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隐喻得到了文学批评、社会学、哲学、语言学以及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关注和重视,并且成为这些学科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但是隐喻在我国国内语言学领域中方面的研究仍然比较少。应用语言学的概念如果从狭义上分析,主要是指语言的教和学,或者习得第二语言;从广义上分析,主要是指在真实的情境下运用语言,也就是指联系实际问题研究语言以及语言学。但是应用语言学不管是从狭义层次,还是从广义层次上分析,都主要指在特定的真实语境下有目的的应用语言。由此可见,应用语言学角度上分析隐喻也主要是研究其在真实语言交际中的实际应用。
下面,笔者结合了当前国内外针对隐喻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应用语言学中隐喻的本体、喻体以及本质等,希望为应用语言学隐喻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国内外关于隐喻的相关研究
很多人认为隐喻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就可以随口应用的比喻,比如“天安门广场成了花的海洋”等。但是在学术研究方面,关于隐喻理论,各学派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很多学者都在争议隐喻是语言现象,还是思维现象,或者同时具备两种现象。根据隐喻的归属标准可以将当前的隐喻理论划分为传统理论、认知理论以及应用语言学理论三大类。
1.传统理论
传统隐喻研究主要集中于形式逻辑,其中Kittay、Searl以及Black等都是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语言哲学家。这些哲学家认为,隐喻属于一种语言现象,和字面语言存在非常明显的区别,是诗歌以及其他文学作品中较为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这种理论认为语言实际上就是一种字面语言,认为隐喻是一种创造性语言运用,是一种比喻语言。
Black曾经提出过一种互动理论,主要是关于隐喻的喻体以及本体两大要素的,虽然互动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隐喻理论、实证研究,然而这个理论当时仅仅局限于高度隐喻化的隐喻。
以往传统的隐喻研究具有一定缺陷,因为,传统隐喻研究材料并非真实交际情境。同时,形式逻辑的主张是比喻语言只是对字面语言的补充,在语义学中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地位,语言哲学家们主要站在语言角度逐渐发展他们的隐喻理论,觉得隐喻意义和字面意义的言外之意完全不同,并没有考虑到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以字面意义为基础的。
2.认知理论
在1980年,Johnson以及Lakoff等发表了《Metaphorswe live by》这本书,其中就提到了隐喻研究的建构论或者认知论,在书中提到首先隐喻是一种思维现象,在日常交流中都会应用到隐喻,其实语言隐喻也体现了语言的概念隐喻[1].他们认为,在一定的生活经历中,人们通常都会达成共有的根类比或者基本概念隐喻,在英语中通常都可以通过一些基本概念隐喻阐明常规隐喻化表达。语言并非隐喻研究的焦点,重点是怎样利用一个概念领域解释、说明另外一个概念领域,这实际上也就是隐喻的认知功能。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外语学术界才开始对隐喻感兴趣,并且主要针对认知语言学领域。
3.应用语言学理论
公元前4世纪的时候,Arstotl就已经针对隐喻提出了一种新的认知理解功能,认为一个概念用另外一个概念替代。一直以来,他主要是在某一个特定的语言运用情景中研究隐喻,把认知有机结合社会文化于一个整体,隐喻观显得非常先进。后来很多语言学家也开始意识到这点,认为非常有必要对隐喻研究中的认知、语言以及两者关系进行重新认识,而且应该将研究核心定为语言运用,实际上这也代表了隐喻在应用语言学视角下的萌芽[2].
二、隐喻在语言运用中的本质分析
当前引用语言的过程中,隐喻不单单是一种普通的形象语言,然而这也不是指隐喻研究、语言形式两者之间在本质上没有联系。应用语言学中的隐喻研究一定要从语篇、词汇以及句子等多个层次理解隐喻。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语言研究,尤其是其中的交际、语境等方面,研究语言的表层含义,而不是采用假设的方式形成某种深层概念。应用语言学中,特别强调语言隐喻以及概念隐喻的区别,而且认为语言隐喻主要是对事物的一种理解方式。但是,语言不管在什么文体中仍然包括大量的联想、语义以及对比等,这些也是构成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灵活)运用这些表达方法才可以真正达到组织语篇、修辞以及暗示的表达效果。
三、隐喻中的喻体和本体
在喻体领域中,隐喻本身就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系统部分也向目标领域概念系统上有直接映射,实际上也是指以喻体本身的所有特性将本体的所有特征充分表达出来。同时,只有精通本组语言的情况下,才可以深入、全面地研究喻体以及常规隐喻本体之间的内在关系,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将其中的概念隐喻辨认出来。然而从效率方面而言,以表层语言的方式推导、分析大脑思维结构的这种方式本来就存在很大的不足。
四、应用语言学中隐喻的基本特点
1.隐喻的抽象性
通常情况下,隐喻主要是采用一些具体的喻体描述抽象的本体。但是也有的时候,隐喻中的喻体和本体两大要素都属于具体或者抽象的。
2.隐喻的一致性
隐喻主要是对比分析本体以及喻体的特征,因此不管是本体,还是喻体都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可比性。
五、隐喻在模式方面的特点
1.隐喻的阶段模式特点
隐喻研究工作中将形式逻辑作为研究基础的情况下,语言哲学家会认为隐喻中会有所说非所指以及间接比喻不同的两个间接层面。这种间接层面的含义可以非常明显地推理隐喻理解过程。在隐喻的阶段模式中,可以把隐喻直接分成两个不同的阶段:
①理解和辨认隐喻语言的字面意义。
②抛去隐喻语言的字面意义,深入挖掘隐喻语言的内在深层次含义。其实,在这一个环节中可以非常明显地了解到,想要理解隐喻的内在深层次含义消耗的时间会远远多于理解隐喻语言表面上想要呈现的含义。但是也有的研究表明,深入挖掘隐喻语言内在含义需要耗费的时间本质上而言,并没有多于解读其字面上的含义,理解隐喻语言的字面含义以及深层次含义需要耗费的时间完全一致。实际上,这也是告诉我们人们,理解隐喻语言的时候,可以自然、直接地理解隐喻的内在深层含义。当然,也有少数比较不熟悉的个别语境下,需要理解、解读对了其字面含义,才会理解到隐喻的深层次含义。
2.隐喻的信息处理以及平行分布式处理
从认识心理学的角度上分析,理解隐喻主要是基于平行分布式处理或者信息处理方式出发的。其中信息处理模式主要是将人的大脑作为计算机电脑,人们理解隐喻的过程,本质上也就是利用、解码其内部存储信息的过程,进而达到交际、辨识的目的。平行分布式处理模式和信息处理模式一样,也是将人类大脑作为一台计算机电脑,而且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觉得人类大脑中有很多节点通道,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这些节点通道后就可以组成一个网络整体体系,对于任何语言输入,这个网络体系做出相应反应的情况下,大脑网络的相关性节点也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做出相应的变化,这样就可以尽快理解语言。
