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理学论文 >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制度探析绪论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6-06-07 共312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法律问题探讨
  【绪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制度探析绪论
  【第一章】区域循环经济基本理论
  【第二章】区域循环经济法制理论基础
  【第三章】区域循环经济法制发展现状分析
  【第四章】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保障措施
  【结语/参考文献】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完善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绪 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开始转变经济结构,发挥市场机制作用,GDP 加速增长,经济发展一鸣惊人,在为之欣慰的同时,付出了深痛的代价,不注重资源能源保护,肆意开采浪费,环境污染问题日渐加重。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指导政策--坚持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南辕北辙,在借鉴国外循环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循环经济模式,且已经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共识。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摆在了突出的位置。2005 年,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规定了相关循环经济发展政策,重点体现在财政、税收、投融资等方面。次年,为大力支持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鼓励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2008 年,将发展循环经济上升到了法律层面,2009年颁布《循环经济促进法》。这是我国首部针对循环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法律,也是世界第三个专门规范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从近几年循环经济实施效果看,该法为循环经济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经过各级政府和历届立法者的不断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颁布时间较短,法律规定较模糊,没有触及其本质,欠缺在地区范围内实施循环经济的规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量最小化,以经济活动是否有利于生态化为考量,立足于物质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代替自然资源。当今,同一自然生态体系因行政划分被分裂,某些日趋严重的资源和环境保护问题,在单个行政区域内可能会稀释,所以需要整个区域乃至全社会统一认知、步调一致才能赢得理想效果。因此,从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得知,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是否顺利直接影响我国循环经济步伐。总体上,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成果差强人意,循环经济法律和政策标准体系在探寻中建立,循环经济成将为和谐社会的助推器。

  (二)研究的意义

  国际上,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主要集中在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管理学方面。我国从 2009 年 1 月 1 日颁布的《循环经济促进法》至今,虽陆续有附属法规出台,但循环经济法制研究从总体上还处于雏形阶段,对区域循环经济法制研究更是不多。本文的选题将对区域循环经济理论进行体系化整理,以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保障措施为研究对象,从法律保障措施、政府制度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系统分析,力图对区域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保障措施进行新的探究,探寻适合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特色、有利于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保障措施,为我国区域循环经济法制体系的构建略尽绵力。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上世纪末,学术界开始关注循环经济,在其得到理论支撑后,被迅速转到政策层面进行广泛研究与试点。我国专家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实践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究。

  1.概念探讨。主要代表著作有:黄贤金著《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8)、冯之浚的《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简论》(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09.1)、慈福义著《城市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6)、陈亢利著《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苏州实践》(科学出版社,2011.6)。

  马江著《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6)具体研究内容。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著作中从国内外循环经济实践中去粗取精,设计出一系列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估指标。《城市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研究》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苏州实践》,两本以城镇系统为样本,分析区域循环经济实践做法和发展模式。

  2.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何尧军、单胜道编著《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9.10),在文中用具体事例阐述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循环型企业、循环型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并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普适性分析。王永龙著《现代循环经济发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2),文中提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资源导向性发展模式和区位导向型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以及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原则与体系。

  肖华茂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评价体系研究综述》(生态经济,2007.4)阐述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对我国循环经济法的研究。李长友著《循环经济法制研究》(新华出版社,2013.9),通过对发达国家与我国循环经济法制比较研究,提出我国循环经济法制体系构建的理论和制度。王树义主编《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治--循环经济立法问题专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1),阐述了以法制手段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局限性、循环经济立法与现行法律之间的关系、循环经济基本法的立法设想等。

  (四)对循环经济法的比较研究。铁燕,蔡守秋的《日德循环经济法之合作机制比较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9.5)对日本和德国的循环经济法合作主体展开比较,对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的合作机制提出了建议。王浩的《基于域外立法经验的我国循环经济法制构建》(求索,2012.12)、李玉基的《论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法学杂志,2011.4)通过介绍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立法成功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法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

  循环经济法制是保证循环经济良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纵观当前我国循环经济法制研究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对区域循环经济法制研究稍显单薄,具体落实到实践层面,则更少之又少。本论文将主要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保障入手,分析促进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问题,进而提出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法律制度和措施。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对循环经济法制理论研究较早的国家当属德国和日本,两国作为发达国家行列中的代表,率先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德国循环经济法律。

  从上表可以看出,德国的循环经济法律着重于对权利与义务进行了细节化的规定,并提出了衡量的标准,使得其具有较强的执行力。日本的法律涵盖了多种行业废弃物处理的原则与标准。

  三、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目标:通过对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和区域循环经济法制理论两方面研究,对比发达国家区域循环经济法制发展过程,总结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经验与不足,提出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保障措施。

  研究内容:(1)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理论;(2)我国区域循环经济法制发展现状及问题原因分析;(3)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保障措施。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区域循环经济法制发展现状及阻碍原因的分析,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构建和法律制度实施角度,提出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措施。

  (二)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论文拟从法经济学和法律价值角度分析区域循环经济法制,研究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保障问题。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学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图表分析法、实证分析法。运用学科分析法,首先从理论基础对区域循环经济法制进行分析,明确区域循环经济法制的法理基础;在探究区域循环经济法制的法理学中运用图表分析法,用图表与文字的结合方式展示其法理基础;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分析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制发展现状,总结其成功经验,分析我国区域循环经济法制的不足之处。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法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