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比较教育学论文 >

比较安全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4-08-30 共7455字
论文摘要

  0 引 言

  安全问题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且普遍存在于生产、生活、生存及发展领域.作为以引导人的安全行为为基本目的的安全教育涉及人类存在空间的每个领域[1],可见安全教育存在巨大的时间与空间维度,作为"研究安全科学最有效途径的比较研究方法"[2],同样是研究安全教育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运用比较思维方法研究安全教育学,可以对不同空间和时间跨度的安全教育现象进行比较,还可以对某一安全教育问题进行多角度与多层次的比较; 既可以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安全教育理念、安全教育手段、安全教育模式、安全教育内容、安全教育体制、安全教育实践等进行横向比较,也可以对不同历史时空下的安全教育现象与问题进行纵向比较,还可以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对特定安全教育问题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从而作出评价,用以指导安全教育的发展.跨国教育比较研究实践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法国的朱利安[3].目前安全教育比较实践主要集中在中外安全学历教育方面,如文献[4]对安全工程专业学历教育方案进行中西对比研究; 文献[5]对我国高校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 文献[6]对中美高校安全类学科专业的教育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 文献[7]对中澳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研究; 文献[8]对中美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及认证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 文献[9]对中美安全学科高等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

  文献[10]对比较安全教育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给出比较安全教育学描述性概念,阐述其研究意义、方法与内容等,但未从学科角度阐述比较安全教育学,亦未系统构建比较安全教育学研究体系,没有提出具体应用方向.笔者将以比较安全教育学研究实践[4 -10]、比较安全学理论[11]及安全教育学理论[1,12]为基础,给出比较安全教育学学科定义,阐述其内涵及比较要素,分析其研究的维度、具体内容及过程,并举例说明,以期进一步完善与系统构建比较安全教育学理论体系,推动安全教育学的发展.

  1 比较安全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1. 1 定义及内涵

  根据文献[11 -13],提出比较安全教育学的定义: 以保护人的安全和身心健康为目的,运用比较学和安全科学的原理、方法,研究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宗教、不同民族及不同时期的安全教育思想与理论、安全教育管理、安全教育技术和安全教育实践间的异同、联系与影响等内容,从而揭示安全教育活动规律和促进安全教育发展的一门交叉学科.

  根据比较安全教育学的定义,其具有下述本质属性与内涵:

  1) 比较安全教育学的指导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

  2) 比较方法是比较安全教育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这是由比较方法的跨文化特性决定的,同时需辅以社会科学( 社会学法、经济学法、人类学法、历史学法等) 与自然科学方法.

  3) 比较主体、比较客体及比较单元构成比较安全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要素,而比较单元之间的相似性、可联系性、差异性与可比性是比较研究的固有属性与基本准则.

  4) 比较安全教育学既研究理论问题又研究实际问题,其研究对象主要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宗教、不同民族及不同时代的安全教育现象与问题,如安全教育理念、安全教育管理( 教育模式、教育制度、经费、机构) 、安全教育技术和安全教育实践等,具有极大的空间、时间跨度.

  5) 比较安全教育学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增进对本国和别国安全教育的理解从而实现借鉴,对研究对象的安全教育理念、安全教育管理( 如教育模式、教育制度、经费、机构) 、安全教育技术和安全教育实践进行比较分析,以达到改造和发展安全教育的目的.

  6) 比较安全教育学是安全科学、比较学与教育学等学科融合而产生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是安全教育学、比较安全学、比较教育学直接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产物.

  1. 2 比较安全教育学理论基础

  比较安全教育学隶属于安全教育学,也隶属于比较教育学,任何地区或国家的安全教育都受当时社会的政治制度、历史发展、经济状况制约,在对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安全教育进行比较时,需要进行历史、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为了实现对安全教育问题的相似性与相异性研究,要运用多学科理论与分析方法,兼有教育学、方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性质.因此,比较安全教育学具有哲学、安全科学、比较教育学、认知学、心理学、行为科学、艺术学与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与交叉属性,其理论基础源于上述学科理论的综合、渗透与融合,而非比较学在安全教育中的简单应用,有独特与完整的学科体系.

  1. 3 比较要素

  1. 3. 1 比较主体

  比较主体是指进行比较安全教育研究的人或集体,如安全教育研究者与组织、安全教育培训个人等,其决定着比较安全教育研究的主题、比较客体、比较单元、方法与思路等.文献[6]对中美高校安全类学科专业教育现状进行比较研究,比较的主体即个人.

