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儿科论文 >

小儿腹泻疾病的中医综合疗法研究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5-06-17 共1672字
摘要

  小儿腹泻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半岁到3岁幼儿为多发人群。该疾病发生原因可能是气候突然发生变化造成小儿腹部受凉,最终引发腹泻,夏天尤为小儿腹泻的高发期。小儿腹泻临床主要特征为排便次数增多,排遗物稀薄,并伴随着高热、恶心、呕吐及食欲降低等并发性症状[1].若该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可能演变为严重性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后果非常严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出现水样便、蛋花样便,每天排便次数超过6次,部分患儿还出现呕吐、口渴等症状。将100例患儿随机分配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50例。

  其中,中医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3个月至3.6岁,平均年龄为2.7岁,病程为2~7天;轻度脱水患儿37例,中度脱水患儿13例。西医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4个月至3.5岁,平均年龄为2.6岁,病程为2~7天;轻度脱水患儿34例,中度脱水患儿16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根据医嘱严格控制食量,并以米汤、糖水代替患儿主食,可减轻患儿胃肠道负担。对于出现严重脱水患儿,要在最短时间内给予静脉注射,防止患儿出现进一步的电解质紊乱。

  1.2.1西药组

  给予患儿抗生素、肠道黏膜保护剂和缓解胃痉挛药物治疗,疗程为5天。

  1.2.2中药组

  根据患儿不同病症给予辨证内服中药和推拿治疗。湿热泻型:治疗处方为葛根15g,黄连、黄芩、甘草各6g及山楂3g;辅以清小肠、大肠、脾经、推六腑、揉天枢、揉鱼尾、摩腹等推拿方法。风寒泻型:给予藿香正气水5~10mL,口服,每天2次;具体推拿方法为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鱼尾、推攒竹。伤食泻型:给予保和丸,口服,每天3次;推拿方法为运板门、运内八卦、补脾经、清大肠、揉天枢、摩腹、揉鱼尾。脾虚泻型:

  药方组成为白术、茯苓、山药、白扁豆、肉豆蔻各12g,党参、甘草、莲子、砂仁、加益智仁、石榴皮各6g,薏苡仁、桔梗各3g;推拿方法为补脾经、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鱼尾、捏脊、重按脾俞、胃俞。治疗5天为1个疗程,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推拿一般以滑石粉、姜葱汁为润滑剂,每天1次即可。

  1.3疗效标准

  将临床效果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3个等级:治愈:患儿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大便出现具体形状,排便次数恢复到正常水平;好转:患儿临床症状基本上消失,排便次数及便中水分也有明显降低,大便偶然会出现脂肪球或白细胞;无效:未能达到以上临床效果。

  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中药组患儿治愈19例,好转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0.0%;西药组患儿治愈11例,好转17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56.0%.中药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小儿腹泻常发于半岁到3岁幼儿,尤以夏季发病率最高。我国医学认为,引起小儿腹泻主要原因为小儿脏腑没有充分发育,肠胃功能发育不成熟,小儿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侵袭而引起腹泻,或由于饮食不当造成饮食内伤及患儿自身的脾胃虚弱所致。小儿腹泻发病位置在其脾胃处,脾胃升降又是引起患儿胃动力失常的关键性因素[2].因此,临床治疗小儿腹泻以健脾化湿为基本治疗原则,实证以祛邪为主,虚证则以扶正益气、温阳健脾为主,从而实现止泻的目的。中药药物辅以推拿刺激患儿穴位,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根据患儿具体症状进行推拿,改善患儿内部阴阳失调病理状态,加速阴阳恢复速度。本研究中,中药治疗能明显提高小儿腹泻总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3].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能明显提高患儿治愈率,药物性质比较温和,且操作简单,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伟雄。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84例临床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2,4(4):57-58.

  [2] 李虹,张亚平。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2):85-86.

  [3] 张丽华。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研究[J].中 医 学 报,2013(9):90-91.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中医儿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