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律论文 > 版权法论文 >

解决图书全媒体出版版权问题的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13 共645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全媒体出版下图书版权问题探析 
【绪论】全媒体环境下图书版权保护探究绪论 
【第一章】图书全媒体出版与版权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我国图书全媒体出版存在的版权问题 
【第三章】解决图书全媒体出版版权问题的对策  
【结语/参考文献】新媒体背景下图书版权困境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三、解决图书全媒体出版版权问题的对策

  全媒体出版的顺利发展必须使版权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针对我国目前全媒体出版存在的版权问题,本文试从建立综合性的版权运营体系和完善版权市场运营策略角度提出对策。

  (一)建立综合性的版权运营体系

  综合性的版权运营体系主要是指通过建立版权组织、版权制度、版权文化、版权技术等手段实现全媒体出版版权的专业化运作,从而解决全媒体出版过程中的版权保护问题。

  1.设立专业的版权组织

  版权组织是指在出版企业中设立的专业的版权管理机构或在版权市场中受文学、艺术、科学等作品的作者委托,代理其处理版权业务方面事务的版权代理机构。成熟专业的版权组织对于建立综合性的版权运营体系起着关键作用,并对于版权制度的完善、版权文化的建设和版权技术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全媒体出版中面临的许多版权问题都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专门的版权组织体系得到解决和改善。

  对于出版企业来说,建立专门的版权管理机构不仅有利于通过版权组织的专业知识为企业有效管理版权资源,而且可以对企业进行版权保护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

  首先,专业的版权组织可以帮助出版企业更好地获取和利用版权资源。丰富的版权资源是出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在全媒体出版的过程中,版权资源的获取并不十分便捷。一方面,寻找合适的版权资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去搜索和谈判;另一方面,已获取的版权常常因为不能够充分利用而无法发挥最大价值,造成版权资源的浪费。版权组织对版权市场长期观察研究,对版权资源的市场潜力和市场价格十分了解。因此在全媒体出版过程中,可以帮助出版企业更好地掌握版权市场需求,以最低的成本寻找到最适合的版权资源,并进行深入的发掘。通过专业的版权组织还可实现对出版企业的宏观统筹和管理,助其对版权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分类,充分利用版权资源并及时地转让或终止一些不合适的版权,避免对资源的埋没和浪费,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其次,专业的版权管理组织还可以帮助出版企业更好地使用法律武器解决版权问题。出版企业面临的版权纠纷多表现为因盗版引起的侵权纠纷、因版权合同的签订及权利内容的使用不当与作者产生的纠纷和因没有及时进行版权登记产生的举证困难等。在面对盗版侵权事件时,许多出版企业囿于维权成本高和缺乏专业的维权手段,往往不能将打击盗版进行到底,因而使得盗版商们有机可乘,甚至变本加厉。然而,专业的版权组织本身肩负着打击盗版的责任,有着专门应对盗版的技术手段和法律知识,对盗版行为采取专门措施针锋相对,绝不姑息,有力地震慑了盗版行为。版权组织在企业与作者签订版权合同时,运用专业的手段和经验完善合同的内容,使企业获取完整的版权内容,同时监督规范企业对版权合约的执行,从而对可能出现的纠纷和漏洞提前进行了规避。

  在获取版权后,版权组织还可以督促企业及时进行版权登记和版权合同的备案,以保障版权的有效性合法性,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版权纠纷。

  此外,专业的版权组织还可以帮助出版企业完善版权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实现出版企业版权工作平稳有序地发展。一方面,版权组织致力于进行专业的版权工作,可以帮助出版企业从专业的角度制定科学、宏观、规范的版权管理规章制度,完善企业的版权登记、合同备案等制度,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另一方面,版权组织还可以制定对员工进行版权业务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制度,提高员工的版权意识和对企业制度的了解,从而整体上促进企业的版权业务的良性发展。