  1. 3. 2 比较客体与比较单元

  比较客体即被比较的事物或对象,客体的首要属性是客观性.比较安全教育学研究的比较客体可以是国家的、地区的、行业的、宗教的、民族的,比较客体应根据比较的目标来确定.文献[6]的比较客体即中国高校安全类学科专业与美国高校安全类学科专业.比较单元是比较主体根据比较的目的对比较客体进行划分的结果,即是特定时空领域的比较客体.

  例如,文献[14]的比较单元为中国 2000-2010 年安全科学发展状况与美国 1965-1975 年安全科学发展状况.通常,比较单元具有多层次性,比较主体应基于研究目标按照自己的假设确定比较单元的次级单元,例如,在研究比较教育问题时,其次级单元可以为教育制度、教育政策、学校体制、文化模式以及课程内容等,文献[9]对中美安全学科高等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其次级单元为招生对象和学制,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培养目标,就业 4 个方面.

  1. 4 比较维度

  任何国家、地区的安全教育都具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沉淀和地域民族个性,并以其自己独特的方式发展与变化.比较安全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具有浓厚的社会文化内涵和民族国家特性,同时每个国家、地区的安全教育有其独特的社会人文环境、理论、管理方式、教育技术及实践,比较研究具有多层次性和多维度性.根据比较教育学研究现有的分层理论[15],结合安全教育学的特点,提出比较安全教育学研究的空间 - 时间 - 知识三维比较结构( 图 1).

  论文摘要

  2 比较安全教育学研究的过程

  比较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历史主义、民族主义、实证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几种不同类型分析框架,不同的分析框架下比较教育研究的重点不同,且不同的比较教育学研究分析框架下的比较研究步骤是有区别的.

  2. 1 比较安全教育学分析框架

  安全教育学隶属于教育学,具有教育学的一般属性,但又有所区别.汉斯认为,自然因素如种族、语言、自然环境等、宗教因素及世俗因素影响了教育的发展[16],同样安全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与所在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莫大的关系,具有社会性,为对不同比较单元的安全教育进行比较研究,不能忽略其文化背景,必须综合采用社会学方法、人类学方法、自然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其研究可采用以历史为基础 - 实证为方法 - 多元文化为辅的综合多层次分析框架.

  2. 2 比较安全教育学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Bereday[17]提出比较教育研究的 4 步法,描述 -解释 - 并置 - 比较.文献[18]认为比较安全学的研究分为描述 - 解释 - 并列 - 比较 - 结论 5 个步骤.比较安全教育研究是一个包含一系列步骤的有序过程,根据比较教育学现有研究基础[19 -20],结合比较安全学研究实践[4 -11],构建基于一般比较研究过程的"客体 - 资料 - 比较 - 结论"比较安全教育研究过程 4 部曲,并在比较环节内嵌"描述 - 解释- 并置 - 比较"的复合型比较研究模式,如图 2所示.

  论文摘要

  2. 2. 1 客 体

  选择比较客体,建立假设,划分比较单元,以确定研究主题与对象.

  1) 比较安全教育客体的选择是比较主体基于比较研究目标来确定比较研究的范围与主题( 或对象) 的活动,其一般源于安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现象或问题.如基于"发达国家矿山安全生产状况与安全教育培训一般优于国内"现象,提出"国内外矿山安全与安全教育培训"研究主题.

  2) 建立研究假设即对所选择的安全教育研究主题进行理论建构、解释与陈述,并作出相应安全教育现象或问题间关系的推测性假定,明确比较研究的方向、要求与框架等.如基于步骤①提出的"矿山安全与安全教育培训"问题可以建立"安全教育是矿山安全生产状况决定因素之一"的假设.

  3) 基于选择的研究主题与假设,划分对应的比较单元,如"中美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比较"、"中国与澳大利亚非煤矿山安全教育培训比较"与"中国与加拿大矿业安全教育培训体制比较"等.

  4) 主要研究方法: 考察法、归纳法、假设法与文献法等.

  2. 2. 2 资 料

  1) 搜集资料: 需要收集与比较客体、单元相关的 3 种类型的安全教育资料,即第 1 手资料、第 2 手资料与辅助性资料.第 1 手资料为政府颁布安全教育条文、法律、法规及制度,企业安全教育相关规定及制度等; 第 2 手资料为个人或集体创作的与安全教育相关的着作、论文、文摘等资料; 辅助资料为以上 2 类资料以外的其他与安全教育相关的资料.

