻译需求的不断增大使得翻译软件进入一个新的发...
中国现代文学的进化体现为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它的发生离不开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这些新思想多来自西方的各类论着.对西方论着进行翻译,尤其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翻译文学使中国学者以一种新的眼光看待世界,促进了中国文学的...
目前,有很多外国留学生怀着对中国文化、历史、语言、医学、科技等的浓厚兴趣来到中国学习、进修。他们只有较为熟练地掌握了汉语知识,才能真正地融入在华的学习和生活。中国的外语教学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改革,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不可避免的存在语言石化...
一、引言寻求等效(equivalence)是翻译实践活动的一个中心问题,也是众多学者纷纷撰文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理论,后来用功能对等替代了动态对等,但他同时提出功能对等的翻译,要求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的要求形式对等[1]13。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