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论文 >

伊德技术哲学理论体系概要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8-04 共893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否定之否定”原理下人-技关系理论分析
【第一章】伊德的现象学技术哲学研究绪论
【第二章】伊德技术哲学理论体系概要
【3.1 - 3.3】具身关系、 诠释关系及它异关系
【3.4 - 3.6】四种关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第四章】基于人—技关系理论的社会发展考量
【结论/参考文献】人—技关系理论的哲学思考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伊德现象学技术哲学理论体系概要

  在整个哲学发展长河中,美国哲学一直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皮尔士开创的实用主义,卡尔纳普继承的逻辑实证主义,还有更为著名的哲学家库恩、罗尔斯都为哲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到了杜威,更是将实用主义哲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奠定了实用主义在美国哲学中的地位,甚至有人说美国的官方哲学就是实用主义哲学也不为过。到了技术哲学这里,美国的著名哲学家伊德同样做出了应有的努力,他从一个新的现象学的角度来分析技术在人与世界中的作用,使得哲学更加接近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果说科学哲学还将哲学摆在天堂的地位,那么伊德则将技术哲学带入了人间。

  2.1 伊德生平与著作简介。

  唐·伊德(Don Ihde,1934-),现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哲学系教授。他是美国有重要影响的当代技术哲学家,他的研究跨越了技术哲学和现象学,所以他的技术哲学也被称作现象学技术哲学。

  "伊德是最早将技术进行哲学思考的美国哲学家之一,同时当技术远离哲学主流时,他也是最早致力于将技术作为现象学传统的一个工具来研究的哲学家。"[11]

  伊德师从保罗·利科,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对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哲学感兴趣。1964 年他从波士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就是以保罗·利科哲学为主题提交的学位论文。他的第一部著作--《解释学的现象学:保罗·利科的哲学》(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The Philosophy of Paul Ricoeur)--在 1971 年出版,同时也是第一篇系统研究保罗·利科的英文专著,此书获得了保罗·利科的高度评价并亲自为其作序。随后,伊德继续在现象学领域做出贡献,这时期出版了三部著作,包括 1973 年的《感觉和意义》(Sense and Significance)、1976 年的《倾听与话语:一种声音的现象学》(Listening and Voice:APhenomenology of Sound)以及 1977年的《经验现象学》(Experimental Phenomenology),这一阶段他还仅仅是一位知觉现象学家。其中《经验现象学》于 2012 年再版时书名为《经验现象学:多重稳定性》(Experimental Phenomenology: Multistabilities)。这本书主要研究的是多稳态知觉,换句话说就是一种知觉的格式塔转换。这种知觉的格式塔转换为他的人-技关系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基础。人-技关系理论就是由于观察对象位置的变化获得了不同的意向相关项,从而得出了四种不同的关系表达式。在这本书的第九章--跨学科的现象学中已经产生了具身关系和诠释关系的雏形。[12]

  直到 1979 年他写出了《技术与实践:一种技术的哲学》(Technics and Praxis: APhilosophy of Technology),该书是英语世界的第一部技术哲学方面的著作,伊德的主要观点就是"科学是具身于各种技术之中的"[13].从这时起,他的研究方向转向了技术哲学。同时他主编的印第安那技术哲学丛书(The Indiana Series in thePhilosophy of Technology)开始发行,迄今为止,该丛书已经连续出版了十几年,在西方哲学界影响深远。随后他发表了《生存的技术》(Existential Technics, 1983)、《现象学的后果》(Consequences of Phenomenology, 1986)。这时他的技术哲学已经融入了现象学的方法,传统的技术哲学倾向于把技术具体化,把技术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伊德则没有丢掉技术在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来研究技术。1990 年出版的《技术与生活世界--从伊甸园到尘世》(Technologyand the Lifeworld: From Garden to Earth)是伊德纲领性的著作。这本书已经由韩连庆教授翻译成中文,成为了《北京大学科技史与科技哲学丛书》中的一部分。这部著作是国内研究伊德哲学的一个主要依据,其中纲领一技艺现象学,即重点讨论了人与技术关系的变化,他尝试以一种关系本体论(inter-relational ontology)来说明技术的作用;纲领二文化诠释学,重点讨论文化对于技术的影响,他认为不存在去文化性,技术从产生之初就被赋予了文化层面的意义,这本书的纲领就是伊德主要的哲学思想框架。[14]

