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税务硕士论文 >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2-24 共785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从税收与经济的关系看,税收是对 GDP 的分配,在这一分配过程中,税收处在政府与纳税人、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利益分配的焦点上,是各利益方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我国税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均超经济增长,其增长速度的合理性也一直是讨论的焦点。尽管在税收弹性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经济因素,但经济不能不发展,所以,控制税收弹性不能简单地从经济角度入手。税收此时应发挥能动作用:引导或疏导经济归入科学发展。有理论分析得出:科学发展的经济,只会使税收弹性越来越低,因此,控制过高的弹性,应主要从税收征管与税制改革入手。但所有的进步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因而作为评价指标应该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动态调整其评价标准。我国现处于高速发展的成熟阶段,市场更加开放,经济增速稳定,大的税制改革在现阶段和未来均是小概率事件,因而,考虑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合理的弹性应趋近于 1.

  H2.3:VAT 税负=增值税税收总额/当年 GDP

  再有,增值税的计税原理是在流转环节对增值额征比率税额,从整体来看,增值税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划勾按一定比例为税收,把经济与税收直接联系起来。

  税法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基本税率为 17%,低税率有 13%,优惠税率 10%,而且在“营改增”试点区域还有 11%、6%的税率档,合理的增值税税收负担应在税法规定的税率之间。但营业税的存在,划分了流转额征税,以及“营改增”政策实施都会对增值税税负有一定的影响,实例分析中此些因素应考虑在其中。

  H2.4:第二产业税负=第二产业税收总额/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

  H2.5:第三产业税负=第三产业税收总额/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

  经济结构的调整,税收政策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从第二、三产业的比较中,政策的方向应是第三产业处于优先鼓励地位,税收优惠较多,则其税负表现应比第三产业低。因而在此设置第二产业税负、第三产业税负来进行比对分析,可表现税收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协同,及税收政策征管效果是否如政策所愿。H2.4 指标与 H2.5 指标会紧密结合在一起比较评析。

  增值税“扩围”对不同行业税负带来的影响不同,但优化行业税负,降低服务业税负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动因,也是其主要目的,期望更好发展服务业,以促进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在此针对上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执行,由于试点期较短,实际政策的宏观效果不明显,设定 H2.6 指标来检测其对行业税收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已试点行业的影响,考察宏观政策理论上的效果是否如政策预期。

  H2.6:行业流转税理论税负=行业的理论流转税总额/行业的增加值对 H2.6 指标的运用,需要计算改革前后的流转税理论税负,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如果分析的行业在分析的年份为营业税增税范围,则此指标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行业流转税理论税负= (总产出 ×营业税法定税率)/(总产出×行业增值率)=营业税法定税率 / 行业增值率

  行业增值率 = 行业增加值 / 行业总产出

  而当分析的行业所在时期为增值税的征管范围,则此指标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行业流转税理论税负=(行业增加值-存货增加-固定资产投资- 出口 +中间投入中对免税产品和服务的购买)×行业增值税适用税率 / 行业增加值。

  中间投入中对免税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其中的“免税”是指免征增值税或是不属于增值税范围而不能进行进项抵扣,包括农业、缴纳营业税的服务业及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后未涉及到的服务业[26].

  利用以上指标,比较行业在改革前后的税负变化情况,来评价“营改增”政策宏观产业结构税负调整效果。但在现阶段,试点刚开始,全国范围的推广正在缓慢启动,因而,其政策的对外效应很难显现,此指标的具体评价运用有待政策的更进一步成熟才可行。在此仅作为“营改增”税率选取的判断依据。

  H3:经济的结构与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项税收政策的实施均出于一定的经济目的,每一项税收政策执行后,对经济的结构调整或经济总量的影响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这是我们需要进行评价分析的。进行宏观的效果评价,我们在此关心的是最终的结果,如国民经济中的消费、投资与进出口量情况,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趋势等,此等表现为良好,那肯定有税收征管的一份功劳,从宏观层面给予好评。在评价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政策与经济的滞后性,这需要我们进行主观的推断。

  H3.1:消费经济弹性=当年的消费支出总额增长率/当年的 GDP 增长率

  消费是 GDP 的构成部分,消费也是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增加 GDP的增长速度,从而扩大税收的总税源。从实际情况来看,消费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都有影响,反过来,税收政策也将影响消费。消费水平代表的是当前国民生活水平,消费与经济应是同步增长,即消费经济弹性的标准值应为 1,即越趋于 1,表现在经济的消费板块表现的良好,反之,则反。但现实中总会有为了发展,人为的增加储蓄与投资,为了更快的发展,这也是合理的,因而,具体的评价要结合税收政策等相关经济政策来评价。

  H3.2:投资经济弹性=当年的投资支出总额增长率/当年的 GDP 增长率

    投资对 GDP 的拉动作用很强,也会带来相关税收的增长,其中占投资总规模绝大比例的固定资产投资对 GDP 影响很大。投资是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做准备的,也是将来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动力。高质量的生活既要消费也要投资,但是其相互之间的协调之比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税收政策对投资的关注度也很高,在中国,投资经济弹性的变动少不了税收政策的一份力。

  H3.3:第二产业占比率=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当年的 GDP.

  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渐意识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制定了与中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政策,而且力图通过相关税收政策的实施来达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第二产业为工业,我国处于工业发展阶段,第二产业的发展趋势一直整体良好,但是在节能环保的要求下,更希望通过政策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等得以快速发展,作为鼓励类产业给予税收支持,而对于相应的淘汰产业或禁止扩张的行业给予限制,对于整个经济来说,第二产业已经有了较好的基底,学者专家有评议为:工业发展前期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过高,后期应保持平稳或稍微下降。

  H3.4:第三产业占比率=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当年的 GDP.

  第三产业为服务类行业,属于政策支持的产业,近年的发展比较迅速,属于国家鼓励发展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中,第三产业的占比率应逐步提升,税收政策为其发展给予了支持,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减税点也主要落在第三产业,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高新技术的减免政策。

  结果性减税政策的宏观体现如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外部大环境如何,可以通过以上指标综合体现。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税务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