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

当代动画中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格的缺失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22 共522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结 语

  21 世纪是创意理念的时代,“创意文化”是新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核心,而动画艺术正是以创意为中心的新型文化产业。它是当今时代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产品,以其自身独特、个性的优势迅猛发展,深受大众的喜爱,并散发着无穷的生命力和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的进步,网络媒介的迅速发展和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影视动画这门艺术。影视动画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着无法比拟的艺术表现力,由于其自身形态的变化,动画艺术已由原先的传统平面手绘动画,向媒体时代的三维数字动画所转变,它是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综合实力体现。影视动画艺术不受地域和年龄的限制,其创作在无限可能中发挥着自由想象,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与放松,也消除着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化隔阂,从这一点看这有利于文化全球性的传播与交融。此外,由动画产业发展起来的音像制品、玩具、书籍、服装、文具以及 cosplay 艺术等相关衍生品行业,更是有着无可估量的经济商机和发展前景。这些与动画产业相关的一切物质与精神产品,在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人文价值的同时,也带动和引领起动画产业一股全新的视听热潮。

  影视动画艺术带领我们走向未来的世界,它是科技与创新的产物,是人类精神生活和艺术世界的互动,揭示着人类世界中所存在的文化蕴含。它是虚与实的结合,是虚拟的幻想和真实生活的互相交融,在符合日常生活规律的基础上,加入真实的生活元素和审美逻辑,进而通过展开艺术的夸张与幻想,来呈现出社会文化的缩影,潜移默化的改变着社会环境,也影响着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得出,人们在动画艺术建构的虚拟世界中寻求着真实的自我,寻求着庇护与突破。它带给我们如同宗教图腾般让人心生触目和敬畏的力量,确立着我们的目标和信仰,给予我们依托和希望。生活带给了人们美好的事物,但也与生俱来的带来了各种竞争与压力,人们渴望通过动画中虚构的世界来寻求未知世界的窗口,来解脱、忘却甚至逃避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将自己的所梦、所愿、所想寄托在另一个世界中得以完成和实现。

  关于中、美、日三国的动画艺术,美国自新工业技术革命后,动画技术和大规模制作模式逐渐形成,尤其是以迪斯尼为主所带领的团队,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和市场经营化模式,开创了美国全新动画的先河。日本动画后来居上,自 20 世纪初动画传入起,在曲折的道路中寻求自己的发展方向,细致的动画分类,多样的动画风格,独具鲜明的东方特色,也让日本动画产品在当今市场上独领鳌头。相对美国和日本而言,中国这个沉积着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古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地域广阔,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有潜力、有市场的国家。长期的封闭社会中自成体系的艺术氛围,形成了与西方国家全然不同的文化艺术空间和坚韧的民族性格。自 90 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动画产业开始一路下滑,由于缺乏出众、有影响的作品,原创作品薄弱以及缺乏成熟、稳定的市场营销模式,且运行资金的缺乏也制约着我国产业化规模的形成,种种原因致使我国动画行业始终艰难前行,缺乏与美日等动画强国的竞争优势。因此,中国动画想要重新活跃于动画的影坛应走产业化的道路,从根本上解决质量的不足,改变无力的现状,并在提高动画艺术综合实力的同时,寻求自身的发展与定位,吸收和借鉴外来经验,完善产业和商业模式。同时,大力培养专业人才,提升国民的人文知识和文化素养。笔者坚信,我国动画产业在尊重传统文化,结合当今时代流行元素与民族自身文化的今天,必定能在世界多元化的 21 世纪里走出一条独立、个性、发展的艺术道路,终将找到属于自己腾飞的方向,在逆境中重新起航。


    参考文献

  专着类:

  [1] 段佳《世界动画电影史》[M].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8 年 9 月第 1 版。2008 年 9 月 1 次印刷。

  [2] 孙立军、张宇《世界动画艺术史》[M].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7 月第 1 版。2010 年 9 月 3 次印刷。

  [3] 何坦野《动漫文化论纲--本体与心理论》[M].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3 年 1 月第 1 版。2013 年 1 月第 3 次印刷。

  [4] 孟军《动画电影视听语言》[M].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6 年 6 月第 1 版。2008 年 6 月 3 次印刷。

  [5] 马华《动画影片分析》[M].京华出版社。

  2010 年 10 月第 1 版。2010 年 10 月 1 次印刷。

  [6] 王可《动画学》[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年 7 月第 1 版。2006 年 7 月 1 次印刷。