  2) 整理资料: 将步骤①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获得与比较安全教育研究相关的信息,并其按属性、特征与价值等进行初步分类,为比较分析提供基础支持.

  3) 主要研究方法: 统计法、综合法、抽象法、演绎法、归纳法等.

  2. 2. 3 比 较

  比较分析是比较研究的核心活动,一般包括描述、解释、并置与比较 4 个环节.

  1) 描述: 即对特定安全教育比较单元相关信息进行系统与有目的的归类刻画与阐述,以获得安全教育比较分析所需要的目标信息,其研究方法主要为文献法、调查方法及统计方法等.

  2) 解释: 基于社会学或人文学观点对描述的安全教育事实的形成过程与意义进行分析与说明,并就其形成原因进行剖析与解释,即从历史与文化角度考察安全教育发展背景,从社会经济、政治与科技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安全教育形成的影响因素,其研究方法主要为历史分析法、解释法、演绎法、社会学方法等.

  3) 并置: 基于上述加工与系统化的安全教育事实资料,以及可比性原则,寻找比较单元的可能的比较项目,并将其两两归类,以形成并置,其研究方法主要为归纳法、分类法与对称法等.

  4) 比较: 基于比较维度与标准,对比较单元中并置的某特定比较项目进行异同比较分析,及其原因分析等比较活动,其研究方法主要为: 比较法、类比法、实验法、因素法、统计法等.

  2. 2. 4 结 论

  主要包括对比较研究假设的验证、得出比较结论,以及对比较结论进行分析,以促进比较研究进一步完善,以对推进安全教育的发展.

  1) 差异: 分析差异原因,且对安全教育理论、技术、与管理等进行借鉴与移植.

  2) 相同: 探究比较安全教育对象间的规律,并就共同之处进行融合发展与提升.

  3) 主要研究方法: 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等.

  3 比较安全教育学的实践研究

  3. 1 比较安全教育学的比较类型及应用

  为对安全教育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可以进行质的比较和量的比较,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现象比较和本质比较,单项比较和综合比较,简单比较和复杂比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和纵横比较,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具体见表 1.

  论文摘要

  3. 2 比较安全教育学的比较内容及应用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安全教育都有其特定的理论基础、独特的安全教育管理模式,并采用一定的安全教育技术进行安全教育实践研究,因此,将比较安全教育研究划分为安全教育理论、安全教育管理、安全教育技术及安全教育实践 4 个层次,比较安全教育研究的内容由此而展开,具体见表 2.

  论文摘要

  4 结 论

  1) 安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规范人的行为,安全教育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索安全教育活动的本质、运动与发展规律.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教育学,通过对安全教育自身进行反思、批判和审视,从而达到发展安全教育的目的.

  2) 基于比较安全学、比较教育学和安全教育学的比较实践,提出比较安全教育学的定义,并阐述其内涵及理论基础,分析比较安全教育研究的 3 大要素 - 比较主体、比较客体及研究维度.比较安全教育学是比较安全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具有巨大的时空及知识维度,其研究应从时间维、空间维和知识维 3 个维度来展开.

  3) 基于比较教育学研究基础,结合比较安全学研究实践,提出了以历史为基础 - 实证为方法 - 多元文化为辅的综合多层次分析框架,并构建了基于比较研究一般过程的客体 - 资料 - 比较 - 结论 4 部曲,内嵌描述 - 解释 - 并置 - 比较比较分析要素的复合型研究模式,为比较安全教育研究提供手段.

  4) 比较方法是比较安全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由于安全教育现象及问题具有民族性、社会性,其产生与发展与制度、经济、文化、政治有很大的关系,需采用社会学方法、人类学方法、自然科学方法进行研究.为对安全教育事实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提出比较安全教育的类型并举例: 质的比较和量的比较,静态比较与动态比较,现象比较与本质比较,单项比较和综合比较,简单比较与复杂比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和纵横比较,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

  5) 基于安全教育理论体系与实践应用,提出安全教育学 4 层次的研究内容体系,即安全教育理论,安全教育管理,安全教育技术及安全教育实践,不同比较客体的比较安全教育学的研究可以从这 4 个层次展开.

  参 考 文 献

  [1] 胡鸿. 安全教育学及其方法学研究[D]. 长沙: 中南大学,2010:2 -3.HU Hong. Research on safety pedagogy and its methodology[D]. Changsha: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0: 2 - 3.

