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旅游管理硕士论文 >

旅游业与文化业的融合发展引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3-11 共515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据统计,2013 年中国旅游业总体保持健康较快发展:旅游业实现旅游总收入 29475亿元,比上年增长 14.0%。其中国内旅游人数 32.62 亿人次,比上年增长 10.3%,国内旅游收入 26276 亿元,同比增长 15.7%。旅游外汇收入 517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3%。与此同时出境旅游市场方面,中国公民出境总人数 9819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8.0%。与此同时,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极大地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

  产业融合一般是在技术融合的支持下,产业内部或者是产业间相互交叉,直至融为一体的动态过程,伴随着的是新的产业形态的出现。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业融合已成为产业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趋势下,发生在我国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也不断加深,并出现了许多新生领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

  1.两产业融合具有客观必要性

  (1)市场消费偏好改变的必然结果。两产业融合是市场上消费习惯改变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静态的馆藏式陈列或传统的旅游观光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追求新奇的旅游经历。伴随旅游市场消费偏好的改变,旅游产品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市场消费偏好改变的必然结果是旅游企业主动推动本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打造更为市场所求的新产品。

  (2)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我国旅游产业虽起步较晚,但始终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由于旅游产业自身产业关联性极强,伴随着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变动,积极通过产业融合,特别是与内涵广博的文化产业融合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寻求自我突破、实现发展的最佳选择。

  (3)降低交易成本的客观要求。从经济学上看,企业为使交易成本的降低而产生与存在。在旅游产业中,由于企业对旅游基础设施等的投资具有很高的资产专用性。旅游企业为降低此类资产的专用性,必然需要与文化产业相融合,加长产业链,拓宽其应用的领域。

  2.两产业已具备了融合的客观基础

  (1)宽松的政治环境为融合提供了制度保障。《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连续颁布与实施,从政策上促使政府把加深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落实到工作的实处。良好的政策支持为两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2)平稳的经济环境为融合提供了经济基础。中国旅游研究院在 7 月发布了“2013年上半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下半年趋势预测”的报告。报告指出 2013 年上半年我国旅游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进,呈结构调整和稳步发展并存的特征。此报告预测,预计 2013年我国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将会超过 33 亿人次,这与 2012 年比,增长了 10 百分点;全年旅游总收入将会近 3 万亿元,比 2012 年提高 11 个百分点。平稳的经济环境为两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契机[2]。

  (3)良好的社会环境为融合提供了市场基础。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旅游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游客更青睐于文化性、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来获得更深层的享受和经历。这促使旅游市场逐渐形成良好的文化社会环境。这为了两产业的融合提供了市场基础。

  (4)不断创新的技术环境为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旅游产业固有的综合性使其对新技术具有较高的需求度和依赖度。而文化产业本身包括了信息通讯技术、网络传播技术等多种技术,这使得两产业在技术上具有极强的互补性。技术的不断创新,不仅有利于产品的升级换代,更使两产业的融成为可能。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当前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关于两产业融合的理论。在产业融合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尽快形成科学系统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理论成为当务之急。本篇文章借助于产业融合理论这一比较成熟的理论来研究分析我国目前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渗透融合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力求通过对两者融合程度的测评,找到实现两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的有效措施。一方面丰富产业经济学融合理论的,另一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理论。

  2.现实意义

  源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具有强大的关联性和天然的耦合性,两产业走向融合已经是潮流所趋。本文结合产业融合度测评方法,对中国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度进行测评与评价,一方面使产业相关者能更深入、透彻地认识两产业融合的过程,这必将为我国各地旅游业寻求新的融合道路提供具体的实践借鉴。另一方面也使产业相关者能更深入、透彻地掌握两产业融合的当前现状与有效地对策,打开思路,促进我国未来旅游产业的更好发展。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产业融合的理论最初可以追溯到马克思的研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客观的论述了关于分工的问题,认为虽然分工可以使效率提高,但是也存在很多的弊端。他认为一方面通过分工使得工作进一步细化,另一方面也会使原先已经细化的程序重新结合起来。这本质上是融合思想。之后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融合理论逐渐形成。国外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类型的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融合进一步深化。伴之而来的是产业之间的界限被打破,深刻的改变了产业的结构。基于实践上的发展,关于融合类型的研究也逐渐深化。一类分类的标准是按照其性质实施划分。代表人物有 Greenstein 、Stieglitz 和Khanna。1997 年,Greenstein 和 Khanna 提可以将产业融合划分为替代和互补这两类。在融合之后如果发生了替代性质的变化即为替代型。如果融合后的效应远大于融合之前时则被定义为互补型。基于上述理论,学者 Stieglitz 在 2003 年则根据技术的使用情况将融合进一步划分为技术替代、产品替代、技术互补和产品互补四类。但由于技术上的创新难以界定,这四类的划分往往界限比较模糊。

  另一种观点是按过程实施划分。通过这一标准将融合划分为机构和功能两类。其中当生产者认为某两个产业产出的产品具有生产流程上的联系时即是机构融合;当消费者认为某两个产业所产出的产品可以互补甚至替代时即是功能上的融合。2001 年,Malhotra 进一步界定了产业融合发展的三种程度。如果每个生产者都生产其他产业上的某种产品则可以定义为高度融合。如果两产业之间的产品在需求角度上存在着替代性,但这两个生产者却并不发生业务上的联系,这可定义为低机构高功能上的融合。如果两产业间的企业在生产流程上存在上下游的联系,但产出的产品在市场上却不存在替代或互补上的关系。这可以定义为高机构低功能融合。

