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历史性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马克思理论很重要的方法之一。这一方法的改造和运用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就已经充分显露。对此,恩格斯在对它的书评中有专门的总结和评论。他指出,单单由于马克思的这种唯物主义“历史观,也就为逻辑方法提供了一个出发点”,接着又说:“马克思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就是以这个方法作基础的,这个方法的制定,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其意义不亚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成果。”显然,这里指的方法,应该就是马克思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恩格斯进一步说:“实际上这种方式无非是历史的方式,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
不仅如此,恩格斯又指出:“采用这个方法时,逻辑的发展完全不必限于纯抽象的领域。相反,它需要历史的例证,需要不断接触现实。……有的指出各个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现实历史进程,有的指出经济文献”.据此,联系《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和《资本论》,我们应该意识到,以商品为起点范畴,正是“历史从哪里开始”的理论反映。后来,恩格斯还把“马克思的从商品到资本的发展同黑格尔的从存在到本质的发展做一比较”,指出前者是“具体的发展,正如现实中所发生的那样,”这意味着从商品开始,具有丰富的历史感与合理的逻辑性。
由于任何历史过程都有形成史和自身的发展史,而这两种历史在典型对象的起点处又存在着直接间接的联系。同样的,任何历史过程也存在着自身的发展史与历史趋势,它们在典型对象的终点处也存在着直接间接的关系。尽管马克思“要研究的是已经形成的、在自身基础上运动的资产阶级社会”,但他仍然要在起点处涉及“现代资本的形成史”,在终点处涉及现代资本发展的历史趋势。换句话说,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考察资本运动,包含着历史的张力:一方面,它“表明必然包含着历史考察之点,也就是说,表明仅仅作为生产过程的历史形式的资产阶级经济,包含着超越自己的、对早先的历史生产方式加以说明之点。……这些方程式会说明在这个制度以前存在的过去。这样,这些启示连同对现代的正确理解,也给我们提供了一把理解过去的钥匙……”.这样的考察当然是安排在起点的,正是在这里,“形成史”的终点与“过程史”的起点可以合理地重合,从而使得起点范畴具有特殊性和一般性,既是特殊的资本运动中的简单商品又是一般的简单商品。另一方面,它“同样会得出预示着生产关系的现代形式被扬弃之点,从而预示着未来的先兆,变易的运动。”
之所以要这样做,因为在“把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看做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现象时,在它中间随时都可以看到过去的遗迹、现在的基础和将来的萌芽”.如果说,《资本论》起点贯彻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比较好理解,那么在终篇的贯彻却似乎有点令人费解,毕竟马克思考察的资本运动在当时还方兴未艾,远未达到终点。但是,只要联系马克思的研究对象,就可发现理论的终点仍然客观地反映了体现了对象的历史性。虽然马克思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但其典型对象是19世纪中叶英国的资本运动。随着《资本论》对它的理论再现在终篇臻于完成,它作为特定的“发展过程的完成结果”的历史性也有相应的体现。在各章的末尾,都可以看到相关的论述。例如,在第48章,马克思指出:“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只有在较为发达阶段,这种“文明面”才是比较明确的。
在终篇,还包含着对这种典型对象进一步发展及其历史趋势的反映。马克思在“预示着生产关系的现代形式被扬弃之点”之际,同时还根据社会化大生产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各章都在相关的地方预示“未来的先兆”.只要认真研读过《资本论》终篇,这些论述是不应该不感兴趣的,从而其历史性与逻辑性的统一应该是有深刻印象的。但是,“商榷”不仅完全避开,而且连《资本论》历史性反映也当成逻辑性安排:从“马克思独特的思维方法来看,逻辑与历史虽然是相符的,但更多是形式上辩证转换的一致。就实质而言,是不能等同的。”至于为什么只是“形式上的辩证转换”?为什么是“实质不能等同”?《商榷》根本没有给出必要的解释和论证。但是,恩格斯却说:“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11]是实质上等同而形式上不同,而这一论述是马克思认可的。
《商榷》还断定《资本论》只是逻辑的,不是历史的,它甚至否认起点处马克思所进行的“最简单的商品形式”分析,将它歪曲为“普遍化的商品生产及其交换关系”,直接批评马克思研究的是“在现实和历史中从来没有真正存在过”的东西。它完全不知道后者是流动状态的,“普遍化的”是复杂形态的,不能成为逻辑起点。何况马克思已明确指出:“表现资产阶级财富的第一个范畴就是商品范畴。”说马克思笔下的东西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真正存在过”的,不就是说他在“纯粹状态下的考察”没有现实根据了吗?难道“20码麻布=1件上衣”在历史上没存在过吗?难道资本运动不是阶段发展的?难道马克思说商品按照其价值交换和按照其生产价格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要低得多”是错误的?《商榷》否定这种考察的历史性,就是否定它的客观性。
《商榷》还有更离谱的看法:“依照马克思独特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从较为抽象的生产交换场景向较为具体的生产交换场景的辩证转化。”“在《资本论》中,三个不同的生产场景具有同时态性和同质性.因为完全普遍化的简单商品生产在历史上是找不到的,它只是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具体一般,是依照形式逻辑在观念上被理解了的资本主义生产一般实在的表现形式。因此,这里的简单商品生产,是以简单商品生产的形式表达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看来,《商榷》将一系列错误堆积在一起了。
