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统体用
如是以上分析,本体的自然状态要求"用"的自然而然,不着一丝人力上的干涉,更不可将未发之体和已发之用看作是截然两物。若为两物,泰州王学心性自然思想所体现的本体和工夫意义就无法在自然现成的生命中实现。"由体发用,由用致体"是泰州王学发力之处,而两者的圆融之处则归依在了"道"之上,由此道统体用,体用不离。其中道理如下:
"虚灵无碍,此云道之体也;一切精微,此云道之用也。体用一原,知体而不知用,其流必至于喜静厌动,入于狂简。知用而不知体,其流必至于支离琐碎,日用而不知。"泰州王学对"道"的阐释并非是朝着"玄思"的路径,而是将天国的"道"拉回到了人间,并能够让庶民认识和体认"百姓日用",重新定义了"百姓日用"和"道"的关系,使"道"在"百姓日用"间起到统摄作用。在"百姓日用间体道"是泰州王学统摄"心体"和"工夫"的路径,从而实现了"当下直承"的"现成良知".
(一)"百姓日用"与"道".
"百姓日用"与"道"的关系由王艮提出,并且在学派内部形成了前后的承接和发展。以往学者对这一命题的解读,或是认为"百姓日用即道"具有民本的思想,是走向近代的启蒙宣言;或是误解为"百姓日用"的日常经验就等同于具有超越性和普遍性的"道"等等。从不同的学术视野和论文需要出发而解读的结果,可谓是南辕北辙。总而言之,形上之道和形下之事并不是分离的状态,而是铭契合一的,将道的形上之性回归到"百姓日用"中,既是本然之是,也是性命与天道的落实处。
《明儒学案》所记:"谓'百姓日用即道',虽僮仆往来动作处,指其不假安排者以示之,闻者爽然。"黄宗羲将王艮随性指点人证悟的方法归纳成为"百姓日用即道".但是我们翻阅王艮论着,却不曾看到有类似的讲法。王艮只是在论述"百姓日用"和"道"的内在关系及"道"如何才能在"百姓日用"中实现。这便存在一个问题,"百姓日用即道"这样一个命题对王艮的思想概括是否是准确的,是否会引起后来学者的误解,这诚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心斋年谱中所记:"先生言'百姓日用是道'.初闻多不信,先生指僮仆之往来,视听、持行、泛应动作处,不假安排,俱是顺帝之则,至无而有,至近而神。"这是后人学生所编年谱中进行的总结,不能直接等同于心斋的原典义理,这样不得不从他的文本之中去厘清"百姓日用"与"道"的关系。
心斋曰:"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知便不失,百姓不知便会失。""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盖百姓日用,莫非天命之流行,但无妄即诚也。如此则入道有门矣。"由上而观,心斋自身并没有得出一个叫做"百姓日用即道"或"百姓日用是道"的命题,而是着手于对"百姓日用"和"道"的关系而展开的论述,王艮谈"道"与"百姓日用"的关系,有着四个原因。
其一,这是由他的心性自然的思想而决定的,是"学宗自然"思想演化的结果。
"天道"和"人心"并非对立的地位,而是"万物一体","人心"在本体上并不存在圣愚之别,所以"人人皆可成圣人",就心体自然存在,就工夫自然而成,成道不应有分别,无论圣凡皆可体证本体,修成自我,得道悟证。
其二,"道"的存在不是一个独立于人的不可捉摸物,而是真切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之中"须臾不离"的,所以说,童子捧茶,一切须相应对,持物待人都是自然之理,不假思索的事情,是"愚夫愚妇"都可以体认和实践的道理。
其三,"道"是王艮一生求道的生命落脚点。王艮出身盐丁,但志向于"孔门圣学",一心想弘道于天下,讲学于各地,只是为了能够使得道学传递天下,有着传统知识分子强烈的天下意识。
其四,晚代中期"道学"式微,更多儒者流入了"假道学"的政统中不能自拔,"内圣外王"之路都在自我封锁。出身下层的王艮注重在"百姓日用"间教化民众,体悟大道,是对"内圣外王"之学作着修正性的尝试。
(二)"道"的开显。
王艮注重在"百姓日用间"体"道",是为"道"的开显指明了一个方向,但不能说"百姓日用"就是"道".而是王艮对"百姓日用"如此重视还根植于他对"道"的特征认识。
其一,"道一而已矣。中也,良知也,性也,一也。""道"与"中"、"良知"、"性"都是合而为一的存在状态,没有不持中的道,也没有远离"良知"的道,更没有无性之道。"道"自然流化,统摄心体和工夫,也包涵着体用的关系,是无主客之分,也无你我之分,是超然全物的存在,又是聚于万物之间而不分离的存在。"故道也者,性也,天德良知也,不可须臾离也。"其二,"道在天地间,实无古今之异,自古惟有志者得闻之。""是道也,万世不易之常经,无物不济者也。""道"之流化,自古至今没有差异,与时间俱在,而得道者都是有志之士,原因就在于"道"难闻,求道之艰辛。王艮说:"有志之士,何代无之?若非明师良友鼓舞于前,诱掖奖劝,抑其过引其不及,以至于中,其不至于半途而废、行不着习不察、流于异端枝叶者鲜矣。"虽道无古今之1闻道、得道,需要明师良友的指点。
其三,"此道人人可知可能,上合天心,下合人心,幽合鬼神,古合圣人,时合当今。""道"是合乎"天心""人心"的存在,是"须臾不离"的,每个人都可体证它,并按照"道"的规则指点生活,由此可以在位者有德行,下位者有作为,为父有慈,为子尽孝。这样的"道"就不再是儒家学者冥想思虑的形上之物,而是回归到了日常生活中的"穷乡下邑,愚夫愚妇,皆可与知与能,所以为至易至简之道".