  对于作者来说,建立专门的版权组织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解决作品的出版、版权问题。作者通过寻找专业的版权代理组织,将作品委托版权代理进行出版,节省了很多用于寻找出版社的成本和精力,从而能够更加专注地进行创作。版权代理组织运用对市场的了解和长期积累的出版社资源,可以为被代理的作品寻找到合适的出版商出版并进行市场推广,同时为作者最大程度地争取版税。作者通过版权代理对版权交易进行谈判签约,还可以得到版权组织专业技术的支持,从而获得较为完善的法律保护,防止作者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和合同签订的经验而受到权利的侵害。

  因此,对于我国图书全媒体出版业来说,建立专业的版权组织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版权纠纷的产生,同时,有利于实现版权资源和出版社的有效对接,实现对版权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从而促进图书全媒体出版的发展[1].

  2.构建完善的版权制度

  全媒体出版版权制度的建立是指在出版过程中出版企业制定出台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来规定和指导出版过程中的版权活动,使出版过程有条不紊,出版活动顺利进行。科学有效的版权制度是保证图书全媒体出版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

  首先,制定明文规定的版权制度有利于提高出版企业的版权意识,进企业形成良好的版权氛围,使企业上下员工对出版工作形成统一的认识,便于版权工作的协调有序展开。其次,版权制度中包括对员工的管理制度,其中涵盖对员工先进和落后的奖惩制度,对激励和督促员工,提升员工工作热情、工作效率很有帮助。同时,完善的版权制度对出版工作中易于出现的版权问题进行解释和规范,能够对部分版权问题进行提前规避,针对图书全媒体出版过程中纠纷应对反应慢的问题,建立完善的版权制度机制,对版权问题形成模式化的反应,有利于对版权问题,无论是侵权还是被侵权都做出迅速有效的解决。最后,版权制度的规范化还有利于版权业务开展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出版企业版权资源的积累和发展,避免版权资源浪费,建立起版权纠纷应对的快速反应机制。

  版权制度的建立可以通过在出版企业内部制定版权管理办法来实现。版权制度的制定应该既包括宏观层面上出版企业的员工守则,也包括微观层面上的具体版权业务规范。

  员工守则的制定主要是为了向员工宣讲版权制度制定的目标、任务、内容,加强员工对企业版权制度的认识了解和遵守,以便于增强企业版权管理的效率和力度。应包括对国家有关版权方面的法律规章制度的介绍、企业版权管理的任务计划、企业版权管理的组织领导部门的介绍等。

  版权业务规范的制定主要是指导版权工作从版权获取到开发等一些列版权业务的具体展开。在版权业务规范的制定中,对版权获取阶段的权利内容如支付版税的标准,获取方式,合同内容条款的签订细节等都应当有详细的规定;对版权登记阶段的登记的内容、程序、注意细节等要做规定;对版权开发阶段的开发内容,开发方向,开发程序等要有所规定;在版权保护阶段要对出版企业侵权和被侵权的情况分别进行论述,因为在出版企业的版权纠纷中,出版方不仅会成为被侵权的一方,也常常会由于版权管理的疏忽而成为侵权的一方。除此以外,版权制度中还应该包含应对版权纠纷应该采取的机制措施,一些奖励和惩罚的措施以鼓励和激励员工遵守制度、提高工作的效率,一些员工的培训制度以提升员工的版权知识和业务水平。

  总之,版权制度的制定应当尽可能地详尽和严谨,以保证版权保护工作展开的顺利和到位。

  3.打造鲜明的版权文化

  在《辞海》中“文化”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相应的版权文化是指有关版权的意识形态和制度、组织机构的整合。在本文中版权文化主要是指版权意识形态、价值观、心理活动等精神层面的文化。

  相较于其他维护全媒体版权的对策,建立版权文化运营体系对全媒体出版版权问题的解决并不是直接的办法,但却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版权文化的建立对版权问题的解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文化是一种非刚性制度,具有柔性约束力和普遍约束力。能创造出普遍认同感和良好的环境氛围。

  从社会角度来说,相较于版权组织、版权制度和版权技术等版权运营体系的建设,版全文化体系的建设更注重于从根本上解决盗版侵权问题,因为前三种方法都是维权的手段,而版权文化的建设是维权的目的,能够让人们从意识形态上形成版权保护的共识,在全社会形成以尊重版权为荣,盗版可耻的道德观念。从而使全民形成自觉的版权保护意识,从根本上减少和杜绝盗版侵权行为的发生[1].

