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税务硕士论文 >

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1-17 共281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章 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纳税遵从
  
  纳税遵从和税收遵从历来是理论学家研究的重点,而且对两者的定义,理论学家都有不同的解释,甚至认为税收遵从和纳税遵从是一致的。但是,我认为,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税收遵从是指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和纳税人都要遵循的规范;而纳税遵从仅从纳税人角度出发,是指,纳税人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国家的各项税收政策,以便能够及时的申报和缴纳税款,履行纳税义务,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马国强(2000年)在借鉴西方理论家的基础上,把纳税遵从分为防卫性遵从、制度性遵从和忠诚型遵从⑦。
  
  2.1.2 纳税不遵从
  
  纳税不遵从是相对于纳税遵从而言的,是指纳税人不依照税收法律法规,依法缴纳自己的税款,目前看来,我国纳税不遵从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偷逃税款、欠税和骗税。马国强在(2000 年)涉外税务中也把纳税不遵从作了分类,主要分为情感性不遵从、无知性不遵从和自私性不遵从⑧,后来学者在此基础上作了更详尽的分类,分为情感性不遵从、无知性不遵从、自私性不遵从懒惰性不遵从、侥幸性不遵从、征管性不遵从、社会性不遵从和习惯性不遵从⑨。
  
  2.1.3 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
  
  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顾名思义,就是在所有缴纳的税种中,对个人所得税的税款的足额的缴纳。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分为 11 个税目,每个税目都有不同的计算方法,而且相对来说比较繁琐,纳税人容易在如劳务报酬和稿酬这方面进行偷逃税款,隐匿灰色收入,偷逃税款。一般企业对员工的个人所得税时都实行代扣代缴,对于偷逃税款的行为一般不会出现,因为会涉及到代扣代缴单位的利益问题。而对于隐匿收入,不易被税务机关发现的收入,容易出现偷逃税款的行为。因此,我认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遵从主要是指对个人所得税所包含的 11 项税目所实现的收入的足额税款的缴纳。
  
  2.2 理论基础
  
  2.2.1 预期效用理论
  
  预期效用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权衡,以实现自身的效用最大化。预期效用理论是在不确定条件下所做的研究,从本质上来讲,预期效用理论的运用,就是实现个体自身效用最大化,实现个体的最大的经济效益。预期效用理论和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结合,最早是由 Allingham 和 Sandmo(1972 年)提出的,他们在研究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时候,把征税机关的检查率和处罚率考虑在内。
  
  图 2-1 所示:
  
  如图 2-1 所示:纳税人在选择纳税遵从或者是纳税不遵从的时候,会权衡税务机关的检查力度和处罚力度。如果纳税人在预期征税机关的检查力度和处罚力度大的时候,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获得效用最大化的做法就是选择纳税遵从,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缴纳自己的税款;相反,如果纳税人在预期征税机关的检查力度和处罚力度不大时,或者是征税机关根本没有注意有这项收入的存在,为了获得自身的效用最大化,纳税人就会选择偷逃税的纳税不遵从行为。
  
  2.2.2 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Kahneman 和以色列行为金融学家 Tversky 在 1979年提出的。前景理论是在预期效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预期效用理论是基于“经济人”的假设前提,其研究不免会带有“理想”的色彩,前景理论完善了预期效用理论关于风险决策的不足。前景理论的研究,是通过实验,得到主体的特征,然后再经过比对分析,找到这一特征产生的原因,这样看来,各大学者研究的前景理论运用到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方面就具有很大的说服力。Kahneman&Tversky 在研究前景理论的时候,分为了四种效应来研究,分别是确定性效应、框架效应、参照水平效应和分离性效应。下面我们从框架效应来分析一下纳税遵从。框架效应在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应用在我国还没有系统的研究,个别学者通过问卷调查或者实验的方法,得出框架效应对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情况有影响。那么,什么是框架效应呢?简单的来讲,框架效应就是指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最终会影响人们的决策行为⑩。我们先来看一个小的实验:比如说在一家家具商店正在进行清仓大甩卖,其中有两套餐具,一套是有 8 个菜碟,而另一套是有和第一套一样的 8 个菜碟,还有 2 个杯子,这两套餐具你会更倾向于买哪一套并且付多少钱呢?实验证明,人们即便愿意付出更多的钱为第一套餐具,也不会为少付钱而买第二套餐具,即便第二套餐具比第一套的餐具多。从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到,前景理论在营销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不同的搭配组合会出现不一样的销售。同样,我国在设置税收制度的时候,结合了前景理论的知识,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在对采掘业、远洋捕捞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及一年内分次取得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所得,在税制设置上,有“定期预缴,多退少补”一说,我们可以在这句话上做文章。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受退税和补缴的影响,如果一项税收表现的是补缴,纳税人会更加倾向纳税不遵从;如果一项税收表现的是退税,纳税人则更愿意选择纳税遵从。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是八十年代以来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兴起的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新公共管理理论奉行以顾客为导向,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还引入了竞争机制;重视效率追求;改造公务员制度以及创建有事业心和预见的政府.
  
  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强调政府的财政透明度问题,财政支出的各个去向要有相关部门的监督,并且能够让纳税人了解和知道自己所纳税收到底支出到了什么地方。面对我国政府腐败和贪污现象的猖獗,这也对纳税人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有些纳税人甚至出现了抗税的念头,认为自己所纳的个人所得税最终会被没有良知的官员给贪污了。虽然这样的想法很极端,但是面对当前出现的政府和老百姓关于贪污腐败之间的矛盾,对于纳税人的个人所得税税款,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样会增加纳税人的纳税信心。如果政府对于财政支出的透明度越大,那么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越高;反之,透明度越低,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就会低,出现纳税不遵从的现象。图 2-1 所示:
  
  上表中,税收收入使用做到“用之于民”对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缴纳具有较大的关系。从上表可以看出,当税收收入做到了完全“用之于民”的时候,同意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占到了 81.26%.越是税款“用之于民”,越能表现出纳税人的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的意愿。因此,政府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和税款的用途,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的纳税意愿。
  
  2.2.4 博弈理论
  
  博弈论是对对立和统一的研究,即当一个参与者的决策对另一个参与者的决策有影响,而他的选择又会影响其他参与者的决策。博弈论研究的对象是博弈,它是相互作用情形的规范模型,涉及到至少两个参与人.博弈论在许多领域都有涉及到,但是在经济领域尤为突出。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会影响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纳税遵从情况。当信息完全对称的时候,征税机关完全掌握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收入情况,纳税人就会选择纳税遵从,因为如果选择纳税不遵从,就会出现罚款或者是犯罪的刑事处罚;反之,纳税人就会选择纳税不遵从,以此来增加个人所支配收入。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税务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