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

家居纺织品移动终端应用设计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4-29 共416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3 章 家居纺织品移动终端应用设计

  3.1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马克思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们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看待他们的相互联系”.这话今天听起来,有一番别样的意味。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社会心理环境的巨大变迁相生相伴,两者相互作用彼此推动[3].

  移动互联网确确实实改变着一切,包括改变我们人类根本的生存状态。2012 年底,全球有 14 亿个人电脑,在 2013 年底,全球就 已经有了 45 亿台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大家预计在 2015 年全球的移动终端将会达到人均一台,那就是 70 亿台。马化腾说过,在传统电脑时代,每个人平均每天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是 2.8 小时,但是在智能手机时代,也就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每个人花在互联网的时间是 16 个小时,每天 2.8 个小时乘以 14 亿台电脑,和 16 小时乘以 45 亿台智能终端,这个就是智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一起[4].

  移动通信与互联网融合后,移动互联网已成为技术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为广阔的新兴产业,蕴含着巨大的产业和社会变革机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端搭台、应用唱戏是个“标配”,智能终端消费切实反映着发展水平。新一轮消费革命使小投入、高回报成为可能。移动彻底的改变了商业、社会、经济和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也将给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购物带来一场革命。

  3.2 现有家纺类移动终端应用分析

  如今,专注于做家纺类的移动终端应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品牌专享的 app,针对于个体品牌的宣传与品牌商品的展示,在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中试图达到线上交易的可能性。这里主要向大家展示的是是“罗莱家纺”与“博洋家纺”这两款应用。如图 2,单一的图片的罗列与商品展示这一交互形式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于客户的需求,在其中我们也同样没有找到区别于其他电商的产品形式。第二大类别就是平台类,以图片推送与类别筛选为主,大量的图片信息直观的展示商品,然后获取后台链接完成商品出售。如图 3,这里向大家展示的是“桃源乡”与“蘑菇家”这两款应用。这一类别也同样是平铺的图片形式,购买平台链接到淘宝、天猫这样的电商中,很难有属于自己的产品形式与特色。那么独特的细分定位、较高的用户体验是下一步家纺类 APP 应用程序的发展方向。

  3.3 移动应用设计的机会及创新点

  现阶段,市场上已经存在了一部分针对家纺类的应用产品,但同家居类型的应用产品相比,用户量几乎微乎其微。APP 的下载量也是不容乐观的数字。会有这样结果的产生,分析其原因,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产品中最为核心部分的缺失所导致的。追述产品的核心,不得不说用户体验是首当其冲。我们认识到,好的产品提供了令人难忘的优秀的故事叙述,用户为之吸引,并通过分享产品或对别人讲述等方式,将这种故事叙述广为传播。要创造好的产品,理解我们的用户至关重要。成功的设计包含了用户与产品的交互中的所有要素,这包括用户、产品和使用的上下文情境。

  依据与“大红门”这个情境之中,我们立足将用户的购物行为以及顾客的特殊性进行分析与整理,从中获取顾客的最本质的需求点。借助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技术手段,去拓展更多的购物体验。并将这种体验放置最大化。

  3.4“布生活”用户体验增强应用设计

  3.4.1 产品概念创意

  当我们走进大红门服装面料批发市场后,我们就会发现每一家的家纺商铺对于面料信息的呈现都是堆叠式的,如图 4,那么对于信息的呈现来讲就会出现很大的视觉障碍,“布生活”立足于将北京“大红门”批发市场所呈现的信息,变为可视化与数字化。在众多的调研方法后,针对于到了大红门的顾客而言,所关心的最本质的问题便是所需商品的地理位置信息,其次便是商品的质量与价格。基于在这一需求点上,“布生活”用最直观的地图作为导引,LBS 技术系统定位用户位置与所选择的商家位置,来满足于顾客快速便捷的购物体验。在“布生活”的背后,是强大的信息数据库,可以更高效的去满足用户的商品检索功能,来帮助实现最直观地纺织品原型的实体展示。

  “布生活”贯穿于顾客的购物体验的始终,当用户到达大红门商圈后,就开始了“布生活”的启用,用户首先可以通过检索功能去迅速搜索到拥有他所需商品的商铺,然后基于地理位置信息与商铺的信息层,可以直接找到店面位置,或与商家取得联系。进入店铺后,便开始选购商品。 “布生活”将每一家店的每一件商品都以录入后台数据库中,当顾客看到原始花纹布样后,想确切的看到这块花纹布艺的成品样式和价格的时候,便可以通过输入商品名称或扫描二维码来或许这块布样做成多种成品的图案,以及更多的详细信息。“布生活”在这个时候还会为用户推送基于他个人喜好与同其布样同一款风格的商品,为用户的增添更多的可选择空间。“布生活”希望做的是贯穿于整个购物体验之中的帮手,营造一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购物体验。

  3.4.2 应用功能设计

  “布生活”五项主功能包括:布生活、路线、展示、我、更多。详见图表 5,布生活功能列表。

  

  功能分析:

  “布生活”是应用最重要的功能模块,以地图为底层信息载体,展示出大红门商圈中的所有店家,通过 GPS 定位识别用户所在位置,用户基于第一层级的类别选择:床品、沙发、窗帘、布艺、围巾、抱枕,与第二层级的材质选择,所对应于所选的类别进行材质更换。筛选出有该商品的店铺就会亮起红灯,表示可以进行采购。在“筛选”功能按键下,所包含的信息为款式、图案、面料、品牌以及价格区间的选择,可以通过更细致的功能性筛选,来找寻目标商品的店铺。在“地区选择”下,北京以大红门为试点,其他地区可对应相应的纺织品批发商业圈。

