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1.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代表国家苏联领导人和学者的思想和相关著作中。
列宁作为马克思主义在苏联的代表性人物,列宁本人对当时的苏维埃俄国的税收问题和税制改革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列宁认为,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是国民经济进行调节与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公平、合理调控和再分配的主要手段。
新经济政策下实行的农业税集中体现列宁的税收思想[1].斯大林更加注重发展重工业,在税收方面强调以农业来服务工业,农民支持城市工业建设。斯大林斯大林认为,为了迅速筹集发展国家工业所需的资金,可以对农民征收超额税。对此,斯大林明确指出这一类超额税是"一种类似贡款的东西".同时,斯大林在讲话中强调了向农民征收合理的超额税并不是一种剥削,是建立在农民的税负能力基础上的。但这并不是剥削,是建立在农民负担得起的基础上的[2].苏联时代著名经济学家 A.阿甘别吉扬在《改革-双重的挑战》一书中提到,税收是作为国家对企业价格监管的最佳手段[3].
布哈林赞同用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度,充分发挥税收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注重充分地发挥农业税的作用,通过这一政策来协调农业发展,和建设国家工业之间的关系,保持各种经济平衡发展[4].
综上,国外对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论述税收的资金筹集功能,而对税收的经济调节、改善民生方面研究的较少。有鉴于此,虽然对税收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马克思主义税收的阶级性、革命性在后来的税收理论发展中逐渐被忽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出发点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这也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税收理论最终无法得到创新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较之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国内学者和国家领导人则主要从经济学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的本质进行了探讨。同时,在探讨的基础上,从政治、文化等多个角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时期的中国化变迁历程。
就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的研究而言, 学者孙飞在《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中指出要对关于税收的本质的界定,作用的解释和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并且与当前具体的发展情况相适应, 在经济建设中,在社会发展中,在发挥税收作用的同时,要确保税收的公平,要建立与中国具体实际相契合的税收原则[5].董庆铮在《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税收理论的奠基人》一文中明确指出马克思在相关论述中明确地说明了税收与国家存在着本质的联系,同时税赋转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的另一个重要部分。要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加强理论研究与学习,做好会计理论研究,做好会计工作[6].王振宁、葛惟熹都认为应当实行"征收高额累进税",按照能力大小实行阶梯纳税在内的一些具有调节高收入、保护低收入作用的措施[7].这些措施虽然在经济发展中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生产的发展中会成为变革全部生产方式必不可少的手段[8].林涛舟研究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唯物辩证法具体分析不同时期的实际条件,才能真正看清税收的本质,了解税收的职能,发挥税收的作用[9].刘晓慧、王国清等学者从单一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推动了社会主义税收思想的创新。
杨卫红、石恩祥等学者在税收改革,构建税收体系,建设诚信税收,构架和谐的税收文化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就中国历代领导人的税制观点而言,历代国家领导人主要从税收服务于民生的角度进行论述。例如,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集大成者,认为,税收政策要具有革命性和阶级性。毛泽东强调税收要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10].陈云则主张从思想、制度和组织层面加强税收的职能,明确税收的重要性,加强税收执行主体的思想建设,发挥税收的平衡调节作用[11].邓小平的税收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税收的经济观和分配观两种价值观念上[12].朱镕基领导进行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最深的"分税制改革",分税制集中体现了他的税收思想。新世纪的税收发展中,税收法治,依法治税成为新的领导人的主要着力点[13].
