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国中医中属于“诸阳之会”,是足厥阴肝经、手 / 足三阳经的主要分布部位。若内伤肝肾、外感邪气,易导致气虚血瘀、经络不通,最终诱发一系列头痛症状,给患者的日常学习与生活构成不利影响[1].早期有效的临床施治,对于解除患者的头痛困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笔者选择中医针灸疗法对 36 例患者展开救治和对照分析,取得较理想的实验结果,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4 年 5 月至 2015 年 1 月到我院治疗的 72 例头痛病例充当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其中男、女性各占 41 例和 31 例,年龄在 21~73 岁范围,中位是(51.3±4.8)岁;病程在 1 个月~6 年,中位是(1.4±0.9)年。全体患者入组前均由临床检查证实病情,与头痛症状有关的判断指南相符合,纳入已签署相关知情文件者,排除伴发肝肾重症、精神障碍及造血系统病变者,通过随机对照法将 72 例对象等分成两组,组间的中位年龄、中位病程等一般数据比照均相仿,P>0.05,符合统计要求。
1.2 方法
6 例选择西药罗通定、复方丹参片治疗,每次剂量各30mg 和 3 片,每日餐后各口服 1 次。观察组 36 例根据中医针灸疗法论治,选取太阳、太冲、神庭、头维、风池、百会、列缺7 个穴位作为主穴位,对于少阳头痛者,加丝竹空、合谷、阳陵泉等穴位;对于阳明头痛者,加印堂、丰隆、解溪等穴位;对于太阳头痛者,加玉枕、风门、通天、足通谷等穴位。对于肝肾阴虚者,加肾俞、太渊、后溪、太溪穴;对于痰浊上扰者,加用丰隆、中脘穴;气血亏虚者,加用血海、上星、足三里、三阴交穴;淤血阻络者,加用合谷、三阴交、委中、膈俞穴。操作方法:①常规消毒局部皮肤,直接以平补平泻法针刺,针刺深度控制在 1.0 寸内,各穴位予 5min 候气后捻转,具体以有针刺感为准;待 5min 后改成针气。②在对风池穴进行针刺时,需把握好针刺程度及方向,部分头痛属急性发作者,每日早晚各针刺 1 次,留针 30min 左右;属于慢性发病者,每日晨起针刺1 次,留针时间同上。两组对象疗程同为 3 周。
1.3 疗效标准
①痊愈:施治后几乎无临床症状及体征,头痛感消失;②显效:施治后症状及体征改善显着,头痛感减轻显着;③有效:施治后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头痛次数不变,但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所改善;④无效:施治后仍不见症状变化甚至加重。由痊愈、显效和有效三者对临床总有效率进行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SS17.0 软件处理研究数据,由 χ2和 t 分别对计数与计量数据进行检验,组间数据以百分率描述,以 P<0.05 校对研究数据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施治情况
34 例对象在施治后病情得到有效改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相比对照组的 28 例(77.78%)有明显提高,组间数据处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2.2 随访复发情况
年跟踪随访,发现两组均有对象复发,观察组共 3 例,复发率为 8.33%,对照组共 10 例,复发率为 27.78%,可见观察组的复发率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更低,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P<0.05)。
3 讨论
头痛是困扰现代人们生活的一种常见病,其病机复杂多样,外感内伤均可致病,患者症状包括头部胀痛或刺痛剧烈等,可同时伴发眩晕症状[2].头痛在中医上属于“头风”的范畴,受到肝、肾、脾等器官的影响,主要是由上述器官的风、火、痰、瘀、虚等造成的,从而会导致头部脉络不通和气血亏虚,因而治疗的关键在于祛风止痛、通经活络。
针灸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治疗时间短等优点,可循经取穴,贯通远道与局部,并根据具体证候虚实进行针刺,通过对疼痛部穴位进行疏通,能够增加脑部血流,起到扩张毛细血管的作用,从而有效降低头痛的时间、发作频率和发作次数[3].本研究中选取太阳、太冲、神庭、头维、风池、百会等作为主穴,遵循近部取穴为主和远部取穴为辅的原则,头部为诸阳之会,百会为督脉之会,具有安神宁心、醒脑明目的作用;风池具有祛风解表、清头明目、通脑活络的作用,头维具有通络止痛的作用;神庭为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具有宁神醒脑、降逆平喘的作用;太冲具有燥湿生风的作用,太阳具有清肝明目、通络止痛的作用;列缺具有通经活络、利水通淋的作用,善治一切头项部疾患。[4]
对 20 例头痛患者开展中医针灸治疗,提示对症配穴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功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减分更明显,疼痛分级指数更低。此次研究中,我们主要选择针灸疗法对观察组 36 例患者进行救治,结果显示,该组施治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94.44%VS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经 1 年跟踪随访,观察组仅 8.33% 的患者出现复发,这相对于对照组的 27.78% 而言明显更占优势(P<0.05),提示采取中医针灸疗法对头痛症状进行救治具有可行意义,而且复发率较低,对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作用。在头痛患者中实施针灸治疗,疗效更加理想,且可尽量避免复发现象,适合加强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建国 . 应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头痛的疗效观察 [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2):41-42.