  “路线”是当用户通过筛选来找出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在其中的一些家店铺后,来选定其中一间店铺,LBS 可以定位,辅助导航出路线图,规划出出发路线。

  “展示”是当用户到了店铺中后,看到了商品原型,纺织品的花纹原样后做需要的成品展示与价格估算。输入商品名称或扫一扫该商品的二维码变可以获取有效信息。可以看到该纹样在不同类别中所呈现出的形态。同样也包含了,输入需要的成品尺寸后,估算出的所需要的布量,来确定最终价格。

  在“我”版块里综合用户操作、数据、和系统信息。该版块中用户可以设置个人账户信息,包括头像、昵称、性别、地区、个性签名等。我的足迹当中主要是用户的一些信息的记录,评价过的店铺,去过的哪些家店铺等,可以让用户有一个很好的回顾。我的喜欢当中,是用户所关注的店铺与收藏的商品的一系列信息,可以在这些有效信息中,对于用户进行喜爱值的猜测,推送相关商品的依据。“更多”里,就是一些用户不算常用的功能,只是偶尔查阅,不会经常使用。

  3.4.3 信息传达架构设计

  做信息体系结构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在一个界面设计内适应众多用户的需求。在我们持续面临格式千变万化、数量与日增加的信息轰炸之际,清晰明快的数据沟通是至关重要的[5].在这个领域里也许要数可读性和易读性最为切题了,作为的可读性在这里是因用户而异的在“布生活”当中,面对的是大红门商圈庞大商品的信息量。在这个时候,设计师要面临的是便是一系列的“减法”问题。如图 6,基于以上的功能划分与用户需求与应用习惯的考虑,地图将作为主要贯穿线索。在此层信息基础上,表述信息的过程中,试图以最简洁最直接的方式来告诉顾客,他所需要的信息与商品就在那里,筛选的工作是第一步要做的,信息表达就是化繁为简。通过多样式的调研方式,分析用户,发掘出用户最关注的本质便是来到大红门,我要买的是什么。所以商品的类别的筛选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放在第一层级当中的选项。其次便是一个什么样的商品。材质选择的关注度紧随其后。在“布生活”中所有的选项与位置间都包含了一个主与次的关系、递进式的逻辑层级。

  

  3.4.4 交互设计

  设计师身处独特的地位,有能力改善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视觉上的、情感上的和体验上的都包括其中。无论是为何种介质提供解决方案,交互设计都应该是令人满意的--美丽、优雅、恰当。美观度的改进对于产品功能来说非常重要,而产品引起用户共鸣的能力则能深入人心,以积极的方式影响社会和文化[6].

  在为“布生活”进行应用交互设计时,在保证设计风格的统一性的前提下,试图将当前任务流中的细节打造至最佳状态。 “布生活”的交互设计当中符合如下几个特点:

  一、一致性和标准化,相似的功能提供相似的元素。

  二、交互层级简化,尽量在三步以内找到要做的事情。

  三、配合功能界面的筛选,打造有趣的交互形态。如图 7 所示,以最重要的信息呈现在最前面,进行滚轮式滑动。

  四、合理展现用户当前最关注的信息,所示用户选择地理位置后,筛选页面成为了次要信息,店铺位置成为了主要信息,所以,当用户单击到地图上后,筛选的信息就会自动隐藏。

    3.4.5 视觉设计

  “布生活”的视觉设计从颜色的选择上用的就是最温暖的橙色,试图体现出家的温馨与温暖的味道。色彩亮丽又有朝气,做为主体颜色,可以迅速的抓住用户眼球。在“布生活”的 LOGO 设计中,底色为一块彩色的布纹,以鲜明的色块简单的叠加出多彩的效果,显得简洁又生动。如图 8,前端放置一只手的形态,体现出布置的意思。

  3.4.6 应用试点开发

  北京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坐落在京城龙脉--南中轴路上,经过许多年的经营与市场建设,形成了超具规模的以批发流通服装与面料为主的商业圈,是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最大的服装与面料集散市场。本文选取北京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为试点进行研究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4.7 基于大数据背后的商业推广试构想

  “大数据”,最早出现于 1980 年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著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在 2012 年初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甚至将“大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我国随后在 2012 年 10 月成立了中国通信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大数据”无疑已经成为时下业界最热的名词之一[7].

  大数据对设计而言,最直观的是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预测性,基于用户的数据背后的趋势性预测。在“布生活”中,用户的每一次使用都将是一次数据采集的过程,基于这些,在应用之中,我们将会直观的看到受关注度较高搜索频率较高的商品类别与布艺材质。逐渐我们会形成独有的趋势性预测与店铺品牌的提升与塑造。数据流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指标,未来的世界一定是数据的世界,未来企业多将会是“数据驱动的企业”[8].

  大数据中将形成大变革之力,需要创新求变的思维与之相适应。大数据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不对称和物理区域壁垒,不同产业间的数据对接,会带来许多创新和变革的机会。设计师如何利用大数据带来的机会,实现弯道超车,值得认真思量。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艺术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