3.隐喻的应用语言学分析框架
作为一位应用语言学家,研究隐喻的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主要是交际语言实际运用的本质及其自身的作用。因此,立足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上研究隐喻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习、借鉴传统理论的研究成果以及认知理论的研究成果,结合相关的理论建立一套适应自身要求的理论研究框架,但是在构建这个框架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语用、句法、词义以及说话者以及倾听者之间的关系、历时、语境以及交际目的等诸多方面因素。当然,应用语言学中对于隐喻的研究仍然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的,但是大多数应用语言学家已经从以往的系统研究转向语篇社团或者语言使用者,而研究重心也从以往的概念结构向关注语言形式的方向进行转化,这种转化对于隐喻研究工作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笔者认为,关于隐喻分析框架一定要充分明确以下几点:
①作为研究者,一定要确定应该从理论层次,还是从处理层次研究隐喻。
②隐喻类型不同的情况下,需要的理论框架也会有所不同。
③不管是从什么层次研究隐喻,隐喻分析框架必须适应高低层次各种各样的限制。
④隐喻分析框架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可以解释隐喻的语篇作用、熟悉度以及语言形式等不同方面。
总而言之,从本质上而言,隐喻实际上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一定要从多个学科进行多元研究,才可以全面、深入地分析认识隐喻。立足于应用语言学角度,研究隐喻也可以将隐喻的特点、本质及其作用充分揭示出来,目前关于隐喻的应用语言学方面研究仍然比较少,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探讨。
参考文献
[1]庞继贤,丁展平.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6).
[2]刘海燕,高素珍.应用语言学的动态性[J].山东外语教学,2006(4)。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媒介,人们通过语言更加准确地表达思想和情感,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构建其知识体系。教育通过语言来实现,语言传递教学内容,实现教育目的。教育语言学是语言学与教育学的碰撞,它是一门以问题为导向,以教育实践为出发点的超学科性的新...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南岸,1956年建市,现辖一县三区、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铜陵本地话为吴语宣州片方言,铜陵市区亦有江淮官话。铜陵历史悠久,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近年来我市提出打造生态山水铜都...
认知冲突的基本定义及应用意义所谓认知冲突,指的是大学生群体在应用语言学的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观念,在和新接受的理论知识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矛盾冲突。合理利用冲突理论,有助于帮助大学生群体更加深入了解应用语言学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认知语言学作为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很快引起了语言学家的注意,以一种严格的科学来开始研究认知语言学和整个语言系统的关系以及对以前的语言学观的冲击。认知语言学(CognitiveLinguistics)围绕着这个学科的关键词为体验认知(em...
20世纪3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GB阿尔楚尼提出了用机器来进行翻译的想法;我国的机器翻译研究始于1956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加强,机器翻译正逐渐成为人们克服获取信息时所面临的语言障碍的重要手段,翻译需求的不断增大使得翻译软件进入一个新的发...
应用语言学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交叉理论,在各个学科方面的发展方兴未艾,尤其是已经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外语教学的过程。尤其是国际交流的普遍化能使应用语言学更详尽细致地指导外语教学。一、应用语言学的生成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语...
一、引言寻求等效(equivalence)是翻译实践活动的一个中心问题,也是众多学者纷纷撰文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理论,后来用功能对等替代了动态对等,但他同时提出功能对等的翻译,要求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的要求形式对等[1]13。在...
外语教学是功能语言学最主要的应用领域[1].学好语言需要掌握语言使用的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等能力。在国内,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英语的阅读与写作是体现中国学习者外语语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这种局面早已引起重视,许多专家和学者也做了努力...
随着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翻译教学的问题也逐步引起学界关注。翻译教学本身正面临很多问题,亟须找出能解决翻译教学问题的办法和出路。本文作者找到了辩论法在翻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办法,并通过实证调查研究证明其实践性和可行性,从而真正解决...
伴随着对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引进,中国翻译研究者们在20世纪的后20年开拓了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产生了本土的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语言学和翻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这种联系进行深究后,本文提出英语翻译语言学模式。一、奈达和威尔斯的译学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