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妇科论文 >

徐升阳治疗子宫腺肌症所致痛经的方法总结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4-07-30 共1892字
论文摘要

  徐升阳主任医师,系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徐老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现将其治疗子宫腺肌症所致痛经的经验总结如下。

  1、 少腹蓄瘀是其主要病机

  子宫腺肌症可归属中医学“痛经”、“癥瘕”、“不孕”等疾病范畴。西医认为是由于子宫内膜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主要表现为继发性逐渐加剧的进行性痛经,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硬而有压痛,好发于有多次人流、分娩或宫腔感染史的妇女。徐老认为,子宫腺肌症应归属顽固性少腹蓄瘀证,其形成多因血不循常道,无法正常排出体外,积于少腹而形成“离经之血”,即“瘀血”。《景岳全书·妇人规·癥瘕类》云: “瘀血留滞作癥,惟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感寒邪,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积劳积弱,气弱而不行,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成癥矣。”瘀血内停,又逢经期血室正开,胞宫冲任气血变化急骤,血液凝滞而形成包块,不通则痛,故以痛经为主要表现,且伴随月经周期反复出现,病程较长,疼痛逐渐加重,与原发性痛经相比治疗更加困难。

  2、 逐瘀通络是其基本治法

  本病“瘀血”既是致病因素,又是其病理实质,故临床上应抓住“瘀血”这个关键病机,根据“通则不痛”的原则,将逐瘀通络贯穿于本病的治疗过程。由于女性特有的生理特点,瘀血随月经周期阴阳的消长转化而发生,故治疗应根据血海的盈亏,结合月经周期采用不同治法。

  经前期或行经期子宫由藏转泻,血海由满到溢,此时气血均当以下为主,以通为顺。其瘀在血海,治当化瘀通络,畅逐脉络以止痛。但血随气行,故应少佐行气之品,取少腹逐瘀汤加减。原方去小茴、没药、五灵脂三味,方中当归配合赤芍以活血,配合白芍以养血; 加川芎以行血中之气; “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少佐肉桂、干姜温经散寒,通达下焦; 延胡索既入血分,又入气分,专于行气活血止痛; 蒲黄生用,重在活血祛瘀。徐老在临床上又喜用细辛一味,以加强通脉散寒止痛之效。细辛此药,本长于止痛,其气盛而味烈,有升发辛散,开通诸窍之功,再佐以清热之黄芩以制肉桂、细辛等辛温,且现代试验研究认为黄芩有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经后期血室已闭,离经之血去无出路,壅阻日久,胞宫瘀血不能及时排出,越积越重,形成癥块,蓄于体内,使气血运行失常,进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故治疗应化瘀消癥,以消散少腹陈旧之瘀血,予桃核承气汤合抵当汤加减。方中予桃仁活血行瘀,消散积血,桂枝温经通络,临床研究表明,二者配伍能使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得到改善,大黄攻下力强,逐脏腑血分之瘀,为攻坚之药。另用抵挡汤中水蛭、土鳖虫等虫类药物破除血分陈旧之瘀,故徐老临床上常以此二方加减。再选用活血散结之山甲,消积止痛之莪术等药,收效甚佳。

  3、 验案举例

  程某,女,38 岁,职员。初诊: 2008 年 3 月 19 日。患者足月产一胎,人流 6 次,月经基本对月,7 天净,量中等。2006 年 3 月经行腹痛,查 B 超示: 子宫腺肌症。

  于某院行“凝固刀”(射频消融术) ,术后痛减。2007年 1 月经行腹痛又作,B 超示: 子宫后壁增厚,回声不均匀,见数个低回声灶,边界欠清,提示子宫腺肌症复发。现经前数日即感腰痛,下腹胀满,肛门坠胀,经来腹痛加重,需服止痛片止痛,经血夹块,痛时形寒,汗出,持续 3 天痛缓。舌边暗,苔薄白,脉细弦。末次月经2008 年2 月26 日。诊断: 痛经(少腹蓄瘀) ,经前治以逐瘀通络止痛,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处方: 当归10g,赤白芍各 12g,川芎 10g,生地黄 12g,香附 10g,干姜 8g,肉桂 6g,延胡索 15g,生蒲黄 10g,吴茱萸 6g,细辛 3g,黄芩 12g,炙甘草 5g。

  二诊: 2008 年 3 月 26 日。上方已服 7 剂,3 月 21日月经来潮,仅痛 1 日,腹痛尚可忍受,未服止痛片,血色转红,量增,舌暗红,苔薄白,脉细。足见少腹之瘀渐化,经后守逐瘀攻积大法,取桃核承气汤合抵当汤加减。处方: 当归 10g,赤白芍各 12g,川芎 8g,生地黄12g,桃仁 10g,土鳖虫 10g,水蛭 6g,桂枝 8g,穿山甲10g,延胡索 15g,熟大黄 8g,香附 10g,莪术 8g,炙甘草 5g。

  结果: 患者持续治疗半年,经前或经期按首方,经后按次方服用,治疗期间或伴有头痛、夜尿频数、乏力、乳胀等症,略予加减 1 ~ 2 味药。治疗期间经行 9 次,服药 3 个月后腹痛逐渐减轻,第 4 个月基本不痛,仅感下腹微胀,停药 3 个月电话随访腹痛未再作。

  参考文献:
  [1]乐杰. 妇产科学[M]. 6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61-362.
  [2]王丽娟. 黄芩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1) : 1304-1305.
  [3]何赛萍. 桃核承气汤析[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5) :9-11.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中医妇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