  随后他继续出版了《工具实在论: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界面》(Instrumental Realism: The Interface Between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Philosophy ofTechnology, 1991),在这本书中,他首次提出工具实在论,工具实在论意在打破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界限,通过仪器这一科学实验工具,来表达技术是科学的基础,科学只有在技术或者工具中才能有所体现。[15]

  同时这一理论也在他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可以说他是一位著述颇丰的哲学大家,随后他陆续出版了《技术哲学引论》(Philosophy of Technology:An Introduction, 1993)、《后现象学:后现代语境论文集》(Postphenomenology: Essays in the Postmodern Context, 1993)、《扩展的解释学:科学中的视觉主义》(Expanding Hermenutics: Visualism in Science, 1998)、《技术中的身体》(Bodies in Technology, 2002)、《后现象学与技术科学》(Postphenomenology andTechnoscience, 2009 )、《由后现象学的视角来看海德格尔的技术》( Heidegger'sTechnologies: Postphenomenological Perspectives, 2010)、《具身的技术》(EmbodiedTechnics, 2010)等著作。另外还有与伊万·塞林格(Even Selinger)合著的《追寻技术科学:物质性的基质》(Chasing Technoscience: Matrix for Materiality, 2003)。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以伊德为核心的技术科学研究小组也在不断地为现象学做出着努力,各国研究现象学的学者们纷纷前往交流。

  除了上述著作以外,伊德曾三次访问中国,在东北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和华南理工大学均做过系列讲座,通过讲座系统地诠释他的理论。其中 2006年在北京大学的系列讲座的演讲稿由韩连庆教授整理翻译,出版了《让事物"说话"--后现象学与技术科学》一书,这本书就是"Postphenomenology and Technoscience"的中译本。这次讲座是伊德对自己理论的一个诠释,而不是国内外研究学者对于伊德理论的一个诠释,所以意义重大。而这部著作也成为了第二本具有中译本的伊德著作,其他的十余部著作暂时还没有中译本。

  2.2 伊德技术哲学理论体系。

  在《技术中的身体》一书中,伊德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身体理论".[16]

  《技术中的身体》担心的是虚拟世界将要取代现实世界,或者说会以某一种特定的方式来影响现实生活。伊德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说明他的观点,他认为仅仅是如下的两种理解方式是不能完全体现出来的。第一种理解是由胡塞尔、梅洛·庞蒂描述的现象学的理解,在伊德这里被叫做"身体一","身体一"具有一种普遍性的能力,例如:空间定位、运动、知觉能力和情绪。"身体二"在伊德这里则是后现代意义上的,它是由福柯提出的。"身体二"的描述重点则在于那些文化建构的具身体验上面。在伊德看来,"身体一"的不足是因为没有考虑到社会或者文化对其的影响,"身体二"的不足则是忽略了恒常性。只有放置在以技术为背景的条件下,"身体一"才能以身体为核心,与技术保持区别,不被技术所影响。同时"身体二"才能阻止技术过多地影响现实生活。在这本书中,伊德试图说明还存在一个"身体三","身体三"是对前两种观点的一种改进。他进一步认为,"身体三"是技术关系体的典型,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技术的具体经验。"身体三"是由技术构成的。最后,这个观点将要表明的是技术或者虚拟现实的体验,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决定性地影响现实生活。

  伊德在胡塞尔、梅洛·庞蒂以及福柯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身体"理论,即物质身体、文化身体和技术身体,其中技术身体的提出可以说是伊德对于身体理论的一大贡献。与之相类似的则是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三个世界"分别是指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知识世界。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是哲学研究的一个最基本的范畴,本体论问题也是哲学的一个最基本问题。波普尔"世界三"的提出则是一个创新,"世界三"即知识世界,它是由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衍生出来的,它既是精神的又是客观的,知识由人的思想创造出来,所以说它是精神的;同时知识的精确性决定了它的客观性。不仅如此,知识世界又有其自主性,知识可以自我派生、自我发展,繁复错杂的体系构成了庞大的知识世界。知识的进步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三"的提出让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了我们的世界。甚至现在"世界四"--符码世界的提法也屡见不鲜,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理论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可是我们依旧不会忘记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世界三"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主客二分,是一种完全的创新。

