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外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模式比较和借鉴
在刑事诉讼领域,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在限制国家司法权上存在较大差异,在保障人权的内容和方式上有较大的差异。
(一)英美法系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模式
随着法治理念的不断发展,英美法系国家在他们的刑事诉讼中逐渐形成了以"自然主义"原则和无罪推定为基础的当事人主义人权保障模式。这种模式从人权保护的理念出发,着重保障被指控犯罪的嫌疑人的权利,防止侵犯犯罪嫌疑人人权的现象发生。英美法系人权保障的理论基础是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和自由平等的学说,其对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带有浓厚的理性主义色彩。"英美法系国家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有以下特征:一是国家利益、国家权力并不必然高于个人利益、个人权利,保障人权防范的对象既是国家权力。
在诉讼中,国家的权利强大有力,公民的个人力量相对弱小,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就可能受到国家权力的侵害,这在英美法系国家是不能容忍的事情。在诉讼中,被告人、侦查机关都被视为平等地位的当事人,个人拥有一系列对抗国家司法机关的诉讼权利。" ?嫌疑人享有广泛的对抗侦查机关的诉讼权利,如针对国家司法机关的追诉,嫌疑人有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针对讯问享有沉默权;二是严格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英美法系国家遵循当事人主义人权保障模式,设置了一系列的证据规则,如若违反这些规则,证明力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被排除。英美法系国家注重严格限制国家的司法权力,特别是侦查机关和控诉机关的权力,防止侵犯公民权益的现象出现。美国的"正当程序"革命,是英美法系人权保障的突出典范。
(二)大陆法系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模式
虽然大陆法系国家非常重视并充分肯定公民个人权利,但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保障人权方面还是有重大差别。这种人权保障模式注重发挥国家公权机关的职能作用,而不强调当事人在诉讼中的积极性。因此,才被称之为"职权主义人权保障模式".这种人权保障模式主要是以国家公权力为中心,强调国家公权力在各项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大陆法系国家更为重视通过惩莉犯罪达到保障人民权益的目的,犯罪嫌疑人在诉讼中是被侦查的对象,处于客体地位。"在法官面前,被告人无自己权利可言,不能对法官的侦查活动有所影响,仅是一个程序对象而已".?某个人一经被指控犯罪,在没有确切证据排除他无罪之前,依照有罪推定的原则,先假定他有罪,并被作为罪犯对待。因此犯罪嫌疑人不具有诉讼主体资格,不享有诉讼权利,只承担如实供述的义务,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往往围绕查找证据证明他实施了被追诉的犯罪展开。大陆法系国家认为公民个人在被指控犯罪的面前缺乏自救能力,应积极发挥国家权力在人权保障中的作用,公权力积极介入和干预刑事诉讼既可以有效地打击犯罪,又能切实地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和自由。故大陆法系国家除了向犯罪嫌疑人赋予一系列诉讼权利外,还注重强化侦查机关的职权。法律并没有对国家机关设定严格的约束机制,因此侦查人员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在工作中受到的约束和限制相对较少,罚犯罪的力度更大、手段更多,保护公民免受犯罪行为的侵害。
虽然因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差异,当事人主义模式与职权主义模式在立法理念和法律程序上都存在着差异。但这两种模式在人权保障方面各有所长,相互之间也在不断借鉴、融合和吸收。两者都追求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统一,都注重刑事诉讼的效率和公正目标。"②由此可见,在文_相互交融和影响下,在不两种模式取长补短的进程中,两大模式的差异正在不断缩小。尽管这种差异还会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
(三)两大模式对我国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借鉴意义
我国的刑事诉讼人权保障模式体现着大陆法系色彩,其在法律渊源、法律体系和法律内容等方面都具有职权主义模式的特征。这种模式自身存在着固有的缺陷,最主要体现在法律地位不平等上,这是引发其他不公平现象的原因。公正与效率一样在刑事诉讼中是具有独立价值的一项重要的法治目标,它的实现离不开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得到保障。我国在刑事诉讼领域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在人权保障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社会反响强烈的司法不公、司法腐败问题,侦查程序中立案难、申诉难等系列问题没有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司法人员规避程序,滥用职权造成的冤假错案还不断发生。刑事诉讼改革是司法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必须以建立完善的人权保障机制作为突破口,以在效率和公正之间达到平衡。具体应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在当前实际情况下,司法机关及工作人员必须转变长期形成的"重实体,轻程序"观念,造成在实践中偏重于惩罚犯罪,忽视保障人权,应将保障人权引入考核机制,培养干警程序和实体并重的思想。其次,采取积极的保障措施,为犯罪嫌疑人人行使权利提供便利条件,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是司法民主和社会法治的必然要求和现实体现。最后,我国在立法中应当规定在违反法定程序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实践中,国家机关和司法人员违反法定程序,很少甚至不用承担任何的法律责任,这与立法中责任的空白密不可分。因此,必须建立有效旳约束机制,使遵守法定程序、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成为国家机关和司法人员的自觉行动。
结论随着我国法治文明的不断进步,刑事诉讼改革的日渐深入,尊重和保护人权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司法体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在刑事司法活动中还没有得到根本的保障,侵犯犯罪嫌疑人人权的现象亦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常年以...
结论经过对我国在刑事诉讼被害人权利保护方面的考察,对比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法律模式下对刑事诉讼被害人权利保护的优劣,以当前取得国际广泛共识的法理和观念为依据,笔者找出了我国现阶段在刑事诉讼被害人权利保护方面的七个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同时...
结语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伴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房屋商品化成为必然并且至今已经悄然走过了20多个年头,尽管如此,作为商品房买卖重要组成部分的商品房预售制度在我国依然属于新生事物,存在着千头万绪的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填补法律漏...
三、我国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现状分析偏向于大陆法系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的模式,使得我国的刑事诉讼更侧重于打击犯罪嫌疑人,其结果必然会忽视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的目的。国际公约以及法治发达国家对人权保障的日益重视,人权保障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高度...
四、完善我国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制度的构想(一)全面落实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是指在任何人在未经审判机关依法确定有罪之前,都应假定其无罪。无罪推定是社会文明对刑事诉讼规律深刻认识的结果,体现了尊重人权的基本理念。该原则源于法学家贝卡里亚的经...
摘要在时下的中国,对刑事诉讼被害人权利保护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这既体现在现有法律规定上,也体现在司法实务和立法、执法人员的观念中。比如在参与庭审方面,被害人没有最后陈述权,也没有明确规定被害人是否参加庭审;在起诉权方面,...
引言人权保障是世界刑事诉讼理论研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的健全,人权保障也不断取得完善和发展。我国理论界、实务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司法领域中人权保障的意识大幅增强、保障措施更加完善。取得成就的同时,...
四、我国有关刑事诉讼被害人权利的现实法律规定及欠缺(一)我国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现行法律规定第一,刑事诉讼被害人具有报案权、控告权。刑事诉讼法规定,因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侵犯其权利,受害人有向司法机关报案或提起控告的权利,司法机关不能...
五、我国刑事诉讼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完善与对策(一)被害人权利保护观念之改变要改变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观念,首当其冲的是改变司法人员的观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放在第一要位的是刑法的有效实施。我国的司法观念中,突出强调的是这一刑事诉讼任务...
(四)完善职务犯罪初査程序中人权保障规范职务犯罪初查程序具有的刑事侦查程序的性质,我国目前职务犯罪司法实践当中,检察机关从侦查职务犯罪的角度出发,确立了初查程序当中初查权力运行的基本程序性规则,这些规则的确立以实现判断案件线索是否存在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