1.1.3 总体评价。
目前,国外对马克思主义税收的进行研究的学者较少。国外的学者研究集中在税收的传统功能筹集资金方面。利用税收来筹集资金推进工业建设,促进经济,强调税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在减少国民负担,改善国民生活水平,维护税制稳定方面缺乏实践研究。苏联的税收改革最后甚至放弃了税收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给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国内对于马克思主义税收政策的研究更加的全面和深入。从最初的实践开始,就始终牢牢的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税收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基本原则。在后来的长期实践发展中,始终坚持基本原则不动摇,并且在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做出适当的改进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税收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经济基础的作用。但是也要看到,在新形势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发展经验可以借鉴,一切在探索中进行,在飞速变化的发展中出现了税收理论的滞后性、税收队伍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税收文化建设落后的问题。本文从当前变化了的实际出发,在分析以往税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以构建中国特色的税收道路为目标,对中国当前的税制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1.2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1 研究的背景。
税收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很多关于税收思想的论述。马克思有关税收思想的表述对我国的税收理论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从解放前到建国后在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指导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下,中国的税收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果。同时,因为发展社会主义并无先例可循,因此,我国的税收思想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发展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战略方针及改革开放进入到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怎样建立一个适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完善的税收思想体系是一个亟待完成的问题。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税收思想为基础,从中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探索研究马克思主义税收理论中国化的成果,为当前及未来的社会主义税制改革提供借鉴。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理论上来说,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中国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上的继承和创新,实践上检验。税收存在于任何一种性质的国家,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建设发展税收方面也有着独特的地方。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税收的支持和保障,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税收制度,需要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税收思想理论作为各种税收制度的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要想不断完善和发展,就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科学的、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税制体系。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税思想理论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的各项职能,社会主义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对马克思的税收思想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2.3 研究的现实意义。
在现实中,创新和完善中国的税收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建设具有很大的意义,可以保护和促进中国的税收体制。首先,对于政府而言,税收是国家进行各方面建设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是合理有效规范国内经济活动的有效手段。其次,税收作为国家对财富进行再分配主要手段,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的指导下,调整国民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不仅如此,在当前的国际形势复杂,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遇到发展瓶颈的背景下,在继续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拉动内需实施稳健的经济发展政策,需要一个有力有效的税收政策来进行引导规范,确保国民经济软着路。其次,对于经济体而言,合理的税收制度能够确保经济体既能够很好的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贡献,又能够使自己本身得到很好的发展和财富方面的回报。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为基础,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税收理论成果进行研究分析,找出中国税收思想的发展主线,结合目前的复杂的的国内外形势,探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思想的道路。本文共有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绪论,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综述等。第二章具体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税收的基本内涵。第三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的中国化成果。第四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能成功实现中国化的基础。第五章分析了马克思税收思想的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第六章针对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从马克思主义税收理论出发对税制改革进行一些思考。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在论文的准备阶段,主要通过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收集和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相关书籍和相关会议纪要,同时对数据进行了分类,找出了与论文有关的精华部分,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的中国化理论成果,明确了改革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和目标,对我国的税制改革提供借鉴。
2.比较研究法。
研究马克主义税收思想中国化理论时候,通过研究不同时期的税收思想、不同的人的税收思想、或者同一人不同时期的税收思想,在各种变化和不同中,找出正确税收思想的内在本质特征,探究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中国化进程中的发展特点。
3.历史研究法。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中国化的不同历史阶段的成果分析研究,找出中国税收思想发展的主线,明确所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为进一步发展建设中国的税收思想提供依据。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文章的创新点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中国化已经取得的理论成果出发,分析我国的税收思想发展演变,依据当前不断变化发展的国内外形势,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税收思想理论提出对策。
1.5 研究的不足之处。
文章的不足之处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综述中对于国外关于马克思主义税收理论相关研究资料搜集不足;二是文章中国革命不同阶段具体经济数据缺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当代实践就是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现实问题,解读当代中国发展逻辑,进而构建蕴含中国话语、彰显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伯恩施坦作为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鼻祖,其理论影响很大。当时,其理论一经提出不仅受到苏联的批判,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也受到以卢森堡为代表的左派的强烈批评。受此影响,中国理论界也对伯恩斯坦主义进行了强烈批判,称之为修正主义。然而,对于伯恩施坦到底...
一、这个马克思为什么会被遗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住在巴黎近郊时写成的,因此,这部着作的另外一个名称叫巴黎手稿。更准确地说,巴黎手稿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马克思对一些经济学着作所作的摘录和评注,日本人把它叫做经济学笔记;另一...
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1.1选题背景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从此,人类货币正式进入了信用货币制度时代。在1971年之前,世界上每种主要货币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一种商品相联系,因此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商品本位的货币...
20世纪50年代,在李普塞特提出一个国家越富裕,它准许民主的可能性就越大的论点后,以经济发展为主的经济变量与民主化关系研究便成为民主化条件和动力研究中的重要论题。这个论题从其兴起便经受了颇多质疑,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证明其具有顽...
导论一、问题的提出。为何要设立自由贸易区?人们在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往往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回答。自由贸易区可以促进自由贸易、吸引投资、扩大就业、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自由贸易区还能够带动后发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扩大其对外出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政府职能的基本观点(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后,由于使用机器生产而形成了工厂制度,淘汰了家庭手工业。工厂生产,不仅仅把许多劳动者集中在一起,各个单独地工作,并根据机器的特性,将生产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业内专家在解读这一表述的进...
通过制定公共政策和制度设计进行社会财富再次分配,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已经表明,政治制度是影响社会再分配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国家职能扩张趋势的发展,政治制度对社会再分配结果的影响权重势必增加,这进一步刺激了关心...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掀起了新一轮经济地区主义浪潮,相邻两国或者多国乃至跨地区国家间纷纷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reeTradeAgreements,FTA)。截至2013年,各国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备案并且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