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

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研究文献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4-10 共568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1 前 言

  1.1 选题的依据

  近几年,随着中国队在奥运会、汤尤杯、苏迪曼杯等各种羽毛球大赛中表现突出,全国上下已不知不觉掀起了羽毛球热潮,大庆市也是受影响地区之一。大庆市羽毛球运动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水平一直居全省前列。加之省里、市里经常举办各类比赛,无形的推动了这项运动水平的快速提高,并使羽毛球运动在大庆市民中得到了很好的普及。据统计,大庆市羽毛球俱乐部由大庆羽毛球协会刚开始成立时的 20 几家发展到现在的 40 多家,拥有注册会员 500 多人(截止到 2012 年 11 月份大庆市职工甲乙级定级赛)。通过羽毛球运动健身、娱乐的群众也越来越多,一些高校如:东北石油大学、大庆师范学院、大庆医专、八一农垦大学等学校也陆续的开设了羽毛球选修课。

  虽然大庆羽毛球运动在黑龙江省水平较高,却似乎有停滞不前的趋势;群众羽毛球运动新增人数表面增多,但原有羽毛球爱好者每年都有一定数量减少;大庆市单位场馆免费场馆较多,这其中“利大”还是“弊大”?本研究也将针对以上情况作进一步调查,从而更好地了解大庆市羽毛球运动现状,分析并找出影响大庆市羽毛球运动发展的客观原因,研究其解决方法,为大庆市羽毛球运动更好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依据。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大庆市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是黑龙江省第二大经济强市,哈大齐工业走廊核心节点城市,综合实力在中国地级市中位列第11位,是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服务型外包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之一。是中国第一大油田、世界第十大油田“大庆油田”所在地;是一座以石油、石化为支柱产业的、国内有名的工业城市。大庆市人口生活条件较好,随着经济条件的逐年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由于羽毛球高雅、时尚、无身体接触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庆人喜爱.大庆市群众羽毛球运动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较快,各种羽毛球俱乐部也如雨后春笋般因运而生,由大庆羽毛球协会刚开始成立时的20几家发展到现在的40多家,拥有注册会员500多人(截止到2013年11月份大庆市羽毛球甲乙级积分赛)。通过羽毛球运动健身、娱乐的群众也越来越多,一些高校如:东北石油大学、大庆师范学院、大庆医专、八一农垦大学等学校也陆续的开设了羽毛球选修课。自2003年至今,黑龙江省已成功举办了十届职工羽毛球赛事。参赛人数逐年增多,比赛规模逐年扩大,广大群众羽毛球爱好者的竞技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增强了大庆市群众的健康素质。另外,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属性和适应人们追求时尚、关注健康需求的运动项目,这项运动兼有健身、竞赛、休闲、娱乐、观赏、社交等作用,加上羽毛球运动是隔网运动,没有身体接触,大大减少了受伤和队员之间矛盾的产生,所以在大庆市得到了各单位的重视和青睐,每年都会组织各类羽毛球比赛,青少年参加羽毛球运动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增。

  国内关于羽毛球发展的研究及文献很多,但大庆市却几乎没有此方面的研究,另外大庆市单位职工免费福利羽毛球馆较多,非工作开放时间人满为患,这与其他城市存在较大不一样,这种情况是“利大”还是“弊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庆市羽毛球运动水平,使羽毛球运动在大庆市群众中得到更好的推广,本研究将从“开展现状、影响因素、市场分析”几个方面对大庆市群众羽毛球开展情况做调查分析,了解大庆市群众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分析找出限制问题,以期能促进大庆市群众羽毛球运动更好、更快的发展。

  1.3 研究任务

  1.3.1 了解和掌握大庆市群众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

  1.3.2 针对大庆市群众羽毛球运动现实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影响和制约大庆市羽毛球运动发展的问题。

  1.3.3 提出促进大庆市群众羽毛球运动发展建议。

  1.4 文献综述

  通过检索发现,近些年对羽毛球运动现状及发展的研究成果很多,这些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不同,角度不一,对大庆市群众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1.4.1 参与群众羽毛球运动人群特征的研究。

  孟令春 孔德银在《合肥市羽毛球运动参与者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指出,“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需要总随着满足需要的对象的不断扩大而增加,并以意向、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导致为推动人进行体育锻炼的动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就参与羽毛球运动而言,我们可将其分为强身健体、娱乐、审美、交往、能力显示人格完善、精神解脱、寻求刺激 8 种。”

