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成本会计论文 >

企业作业成本法优化运用研究导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9-06 共435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的生产总值占据每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

  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仅仅需要技术的优化和经济政策的促进,更需要科学的管理与决策。现代企业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带来的是生产线配置的复杂化,企业的采购流程与制造工艺流程与传统相比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企业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在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产品的成本信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成为了企业管理的基础信息。传统的成本计算对成本结构的划分过于粗略,不能满足目前产品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从而导致成本信息失真,并最终加大了管理的风险。

  基于传统会计成本核算方法的滞后,在成本会计核算的理论领域中出现了一种新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全新的会计思想。其核心是建立一套高度集成的会计信息系统,该系统以作业为中心,作业是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单元,将生产运营的各个方面,从产品设计,原材料的采购、检验,到生产中的工序,半成品的组装,成品检验出货等全部环节,均划分为不同的作业。以作业为最基本的计量单位,计算出每一作业的成本,每一项产品所对应的全部作业成本总和就是产品的最终成本。这样的核算能更真实准确地反应产品的真实成本。作业成本法将产品的所有成本组成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在一定的逻辑分级基础上设计不同的作业计量指标来技术成本,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计量指标与成本之间的相关性,这种模式更能准确地体现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管理信息。经过多年的演化和研究,已上升为一种管理理论即作业成本管理,将作业管理分为作业分析和作业评价两部分,这种管理理论能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和成本控制的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增长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一、国外研究的现状。

  作业成本法最初是由埃里克? 科勒(Eric Kohler)教授于 1952 年提出的,在他的着作中对作业会计思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随后由乔治? 斯托布斯(George I.Staubus)教授将这一理论进行系统和完善,他提出了在作业成本法中使用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动因"、"成本"、"作业会计"等。

  Homgern 等学者(1970)提出了作业的 3 个基本特征:(1)产品与成本耗费的中介是作业:(2)企业的生产过程是有不同的作业连接而成的;(3)作业能够精确地计算产品的成本。

  Robert.C.Kee(1973)认为作业的连接使短期资源配置达到最优,通过对作业的成本计算得到短期变动成本,并分析了通过作业所达到的企业最佳的产品组合。

  Aminah Robinson Fayek(1988)认为在企业中应用作业分析法,首先要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作业成本,使其成为一个有效的控制成本的方法,从而为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了更为准确的依据。

  Lawrence Maisel 和 Ronald.M.Oehm 于 1992 年在 8 家公司应用作业成本法,将实践的结论整理写出《推进作业基础成本管理:从行动到分析》,完美地回答了业界对作业成本法实施的三大疑惑"作业成本法系统能为组织带来多大的利益?","怎样设计和推行作业成本法系统才能获得这些潜在的利益?","如何确保一定能获得这些利益?".

  据统计在美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的制造性企业由 1990 年的 12%上升至 1996 年的 51%,如此快的上升速度证明了作业成本法强大的实用性。目前,作业成本法已扩展至澳洲、亚洲和一些欧洲国家。在制造业、零售业、电信业和金融保险机构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均有所采用。许多大型的跨国公司也通过采用作业成本法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进入二十一世纪,作业成本法经过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凸显了一些问题,学者们开始对作业成本法进行了新的研究,Roger miller(2010)提出在作业成本法中对成本动因进行精确分析,建立成本控制模型,从实际成本、时间期限、效率和质量四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此时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已经由单纯的成本核算上升至一种战略成本控制思想。

  Rezaie,Ostaadi(2008)以锻造企业为例实证分析了作业成本法比传统的标准成本法更能有效地调产品成本计量的可靠性,准确地反映产品信息,更加适合灵活制造企业的成本计量。

  Velmurugan Manivannan(2010)分析了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认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业成本法没有能够在企业中大规模运用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层的不认可以及计量模式的复杂,并指出作业成本法实施不同阶段可能存在的障碍Khataie,Defersha&Bulgak(2010)应用作业成本法的作业计量核算方法来改进供应链中的多目标最优化决策,通过使用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的多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求解模型的设计来实现高效的供应链决策。Cokins(2011)介绍了作业成本法应用的趋势,认为在作业成本法中综合计量信息能够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指出大学企业可以利用作业成本法的信息解决较为复杂的决策问题。Silvola Hanna(2012)分析了中小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延迟效应,通过实证研究指出中小企业通过使用作业成本法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运作水平。