  从出版企业角度来说,版权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具有企业文化所具有的作用。首先版权文化具有导向作用,有利于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版权文化氛围,明确企业的版权的核心价值,通过版权文化理念的传播,培养员工的版权保护意识;文化产生的精神力量能够起到很好地感召和凝聚企业各部门,便于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同时,版权文化还可以通过意识规范行为,激励和影响员工更好地指导员工认识版权、重视版权,提升版权业务水平。

  良好的社会版权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宣传教育、严格立法执法程序和出版企业的共同努力。而出版企业的版权文化建设要明确既坚决维护自身版权也绝对尊重他人版权的意识,从制定和遵守版权制度、开展长期有效的版权培训等方面入手构建独特、鲜明出版企业版权文化。

  4. 建立有效的版权技术

  版权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的版权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版权的管理和版权业务的展开。版权信息管理系统将企业版权信息以数字化形式进行整合管理,通过该平台实现版权登记、保护、交易、监管、鉴定于一体,使企业实现办公现代化,系统地处理版权信息,提高版权业务的效率。版权具有的无形性特征使侵权行为容易发生而不易防范。尤其在全媒体出版过程中,数字出版占很大的比重,数字侵权比纸质侵权更容易,更加难以防范,成本也更低,因此全媒体出版的侵权的风险系数更大,相应的版权的信息的管理难度也就更大。仅仅依靠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事后追责的打击方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往往是侵权在先,维权在后,并不足以保护图书全媒体出版的版权。而建立版权技术体系则可以实现对版权预防性保护,通过建立数字化的版权信息保护系统,运用技术化的版权管理手段,实现对版权信息的收集,分析,加工,监控等保护措施。同时,数字化的版权信息管理系统,对版权的分类和查找,时间管理方面十分高效,可以通过技术系统实现出版企业各部门间对版权资源的共享和对版权时效的提醒,避免了因对版权资源的忽视和逾期造成的损失,不仅可以帮助出版企业更好地保护版权,还可以实现对版权资源更有效的利用[1].

  因此,版权技术体系的建立应该着重从版权保护、版权资源充分利用、版权期限提醒等角度着手建立。

  版权技术体系的建立应该包含有严密的安保措施以保护版权。版权是出版企业生存的根基,因此,版权技术体系应该能够对版权进行严密的保护,防止版权信息被盗取或外泄。例如在版权信息管理系统中加强使用权限的监管,安装防火墙,对系统登录信息进行跟踪记录等措施。

  版权技术体系的建立还应该包括大容量的数据库和强大的检索功能,以便于对版权资源充分利用。数据库的建立应当能够将企业的所有版权资源囊括其中,并且不断进行技术开发和扩充,以适应出版形式的发展变化。尤其在图书全媒体出版环境下,媒介融34合的程度加深,因此版权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更加突出全媒体化的特征,使版权资源能够适应以各种媒体为载体的出版形式。同时还应拥有较强的检索统计功能,能够在数量庞大的信息资源中准确、快速锁定所要寻找的版权信息,还能方便统计企业版权资源的信息,便于客观分析,以及时调整版权工作的方向和内容。

  版权信息管理系统还要能够对版权工作提供关于版权期限的信息提醒。因为版权的拥有和授予都有一定的期限,此外还会有诸如版权登记费缴纳期限、样书给付期限、稿酬支付期限等版权业务中产生的各种期限问题。如此繁杂的时间限定和容易因疏忽而造成耽搁,影响版权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依靠强大的版权技术手段,通过版权信息管理系统来进行数字化的管理能够保证时间期限的准确按时提醒,减少损失,提高工作效率。

