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态景观优化体系构建的相关理论
2.1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景观生态学中关于景观有三种代表性定义:Naveh(1984)认为景观是自然、生态和地理的综合体,包括所有的自然与人为格局和过程;Haber(1990)认为景观是为生物或人类所综合感知的土地,而不考虑其单个成分;Forman(1986)认为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空间镶嵌组成的异质区域。Forman 和 Godron 在观察了各种景观的基础上,认为斑块、廊道、基质是组成景观的基本结构单元。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是基于岛屿生物地理学和群落斑块动态研究之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为具体而形象地描述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提供了一种“空间语言”(邬建国 2007:23)。
2.1.1 斑块
斑块是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也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由于形成原因不同,斑块从大小、形状及外部特征上差异很大,可以使有生命的,比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群落等,也可以是类似于岩石、土壤、建筑物等无生命的,它可能是自然的,也可能是人工的。
通过面积、形状、边界、异质性等多方面可区别不同类型的斑块,但是面积是其最基本的特征,直接影响着系统单元的抗干扰过程(赵娅奇 2006:10),一般而言,物种的多样性随着斑块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在现实的景观中,不同大小的斑块同时存在,也具有不同的生态学功能。Forman(1995)认为,大斑块对地下水储蓄层和湖泊的水质有保护作用,有利于生境敏感种的生存,为大型脊椎动物提供了核心保护生境,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对物种的灭绝过程具有缓冲作用;小斑块可以作为物种传播以及物种局部灭绝后重新定居的生境和“踏脚石(stepping-stone)”从而增加了景观的连接度,为边缘物种和小型生物类群提供生境(邬建国 2007:33)。
在城市景观中,斑块多成连续岛状镶嵌分布的不同功能区。主要包括城市公园、广场绿地、城市周边森林带等,由于这类区域植被覆盖好,结构和功能不同于建筑区域,当然,高校、医院、疗养院、厂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也可看做不同规模的功能斑块(胡忠行 2003:5)。
2.1.2 廊道
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亦指具有线状或带状的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类型。廊道既可以呈隔离的条带状,也可以与周围基质呈过渡性连续分布,前者如防护林带、道路、河流、水渠、峡谷、输电线路等,后者如某些更新过程中的带状采伐迹地。廊道的两端通常与大型斑块相连接,几乎所有的景观都被廊道所分割,又被廊道所连接在一起。廊道的长宽比是其最基本的空间特征,是功能特征的综合性指标。宽度较大的廊道内部特征也相对复杂,稳定性和抗环境冲击性也强(赵娅奇 2006:10)。
廊道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比如河流和水渠是许多水生生物的生存和迁移通道,也是某些陆地动物的水源所在,但同时也阻碍了人类和陆地动物的移动。再如,当前国内建设火热的高速公路,虽然能够极大方便人类和其资源的运输,但却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许多垂直于公路延伸方向的动植物的运动。廊道除了对物种的迁移和过滤作用外,还会成为某些物种的栖息地。因此,廊道的结构特征是景观总体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在以人类为主体的景观中尤其明显(肖笃宁等 2010:46)。
2.1.3 基质
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常表现为斑块、廊道等的背景,如草原基质、沙漠基质、森林基质、农田基质等。相对面积、连接度和动态控制这三点是基质的判定标准。不过在实际的研究中,要明确地区分斑块、廊道和基质是困难而不必要的,因为景观结构单元划分往往取决于尺度,所以斑块、廊道和基质和区分往往是相对的。
2.2 生态建设与生态区位理论
景观是了解生命和土地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基石。景观生态规划是引导或控制景观的改变,使人类行为与自然过程达到协调发展。景观生态建设是指通过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或引入新的成分,并且经过调整构造一种全新的景观格局,用来增加景观的异质性和稳定性,从而能够创造出远远优越于原有景观生态系统的一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终可以形成全新、高效、和谐的人工-自然景观(王云才 2007:33)。
生态区位论和区位生态学是生态规划的重要理论基础。区位是一个竞争优势空间或最佳位置的概念,区位论是一种富有方法论意义的空间竞争选择理论。从生态规划的角度出发,生态区位是经济生活要素、生态单元等的最佳生态利用与配置,生态规划是按照客观的生态规律和人类根本利益要求,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对各种生态经济要素进行分析,将自然资源合理进行开发(魏松龄 2013:13)。
2.3 土地优化配置理论
土地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载体,城市和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因此,土地资源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基础性角色。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态目标,根据所在土地的客观条件和现有特征,利用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对目标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是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内涵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的结构优化、时间组织优化、空间布局优化、效益优化四方面。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持续拟合与决策过程。在宏观层面上,要求实现土地利用中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以及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相互协调。在进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其具体目标应该遵循动态和渐进原则,应随时根据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预期目标进行调整,使得用以相对较少的资源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保证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赵娅奇 2006:11~12)。