  在伊德的"三个身体"理论中,技术身体有着和"世界三"相类似的一些特性,技术身体同样是由物质身体和文化身体衍生出来的,同样技术有其自主性,也有其实在性。技术为人所创造,但技术产生以后就可以进行自我演化,有其自主的发展领域,更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技术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不断充实、不断改进,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变化中逐渐完善、愈加客观的实在,这些都与"世界三"相类似。

  伊德的核心理论正是论证他所创造出来的技术身体。通过研究技术身体对人、对社会的作用,来明确实现技术身体对于物质身体与文化身体的超越。它主要包括人-技关系理论、工具实在论、技术文化观和赛博空间与体现现象学四部分。

  2.2.1 人-技关系理论。

  这一理论重点阐述了技术在人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重要的居间调节作用。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过程中,技术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古而有之,甚至技术是早于科学而存在的。但是技术哲学的产生却要晚于科学哲学很多年,可见对于技术这一"透明"的存在,哲学界并没有予以重视。可是在当下,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人们不禁要问,现代文明到底是以人为导向、以技术为导向还是以社会为导向而发展的呢?伊徳的人-技关系理论注重于关系的研究,关注点由大写的"T"转向了具体的技术本身,从而实现其理论根基性作用。

  2.2.2 工具实在论。

  工具实在论由伊德在著作《工具实在论: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界面》(Instrumental Realism: The Interface Between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Philosophy ofTechnology)中提出并加以详细论述。现代科学哲学的历史由逻辑实证主义开启,在提出"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之后,以证实为基本原则,以澄清问题和意义为主要目的,将哲学问题进行人工语言的逻辑分析。其后的发展包括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普特南的科学实在论等。科学哲学主要是对于科学本质、科学理论的结构、科学革命的规律等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更多的是从纯粹理论化的角度来进行的研究,而实践方面涉及的较少。工具实在论所倡导的就是将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打通,其中仪器和实验是工具实在论的核心,仪器和实验是科学的主要用具和方法,同时仪器就是一种技术的体现,所以说通过工具可以打开科学和技术的分界线。

  工具实在论的关注点由传统的理论转向了实体的研究,在这里,科学是通过技术或者仪器体现的。对于仪器数据的解读还体现了一种解释学关系,对于数据的判断需要人的经验,"因而它也是一种知觉过程。"[17]

  伊德认为科学理论也需要通过人的知觉才能建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一直是科学哲学争论的主题,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以伊德为代表的工具实在论者认为这种争论是没有意义的,与其去纠结概念、指称不如将其付诸于实践来的更有意义。所以工具实在论也打通了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界限。

  2.2.3 技术文化观。

  伊德将文化维度引入到技术讨论中,技术的发展受到文化的影响,反之技术也在影响着文化的形成。同样的技术在不同的文化中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不同的文化带来不同的技术,即人们对于相同事物或者现象的不同理解产生了不同的技术。同样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轨道来计算的天文历法,中国人创造了二十四节气,而美索不达米亚人创造了黄道十二宫。同样的技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阿拉斯加,有一条长达 1300 公里横穿整个阿拉斯加的输油管道,为政府赢得了巨额利润。值得说明的是,这条输油管道是一个显性工程,矗立在地面之上,周围没有防护栏,即使有损坏,由于在地面上,发生的事故较易发现,处理起来也要相对容易得多。更何况建造至今 30 多年,人为损坏的记录很少,这项工程也被世界各国的工程师们所参考。同样中国也建造有这样的输油管道,不过大部分都是隐性工程,埋藏在地面之下。这样做的好处当然是防止人为的破坏,但是坏处却更明显,由于输油管道会散发热量,从而破坏冻土层。其结果就是导致管道沉降,损坏管道。而埋在地下即使石油泄漏也不会发现,只有石油渗出地面才会看到,这样就会造成大面积的土地污染。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这样巨大的工程必然要处于全然的保护之下。这就是相同的技术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思想下产生的不同效果。另外,不同时代对于同一种技术也会有不同发展。对于风车,古代人用风车来灌溉、碾磨,随着工业社会的来临,风力发电成为了风车更为主要的用途。

  文化同样控制着技术的发展。早在 1895 年伦琴发现 X 射线就为核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而对于核能源的使用却有很大的分歧,一种是发展核武器这种杀伤性极大的破坏性资源,另外一种则是发展核能发电这种建设性资源。对于这两种资源的使用,核电站是倡导性的,核武器是抵制性的。这是一种倡导和平的思想在影响着人们,为了人们共同的发展而得出的性质。同时一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并不一定决定性的影响着技术。例如说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等,可以说这些世界奇迹产生之时社会的技术水平很低,可是金字塔的奥秘用现代人的科技手段也依旧无法复制。

