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

铜川市现代林业建设问题探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11 共864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提出到 2020 年要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林业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任何部门都无法比拟的(申作信,2011;张建杰,2012).正因如此,1992 年世界环发大会提出,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强调"在世界最高级会议要解决的问题中,没有任何问题比林业更重要了".我国著名学者张薰华教授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革命意义"的重要观点:"林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他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已有生命的植物、动物,以致微生物作为培育对象的有序整体.其中森林是整个系统的支柱.因为,森林不仅提供近 2/3 的有机物质,给陆地上的动物消费,而且庇护着动物的繁衍;同时还是非动物环境中各类要素的调节器和保护者.如果毁林为耕地,那么,水土流失、大气和水污染以及土地荒漠化会接踵而至,农、牧、渔业就保不住,工、商、服务等各业也难以良好发展.这一观点受到重视,应改变把林业当做一个生产部门,为国家社会提供积累、财税收入的观点,树立林业为社会发展提供生态功能的观念,全社会都应支持林业功能的转变,为林业建设提供条件(贺满仓,2012).

  生态林业是一个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的庞大工程,也是一个功在当今、利在后世的造福工程.在国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特殊产业.一个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对环境的改善有着很大的作用,例如:有害气体的净化、CO2的吸收、混浊物的降低,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控制风速和温度的调节.例如:大兴安岭的森林与其山脉共同抗衡着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和蒙古的旱风的侵略,是一道天然的大屏障(丁圣彦,2003).随着对林业本质认识的深入,林业文化就必然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尽管现在生态林业补偿制度已全面启动,但对地方情况的调研总结,仍然有利于生态林业补偿全面深入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推进生态林业补偿制度实施.

  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安全,早已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人类在 21 世纪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同时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要想加快建设创新性社会主义的中国,必须走生活、生态相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路线.现我国虽已取得林业建设的成就,但林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决不可掉以轻心.让全民用心为我国的发展事业做一份意义重大的贡献.

  1.1.2 研究的意义

  林业的持续发展就是使林业恢复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保证子孙后代持续利用森林资源的权利以及选择理想生存环境的自由.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黎祖交,2003;周少舟,2003).林业作为一项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担负着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对改善生态环境,扩大就业,增加农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短期看有时具有不一致性,但从长远看却是一致的,无论是生态林业建设,林业产业发展,还是森林资源管护,都是为了农村的长远发展和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

  一是治水的需要.治水离不开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但也离不开生物技术工程,离不开林业的发展.发展林业同样可以治水.据专家测定:我国森林的年水源含量为 3470t,相当于我国现有水库总库量 75%.林地比无林地至少可多蓄水 300t/km2,而泥沙流失量仅为无林地的 1/44.在同等雨量条件下,采伐迹地迳流量比森林地大 2~3 倍,汇流时间缩短 10h,枯水量少 1 倍以上.从长远和持续观点看,水利工程技术是治标之策,发展林业是治本之计,治标治本相互促进,二者是辨证的统一.对此,孙中山先生曾指出:"要防水灾种植森林是很有关系的,多种森林更是防水灾的治本方法."深刻点明了林与水的关系密不可分,治水要先治林.

  二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和需求提高到首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进城,城市人口日益膨胀、绿地面积不断缩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们对绿化城市,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回归大自然的需要日益高涨,而这都需要增加"绿色".据统计,植物每生长 1t,就能放出 2.5tO2,地球上 60%O2来自植物、森林.林木可以降低噪音影响,70dB 的噪音通过 40m 宽的林带可减少 10~15dB.建设发达的生态林业,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

  三是为了子孙后代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包括处理好当代与后代的关系.发展生态林业,利在当代,功盖千秋.几十年来我们从林业身上索取过多,导致林业本身不能良性循环、林穷人穷,不仅影响我们这代人,而且连累子孙后代.

  1.2 生态环境的相关概念

  生态一词,现在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生态 "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董智勇,1991).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生态环境亦可简称环境.从国内的情况看,大致有 4 方面的理解:

  一是认为生态不能修饰环境,通常说的生态环境应该理解为生态与环境.二是认为当某事物、某问题与生态、环境都有关,或分不太清是生态还是环境问题时,就用生态环境,即理解为生态或环境.三是把生态作为褒义词修饰环境,把生态环境理解为不包括污染和其他问题的、较符合人类理念的环境.四是生态环境就是环境,污染和其他的环境问题都应该包括在内,不应该分开.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反馈效应.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即通常所指的生态破坏问题,如滥伐森林、陡坡开垦等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物种消失等;二是因工农业发展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污染,即环境污染问题.在有的地区,环境问题可能以某一类为主,但在更多的地区都是两类问题同时存在.

