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

智能家居系统用户界面设计原则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4-29 共416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3 章 用户界面设计原则
  
  对任何界面而言,最重要的一点是视觉元素的明确,智能家居产品的界面视觉也不例外。首先人们必须能够辨别出它是什么,才能有效地使用界面来进行操作。设计师们在设计的时候,要去关心用户为何会使用这个应用,在模拟用户使用场景下了解这个应用的交互特性,了解什么样的界面是能帮助他们并且促使用户与之互动,预测人们在使用时的行为并能够成功地反馈给他们。基于此,界面中再出现的需要推理的地方以及延时反应都是可以被容忍的,但是绝对不能出现让用户困惑的地方。明确的界面能够给使用者进一步操作的信心。一个应用就算它有一百张页面,但是每一页都是清晰明确的,它也远胜于只有一页却不知所云的应用。

  界面的存在是为了产生互动。它可以帮助用户便捷快速地理解界面视觉元素放置的意图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且引导用户快速便捷地找到界面中要进行的操作。界面设计不仅仅是艺术,更多的是设计,是经过深思熟虑科学分析之后得出的最符合用户习惯的推倒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艺术与设计与科技的结合。比如以模数体系为关键的系统设计、基于 web 端设计的网格体系等等。界面的功用和效果是可以被数据衡量的,但是它们不是功利性的。优秀的界面不但能够让我们做事有效率,还能够激发、唤起和加强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让用户产生共鸣,从而对智能家居产品上升到爱用的层次。

  3.1 如何吸引用户
  
  我们生活在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注意力会受到各种新鲜事物的影响,信息以不可计量的速度传播,很难在一个不被干扰的环境中静下心来阅读。因此用户注意力是非常宝贵的。所以,在界面视觉设计过程中,如何将用户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设计的界面核心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至少设计师在进行视觉设计的同时不要放置一些容易令人分心的视觉元素来影响用户操作。

  在设计一个视觉界面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整体视觉的目标性,视觉元素以怎样的形式出现才能更好地引导用户。如果用户正在阅读,那先让他们专心的读完之后再弹出广告(如果一定要放广告的话)。尊重用户的注意力,不仅仅会让用户感到愉悦,设计目标也会收获好结果。如果在界面设计中,用户使用是首要目标的话,那么尊重用户的注意力是先决条件。

  人们会在自己能掌控的环境中感觉最舒心,最放松。设计不加思考的界面视觉不但剥夺了这种舒适性,还会迫使人们面对毫无预期的互动,困惑的流程和意外的结果,从而放弃产品,这也是整个产品的参与人员不想看到的结果。通过定期的梳理系统状态,描述因果关系,理清操作流程步骤,并且在每一步操作都给出提示,让用户感觉每一步操作都在他的掌控中,用户会对产品的心理预期有大大的加分。

  好的界面是无意识的,用户在操作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忽略掉界面本身,忘记界面是存在的。但是这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并且随着元素和资讯的不断增加,这就变得愈发困难,所以我们设计界面来帮助我们去和它们互动。在普遍情况下,在画面上添加一个不必要的东西是非常简单,例如,加个华丽的按钮,镶边,图形,选项,偏好,窗口,附件和其它一些冗余的东西,以至于设计师一头扎进处理界面元素细节复杂修饰的怪圈中乐此不彼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优秀的设计师会抓住直观操作这个最初的目标,直达目的……界面设计要尽可能的简洁,更多的分析用户可识别的惯用自然手势而进行匹配的设计。理想情况下,界面会变得非常细微,用户在操作过程中会更加直观。

  在进行设计的每一个画面时,都应给用户提供有实际意义的单一操作。这一点,令界面更快上手、易于操作,在需要的情况下,新增或扩充也更简易。如果一个画面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要操作,瞬间就会让用户感到困惑。就像写文章要有单一的以及强有力的论点一样,界面设计中的单个画面,也都应该有单一且明确的操作。让次要操作在次要位置。画面在包含一个主要动作的同时,可以有多个次要动作,但不要让它们喧宾夺主。界面也要为用户提供自然而然的下一步操作。很少有交互是故意被放在最后的,所以要为用户精心设计交互的下一步操作。在设计过程中去预期用户下一步的交互是怎样的,并且通过设计将其实现。就像生活中的日常谈话,在进行长篇大论深入交谈之前为这次谈话开一个好头。当用户已经完成要做的操作后,避免设计元素使用户不知所措的停留,而是通过一些视觉效果引导用户,提供自然而然的下一步,帮助用户高效完成操作。

  3.2 界面外观遵循用户行为
  
  基于对人类行为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用户总是对符合期望的行为最感舒适。当某人或某件事的行为始终按照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去进行时,我们会感觉到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不错,并很容易接受这人或这件事。因此,设计出来的元素,看起来,应该像它们本身特征一样。

  在具体操作中用户只要看到这个界面元素,就应该能猜测出这个元素是做什么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设计元素的传承。如果视觉元素看起来是个按钮,设计师就应该在设计过程中赋予这个元素按钮的功能。界面视觉呈现中,视觉元素的外观不应该是一样的,除非他们的功能相近。如果是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元素,那么它们外观就应该是类似的,反之,如果元素各自的功能不同,那么它们的外观也应该不同。