2.4 城市景观生态论
当前的城市形态是由建筑构筑物决定着其物质形态--道路、管网、建筑等灰色基础设施。同样,在传统的城市规划中,道路和建筑主导着发展,绿色空间则被转移到了不适合建造建筑物的边缘空间地带,或仅仅用来作为装饰。建筑都市主义深刻影响着城市格局,其后果是城市建设对自然的破坏、无视和挤占。在这种背景之下,新的城市景观建构方法呼之欲出,必须将城市景观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个生命有机体之间以及他们与自然和构筑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集合,提倡丰富、多样、多产和再生产力的规划和设计(﹝美﹞乔治·F.汤普森和弗雷德里克·R.斯坦纳 2008:12)。近年来,景观生态论在城市方面的应用形成了景观都市主义和生态都市主义两种思潮。
景观都市主义的基本前提是主张景观应作为城市设计的基础构建块(FrederickSteiner 2011:333~337)。景观都市主义者认为景观比建筑能够更好地决定城市形态,他们认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一书的历史贡献,但也反对麦克哈格在区域环境规划中将“自然和城市相对立”的观点(﹝美﹞查尔斯·瓦尔德海姆 2011:22)。景观设计学与传统的园林设计区别在于,传统园林设计基于自然格局和山水格局,强调人的作用,而景观都市主义下的景观设计学基于生态学理论,强调景观的主导作用,规划重点由装饰绿化转变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生态都市主义在景观都市主义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是由 Mostafavi 在其《生态都市主义》一书中提出,理论将生态作为构筑城市结构和联结城市肌理的核心力量,将景观设计学作为核心手段,全面融合多个城市学科,以试图解决当今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一些列城市问题(孙钊 2012:51~52)。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增长、城市化问题、人口激增、资源日渐消耗和生态环境等问题逐渐显现的压力之下而产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属性,比如从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科技属性等方面。可持续发展观点作为人类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概括,不仅要考虑自然层面的问题,也要考虑人文层面甚至更深层次的问题。
可持续景观设计的关键是系统方法,也称为整体观。可持续景观设计的基本前提就是让那些正在进行着的支撑所有生命的过程保持完好无损,并且与社会发展同步发挥功能。世间万物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是每个人都知道的真理,虽然当前的许多设计方法能够解决部分存在问题,但是解决不了土地多维问题。采用可持续的景观设计思想,我们就不会只去用单一的方法解决单一问题,而是利用整套资源管理方法来解决他们。可持续景观设计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哲学概念,它不是一个唯一的被人接受的和严格的方法。但最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提高人们意识和改变态度的过程(﹝美﹞乔治·F.汤普森和弗雷德里克·R.斯坦纳 2008:132~133)。
摘要中国传统园林秉承着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源远流长,自成一家。传统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代城市景观在继承和弘扬古典园林艺术理念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功能性和审美性相结合。好的园林景观设计,...
3.6景点系统规划3.6.1民俗文化体验区整体布局以大汲店古戏楼和观音堂所在的村民活动中心为原点,向周边辐射。保留该区域内原有的景观,有寿园、耕园、真武台等多处场地,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场面,是揽胜怀古、休闲垂钓的佳地,使人心醉神驰...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旅游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多,主题游乐园作为近几年来发展颇为迅速的一种新兴的主题化游乐景观形式应运而生,成为当今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尤其将游乐园与旅游地产相结合的旅游发展形式成为目...
结论植物作为大自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在酒店环境中的恰当应用,能够很好美化酒店环境,同时能够然人们在室内更好的欣赏到大自然的环境,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同时,如果植物应用的不恰当也会给酒店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破坏了酒店的美好形象的同时,还给客人们带...
2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研究2.1基本概念2.1.1景观景观(landscape)一词,最早出现在圣经中,用于描述所罗门皇城耶路撒冷恢弘的景观,即景观一词最早反映的是一种城市景观[4].现在它是指大地及大地上除建筑以外的所有物体构成的综合体。它是人类不断发展...
第五章陕北沙漠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思路。5.1绿化带与高速公路协调性。长而缓的曲线景观绿化带线形能自然地诱导视线,帮助驾驶员改变行车方向,给人以舒适的感觉。陕北沙漠高速往往穿越大尺度的地形,不变的公路景观设计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驾驶的感觉。在设...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乡村景观是一种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广泛的景观类型,记录着人们在不同阶段对自然环境的干扰程度,承载着不同地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历史。因此,研究乡村景观显得非常重要。小楼镇是位于广州市增城区中北部的地区,是一个...
本文主要探析西安市在目前阶段针对城市道路推行养护管理以及道路绿化的真实状况,进而给出有效展开城市道路绿化以及养护管理的具体举措。...
第一章综述1.1引言观赏果树的发展是调整我国果树产业构架,也是现代园林景观发展的必然趋势[1]。从宏观上来说,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生活、民族健康水平、人民文化修养、企业文化的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象征。我国对于果树栽培及应用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时...
第五章在实际应用时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5.1装饰色彩在景观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每当我们睁开眼睛,便会看到色彩缤纷的世界,而它的先决条件便是在拥有光和一个健康的眼睛的情况下。色彩的产生,是光对人的眼睛和大脑的视神经产生的刺激的结果,是一种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