其四,"即事是学,即事是道","事"、"学"、"道"三者关系是以"事"为"学",以"事"为"道",这种见解完全传承了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的真谛。例如知道了"孝"的含义,就要做出"孝悌"的行为,这才是"知道",才是始一而贯、知行合一的精神。种种"事"和"百姓日用"有着很大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所以言,"即事即道",由此可以窥见王艮重视在日常生活和琐事小事之中求道的学术品质。
其五,"身与道原是一件。……尊身不尊道,不谓之尊身;尊道不尊身,不谓之尊道。须道尊身尊,才是至善。"王艮的"尊身"观,我们前文已详细论述,此不赘言。王艮反对"以道害身"和"以身害道"的作法,认为两者原为一件,"身""道"一件,"道"的开显,需要感性生命的"身"来作为主体进行展现,"身"的挺立和尊重则体现出"道"是贯通天人的本质。在王艮看来,"道"是需要"尊道","尊身"的基础上才能开显出它"无古今,无圣愚"的力量。
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王艮论道,皆与"百姓日用"不分离,从道的存在状态和无时空性及无圣愚根器差别的基础上认为"百姓日用"间也可以"得道".
具体途径就是在良师益友的帮助指点下"即事是学,即事是道".从"事"上简易直接的证悟得道,从而实现"尊身尊道"合而为一的最佳状态。
(三)泰州后人的发展。
在"百姓日用"间"求道"的路径被泰州后人得以发展,这种于"百姓日用"间指导"愚夫愚妇"的简易工夫,也在后人的问学之中得以大力推广,有两人最为卓越。
罗汝芳称:"故圣贤最初用功,便在日用常行。"圣贤对"心体"流化和"道体"开显都是从"日用常行"中把握,而非用功在玄思冥想的形上领域。罗汝芳对"道"的体认路向,由"百姓日用"处进入是最为直接和切实的工夫,有着一通百通的效果,但现实情况是"众人却日用不着不察,是之谓道不能弘人也。"众人只知在日间劳作生活,形同槁木,又加后天欲望无所收束,逐渐丧失掉了"赤子之心"而变得"贪嗔恶终".
正是认识到了众人在"百姓日用"处不能够体察"道"的存在,且"道不弘人"的现实局面,罗汝芳讲学论道才着手在"百姓日用"处,且看他的"童子捧茶以言道".