  强烈的视觉层次会让画面有清晰的浏览次序。当用户每次都用相同的顺序浏览同样的东西,微小的视觉层次令使用者不知道哪里才是需要注意的重点,最后只会让用户感到困惑和混乱。在不断变化的设计环境中,保持强烈的视觉层次是很困难的,因为所有元素视觉上的重量是相对的:当所有文字都是粗体,那就没有所谓的“粗体”了。如果要在画面中添加一个视觉强烈的元素时,设计师应该要重新调整页面上所有元素的重量分配,来达到强烈视觉层次的效果。大多数人都不会注意到视觉重量这一点,但它其实是强化或者弱化设计的最简单的方法。

  3.3 巧妙的布局减轻用户认知负担
  
  正如前田约翰(John Maeda)在他的着作《简单法则》(Simplicity)书中所说的,恰当编排画面上的元素能够以少见多,帮助他人更加快速简单地理解你设计的界面,因为设计内容已经清楚的说明了她们彼此之间的关系。用方位和方向上的编排可以自然地将相同的元素联系在一起。通过对内容的巧妙编排,可以减轻用户的认知负担,他们不再需要花时间去思考元素之间的关联。不要迫使用户去思考,而是用设计直接呈现给用户。

  物体的色彩会随光线改变而改变。艳阳高照下与夕阳西下时,同一棵树,也会呈现不同的景象。在自然世界中,色彩很容易受环境影响而改变,所以在设计时,色彩不应该占很大的比重。作为辅助,可以用高亮的颜色,吸引注意力,但这不是区别这些的唯一方法。

  在长篇阅读或是长时间对着电脑屏幕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柔和的背景,降低亮度,当然也可用活泼亮丽的色彩当背景,但是要确保适合你的读者。设计过程中,尽量只在画面中显示必要的信息。如果用户需要作出决定,只要展现足够的信息供其选择,然后用户会到下一页去寻找更多的细节。避免一次呈现或解释全部的信息,将选择放在后面的画面展示。

  这会使界面交互更加清晰。在理想的界面设计中,「帮助」选项是没有必要,因为界面操作是有引导性的。「帮助」的下一步,实际上是,内嵌在上下文中的“帮助”,只有在用户确实需要的时候才显示,平常应该是隐藏的状态。让用户自己去寻求帮助,重要的是要保证用户可以顺畅的使用界面。

  用户第一次使用界面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用户体验却常常被设计师忽略。为了让用户更快的上手,设计师最好在设计的时候保持初始状态,也就是还没开始使用过的状态。这个状态不是一张空白的画布,而是应该提供一个方向和指引,令用户迅速进入状况。在初始状态下的互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摩擦,一旦用户了解了规则,那将会有很高的机会获得成功。

  3.4 好的设计是隐形的
  
  好的设计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它通常是会被用户忽略的。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这个设计非常的成功,以至于用户完全专注在他想要达到的目标,而不是这个界面。当用户顺利的完成目的,他们会感到很满意,并不需要反映任何问题。作为一名设计师,这样会很困难……因为我们很少收到正面的回应,我们很少知道哪些设计是好的。但是优秀的设计师并不满足于设计出好用的界面,他们深知在何种情况下去创造出适应着这种场景的界面。

  在大多数设计领域,能吸引用户使用就是界面设计的成功。强调设计的功能,以功能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注重设计实施时的方便、舒适和效率。通俗来说界面设计就像是一个漂亮椅子,虽然漂亮,但坐起来不舒服,用户就不会选择它,它就是一个失败的设计。因此界面的存在就为了尽可能多的创造好用的环境让用户使用,提升设计的层次,让用户从有用能用的阶段向易用爱用的阶段过度,最终达到想用的心理阶段。

  3.5 不同领域对视觉设计的启示
  
  视觉设计师要善于从其他设计领域为出发点,也就是所谓的不同领域的跨界。界面视觉设计就是要寻找最适合的表现方式来传达所设计的交互产品的行为。在此过程中,要有设计美学领域的知识为支撑,不放弃对美学方面的元素,在一定的功能框架下来考虑设计。

  在实践中,界面视觉设计必须与交互设计和工业设计相互配合展开。根据产品的不同,界面视觉设计需要多种相关技能,要创造出有效且吸引人的用户界面,设计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基本视觉要素,如颜色、版面、形式和构成,还必须了解如何运用这些要素来有效地传递行为和信息创建情感和内心的反应。

  不同领域对视觉设计的启示,跨界思维的概念很大、很宽泛,可以作为思维方法论层面的东西来探讨,比创新思维的概念甚至还要大。在智能家居领域的跨界思维应当包括三个方面:设计与技术的跨界,软件与硬件的跨界,传统与互联网的跨界。一般而言,上述都是一些相对或冲突的概念,而跨界既有破除边界的意思,也有学科、行业融合的意思。

  跨界思维的本质就是无边界的创新。

  原研哉先生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讲到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提到 RE-DESIGN 的概念。其内在追求回到原点,重新审视我们周围的设计,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来探索设计的本质。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创造,那么将已有的东西如何结合起来就是一种跨界。何为界?其实世界上本没有界,但是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各学科的知识不断被探索,就需要对诸多知识进行分门别类,于是知识形成了系统,也便形成了界。RE-DESIGN便是要消除界限,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从而赋予设计新的创造力。对于用户而言,这样消除界限的设计也更能达到共鸣。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艺术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