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护理论文 >

中医辨证护理改善产妇的乳汁分泌量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4-08-02 共2143字
论文摘要

  产后缺乳也称乳汁不足或乳汁不行,多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或恼怒伤肝,肝气郁结所致,产后缺乳发病率约占产妇的20%~30%。由于母乳喂养是婴儿最佳的喂养方式,同时也是其最佳的、不可或缺的自然免疫力的来源,因而乳汁分泌不足将直接影响婴儿的发育。

  中医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产妇的乳汁分泌量情况,提高乳汁分泌量级母乳喂养率,我院自2007年6月自实施中医辨证护理以来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及对照组产妇各60例,均是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者。观察组产妇年龄在23~39岁,平均年龄26.1岁;平均体重65.2kg;自然分娩者26人,剖宫产者34人;初次生产者49人,再次分娩者11人。

  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1~37岁,平均年龄25.4岁,平均体重67.5kg;自然分娩者28人,剖宫产者32人;初次生产者51人,再次分娩者9人。两组产妇的基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性 (P>0.05)。

  1.2 纳入标准
  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神志清晰,积极配合者;无严重基础疾病,影响身体健康者;随访持续进行者。

  1.3 泌乳量判定标准
  少:手法挤奶见少量黄色乳汁溢出,哺乳后新生儿不能满足;适中:手法挤奶有乳汁溢出,哺乳后新生儿满足,产妇在两次哺乳之间无乳胀感;多:新生儿吸吮完后仍有大量乳汁流出,手法挤奶乳汁呈喷射状,哺乳后新生儿安静满足,产妇在两次哺乳之间有乳胀感。婴儿满足率=(多+适中)/100。

  1.4 方法
  采用组间对比的方式。研究两组产妇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泌乳始动时间、乳汁分泌量及产后哺乳成功率。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如褥疮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中医辨证护理,根据产妇的辩证情况进行对症处理。临床将乳汁分泌不足分为气血亏虚型、肝郁气滞型及痰湿壅阻型三种类型。

  1.4.1 气血亏虚型
  产妇表现为乳汁分泌量少,乳汁清稀,甚至完全无乳汁分泌,伴有乳房柔软,面色苍白,肢体乏力,神疲倦怠,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无力等。临床治疗以益气养血,通经下乳为治则。临床药物治疗通经丹加减,同时配合饮食调理;饮食上嘱患者饮食应当选择清淡、富含营养并且易于消化的食物,以便于化生乳汁,同时注意禁食辛辣刺激、生冷之品及油腻之品,以免损伤胃气;药物、饮食调节之时,配合心理护理,避免患者因剧烈情绪波动而导致脏腑气机运行失调,阻碍乳汁分泌;灸疗以足阳明经穴为主,可配合足三里、脾俞等穴位;按摩疗法,产妇自行进行乳房按摩,配合内关、外关、足三里等穴位,一般每次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左右。

  1.4.2 肝郁气滞型
  产妇在乳汁量少的基础上多伴有情志不畅、乳房胀痛、胸胁满闷、舌红、脉弦等表现。此类产妇首重调节情志,舒畅气机,注意让产妇心情舒畅,保持愉悦的心态;药物治疗以疏肝解郁,理气下乳为原则,以下乳涌泉散加减;饮食亦应当清淡饮食,少食多餐,注意补充新鲜的水果及蔬菜之品;灸疗多选择膻中、乳根、少泽等穴位,同时可以配合期门、太冲等穴位;按摩法则以足三里、期门等穴位为主,亦每穴5分钟。

  1.4.3 痰湿壅阻型
  产妇多有乳汁分泌少或点滴皆无,乳房丰满、柔软无胀感,体形肥胖、不思饮食或食多乳少、大便溏薄、脉弦细等表现。治疗上以健脾祛湿,通经下乳为原则,药物以导痰汤加减;灸法,同样选择膻中、乳根、少泽,同时根据情况选择配穴,如食少便溏者取天枢,胁肋满闷者加期门;按摩取中脘、足三里及合谷穴三穴,每次5分钟。

  1.5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分析,以P <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基本临床资料对比 见表1。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组产妇的基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性 (P>0.05),具有可比性。【表1】
论文摘要

  2.2 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母乳喂养率比较 见表2。表2可知,两组产妇在泌乳始动时间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性,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母乳喂养率方面,产妇出院2月后,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表2】
论文摘要

  2.3 两组产妇在泌乳量方面的比较 见表3。两组比较发现,无论是自然分娩产妇还是剖宫产产妇,观察组产妇的婴儿满足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3】
论文摘要

  3 讨论

  母乳是婴儿最合适的食物及营养品,其中包含的免疫物质可以极大地增强婴儿的自身抵抗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是目前任何的乳制品所无法替代的。现在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许多产妇产后出现乳汁分泌不足的情况,这不仅严重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同时给家庭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因而如何有效地增加产妇的泌乳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在如何增加产妇的泌乳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根据产妇的具体症型,运用中药、按摩、灸法等治疗方式,通过疏肝解郁或益气养血或健脾除湿等治法,中医可有效地增加产妇的泌乳量,提高哺乳率,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慧珍.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产后缺乳58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4,26(9):44.

  [2]Spiby H McCormick F Wallace L,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education and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terventions with health professionals and breast feedingcounsellors on duration of breast feeding[J].Midwifery,2009,25(1):50-61.
  [3]陈兰媚,李洁明,汪小丽,等.个体化中医护理对产妇母乳分泌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8):119-120.
  [4]段凤仪,郭跃.中医循证护理在产后泌乳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569.
  [5]杨小娟,薛晓瑞.母乳不足原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13)131-132.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中医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