  [2] 吴超. 安全科学方法学[M]. 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5 -8.WU Chao. Methodology of safety science[M]. Beijing: China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Publishing House,2011: 5 - 8.

  [3] 赵中建,顾建民. 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01.ZHAO Zhong-jian,GU Jian-min.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 comparative education-comparative educa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M]. 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 Press,1994: 101.

  [4] 傅贵,余妍妍. 安全工程专业学历教育方案的中西对比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 1) :39 -41.FU Gui,YU Yan-yan. Comparison of credential education program of safety engineering discipline in China with that ofwestern countries[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4,14( 1) : 39 - 41.

  [5] 牛金成,许放. 我国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之比较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 5) :83 -88.NIU Jin-cheng,XU Fang.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raining schemes of safety engineering major for undergraduates inChina[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7,17( 5) : 83 - 88.

  [6] 吴超. 中美高校安全类学科专业教育现状的比较研究[C].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 年学术年会,2007:246 -254.WU Chao. Comparative study on safety major education for higher school between China and USA[C]. Proceedings of2007 Academic Annual Meeting of China's Occupation Safety and Health Association,2007: 246 - 254.

  [7] 赵丽丽,李振明,郭磊. 中澳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比较[J]. 安全,2008,29( 7) :92 -95.ZHAO Li-li,LI Zhen-ming,GUO Lei. Comparative study on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for safety major between China andAustralia[J]. Safety,2008,29( 7) : 92 - 95.

  [8] 宋守信,杨书宏,傅贵,等. 中美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及认证标准对比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22(12) :23 -28.SONG Shou-xin,YANG Shu-hong,FU Gui,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n safety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accreditationcriteria between China and U. S.[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12,22( 12) : 23 - 28.

  [9] 彭萌. 中美安全学科高等教育比较研究[D]. 长沙: 中南大学,2010 :28 -40.PENG Meng. Comparative study on higher education for safety major between China and USA[D]. Changsha: CentralSouth University,2010 : 28 - 40.

  [10] 陈松,吴超. 比较安全教育学的研究[C].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2010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89 -99.CHEN Song,WU Chao. Research on comparative safety pedagogy[C]. Proceedings of 2010 Academic Annual Meeting ofChina's Occupation Safety and Health Association,2010: 89 - 99.

  [11] 吴超,易灿南,胡鸿. 比较安全学的创立及其框架的构建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 6) :17 -28.WU Chao,YI Can-nan,HU Hong. Study on comparative safety science and construction of its framework[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9,19( 6) : 17 - 28.

  [12] 青岛贤司[日]. 安全教育学[M].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编译组,译. 成都: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Aojima Kenji. Safety pedagogy[M]. Translation Group of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Industry Corporation,Translate.Chengdu: Chengd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0.

  [13] 王英杰. 比较教育学定义问题浅议[J]. 外国教育研究,1993( 3) :6 -9.WANG Ying-jie. Initial study on definition of comparative pedagogy[J]. Studies on Foreign Education,1993( 3) : 6 - 9.

  [14] 钟期进. 中美安全科学发展"黄金十年"比较研究[D]. 长沙: 中南大学,2010.ZHONG Qi-jin.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golden ten-year"development of safety science between China and USA [D].Changsha: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0.

  [15] Bray Mark,Thomas R Marray. Levels of comparasion in educational studies: Different insights from different literaturesand the value of multilerel analysis[J].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95,65( 3) : 472 - 490.

  [16] 杨涛,李文英. 汉斯比较教育思想述评[J]. 比较教育研究,2011( 4) :23 -27.YANG Tao,LI Wen-ying. Review on Hans's comparative education thoughts[J].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2011( 4):23 -27.

  [17] George Z F Bereday. Comparative method in education[M].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Inc,1964:5.

  [18] 曹莹莹,吴超. 比较安全学的方法论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3( 5) :3 -9.CAO Ying-ying,WU Chao. Study on methodology of comparative safety science[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13,23( 5) : 3 - 9.

  [19] 冲原丰[日]. 比较教育学[M]. 刘树范,李永连,译.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86 -90.Okihara Yutaka. Comparative pedagogy[M]. LIU Shu-fan,LI Yong-lian,Translate. Changchun: Jilin People's Republis-hing House Press,1984: 86 - 90.

  [20] 冯增俊,陈时见,项贤明. 当代比较教育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91 -96.FENG Zeng-jun,CHEN Shi-jian,XIANG Xian-ming. Comparative pedagogy in nowadays[M]. 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 Press,2008: 91 - 96.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比较教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