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语
司法公开是推进司法改革的重要方式,对于司法公正的实现、司法公信力的提升和司法权威的树立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背景下,司法公开更有着沟通国家与社会的作用。目前,全国各级人民法院都在积极探寻司法公开的方式与方法,社会公众也对司法公开寄予厚望。司法公开制度的完善应从形式、程序和监督三个方面着手,细化相关规定,经历配套措施。
参 考 文 献
[图书文献]
1.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2. 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版。
3. 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学(新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 版。
4. 高一飞、蒋惠岭等着:《司法公开基本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2 年版。
5. 蒋惠岭主编:《司法公开理论问题》,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2 年版。
6. 沈德咏、景汉朝主编:《司法公开实践探索》,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2 年版。
7. 陈光中:《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 年版。
8. 汪习根:《司法权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9. 卓泽渊:《法政治学研究》,法律出版社 2011 年版。
10.廖奕:《司法均衡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1 卷)》,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
12. 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5 年版。
13. 张国福:《中华民国法制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 年版。
[期刊文献]
1.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关于加强司法公开建设的调研报告》,载于《人民司法》2009 年第 5 期。
2. 王晨光:《借助司法公开深化司法改革》,载于《法学论坛》2014 年第 3 期。
3. 刘敏:《论司法公开的扩张与限制》,载于《法学评论》2001 年第 5 期。
4. 孙笑侠:《司法权的本质是判断权》,载于《法学》1998 年第 8 期。
5. 郑成良、张英霞:《论司法公信力》,载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 5 期。
6. 公丕祥:《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保证》,载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第 7 期。
7. 张文显、孙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体系初论》,载于《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 6 期。
8. 张文显:《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进程》,载于《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 3 期。
9. 汪海燕、胡常龙:《自由心证新理念探析--走出对自由心证传统认识的误区》,载于《法学研究》2001 年 5 月。
10.刘金露:《法院官方微博的功能发挥探析--基于司法公开的视角》,载于《法制与经济》2014 年第 5 期。
11. 陈瑞华:《程序正义论--从刑事审判角度的分析》,载于《中外法学》1997 年第 2 期。
12.公丕祥:《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保证》,载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第 7 期。
13.卞建林:《我国司法权威的缺失与树立》,载于《法学研究》2010 年第 1 期。
14.[德]F·门策尔:《司法审判公开与德国当代判例数据库》,田建设译,载于《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9 年第 4 期。
15.张莉:《中国司法公开制度的发展》,载于《中国司法》2011 年第 9 期。
16.高一飞:《走向透明的中国司法--兼评中国司法改革》,载于《中州学刊》2012 年 11月。
17.马怀德:《论行政听证程序的基本原则》,载于《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8年第 2 期。
18.程志:《裁判文书改革与深化的研究》,载于《当代法学》2002 年第 11 期。
[学位论文]
1. 倪寿明:《司法公开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 2012 年博士学位论文。
2. 常君:《司法公开理论及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2 年硕士学位论文。
3. 李佩:《我国当前司法公开的制度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 2013 年硕士学位论文。
4. 韦慰:《我国裁判文书公开问题研究》,吉林大学 2014 年硕士学位论文。
致 谢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吕丽教授在我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和生活中对我的悉心指导,在她身上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学者的严谨学风和高尚品格,作为学生我受益无穷。
同样,要感谢法学院的全体老师在我学习期间为我所付出的一切努力,法学院的学术传统和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
感谢我的同学们,三年来,我们共同奋斗,互相扶持,在法学的殿堂里汲取营养,丰满了各自的人格,丰富了各自的人生。
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你们对我学业的理解、支持和鼓励。
最后,感谢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为我提供帮助和指导的全体同仁,谢谢大家的厚爱。
摘要言论自由权是《宪法》规定的一项公民基本权利,而自媒体这种新兴媒体的出现,使我国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有了新的途径。人们利用自媒体言论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无地域限制的特点,可以轻松表达自己的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媒体言论在我们的生活中越...
中文摘要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犯罪是我国职务犯罪中社会危害性较大的一种,因而是目前反腐败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现行立法规定在当前反腐败形势面前越来越...
第3章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司法适用3.1区分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罪与非罪3.1.1出资不足额与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界限出资不足额是指股东不足额出资,一种是发起人、股东由于不可抗力等无法避免的客观原因导致的出资不足额,11另一种是发起人、股...
结论综上所述,构建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区不仅是可行性方案,而且也是具有建设性惫义的一种司法改革途径。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区与行政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目前我国的司法地方化现象,完善法院人财物的管理,实现法院独立,实现法官独立。但这些...
中文摘要以邓玉娇案为切入点,分析了民意与司法审判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且从法理学角度研究如何促进我国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良性互动,进而指出二者良性互动的关键在于尊重舆论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前提下,完善舆论监督体系,使民意通过合法方式进入司法程序对其...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及社会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司法诉讼案件的急剧上涨,使我国现行司法管辖区设置的弊端也日益突显,当前我国实行的法院管理模式形成了司法地方化的现象。为了使我国社会主义司法管理体制更为公正高效权威,我们迫...
摘要近年来,P2P网络借贷迅猛发展,其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代表之一,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金融创新向来都是把双刃剑,P2P网络借贷也不例外,其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如非法集资,网络借贷平台出现用新帐偿还旧账的潘氏骗局,借贷双方的资金...
三、民意审判的防范对策。司法的公证公平离不开民意的正确引导和指向,但要想保证民意的正当性与正确性需要对应的制度予以规范。只有健全相关制度才能使得民意对司法产生积极正面的作用。(一)构建民意融入司法程序的正当性。1.从立法层面上吸收民意。...
结论经过对我国在刑事诉讼被害人权利保护方面的考察,对比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法律模式下对刑事诉讼被害人权利保护的优劣,以当前取得国际广泛共识的法理和观念为依据,笔者找出了我国现阶段在刑事诉讼被害人权利保护方面的七个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同时...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的问题与研究意义一、研究的问题与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各种方式在信息网络上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日益增多:有人有意散布捏造的事实诽谤他人,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有人利用大家关注的社会热点敏感话题,炮制谣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