  生态林业是指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规律发展林业,是充分利用适当地自然资源和促进林业发展,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环境的林业生产体系.它是多目标、多功能、多成份、多层次,也是组合合理、结构有序、开放循环、内外交流、能协调发展、具有动态平衡功能的巨大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方针要因地制宜,山区采取以林为主的综合发展,并立足本地产品和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品种、粗精结合的加工工业体系;林区则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实行轮封、轮造、轮放办法,使眼前与长远利益结合.要建成立体林业,目的是:提高森林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森林对调节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充分发挥森林效应和互补作用;保护资源永续利用的动态平衡;提高系统各资源单位面积产量,缩短生产周期;形成商品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加工工业,实现多次增值;协调同有关各业的互利关系,维护生态功能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性.

  1.3 林业的概念与特点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谭秋成,2002).林业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

  林业建设是指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规律发展林业,是充分利用适合当地自然资源和促进林业发展,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环境的林业生产体系.它是多目标、多功能、多成份、多层次,也是组合合理、结构有序、开放循环、内外交流、能协调发展、具有动态平衡功能的巨大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方针要因地制宜,山区采取以林为主的综合发展,并立足本地产品和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品种、粗精结合的加工工业体系;林区则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实行轮封、轮造、轮放办法,使眼前与长远利益结合.要建成立体林业,目的是:提高森林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森林对调节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充分发挥森林效应和互补作用;保护资源永续利用的动态平衡;提高系统各资源单位面积产量,缩短生产周期;形成商品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加工工业,实现多次增值;协调同有关各业的互利关系,维护生态功能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性.

  林业工程是生态工程的一个分支.根据我国林业工程建设实践,概念如下:林业工程是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地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生态林业工程包括传统的森林培育与经营技术,但是,它又与造林和森林经营有以下区别:

  (1)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是以林地为对象,在宜林地上造林,在有林地上经营.而生态林业工程以包含多种地类的区域(或流域)为对象.造林与森林经营的目的在于设计、建造与调控人工的或天然的森林生态系统,而生态林业工程的目的是设计、建造与调控某一区域(或流域)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例如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林牧复合生态系统.

  (2)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在设计、建造与调控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中,主要关心木本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林地上木本植物的种间关系以及林分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量流.

  而生态林业工程主要关心整个区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关系与物质循环再生过程,以及整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量流.

  (3)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林地的生产率,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营.而生态林业工程的目的在于提高整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

  (4)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的设计、建造与调控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中只考虑在林地上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而生态林业工程需要考虑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各类土地上采用综合措施.人们常说"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就是这种意思.

  1.4 国内外林业的研究进展

  1.4.1 国外进展

  如何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探讨的"热点"事务.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物·布朗说,今后"在世界新秩序中,发挥领导作用的很可能是建立在保护环境基础上能持久发展的经验,而不是军事上的强大 ".他认为,谁抓住世界新秩序的旗号,谁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主动采取行动,谁就能在今后的国际舞台上起到领导作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DP)前执行主任托巴尔博士说:"冷战已结束,环境问题一跃而成为世界之榜首".

  1972 年斯德哥尔摩的人类环境会议至今已有 40 多年,国际社会关于环境问题认识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森林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国际化和政治化色彩越来越浓.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森林结下了不解之缘,其所长森林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木材和其他林产品,而且还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游憩保健、保护物种等多种作用,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优美、安谧的生活环境.但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工农业的不断发展,人类不惜代价地砍伐森林和侵占林地,森林以惊人的速度减少,已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同时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全球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荒漠化扩大、土地退化、水资源危机、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噪声污染等都与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森林资源遭受破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1984 年罗马俱乐部的科学家们强烈呼吁:"要拯救地球上的生态环境首先要拯救地球上的森林 ".1991 年联合国欧共体主席雅克戴洛斯强调:"森林是政治、经济和生态这一新思想的核心问题".目前,国际社会已开始站在人类命运和地球前途的高度来认识森林的作用和地位(程运行,2004).1991 年"世界粮食日 "的主题是"森林与生命",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萨乌马指出"地球是宇宙中的一叶孤舟,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唯一能维持生命进化的摇篮,它非常脆弱,地球以外没有人类可以迁移的绿洲.我们没有近邻可以呼救 ".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风景园林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