其一,它虽然没有具体指明“三个不同的生产场景”是什么,但既然是“生产场景”,而且是“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一般……表达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应该是马克思依次研究的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这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显然,说简单协作与机器大工业在19世纪中叶的英国是“同时态”、“同质性”的,简直是闹笑话。怎么论证?其二,说它们都是“在历史上找不到的”“完全普遍化的简单商品生产”,与《资本论》的研究根本不相符。既然“在历史上是找不到的”,马克思如何能将它抽象出来?其三,说“简单商品生产的形式表达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生产的具体一般”,很显然是将简单与复杂混为一谈,将落后与发达混为一谈,这足以说明它不了解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其四,说马克思“依照形式逻辑在观念上”理解资本主义生产一般实在,这更离奇。难道马克思不是运用高级的唯物主义辩证逻辑?不经过论证就断定马克思只能用相对低级的形式逻辑来处理思想材料,如此立论,如此贬低马克思,这恐怕不是草率,而是轻率甚而武断。更匪夷所思的是,《商榷》甚至还杜撰:“在马克思看来,古典经济学中的渔夫和猎人的关系,就是截止到1857年时最发达的社会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仅就这一论断而言,它一方面将李嘉图的非历史观点直接拔高成“最发达的社会关系”的表达,另一方面又将马克思对李嘉图的批评当成错误,同时嘲笑马克思自己也认可这些“渔夫”、“猎人”是当时的资本家了,从而陷于自相矛盾之中。更何况这种说法毫无根据,《商榷》对此也没有任何解释。
总之,这些离奇的评论完全否定了马克思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科学方法在《资本论》中的运用,否定了恩格斯书评中的经典表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特征的随意否定。
在《商榷》中,还有许多类似的惊人的错误和自以为是的评判,例如“《资本论》的逻辑起点,理应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所设定的普遍化的商品生产及其交换关系,”这是将复杂的流动性的行为和关系当成起点了;说什么终篇第“48、49、50章大致上与《资本论》一、二、三卷的内容相对应”,但实际上根本对应不了,也无法论证。囿于篇幅限制,这里就不一一指出和评析了。
综上所述,终篇在全书中的地位就是:既标示《资本论》的完成,是其完整性、批判性、创新性、历史性、逻辑性的充分体现,同时又是下一轮逻辑圆圈的起点。我欢迎对我的研究进行有针对性有分析的批评,但不能容忍借此歪曲《资本论》终篇的整体性、创新性和历史性,更不能容忍通过歪曲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观点来抹黑《资本论》。
参考文献
[1]陈俊明。论〈资本论〉理论结构的终点---〈资本论〉终篇研究之一[J].华侨大学学报,1988,(1)。
[2]陈俊明。〈资本论〉终篇研究[M].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资本论〉基本理论在终篇的具体化---〈资本论〉终篇再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0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37.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5.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
[12]列宁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6:46.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0:411.
苏联《资本论》研究构成了《资本论》诠释史上的重要一环,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作了重要探索,值得进一步关注。经过苏联解体之后几十年的喧嚣,意识形态的争论已然归于沉寂,学界开始以冷静的目光拨开历史的迷雾,以批判的态度重新审视苏联学者对于《资本...
前言本文分析了国内收入分配问题现状及原因,从核心、内涵以及价值三个方面阐述了《资本论》分配理论,以改革开放前后为时间段,概括了当代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演进历程,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给出了一定的建议和意见,为我国当前如何进行...
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深刻影响着各国经济发展走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虽无集中、直接地阐述政府与市场关系,但其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思考...
《资本论》是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19世纪中后期,花了40年,或者说是他用毕生精力创造出来的一部伟大的科学巨着。出版后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全书共四卷300多万字。《21世纪资本论》是法国经济学家、巴黎经济学院教授托马斯-皮凯蒂于2013...
《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立。但是,不能仅从经济学角度来解读《资本论》。纵观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完整理论历程,马克思通过经济学研究与哲学研究的结合,不但在《德意志形态》中草创了唯物史观,而且用唯物史观来指导...
一本几乎与马克思《资本论》同名的专着今天同样火红了国际学术界,它就是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1].的确,自该书法文版问世以来(2013年),迅速被翻译成英文和中文(2014年)。寥寥数百页的经济学着作,何以能霸占亚马逊畅销书榜首?...
现代性已经越来越从抽象的学术性问题,逐步转变为一种与每个人生死攸关的重大现实性问题。很多卓越的思想家们纷纷加入到对现代性的批判行列中。通过对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抽象本质的批判反思中,人们或许可以获取必要的思想力量,但是却未必从中获取真正的现...
1884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的序言中指出:以下各章,在某种程度上是实现遗愿。不是别人,正是卡尔马克思曾打算联系他的---在某种限度内我可以说是我们两人的---唯物主义的历史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来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并且只是这...
一、导言马克思由于博学并且研究深入细节使人们常常误解他在纯粹经济学领域的成就。特别是,马克思在经济周期方面的成就,异乎寻常地难作评价[1]52.一方面,马克思清楚地意识到经济周期对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规律的重要性。例如,他在《资本论》第一卷...
一、问题缘起:马克思忽视了空间生产列斐伏尔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变化的事实提出了空间生产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已经从空间中物质的生产变为空间本身的生产,即空间生产.由此,在哲学层面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转向.这成为近年来学界讨论的一个理论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