[2] 张赫男 .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分析与思考 [J]. 中国保健营养,2013,3(3):1724-1725.
[3] 柯来明,彭仁华 .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临床疗效分析 [J].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3):80-81.
[4] 秦桂凤 . 为 39 例头痛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24-25.
经输治骨髓出自《灵枢寒热...
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其主要是以腰部和腿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伤科病症。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椎管狭窄症等病症。中医学中属于痹症范畴,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一书中指出腰腿痛与肾虚、风邪入侵有着密切的关系。腰腿痛的病因很多,大多...
肩胛肋骨综合征是指肩胛胸壁关节由于活动不协调而导致的一种脊柱、胸廓与肩胛骨之间的软组织慢性劳损性疾患。本病与肩关节活动频繁有关,患者常感觉到脊柱与肩胛骨之间酸胀疼痛,医者检查时常能在肩胛骨内上角和脊柱缘的肌肉附近区寻及明显压痛点。而且该病...
腰腿痛是一组以腰部疼痛或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主要是指腰腿部肌肉、肌筋膜、韧带的损伤,炎症、增生、慢性劳损等病变.本病病因复杂,疼痛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复发率高.目前,对腰腿疼的治疗仍旧以采用非手术疗法为主.本文对针灸配合...
失眠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是指患者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的临床症状。失眠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以及心理负担,但若滥用药物可能对患者造成身体方面的其他损伤,因此应选用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的药物治疗失眠[1]。本文通过研究针灸联合乌...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并发症,与下肢远端精神异常和周围血管病变有很大关联,患者常常伴有足部感染。本研究主要讨论温针灸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前来我院治疗糖尿病足的患者160...
腰痛是指腰部的疼痛,可见于一侧或两侧,呈酸痛、胀痛或刺痛。《黄帝内经》对腰痛进行了系统论述,以经络理论为核心指导,并根据其疼痛的部位、影响的范围、临床证候特点等将腰痛分为不同的类型,选取相应的穴位和针刺方法。现将《黄帝内经》运用针灸疗法治疗腰痛...
穴位按摩以中医经络腧穴学为基础,一般用多种手法在人体腧穴或体表一定部位按摩,达到诱导人体的经络之气,通经活络、行气止痛、调动机体抗病能力、宁心安神、祛邪扶正的目的。西医把浆细胞性乳腺炎叫做导管扩张症、闭塞性乳腺炎;中医将其称为粉刺性乳痈。...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脑梗塞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西医临床多采用抗凝、调脂、溶栓、营养神经等对症措施治疗该病,大大降低了脑梗塞的死亡率,但存活的患者往往伴有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0引言眩晕[1]是一种自身或外界物体的运动性幻觉,是自觉的平衡感觉障碍,或空间位向觉的自我体会错误,病人主观感觉自身或外物呈旋转性摆动、直线运动、倾斜、升降或头重脚轻等不稳感觉。颈性眩晕是指由于颈椎病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短暂脑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