  陈莉琳 肖佳川在《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在全民健身中的价值探析》中指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以及不同体质的人都能在羽毛球运动中找到乐趣。羽毛球有着潜在的普及推广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多,群众的健身健康意识得到广泛增强。但有些城市的健身设施太少,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体育运动的开展受到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等方面的限制。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全身的运动项目,可调节运动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可根据自身状况安排适宜的运动量和运动时间,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1.4.2 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的研究。

  于丽辉在《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发展策略研究》中指出,“目前开展群众性羽毛球活动的场地不足,业余比赛管理不规范,导致与参赛方发生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形成群众性羽毛球比赛较为混乱的局面。群众羽毛球管理薄弱在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的管理方面,我国尚无健全的规章制度,且缺乏从申报、审核到登记注册一条龙的整套程序,管理、评估和监督的条文也不明确,对活动缺乏统筹和战略规划,从而限制了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陈莉琳, 杨强益在《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开展的模式与构想》中指出“目前羽毛球运动场馆的限制对群众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群众在健身中对羽毛球运动的健身条件认识不足,在开展羽毛球运动的过程中提高水平需要长时间的锤炼,而广大群众不能坚持,另一方面在开展群众性羽毛球活动中官方重视程度不够。”

  骆民煌 许 昌在《福州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研究》中指出,“社区体育是指以社区为特定地域范围和人群范围,人们针对自身、以其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获得健、乐、美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人的身心健康、体格健美与快乐幸福的生活,关系到国家或民族的社会稳定与繁荣昌盛,社区体育的繁荣程度及其发展高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的发展程度。因此,深入持久地开展社区体育,必然对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影响。”

  谢明正在《社区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中指出,“成都城市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社区居民为主要对象,以社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目前,衡阳市社区羽毛球锻炼者以中年人为主,锻炼时间主要集中在早上 6 点至 8 点和晚上 7点以后,每周锻炼次数大部分在 3 次以上,每次锻炼时间在 1 小时以上,每月消费水平大多在 80 元-150 元之间,锻炼的组织形式以“协会组织”和“集体组织”为主,锻炼动机以“增加健康、延年益寿”居多,主要存在的问题依次是“组织管理不够”、“缺乏资金”、“宣传力度不够”“场地不够”。”

  张 娟 冉 超在《昆明市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开展模式的研究》中指出,“羽毛球运动集竞技性与娱乐性为一体,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以及不同体质的人都能在羽毛球运动中找到乐趣并且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群众的健身健康意识得到广泛加强。人们对健身项目的选择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具有针对性。一些场地器材要求不高,运动负荷易调节或只需少数人参与的项目则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其中羽毛球运动正是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吸引了各阶层的人群。”

  1.4.3 羽毛球运动与全民健身的相关性发展现状的研究。

  井绪海在《羽毛球运动的健身价值探析》中提到,“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小型球类运动,它是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一种良好手段,同时也能培养顽强拼搏精神和优良的意志品质。当今社会,信息时代,科技领先,人们繁重的劳动将减少,工作时间减少,休闲时间增多,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必将成为人们青睐的对象。”

  梁日尉在《江西省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写到“羽毛球是一项适合所有年龄段人士参加的运动,它的入门难度低,参与运动的器材要求简单,场地要求不是很高,锻炼强度可以根据参与者的身体情况随时进行调整,由于这是隔网对抗的项目,没有身体对抗,从而减少运动受伤的机会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李玫、廖娴在《羽毛球运动健身价值的分析》中提到,“羽毛球运动能增强心理健康,羽毛球运动因其竞争性、对抗性、大强度等诸多因素的要求,以及揣摩对方的战术意图,对各种战机的把握。对自己运用战术的选择等意志及智力因素,因此,经常进行羽毛球运动,可以使人思维敏捷,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坚定信念,具有显着作用。”

  孙健乾在《羽毛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价值》中指出:“羽毛球是一个传统项目,在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势头喜人,前途光明,在群众中的普及程度已经逐渐成熟,势必成为大众体育中的新亮点。羽毛球作为集运动和娱乐为一身的运动项目,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全面的健身功能,具备诸多有利的推广条件。羽毛球对场地器材要求低,适合我国体育场馆设施现状,适合我国国家、个人体育投资现状,符合国情;便于传播、指导、简单易学、容易推广;适合不同的群体、推广面宽,便于普及;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可以全面增强人的体质,调节人的心理,改善人的精神面貌,符合大众身心协调发展的需要,深受大众的喜欢。羽毛球便于推广普及,具备全民参与的特点,有全面的健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又符合国情,也深受大众喜欢,符合我国全民健身的需要。”