  (二)完善版权市场运营策略

  除了建立版权运营体系来解决版权问题,全媒体出版企业还应该从版权市场运营的角度着手,完善运营策略,解决版权获取问题。

  1. 拓宽全媒体版权获取的内容和渠道

  目前我国图书全媒体出版主要面临版权权利内容偏少和版权获取渠道相对单一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图书全媒体出版的发展,同时也阻碍了出版企业实现版权资源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因此,完善图书全媒体出版版权应该拓宽全媒体版权获取的内容和渠道。

  拓宽全媒体版权的内容获取主要是指对版权财产权内容的深度开发和全面挖掘。主要包括通过专业的市场运作实复制权和发行权的价值最大化;通过对读者市场进行专业化细分实现出版物附属权的深度开发,例如根据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水平等划分出具有阶层特色的读者人群,以迎合该阶层的出版形式进行图书出版;通过全媒体出版实现衍生权的深度开发。目前我国的图书全媒体出版形式过于单一,往往是简单地将图书同时以纸质和数字等不同的出版形式进行出版,没能继续深入开发图书的衍生权。

  例如国外往往会通过一本销量好的图书衍生出一条产业链,由图书衍生到电影、游戏、音乐、服装、广告等多种领域,以此实现版权衍生权的深度开发,获得全方位的版权收益。

  拓宽版权内容的获取首先要在获取版权时获取尽可能多的权利内容和权利在时间、空间上尽可能广的适用范围。其次获取权利的手段应当尽可能市场化和专业化,以保障良好的市场前景和防止未来纠纷的发生。

  目前我国版权获取渠道相对单一,主要有直接通过图书作者获得版权、通过出版社授权获图书的版权、通过改编其他形式出版物获得图书版权和通过版权代理获得版权四种形式。这四种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足之处,不能充分满足全媒体出版的需要。

  因此需要拓宽全媒体出版的版权获取渠道。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是立足于企业的发展角度主动组稿,例如出版企业通过专业的版权工作人员如向优秀的作家约稿、在书展交流中寻找选题等。其次,可以通过出版企业之间进行版权资源的共享互通拓展版权资源的获取渠道。例如在全媒体出版过程中,需要传统的纸质出版商与数字出版商进行通力合作,也可以进行版权资源的共享;又比如国内的出版商与国外的出版商进行沟通合作,共享版权资源,方便版权资源的国际共享。这些都是有效拓宽版权资源获取渠道的方法。

  2. 建立专业的版权市场反应机制

  专业的版权市场反应机制是指以专业的知识手段在短时间内对版权市场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市场动态做出快速反应,并能够很快控制局面的机构制度。专业的版权市场反应机制不仅可以帮助出版企业对版权纠纷做出快速反应,而且可以帮助图书获得良好的市场。

  由于没有建立起一个快速的版权市场反应机制,面对版权纠纷时,出版企业采取常用法律手段或行政手段进行处理,但冗长的调查审批程序常常导致纠纷处理速度过慢,造成出版企业的损失。同时,对一般意义上的版权纠纷采取法律程序解决有时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可能会面临付出成本大于收到效果的窘境。面对这种问题较为简单的版权纠纷,双方协商解决是最常用的办法。在协商谈判的过程中,双方需要据理力争,维护自身企业的利益。这时出版企业就需要有一个强大而快速的版权反应机制来搜集和调查纠纷中有利于自身的证据,以实现在纠纷解决过程中对自身利益的最大维护。

  同时,在全媒体图书出版发行的过程中,专业的版权市场反应机制可以帮助出版企业更好地掌握市场的动态和市场需求,选择能够迎合市场同时又适合以全媒体形式出版的版权资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宣传,从而保障出版物拥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出版企业建立专业的版权市场反应机制需要从竞争机制、供求机制、风险机制、价格机制等结构角度进行考虑,设立专业的部门进行分工合作,有效衔接;同时还应制定各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的制度,通过部门反馈对机制进行客观评估,以便及时改进工作重心,弥补漏洞;还应随着出版市场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机制体系,将其建设成为一种动态的反应机制[1].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版权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