  不同的技术也产生不同的文化,技术的变革产生了新文化。电的发明使得人们进入了工业社会,产生了工业文明。同样在互联网投入使用以后,信息时代的来临伴随着网络文化的日渐成熟。或者应该说每一次时代的变迁都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实现的。这种技术的产生同时也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过多地依赖于虚拟世界,互联网时间甚至比睡觉时间还要长,现在的人们每天上班上学就是面对着电脑,回到家里看视频打游戏依旧对着电脑,人们宁愿在虚拟世界里和陌生人说说笑笑也不愿多拿出一些时间来陪陪家人,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正说明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一种新的文化的冲击。

  2.2.4 赛博空间与体现现象学。

  赛博空间是信息时代所特有的一种空间存在形式。赛博空间与体现现象学试图用现象学的角度来思考赛博空间中身体的体现作用,赛博空间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很多人认为那是一个独立、区别于现实世界的空间,而且不需要身体的存在。事实上,赛博空间同样需要体现,体现是以知觉为前提而存在的。曹继东教授认为这个空间"具有多重稳定性、工具倾向性和体现性".[18]

  网络是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地方,很多人认为在这个虚拟的空间可以为所欲为,实际上,网络上面每一个虚拟的人物都在现实世界有所对应。网络世界同样有自己的行为准则、道德底线。而现在网络看管机制的逐渐健全,也为网络环境的净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保障。赛博空间与体现现象学是将传统的现象学与当下新型技术相结合的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论研究。

  2.3 伊德技术哲学的基本特点。

  "伊德认为,海德格尔对技术哲学的最大贡献是将现象学引进了技术哲学。但是,伊德同时也指出海德格尔思想中的缺陷,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忽视了对技术与知觉关系的认识。"[19]

  在海德格尔将现象学引进了技术哲学以后,伊德又将胡塞尔的"意向性"、梅洛·庞蒂的"知觉为先"理论以及他自身深受影响的美国实用主义相结合,最终创造出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对技术哲学有着重大影响的现象学技术哲学。

  2.3.1 意向性。

  这一特性取决于伊德技术哲学的现象学传统。意向性是现象学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毫无疑问伊德的技术哲学是一种现象学,所以说他的技术哲学具有意向性特征。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从根源上面来分析。"意向性"一词来自于经院哲学,而最早将其引入到现象学的哲学家则是胡塞尔。胡塞尔认为,人的一切意识总是指向某种对象,意识是"关于对象的意识",这种目的性以及指向性即为意向性。胡塞尔将它表达为"意向活动-意向对象".伊德借用了胡塞尔的意向性,通过知觉的格式塔转换,从而得出了自己关于"人-技术-世界"的意向性表达式。胡塞尔还认为符号的意义表达是通过人对其的意向而产生的,如果说人不赋予它相对应的意义,符号也仅仅是符号,不会产生相应的表达传递的效果。伊德充分利用这种符号的意向性,用几个简单的公式诠释出了技术的影响作用。除此而外,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也存在这种意向性,即"身体-知觉",在梅洛·庞蒂的现象学中,知觉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知觉也是具有意向性、超越性的,当伊德将梅洛·庞蒂的"知觉为先"引入自己的理论中时,意向性随之而来。所以说在伊德的技术哲学中具有很明显的意向性特点。

  2.3.2 实用性。

  这一特性取决于伊德技术哲学的美国实用主义传统。古典实用主义由皮尔士开创,经由詹姆士形成具体的理论系统,并且得以推广,最后由杜威将其扩大到教育、文化、伦理等领域。实用主义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它更加注重行动,讲究实际效用。詹姆士强调的就是"有用即为真理".特别说明下杜威,他可以说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杜威对行动抱有很大的兴趣,同时注重行动的结果,他认为技术是负载价值的。

  实用主义强调科学的权威性。新实用主义中,普特南加入了人文精神,使得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也使得实用主义在逻辑上更加缜密,适用范围上更加广泛。美国人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思想不拘一格,敢为人先,这些都为科技的迅猛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伊德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深受美国官方哲学--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

