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过敏性 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于IgE介导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以鼻塞、鼻痒、流涕、打喷嚏为主要症状,多为尘螨所致,属中医学“鼻鼽”范畴;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加重等因素,其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西医以药物及脱敏治疗为主,多治标不治本,为寻求对AR显著而持久的疗效,我科近期从中医辨证论治的治则出发,探索性拟制了以自拟祛邪通窍汤为方剂的中医治疗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将以对照研究的方式总结该方的治疗效果并分析用药特点,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与剔除标准 患者主诉鼻塞、鼻痒、喷嚏和流清涕等,所有病例鼻检均存在鼻黏膜苍白、肿胀等,变应原皮肤试验结果尘螨阳性≥(++),符合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有关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剔除:鼻腔鼻窦其他病征者;入选前4周内应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合并严重心、脑、肺、肝、肾器质性病变者;酒精、药物依赖史及认知功能障碍者。
1.2 一般资料 本组70例来源于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以上病例按就诊先后随机化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17-67岁,中位年龄40.2岁;病程13个月至12年。治疗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17-68岁,中位年龄40.7岁;病程14个月至12年。两组病例性别、年龄和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每日口服左西替利嗪10mg/次,连续服用3周,同时配合雷诺考特喷鼻,早晚各1次,每次每个鼻孔64 μg。治疗组给予中药自拟祛邪通窍汤治疗,组方及频次:白术10 g,防风10 g,苍耳子8 g,生地黄8 g,苦参6 g,辛夷花6 g,细辛6 g,炙甘草5 g。其中气虚体弱、肢体困倦甚者加黄芪、山茱萸各8 g;流涕多者加附子6 g、干姜3 g;由本院制剂室代煎,150 mL/袋,1剂/d,连服3周,3周后进行疗效评价。
1.4 观察指标 (1)记录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2)依据症状(见表1)及体征评分标准计算积分改善百分率,对两组疗效作出评价;体征分级记分标准:3分:下鼻甲与鼻底、鼻中隔紧靠,不见中鼻甲或中鼻甲黏膜息肉形成;2分:下鼻甲与鼻底、鼻中隔紧靠,之间有小缝隙;1分:下鼻甲有轻度肿胀,尚可见鼻中隔和中鼻甲;总积分改善百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显效:≥51%,有效:21%-50%,无效:≤20%,并据此评定疗效。(3)采用Juniper等的鼻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对两组AR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含8个功能性维度(总体生活质量、活动、非花粉症症状、鼻部症状、眼部症状、睡眠、行为和情感),按0-6分计分,其中情感反应类项目中,0分:任何时间都没有,1分:几乎任何时间都没有,2分:偶尔有,3分:有时有,4分:经常有,5分:大多数时间有,6分:全部时间都有;其余项目中,0分:不受困扰,1分:几乎不受困扰,2分:偶尔受困扰,3分:中度困扰,4分:比较困扰,5分:非常困扰,6分:极度困扰。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组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值处于正常值内([0.02-0.5)×109/L],并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经3周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通过总结分改善百分率计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RQLQ评分比较 治疗组在鼻部症状和睡眠两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其它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研究显示,变应性鼻炎是一种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炎性介质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炎症性疾病。西医药物治疗是本病治疗的主导,临床以抗组胺类、皮质类固醇激素、肥大细胞稳定剂等为常用,远期疗效具有局限性,长期用药有迟发性不良反应的危险。免疫治疗是唯一的对因治疗方式,但低剂量免疫治疗是无效的,高剂量又可能诱发变态副反应,合并有哮喘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免疫治疗危险性更高,同时也不能达到对内分泌、植物神经、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中医学认为,变应性鼻炎的发生与正气不足,寒邪入侵,肺气宣降失宜有关,《诸病源候论》指出:“肺气通于鼻,其脏有冷,冷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液不能自收。”《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风为百病之长,少阴之复,气机不畅,烦躁鼽嚏。”《证治要决》亦指出:“清涕者,肺冷肺寒所致。”均表明风邪入侵、肺脏虚冷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纵观上述文献阐述的病理机制,患者由于禀赋体虚,风寒之邪乘虚外袭,进而化热入侵肺系,肺气亏虚,卫表不固,导致鼻窍失于通达,口鼻、肌肤产生一系列相应的过敏性反应。因而,本病的中医治疗原则应以解表祛邪、补虚扶正、宣肺散寒为主,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多方面调理患者的内分泌、植物神经和免疫系统功能,达到降低鼻腔副交感神经兴奋性,持久地改善机体状态的作用。本文自拟方中,重用白术、防风、甘草等以益气固表、祛风止痒、收敛固涩,辅以苍耳子、辛夷花等功专入肺、祛风通窍,取生地黄滋阴、苦参燥湿,加之黄芪、细辛等诸药相配,周行全身、通达体表,共奏祛风散寒、升阳通窍之功效。
本组观察中,通过与左西替利嗪+雷诺考特的西医标准化治疗对照,结果表明,治疗组采用自拟祛邪通窍汤治疗,对改善AR的各种症状及体征作用明显,最大程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对照组,因此我们认为,自拟祛邪通窍汤发挥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具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等药理作用,同时可对免疫功能进行调节,疗效优于传统西医用药。
参考文献:
[1] 王瑞雯,万文蓉.变应性鼻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药通报,2014,2(25):61.
[2]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3):166-167.
[3] 王成硕,张罗,韩德民,等.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一年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14(1):3-6.
自2007年11月至2011年11月笔者应用自拟葛根鳖甲汤治疗急慢性咽炎引起的咽喉部疼痛症76例病人,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分别将确诊的73例急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2.6岁;对照组31...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aphthousulcer,RAU)以口腔黏膜各部位反复发生的溃疡为特征,溃疡灼痛明显,好发于唇、舌、颊、软腭等角化差的部位。由于病因不明,目前尚无根治的特效方法。中医药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采用滋阴清热引火归原法...
美尼尔氏综合征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内耳膜迷路积水所致的非细菌性炎性疾...
突发性耳聋(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d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分贝(dB)以上。本病是耳鼻喉科常见病,难治病,是危害听力的较为常见的耳科急症。大多数学者认为多与内耳血供障碍,病毒感染,迷...
突发性耳聋(特发性突发性聋),可简称为突聋或突发性聋,是指原因不明或突然出现的感音神经性听觉缺失。该病以单侧听力降低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可伴有眩晕、耳鸣、恶心、呕吐、耳堵塞感等,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听力影响极大,甚至导致永久...
鼻窦炎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多发病,其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头痛头昏、鼻塞流脓涕等症状,发病持续时间较长且极易复发,其发病率近年来日趋上升,且发病率较高。如对鼻窦炎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手段,其极易出现中耳炎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鼻渊是指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鼻窦区疼痛等,时间久则有头目眩晕。《素问气厥论》中说: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中医也有脑漏、脑渊之称,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鼻窦炎。笔者采用自拟辛夷鼻炎汤治疗鼻渊20例,疗效...
鼻渊为常见多发病,以鼻流浊涕、量多为特征,常伴头额胀痛,鼻塞不利,香臭难辨等症状。近年来笔者应用自拟辛夷花汤治疗76例鼻渊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76例,均为门诊病历,其中男30例,女46例,年龄9~45岁,平均21岁,病程...
喉源性咳嗽最早由我国著名中医耳鼻喉专家干祖望提出,是临床常见...
突发性耳聋多为原因不明的感音性耳聋,目前认为与血管病变,迷路水肿,病毒感染等有关,如不及时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突发性耳聋患者42例(64耳),其中男29例(48耳),女13例(16耳),年龄17~5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