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电影论文 >

国产青春电影创作特征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7-03-09 共2075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结 语

  青春题材电影通过回忆和"造梦"的方式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使观众在影片中找到青春缺失部分的补偿点。这个类型的影片叙事主题的关键词是"成长",强化个体与群体的青春焦虑与迷茫,表现了八零九零后青春期综合症与校园暴力的时代特征,重在诉说个人的小悲欢与小离合。影像中频繁地出现都市生活电影化与电影故事都市化,这让电影的生产传播与实践互动从根本上难以离开都市空间,强化我们对历史、现在、甚至未来的想象、回忆与感悟。

  国产青春题材影片的叙事主题、叙事方式、人物形象的塑造、叙事结构与视角、叙事空间等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集合性特点,在镜语表达元素中,有很多成型的、技术方面的模式化运用。从微观的角度来说,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的叙事方式与人物形象的特征也具有一定的特点,影片多数以倒叙开篇形成线性叙事,让观众重新建构心理预期,适应影片中具有时代特殊性和群体一般性的人物角色,以及故事情节的叙事结构与视角,最后用半开放式结局揭示梦想与现实的矛盾和撕裂。

  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所暗示的文化症候,在笔者看来总体是弊大于利的,尤其是面对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叙事策略失当之处,电影人更应该有对青春电影创作价值观的反思。

  参考文献:
  
  论文:
  
  [1] 宗俊伟:《青春电影的青春化叙述时态--以近期三部青春电影为例》,《名作欣赏》,2013(25)。
  [2] 殷爽:《培养理论下青春电影打造的"青春梦"--以 2010-2015 年国产中小成本青春片电影为例》,《新闻研究导刊》,2015(10)。
  [3] 陈炳杰:《从<匆匆那年>看国产青春片的退化》,《戏剧之家》,2015(1)。
  [4] 刘琨:《残缺的青春与华丽空洞的都市--2013 年暑期档国产青春片与都市电影述评》,《当代电影》,2013(10)。
  [5] 付宇:《类型的困惑--青春电影火爆背后的创作迷茫》,《电影艺术》,2015(2)。
  [6] 陈林侠:《类型电影的观念--文化功能与审美的可辨别性》,《创作与评论》,2009(6)。
  [7] 谢建华:《青春映像:中国青春电影的文化母题与创作趋向》,《当代电影》,2010(4)。
  [8] 巩静、陈满儒:《寻找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国青春电影的动态趋向》,《电影评介》,2012(20)。
  [9] 龙明延:《青春题材电影的滥觞与主题呈现--谈青春电影中梦想的缺席与情感诉求》,《电影评介》,014(16)。
  [10]陈淘:《美国青春片中性的政治学》,《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3)。
  [11]王彬:《日本青春电影的欲望表达》,《日本研究》,2010(02)。
  [12]王爽:《青少年在美国青春电影中的形象分析》,《电影文学》,2009(15)。
  [13]颜文娟、杨君:《80 年代、90 年代及 21 世纪以来的青春电影之比较--以青春电影<红高粱><小武><致青春>为例》,《大众文艺》,2013(18)。
  [14]秦中书:《新世纪以来中国青春电影创作价值观的现状与反思》,《中华文化论坛》,2014(11)。
  [15]韩琛:《后革命时代的青春期小史--论青年亚文化与"第六代"电影的青春叙事》,《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7(3)。
  [16]管芸:《狂欢青春的生命释放--21 世纪美国青春片中的生命意识》,《大众文艺:理论》,2009(4)。
  [17]韩琛:《后革命时代的青春期小史--论青年亚文化与"第六代"电影的青春叙事》,《东方论坛》,2007(3)。
  [18]刘琼:《小时代和大时代》,《人民日报》,2013 年 7 月 15 日。
  [19]徐建国:《当代青春电影的叙事策略--以电影<致青春>为例》,《四川戏剧》,2013(9)。[20] 张颐武:《回首"还珠"传奇》,《环球》,2011年 7 月。
  [21]王东:《"80 后"一代:性脚本视野中的考察》,《中国青年研究》,2008(5)。
  [22]【德】格奥尔格·西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郭子林译,《都市文化研究》,2007(1)。
  
  博士论文:
  
  [1] 方玲玲:《媒介之城--媒介地理学视野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浙江大学 2007 年博士论文。
  
  专著:
  
  [1] 郑树森:《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2] 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3] 陈晓云:《电影城市:中国电影与城市文化(1990-2007 年)》,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8 年。
  [4] 张颐武:《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5] 陈晓云:《电影城市:中国电影与城市文化(1990-2007)》,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8 年。
  [6] 陶东风、杨玲主编:《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7] 孙逊,杨剑龙主编:《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三联书店 2007 年。
  [8]【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 1989 年。
  [9]【美】迈克尔·布雷克:《越轨青年文化比较》,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88年。
  [10]【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
  [11]【美】贝纳德·迪克:《电影的叙事手段》,华钧译,世界图书出版社 2012年。
  [1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严蓓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 年版。
  
  研究影片:
  
  [1]《同桌的你》
  [2]《左耳》
  [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4]《老男孩之猛龙过江》
  [5]《栀子花开》
  [6]《青春派》
  [7]《匆匆那年》
  [8]《滚蛋吧!肿瘤君》
  [9]《夏洛特烦恼》
  [10]《小时代》系列四部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电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