  伊德同样强调科技的重要性,而且是从文化这个大的背景下来考虑技术的发展。在《技术与生活世界--从伊甸园到尘世》一书的最后,伊德提出了对于"管理继承下来的尘世的建议",他认为我们已经不可能回到技术之前的社会,所以如何来避免技术对人、对自然的限制,那么就应该有一个世界范围的环球伦理观,在一项技术发明之前,首先考虑它的文化、伦理、环境、价值层面的影响,对技术有一个预期,而不应该在事后去弥补。对技术,我们应该既关注它的自然属性又关注它的社会属性,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并不是什么坏的事情。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伊德是将实用主义"效用至上"的原则贯彻到底了。

  2.3.3 经验性。

  这一特性取决于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潮流。技术本来就是很贴近于人的生活的,它不像科学一样,总是让人"望而生畏",觉得很深奥。可是哲学又是一门行而上的学问,是用来探究人类终极实在的。所以技术虽然与人类息息相关,但是技术哲学所研究的问题却一直是"高高在上"的。近代西方哲学在发生了认识论转向和语言学转向以后,第三次转向正在发生着。对于这第三次转向,学者们的归结各有不同,有经验转向、价值转向、实践转向、伦理转向、文化转向,无论是哪一种,都说明哲学的研究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在技术哲学的研究中,这种倾向更加突出,"面向技术本身"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刘宝杰、谈克华教授认为"经验转向包括面向工程和面向社会两个向度,"[20]26伊德的技术哲学涉及到的正是面向社会这个向度。这种经验转向带来的也是一种"研究层次上的跃迁,由高度抽象和普遍的层次跃迁到具体的、局部化层次中来。"[20]27在伊德的理论体系中,无论是人-技关系理论还是技术文化观,都是以技术对人、对社会的影响而进行探讨的,同时研究的对象也更加聚焦化、细节化。另外伊德将知觉分为宏观知觉和微观知觉,其中的微观知觉就是人的经验知觉,通过技术经验到世界。

  既然伊德的理论受到经验转向的影响,就必然有其经验性。在伊德所写的著作里,我们更能发现这一特点。伊德的书中举例论证用的极多,而且例子往往就是生活中随处可见、信手拈来的。不显刻意,风格使然。通过这些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最深奥的哲学道理,这与传统的哲学相比要更加的易于理解。

  2.3.4 实践性。

  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在发展之初就"分别高举着理论导向和实践导向两面大旗".[21]

  可以说技术哲学本身就是实践性的,而在伊德的技术哲学里,实践性更是贯穿了伊德的整个思想,在 1979 年出版的《技术与实践:一种技术的哲学》中,实践性就提升到了一个显著的位置。

  "当代技术哲学就是在实践的传统上发展起来的,这和早期偏重于理论的科学哲学主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是当代的科学哲学依旧没能重视实验、工具这些技术化的实践现象。而实际上,对于科学来说,实验、工具从来都是主要的研究手段。在这里实验、工具或者说是实践一直是一种去场的存在,就如同流通的货币一样,时刻在使用着却没有注意到它的研究价值。而要如何对它重视起来呢?首先就要求技术哲学家们在一定程度上要'入乡随俗',与其他学科相融合,与其在远处观望,不如身临其境。没有'参与-观察'的这种范式,哲学家们就不能从整体上认识到技术的发展,从而认真对待现有的技术。其次,实践取向是必要的,这远比那些理论研究要实用得多,在我看来,集中关注于日益发展的技术领域并没有什么错。

  再次,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去重新地构思或者描述现象依旧是传统的、理论意义上的。在这里后现代的思考模式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更加变通的、不为传统框架所束缚的方式,就像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所倡导的那样,应该做到现代与传统的融合。最后,技术哲学实质上在任何时候都是以技术操作为导向的,这些操作能够显示图像、结构同时也能显示多重稳定性。这些正是哲学家们所要分析的。"[22]

  从伊德的这段话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实践性以工具实在论体现得最为明显。

  当然人-技关系理论也是必不可少的,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是一个实践过程。

  比较而言,意向性、实用性、经验性均为认识世界层面上的特征,而实践性则更多是从改造世界层面上来谈的。

  2.4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是对伊德技术哲学的概括论述,通过梳理伊德的生平、著作以及他的哲学理论体系,尤其是工具实在论、技术文化观和赛博空间与体现现象学三个理论,建立一个系统的论述思路。另外对其思想根源进行深入探析,归纳总结出伊德技术哲学的四个特点--意向性、实用性、经验性以及实践性,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其理论要义。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自然辩证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