  孙亨玉在《羽毛球运动在我省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价值研究》中指出,“羽毛球运动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作为集体育运动和娱乐为一身的运动项目,既有老少皆宜球龄长、全身锻炼效果好等独特的运动优势,又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有其固有的社会价值,在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品质、娱乐交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全面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核心是加强民族体质建设,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因此,应该在我省继续保持和发展羽毛球运动,发挥羽毛球运动的优势,普及开展该项目,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

  1.4.4 群众羽毛球运动消费能力方面的研究。

  庄志勇在《我国羽毛球市场发展现状与建议》中指出,“随着中国羽毛球职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竞赛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球员的竞技水平也得到提高。羽毛球赛事的进步使得观看羽毛球比赛,关心羽毛球、了解羽毛球的人不断增加,俱乐部联赛的创立大大激活了国内的羽毛球市场,把球迷拉回到羽毛球赛场,带动了羽毛球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群众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羽毛球用品消费呈上升趋势。虽然羽毛球市场存在着很大的潜力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市场竞技意识落后,支柱性本体产业定位不恰当、市场发展不平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机构、法制、法规不健全。”

  孔文清 陈卓源在《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研究》中指出“体育消费是社会大消费结构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分支,是人们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的依存关系论述中,可以明确判断出体育消费有别于消费的最大特点是它不会与经济增长之间发生矛盾。因为,相对于消费,体育消费是一个很小的因子。

  本课题调查中统计得到,1996~1999 年以来,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增长了 70.22%,年均增长 17.56%,这种增长速度大大的高于城市第三产业 GDP 的增长指数,高于我国 DGP 的增长指数,也高于本课题调查统计的结果城市居民家庭收入(12.48%)、个人收入(14.58%)年均增长比率。可见,在其它消费处于低迷时期,体育消费异军突起,说明中国体育消费市场有巨大的经济潜力,体育消费对未来经济发展将会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曾亦斌 李开颖 曾海清在《广州市大众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中指出,“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市民健身意识。开发适合大众的比赛方法和方式,形式多样、灵活地组织开展群众羽毛球活动,培育群众体育市场消费群体。加大力度培养年青一代,特别是学校教育,以及完善业余教练员培训制度,这是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营造高奖金赛事和俱乐部赛事,羽毛球运动才能成为最有竞争力和市场价值的项目,各俱乐部的会员与球迷将在该俱乐部职业选手的共同参与下得以提高和进步。研制耐用的羽毛球,降低羽毛球运动消费,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这项运动。”

  1.4.5 开展群众羽毛球运动场馆现状的研究。

  关于我国各地区开展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的场馆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的研究较多,以下是近几年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发表在一些重要的专业期刊的文献材料。

  傅小惠 王佳宾 张 林在《我国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中指出“场馆设施是开展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解决这个问题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合理规划场馆设施,加大羽毛球馆建设的投入,科学合理地规划运动场馆,改变以足球、篮球几个大项为主的局面;要因地制宜,利用小区、广场、校园、公园等较为避风的空地多建些室外球场,满足群众随时随地打球的需要。营业性场馆应加强管理和使用,延长开放时间;学校场馆也要转变观念,可以利用中午、晚上和双休日时间对外有偿开放,以馆养馆,促进良性循环。”

  许洪松在《苏州市羽毛球场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中指出“场地问题往往是影响一项运动发展和普及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城市相关场馆的数量和质量从某种程度也能反映该项运动在该城市中的发展水平。羽毛球运动本身的运动特点决定了其是一项室内运动。苏州现有的羽毛球场馆基本分为收费场馆和免费场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免费的场馆越来越少,有的也是限时间和仅对本校职工开放的。”

  许 建在《南宁市羽毛球场馆体育消费的调查与分析》中指出,“目前羽毛球运动消费有以下特点:场馆体育消费人群主要是青年人、中年人以及文化程度较高、职业稳定、中高收入水平的人群;各类人群的体育消费动机有趋同性,各年龄段的侧重点不同;各类人群对羽毛球运动有持久的兴趣,消费群体稳定,但较多人满足于业余的爱好,接受专业指导的需求较弱;人群主要以随机方式到场馆进行消费为主,一半人群每周到场馆消费2至3次;消费结构仍然以实物形式或消费资料为主,服务形式的消费资料的比例较小,精神产品形式的消费资料有一定需求。”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