  Salawu,Ayoola(2012)分析了尼日利亚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后的经营状况,认为作业成本法更能准确反映产品的成本,有 65%的受调查认为使用作业成本法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绩效。

  Mansor,Tayles(2012)通过调查研究指出,作业成本法的使用可以使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成本流动信息,并且更加有效地促进企业内部信息的透明度,最终实现企业决策的最优化。

  二、国内研究的现状。

  我国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是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起步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余绪缨教授在 1995 年的《会计研究》杂志上介绍作业成本法。之后,国内的一些学者开始对作业成本法进行系统地研究,并于 2000 年以后在许多国内企业中进行实施。目前,国内关于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已经逐渐成熟。王平心(2007)等学者通过在机械制造企业开展作业成本法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企业具有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

  练惠敏(2005)提出,企业要应用作业成本法,必须具备科学、高效的成本计算和生产管理系统,拥有强大的管理会计师队伍,企业内部作业中心必须相对独立,主张作业成本法先在个别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水平较好的企业或企业中的某一部门实践,待条件成熟,再全面实施。

  尚志华(2010)认为:企业的成本和价值以作业为中介联系起来,而价值体现在产品上,产品的产生是由于成本的发生,成本的发生是由一系列的作业所引起的。因此,企业应该把重心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实现成本的全方位核算与控制。

  实业界高管祝亚军、雷舰(2010)在文章中指出:目前,我国企业主要采用目标成本管理方法,以目标成本为标准对实际成本进行衡量,这种方法对产品的后期成本不能起到应用的控制作用。而作业成本法是以成本动因为依据,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涵盖了产品成本的各个时期,能够弥补目标成本管理法的缺陷,突破了传统静态的成本管理。

  刘献娟、余元全(2011)认为: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核算方法的核心,成本的来源就是成本动因,企业一方面应该将成本分配的重心转移到确定企业成本来源上,另一方面应该把成本来源与成本的分配联系在一起,通过成本的来源准确地对成本进行计算。

  李艳芳、朱辉(2012)在文章《浅谈作业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认为作业成本管理有利于选择低成本供应商、推进业务流程再造、选择优质客户,有利于增强实力应对市场竞争、提高科学决策。

  宁亚平(201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作业成本法适用的企业应具有产品差异性大、间接成本比重大和市场竞争力强的特点。

  冯丽霞,杨军波(2012)采用配对比较法对作业成本法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与企业盈利能力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如何在更多的企业中推广这种方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我国有关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是建立在国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的,有很多学者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我国对于作业成本法应用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制造业的成本核算管理,通过研究提出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实施所需的条件,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推行的思路,核算模型的建立以及实施的效果评价等。相关的研究成果显示,作业成本法在实施时应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以成本效益为原则建立核算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论证和优化,进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本文的研究对象 JZ 公司,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公司管理的需要,成本核算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分析,它适合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在对作业成本法理论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企业特点的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并进行了试运行,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凸显了一些问题,为今后向更多的企业推行这种方法提供了研究的基础。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

  本文首先介绍了作业成本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在我国企业使用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存在的制约因素,并建立了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模型。最后,选择 JZ 公司的一个食醋加工车间作为研究对象,将生产流程划分作业,汇集不同作业中心的成本动因数据,将数据引入成本核算模型,精确计算出产品的成本信息,展示了作业成本法在现代企业成本核算中的优势。

  通过对 JZ 公司的成本核算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认该公司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将作业成本法的相关理论和 JZ 公司的实际相结合,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研究:一是探讨在公司中构建作业成本核算体系,并设计该体系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二是探讨作业成本法在公司成本管理和定价决策等方面中的应用。最后,本文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制造企业在应用作业成本法时应注意的问题,并为其他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来改进成本核算与管理决策提供借鉴。本文内容安排下:

  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企业已经普遍采用现代管理制度,对成本核算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作业成本法作为新的成本核算方法,在国外研究比较成熟的基础引入我国使用。

  第二章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介绍作业成本法的基本观点,概念体系与核算方法,并将其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为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第三章作业成本法在 JZ 公司中的具体应用情况,选择 JZ 公司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结合公司实际的生产管理情况,建立适合公司特点的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通过在公司使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收集整理有关成本数据,并与传统的成本核算进行对比。

  第四章作业成本法在 JZ 公司的应用评价。对公司使用作业成本法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分析取得的成效,同时对出现的问题查找原因,寻找对策。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成本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