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一位着名的历史人物, 包拯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在安徽合肥的包公祠楹联这样写道:"正气耿光昭日月, 廉洁清枥妇孺知"、"为官存正气,从政树廉风".由此可见人民群众对他的敬仰与爱戴之情,这甚至成为民众法律意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论文研究北宋包拯的刑事司法思想,分导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来探讨包拯刑事司法思想的内容及现实意义。在论文的导论部分,分析了本论文选题的理由、选题所包含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此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成果并对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进行了陈述。
本论文正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包拯进行介绍,通过史料的记载,对包拯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提起中国古代的司法人物,人们第一个能想到的就是黑脸的"包青天"--包拯。从元朝开始,直至明清,包拯形象经过戏曲、杂剧、小说等文学艺术作品的不断加工而广泛流传近千年而不衰。他在一生的做官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皇帝的忠诚和对民众的同情,坚持为民请命、执法严明,坚持在司法活动中秉公执法以保证公平、正义。包拯生于多事之秋,北宋经历开国近百年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内有阶级矛盾之忧,外有战事连年不断之患。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时代背景,包拯迫切的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这一窘迫的境地。他以身作则,大胆地对北宋王朝的政治弊病进行批判,并针对官僚机构的冗乱、贪官污吏成风、人民赋税繁重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主张。包拯提出刑事司法思想旨在维护北宋的阶级统治,缓解社会矛盾。
第二至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包拯刑事司法思想的理论渊源及主要内容。通过对包拯刑事司法思想的理论渊源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包拯刑事司法思想是儒法结合的产物。"清官"文化作在中国法律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法律观念。在清官身上凝聚了中国民众对法律的期盼,后人如果对其进行全面、细致、审慎地分析和掌握,无疑会对今天的司法体制改革中有关法律职业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四部分阐述了包拯刑事司法思想的主要内容,在史料记载的案例及奏折中,可以看出包拯提出的任用良吏、止绝"内降"、务得慎刑和明正赏罚等刑事司法思想,同时针对刑狱冤滥的现象,为防冤止滥,大胆进行了司法改革。
第四部分对包拯刑事司法思想进行了基本评价。首先肯定了包拯对北宋统治的贡献,包拯特别强调官吏应具有守法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司法黑暗对民众利益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包拯提出的止绝内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司法的独立性。所进行的诉讼改革亦是拉近了官员与民众之间的关系,使官民矛盾得以缓解,同时严厉打击了司法腐败。其次论述了包拯刑事司法思想的局限性。
最后描述了包拯刑事司法思想的影响。
论文的第五部分通过对包拯刑事司法思想的分析,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在司法体制改革中,应注重强化司法为民的观念是前提,提高司法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基础,培养清正廉洁的道德品质是关键,树立崇高的司法精神是核心和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是保障。
关键词:北宋;包拯;刑事司法思想;启示
目录
摘要
导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相关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历史上真实的包拯
二、包拯刑事司法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儒家思想
1、以民为本
2、 刚正严明
3、重义轻利
(二)法家思想
1、法自君出
2、法存画一,国有常格
三、包拯刑事司法思想主要内容
(一)任用良吏
(二)止绝"内降"
(三)务得慎刑
(四)明正赏罚
(五)防冤止滥,改革诉讼
四、对包拯刑事司法思想的基本评价
(一)包拯刑事司法思想对宋朝法制建设的意义
(二)包拯刑事司法思想的局限性
(三)包拯刑事司法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五、包拯刑事司法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强化司法为民的观念是前提
(二)提高司法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基础
(三)培养清正廉洁的道德品质是关键
(四)树立崇高的司法精神是核心
(五)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是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包青天是一尊堪与希腊女神忒弥斯相提并论的正义之神司法之神。然而,青天窗外无青天,①酷吏传外有酷吏,青天不常有而酷吏常有。更为真实的情况是青天酷吏不常有而贪官污吏常有,贪官污吏不常有而庸官俗吏常有。青天甚至部分酷吏也许...
清代官府日常的理讼必须对当事人及相关证人当堂审讯.差役凭官府签发的信票(差票)将当事人等从居住地带至县城歇家,等官府悬牌示审,再由差役于审讯当日将当事人等带到官衙进行审讯.这种传讯的过程在传统的行政运作中属于催勾事务的一部分.所谓催勾,催即催科、...
中国古代刑讯的研究成果可谓洋洋大观。其中关于刑讯合法化及常被滥用的成因是古代刑讯研究的热点之一。许多成果从不同角度探讨刑讯何以长期盛行。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侦查技术落后导致刑讯适用,如王立民指出:中国古代的刑事侦查技术有限,如果不用刑讯,一...
导论(一)问题的由来分家是中国社会的一种传统习惯,自秦汉以来一直相传至今,延续了两千多年,分家习惯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是得到过国家法的认可的,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力,并成为一种相对明确、具体的行为规范。随着近代中国大规模移植西方法,尤其是清...
引论直诉,是传统中国君民沟通的重要制度安排,其目的在于打破传统中国官僚层级制国家治理模式带来的民众和高层之间隔膜,有利缓和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是统治者践行其德政的重要体现。直诉制度的历史源远流长,且往往与登闻鼓...
在河北省档案馆珍藏有民国时期河北高等法院档案,这批档案起止时间为1913年1949年,共计10多万卷。档案按民事、刑事、行政性质分类,内容涉及河北高等法院和伪高法及部分分院所形成的诉讼档案和文书档案,内容较丰富。本期要介绍的珍贵档案是:民国河北高等...
近代民法追求人格平等、私权神圣、契约自由等精神,中国传统社会没有近代意义上的民法。清末民国时期我国民事法律制度发生变革,走向近代化。新疆也从形式上引进了近代民事法律制度,逐步建立独立的司法系统。一、近代民事法律制度的实施(一)清代对于新...
司法权一词不为我国本土文化所固有,而是始源于清末的西学东渐,同西方宪政思想一并传入我国的舶来品。尽管清末时期的司法权概念小荷才露尖尖角,还处于不成熟,甚至有些混乱的萌芽期,但它所承载的宪政理念、所蕴含的宪法价值理性已经开始挑战在中国绵延了...
作为中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朝代,唐朝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发展水平和繁荣程度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
人们通常认为,古代中国实行的是制定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古代中国除了有成熟的制定法以外,还有发达的判例法。研究古代中国不同朝代的混合法传统,对于推进当代中国的司法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明大诰》入手,研究明代的判例制度以及司...
1.将微信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2.打开微信扫一扫从相册识别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QQ号
3008635932
2.打开QQ→添加好友/群
粘贴QQ号,加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