  2. 关于路径的研究

  随着产业融合趋势的加强,众多学者试图从路径方面的研究获得突破,以此来深化产业之间的融合程度。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学者 Stieglitz 在 2003 年较系统的提出了产业融合的演化过程。他认为产业间的融合可以分为三个相关联的阶段。即从单纯外部力量的推动到产业间出现融合再到市场相关性且逐步稳定的过程。

  2010 年学者 Hacklin 则将融合进一步划分为四个阶段。他认为融合应该起始于知识运用上的融合,这使得产业上的相关指标数值发生了变化。随后便是技术上的融合,部分技术交叉的产业开始出现。之后即是技术应用上的融合,这一部分技术的进步将转化为具体的经济价值。当技术应用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融合才会出现。

  3.关于影响因素的研究

  由于产业融合的深化,技术上的融合已经非常普遍。众多学者试图从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方面着手对融合的动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达成了三点共识。

  首先是政府管制的放松。2000 年,学者 Lei 提出伴随着市场壁垒的降低新的产品将会出现。2004 年 Theilen 提出自由化和管制放松对产业间的融合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次是技术的进步。技术在产业融合的过程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2007 年,Hauschildt认为技术的进步将会促使企业生产技术和流程的进步,进而促使新的产品的出现。而消费者对新产品需求的融合将会促使生产者一方的融合。最后是经营模式的发展。Hacklin 认为不同于技术进步,经营模式在融合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2007 年,Chesbroug提出,经营模式的创新在很多时候会超越更高的技术[3]。

  (二)国内研究现状

  虽然相对于国外研究,我国学者对产业融合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产业融合理论已经比较成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1.概念研究

  马健(2002)提出,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政府政策的放松,出现技术上的融合,这将会对原有产业的产品及其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融合的深入,最终会打破原有的产业界限。与此同时,吴少平提出产业融合源于产业自身发展得需求,通过融合使得产业在总体上保持均衡和协调。而 2003 年,厉无畏和王振提出在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同内外部相关产业相互渗透的过程。此过程的结果是出现新的产业类型。

  2.意义及趋势研究

  产业融合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国内学者李晓丹及李世新等人认为产业的长久发展源于产业的不断融合。何立胜(2004)等学者提出,融合将会进一步使产业组织得到革新、产业内容的以丰富。2005 年,何立胜提出,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快速发展的有效方式是实现相关产业的融合。与此同时,余东华提出通过产业融合,必将带动两产业的发展,继而是有利于社会福利的实现。

  1997 首次提出我国三大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之后,在 2001 年,彭再德等人在这一理论下,进一步论证了技术融合的重要潮流。2003 年,厉无畏提出了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其中融合成为重要的趋势之一。

  3.其他研究

  近几年国内学者对产业融合的研究趋于综合化。以学者陈柳钦为例,先后发表了数篇相关的文章,涵盖了融合的过程、影响因素、效应及深化路径等方面。通过这些学者的论证,促使产业融合走向科学合理化的措施应该系统化,应建立涵盖政府、产业组织、人才等方面的系统工程。

  三、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为论文的引言部分,具体包括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及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部分为理论概述及相关概念的阐述。首先对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产业融合度等主要概念进行阐述,然后对本论文提到的以及作为指导准则的相关理论如融合的动因等着重进行了系统阐述。

  第三部分研究的是我国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首先分析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现状,分别涵盖了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及两者融合的现状。随后分析了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如融合方式单一、产品结构单、上下游产业链缺乏有效衔接和延伸及重经济轻文化等。

  第四部分是本篇文章的核心部分,利用投入产出表法对中国旅游、文化产业融合的程度进行客观的测评与评价。首先探讨评价的方法与指标,然后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出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程度。最后从制度障碍、能力障碍、需求障碍角度进行了原因分析。

  第五部分是关于推动两者融合的路径选择问题的探讨。针对第四部分的分析结果分别从企业、政府、消费者等角度进行了系统阐述。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与展望。总结并提出促进中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融合的措施,讨论本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做一个展望。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国内外一百多篇关于产业融合文献的研究、整理和学习之后,对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之上,论文才构建出基本的框架。研究者使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2000 年-2013 年)查询相关的研究成果,如相关书籍、期刊报纸、网络资源等。通过对文献的系统分析,得到与之相关内容的推论。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具体措施,以此来深化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程度。

  (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单纯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都不能全面、准确、完备的解析一个新兴事物,只有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才能更清晰的辨析和指导其未来的发展。

  (三)探索性研究方法

  由于论文研究的是旅游和文化产业融合的问题,在这一方面研究的学者较少,相关的文献较少,所以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对对象进行探索性研究。进行探索性研究的目的能够把研究的对象界定的更为精确,既助于读者对论文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论文的科学性。

  五、创新之处

  (一)选题创新

  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旅游和文化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这一新的潮流下,着重对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度进行测评,系统地的研究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度尚属首次。因此,在选题上具有创新性。

  (二)理论创新

  首次基于耦合性理论,系统论证了我国旅游和文化这两大产业融合的客观必然性;灵活运用 PEST 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环境;探讨了旅游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程度与模式,尽管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该问题研究的理论。

  (三)研究方法创新

  在研究方法上,首次运用投入产出表法对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程度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并且在结果证明这一方法可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研究中定量分析不够和实证研究成果较少等不足。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旅游管理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