一日有友来,请教罗汝芳何为道。罗汝芳说"此捧茶童子却是道也。"众人都沉默不语,有一友人就问到,是否童子也可以做出戒慎恐惧的工夫来?罗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到童子捧茶从茶房到客厅,中间又有楼梯门槛,并未有所闪失。是否他也保持着戒慎恐惧的工夫呢?此时,友人已略有醒悟。最后子徐为之解释,曰:
"人能以觉悟之窍而妙合不虑之良,使浑然为一而纯然无间,方是睿以通微,又曰神明不测也。""童子捧茶"是"百姓日用"中待人接物的一个侧面,反映了罗汝芳善于用身边的事例来比拟举证,使听者当下证悟,明白其中的道理,认识到"百姓日用"与"道"是"须臾不离"状态,只有拆穿光景,才能做到"所作工夫,不在心内,不在心外。"他常常规劝于他人在事亲从兄之间涵泳良知良能的妙用,认识到道就蕴含在这些日常的行为中,不必在事外求道。罗汝芳发"百姓日用"的大用处可谓是"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到异端李贽这里,"百姓日用"的思想被李贽发展到了极致,他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食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学者只宜于伦物上识真空,不当于伦物上辨伦物。"李贽的"真空"之义是"道"的另一种表达,李贽最反对当时"假道学",并认为"人人生而有知""人自有一人之用处""圣凡同一"对人的"知"的普遍认可,声称"人人都可谓尧舜",要为"下下人立学",这都促使他对"百姓日用"上去寻找"道"的本源,以及识"道"的方法。所以他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独推"百姓日用"的方法去识得"真源"与泰州王学的"日用"思想一脉相承。
李贽言:"但我之所好察者,百姓日用之迩言也。"李贽对"百姓迩言"的重视,也是他对个人之私、个人之情、个人之欲提倡的根源所在。这也构成了他于"日用"间探讨工夫的重要方法。"日用应缘,但如此做去,则工夫一片;工夫一片,则体用双彰;体用双彰,则人我俱泯;人我俱泯,则生死两忘;生死两忘,则寂灭现前。真乐不假言矣。"李贽所称的"生死两忘"是一种"与道合一"的境界。此时,就无所谓"体用之分",也无所谓"未发己发",因为一切自然流化,统摄在"道"中,又不被"道"所限制,实现了人"心体"上的"真乐".
综上分析,我们已清晰的看到泰州王学在"百姓日用"上体"道"的路径方向。
这种简易的工夫直接发源于《周易》"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思想,在王艮的倡导下发挥出了新的生命。这种思想理路不仅揭示了"道"存在的客观性和现实性,而且在讲学过程,为众人提供了一个"百姓日用"间求"道"的当下简易的方法--道统体用,在"百姓日用"求"道"的路径之中识体"心体"自然,而工夫更是融于"日用"而不刻意执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现象。同时中华民族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其中《论语》作为其中代表流派儒家的经典被流传下来。古人云:半部《论...
儒家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具有普适性价值,无论是意识形态功能还是教化功能都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而在近代中国,儒学的普适性受到了西方文化大规模涌入的挑战和中国传统社会解构的影响,在中国文化体系内的地位开始发生动...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在此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诸子百家思想以其大视野、多元性、开放精神、独创精神闻名于世.我们今天在研究这段以复杂、深刻、广大、精彩着称的思想史时,同样要秉持多元、开放的姿态,不要被固定的方法、单一的立...
摘要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兼爱是人立身处世的准则,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石,是世界和平共荣的依托。兼爱思想展现出墨子一生摩顶放踵利天下的人生追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语出《道德经》第九章,意为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正所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老子想要表达的正是适可而止的思想。对企业而言,不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理性追逐利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同时,企业也要有长远的眼光,不涸泽而渔,不...
丹斋申采浩(18801936)是20世纪韩国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是一位以主体哲学为根基的宁死不屈的抗日斗士、独具一格的历史学家、夙夜不懈的爱国作家。正如韩国近代著名作家洪命熹对申采浩的高度评价丹斋怀有惊人的彻头彻尾的朝鲜之心脏,丹斋就是民族魂的象征。若...
一《周易》最初是为占卜服务的,其中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最为奇特的哲学着作.这些思想是我国上古人民认识外部世界过程中高度抽象认识的结晶,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古代人民的高超智慧.现传《周易》由经、传两部分构成,经包括六十...
四、完善科学技术发展的舆论控制对策(一)提高公众媒介素养水平,规避舆论失真和恐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众科学素质水平的普遍提高,现代公众基本上都具备了媒介的使用素养,具备阅读媒介信息和应用新媒介的操作能力。而随着社会对于知识保护意识的不断提...
一、引言所谓养心,就是指立足于个体之心,探讨如何使个体之心合于天、道,从而重建社会秩序与价值体系。[1]在中国的大量典籍中,古代圣贤都把养心作为养生修为的第一要务,养心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儒家以诚正、仁智养心,道家以虚静、真常养...
一、关于《庄子》研究方法与范围的讨论《庄子》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中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学界对其的研究方法也可谓是百花齐放。在此,我们重点关注和反思对《庄子》研究的突出特性和趋势。比如,当我们讨论《庄子》哲学,是否有绝对充分的理由将讨论范围限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