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

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的实践策略探究

来源:美术教育研究 作者:金晶
发布于:2020-09-16 共3602字
    摘要:中国画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文化艺术色彩。学习、欣赏中国画,能够让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对学生进行文化精神上的培养,增进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综合素质。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中国画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除了可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在中国画的熏陶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小学美术教师需要积极改进中国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欣赏和绘画过程中加强对笔墨的感悟,领略中国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

小学美术职称论文
   
    中国画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体系中的瑰宝,其以笔墨为载体,沉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是拥有鲜明民族特色和独特文化品位的艺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中国画,不仅可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美术学习空间,而且可以让学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生成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小学美术教师要正确认识中国画教学在美术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价值,有效挖掘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文章着重探究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中国画教学。
   
    一、小学美术课堂中国画教学的思路
   
    伴随着美术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中国画教学的思想观念进行了相应的改变,从过去的简单临摹教学到如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中国画学习中提高知识技能与美术综合素质。结合小学美术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当前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中国画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以下教学思路。第一,关注对学生中国画知识技能的培养。要想传承、弘扬中国画,使其始终延续下去,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就是让学生了解与中国画相关的知识,不断学习和提高中国画的绘画技能。学习中国画应该学会运用毛笔与宣纸,通过一定的笔墨方法进行绘画。在这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对中国画的知识与相关技能的掌握。因此,教师传授基础的知识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基本的美术教学思路。第二,引导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文化涵养。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科技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一些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影响。基于此,教师要想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画的价值,就要引导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用中国画发展学生个性,引导学生修身养性,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师在中国画教学中,要始终把握好传承民族文化精神这一重要思路,让学生感受中国画艺术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之美,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文化素养。第三,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与创造力。审美感知是对于生活美的感受,创造力是美术创作者自由精神的表达。在中国画教学中,教师需要把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与创造力视为关键课题和改革要点,并将传统和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在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中走好中国画教学的改革之路。
   
    二、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的目标
   

    小学美术课程改革需要在明确目标的引导下开展,而且要把三维目标作为指导教学过程和方法改革的向导。因此,为了给中国画教学改革提供必要依据,教师需要科学调整教学目标。中国画教学作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必须服务于小学美术教学的总体目标。基于此,教师在确定中国画教学目标前,需要剖析义务教育美术新课标给出的美术教学总体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中国画教学三维目标的建立需要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总体目标一致,同时也需要突出中国画教学的独特价值。知识与技能目标设定为:使学生了解水墨中国画的语言以及表现方法,尝试利用毛笔、墨、宣纸等工具、材料表现中国画,开展趣味性造型,感受笔墨乐趣。过程与方法目标设定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游戏、写生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使其立足自然与生活认知中国画造型和表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增强学生中国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中国画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鉴赏中国画艺术,使其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文化涵养,增强审美感知与创造能力,助推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的实践策略
   

    1. 引入游戏活动,增加教学趣味
   
    小学生天性活泼,对美术学习活动往往有着一定的求知探索欲望。教师要让学生对中国画学习投入强烈的热情并沉浸在中国画学习中,就需要选择有效的方式方法,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游戏活动是小学生较为喜爱的实践活动,加上小学生正处在美术学习的起步阶段,教师要尽可能避免直接讲述美术技能技法,而是运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美术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在寓教于乐中点燃学生创新的思维之火。教师在运用游戏活动进行教学时,要把学生的游戏体验和自主感受作为中心内容,让游戏体验贯穿全程,关注过程中学生个性意识的发展,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由畅想,感知中国画艺术的笔墨魅力。如,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中国画时,教师可以引入生动有趣的泼墨游戏,让学生认识泼墨画的发展历程和方法,并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思考水墨晕染效果的多元化表现方法,寓教于乐。教师在控制整个教学过程时,需要设定一定的计划,明确游戏活动的要求,并告诉学生游戏的程度,防止适得其反,影响教学效果。
   
    2. 注重写生观察,提高教学活力
   
    在中国画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自由、自主地表达个人情感,产生创作热情,激活创新思维。在学生初步接触中国画作品、产生了一定的创作欲望之后,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并引导学生进行写生观察,培养他们耐心观察的习惯,也让他们在写生练习中得到更多创作源泉。在写生和观察训练中,最佳方法就是让学生沉浸在生活中,让他们在写生练习中获得更加细致和深刻的感受,把握好事物的个性特点,初步掌握中国画的绘画技巧与方法。写生练习在中国画和西方绘画教学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写生指导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增强学生的造型能力,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在写生练习时把学生带进校园,让他们描绘校园的风景,让学生将自己认真观察的结果体现在绘画作品中。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带到户外,如田野、公园等,让学生进行更广泛的观察和思考,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让更多美的灵感注入学生的中国画作品。
   
    3. 引导作品鉴赏,培养审美素质
   
    要想提高学生的中国画创作能力,顺利达成中国画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指导学生鉴赏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并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多角度鉴赏掌握、积累丰富的创作手法和创作技巧,使学生在今后的自主创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优化创作效果。在引导学生鉴赏中国画作品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让学生注重作品中的技法,又要让学生品味其中的诗情画意,体会中国画的写意性。在刚开始的中国画鉴赏教学中,教师先要带领学生鉴赏,让学生掌握鉴赏中国画的具体方法和思路,以免学生在鉴赏中出现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等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欣赏经验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自主鉴赏和合作鉴赏。如,在绘画动物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鉴赏徐悲鸿的《八骏图》、齐白石的《虾》等作品,鼓励他们从创作技巧、文化内涵、思想表达等不同的角度探索这些名家的作品,并积极交流、探讨彼此的感悟与思考,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 激励自主创作,倡导首创精神
   
    在中国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由创作、尽情挥洒的天地,让他们在轻松的创作氛围中展现个性和创造力。在中国画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倡首创精神,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纯真和个性体现在作品中,为学生提供展现个性、自我表现的机会。为了增加学生创作的动力和乐趣,教师可以运用新颖独特的指导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创作热情。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首古诗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幅中国画作品,利用诗与画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对于中国画作品的认知。在学生自主完成作品创作之后,教师需要客观点评学生作品,在点评过程中不能够一味用专业标准要求学生,而是要肯定学生的首创精神。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只要学生能够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教师都应该给予其肯定,以增强学生的创作信心。
   
    在小学美术课程改革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画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教师需要着眼于对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对中国画教学的重视程度,合理调整、优化中国画教学改革方案。教师在和学生沟通互动的过程中,既要传播基础的美术知识和中国画绘画技巧,又要突出中国画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传承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引导其为中国画艺术的传承和弘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扬州市梅岭小学
原文出处:金晶.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分析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6):176-17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小学美术职称论文
返回: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