  [7] 陆成法《动画原理》[M].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美术出版。

  2008 年 1 月第 1 版。2008 年 1 月 1 次印刷。

  [8] 孙立《影视动画视听语言》[M].海洋出版社。

  2005 年 10 月第 1 版。2010 年 3 月 7 次印刷。

  [9] 栾黎荔《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动漫衍生产品》[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3 年 11 月第 1 版。2013 年 11 月 1 次印刷。

  [10] 秦明亮《动画造型与设计艺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1 月第 1 版。2005 年 11 月 1 次印刷。

  [11] 陈瑛《动画的视觉传播》[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4 月第 1 版 2008 年 4 月 1 次印刷。

  [12] 吴思淼《数字艺术应用 商业动画美术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3 年 7 月第 1 版。2013 年 7 月 1 次印刷。

  [13] 主编:孙立军 编着:汤俊 马华《世界动画大片鉴赏》[M].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6 月第 1 版。2007 年 6 月 1 次印刷。

  [14] 颜慧、索亚斌《中国动画电影史》[M].中国电影出版。

  2005 年 12 月第 1 版。2005 年 12 月第 1 次印刷。

  [15] 李彦、曹小卉《日本动画类型分析》[M].

  2009 年 5 月第 1 版。2009 年 5 月第 1 次印刷。

  [16] 赵鑫《动画造型设计》 [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1 月第 1 版。 2010 年 1 月第 1 次印刷。

  [17] 葛玉清《对话虚拟世界:动画电影与跨文化传播》 [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 年 11 月第 1 版。

  [17] 李超元等《凝视虚拟世界:网络的社会文化价值》 [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年 7 月第 1 版。

  期刊论文类:

  [1] 赵洁玮《“看得见”的音乐--论美国动画音乐的发展》[J].《电影文学》。2011 年第 17 期。

  [2] 曹广壮《从<狮子王>中的音乐看动画电影音画关系》[J].《电影文学》。2012 年第 22 期。

  [3] 曹钰《基于数字技术的虚拟动画角色创作研究》[J].《美术大观》。2012 年第 12 期。

  [4] 陶奕霖《论久石让的动画音乐创作特点--以<天空之城>的配乐为例》[J].《电影评介》。2013 年 4 月第 3 期。

  [5] 李益《论影视动画艺术的虚拟性特征》[J].《电影理论》。2013 年 2 月第 198 期。

  [6] 张琼《动画音乐的多元化发展<狮子王>浅析》[J].《长城》。2010 年第 4 期。

  [7] 蒋丽丽《浅谈音乐在无声动画片中的作用》[J].《北方文学》。2010 年 9 月。

  [8] 徐大鹏《浅析三维动画艺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 年 6 月。第 18 卷第 3 期。

  [9] 山口且训、渡边泰《日本动画电影史<一>、<二>》[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6 年第 1 期、第 3 期。

  [10] 刘晓欧《三维虚拟技术的发展与革新实现了动画电影语言的突破》[J].《电影文学》。2013 年第 14 期。

  [11] 蔡海波、高艺涵《从<宝莲灯>音乐看中国动画音乐创作理念的创新》[J].《艺海》。2013 年 5 期

    [12] 李飞雪《试论动画片声音艺术的表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 年第 4 期。

  [13] 陈芸《音乐的视觉化阐释--以动画音乐审美为例的视觉性问题研讨》[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2 年 3 月。

  [14] 郑丽斌《再论美国动画片<狮子王>的电影音乐》[J].《电影文学》。2014 年第 13 期。

  [15] 陈斌《在多元化的交融中凸显民族个性--新时期中国动画电影音乐发展的思索》[J].《当代电影》<学院论坛>.

  [16] 丁海祥、王娟娟《传统民乐之于“中国学派”动画音乐》[J].《艺术教育》<音乐>.

  [17] 陈超《动画电影中的音乐探析》[J].《电影文学》。2011 年第 23 期。

  [18] 张立《动画音乐的类型与发展》[J].《电影文学》。2008 年第 8 期。

  [19] 郑艺《激扬水墨精神点化丹青灵韵--中国动画音乐创作述评》[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点击世界动画<十一>》。2004 年第 4 期。

  [20] 钟文敏《论中国动画影片的音乐》[J].《电影评介》<影视评论>.

  [21] 史晓丽《浅谈迪士尼动画片的音乐创作》[J].《大众文艺》<影视与传媒>.2011 年第 11 期。

  [22] 刘智敏《浅谈动画片音乐的作用》[J].《大众文艺》<影视与传媒>.2012 年第 22 期。

  [23] 习化娜、王欣欣《浅析动画影片音乐的作用及表现形式》[J].《电影文学》。2009 年第 13 期。

  [24] 陈瑾《浅析我国动画音乐传播民族化元素的缺失》[J].《名作欣赏》。2011 年第 30 期。

  [25] 刘艺华《新时期中国影视动画音乐民族风格探究》[J].《电影文学》。2012 年第 12 期。

  [26] 陈芸《音乐的视觉化阐释--以动画音乐审美为例的视觉性问题研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 年 3 月。

  [27] 乔仁铭《有关中美日三国动画音乐的比较与分析》[J].《大众文艺》。

  [28] 程兴旺《早期中国动画电影音乐及其历史地位》[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2 年第 2 期。

  [29] 郑艺《中国 20 世纪动画电影音乐创作述评<上>、<下>》[J].《电影文学》。2012 年第 7 期。

  [30] 张玉凤《中国动画音乐的民族化发展探究》[J].《艺术探索》。2012 年 8 月第 26 卷 4 期。

  [31] 汪毓和《不同民族文化、音乐的交流及其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J].《人民音乐》。2000 年 5 月。

  [32] 曹桂生《东西方艺术的发展与交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 年 12 月第 21 卷第 4 期。

  [33] 刘旭《浅谈动画创作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特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年 2 月。

  [34] 刘智敏《浅谈动画片音乐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2 年 11 月。

  [35] 吴占军《日本动画史概观》[J].《世界动画论坛》。2002 年第 2 期。

  [36] 陈芸《音乐的视觉化阐释--以动画音乐审美为例的视觉性问题研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12 年 3 月。

  [37] 李海燕《中美日动画电影音乐之比较》[J].《艺海》。2013 年 12 月。

  [38] 蔡朝霞《中美日动漫音乐艺术特色之比较》[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 年 2 月。

  [40] 高原《当代美学视域下的动画艺术》[D].四川师范大学。2012 年。

  [41] 陈功《电影后期声音艺术创作--声音元素的选择与组合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09 年。

  [42] 宋成《动画电影审美趣味与审美体验》[D].东北师范大学。2009 年。

  [43] 刘松林《动画短片创作中的声音编辑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年。

  [44] 胡光玉《动画艺术的审美研究》[D].安徽大学。2010 年。

  [45] 李剑楠《久石让电影音乐研究》[D].河北大学。2013 年。

  [46] 王龙《久石让动画电影音乐和声技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年。

  [47] 刘庆科《论虚拟现实对动画艺术创作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2 年。

  [48] 石甲豪《论影视动画作品中的动画音乐》[D].武汉理工大学。2010 年。

  [49] 张立《美日动画电影音乐比较》[D].河北大学。2011 年。

  [50] 唐甜《日本动画民族艺术风格研究及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10 年。

  [51] 张竑《数字媒体时代的三维动画变革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年。

  [52] 李丽娜《文化多样性视域下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研究》[D].辽宁大学。2014 年。

  [53] 徐霁《虚拟文化中的流行元素对动画造型的影响》[D].湖北美术大学。2007 年。

  [54] 王苗苗《虚实平衡中的趣味》[D].湖南工业大学。2009 年。

  [52] 郑娟《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宫崎骏动画电影与日本民族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年。

  [55] 张琼《中国动画音乐民族风格探究》[D].河北大学。2010 年。

  [56] 苗雅菡《中国元素的西方化阐释》[D].中国戏曲学院。2010 年。

  [57] 朱莉《中美动画电影声音艺术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年。

  [58] 殷俊《中日动画艺术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09 年。

  [59] 姜珊《中外(美、日)动画风格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4 年。
 

  致 谢

  回首研究生匆匆三年,岁月仿若孩童般任性的走过。回首往昔,求学途中付出的汗水和不易,以及收获的欢笑与喜悦,让心中倍感荣耀与充实。当我完结了这论文的最后章节时,如释重负,感慨颇多。

  首先,衷心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刘蓉老师,给我论文精心的修改与明确指导,以及忙碌中对我的论文严格的审核,启迪我的思路并给我谆谆的教诲,让我倍感温暖与感激,并在学习的道路上找到方向。能成为您的学生,让我倍感幸福!

  其次,我要感谢本科时期曾带过我专业课程的李宝杰老师和叶明春老师,在学习期间给我的指导与帮助。他们渊博的学识、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我学习的榜样。同时感谢所有陪伴我成长的老师们给予悉心的帮助与支持,太多的感激难以言表。

  最后,我想感谢那些陪伴我三年研究生生活的小伙伴们,感谢他们为我提出的所有宝贵建议,让我有了一段自己人生途中美好的回忆,让我在步履艰难中也能怀揣梦想。

  感谢刘蓉老师,感谢李宝杰老师和所有曾经教育我学习和生活的老师,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也感谢我用一生报答不完的父母,诚挚、衷心的感谢大家!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动画论文
返回:艺术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