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

牡丹江市玉米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25 共493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牡丹江市虽然不乏大规模玉米深加工企业,但总体来讲牡丹江市的玉米栽培管理技术还是比较落后。现有玉米种子研究部门不能合理地利用新技术,往往只重视玉米品种的研发与培育,疏于研究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规程,推广规程可操作性不强。地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不到位,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不稳定,推广经费有限,服务手段滞后,缺乏必要的技术试验与示范基地,象种子包衣、合理密植、配方施肥技术以及化学除草等诸多新技术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推广与普及应用,导致牡丹江市玉米增产潜力有限。

  4.1.6 流通服务机制不畅

  玉米产业的服务体系,主要包括玉米产品开发与培育、玉米生产组织形式、玉米产品的运输与销售、玉米市场开拓、玉米深加工品的售后服务等环节。近几年牡丹江市虽然先后建立了一些不同形式的服务性组织,但仍然存在流通服务机制不畅的问题,表现在生产缺乏完善的组织机构,组织规模较小,承担风险能力较低;玉米品种的科研开发水平不高,远远不能满足实现玉米农产品多层次增值的要求;玉米产业信息不足;市场开发力度不够;流通渠道不畅等问题。从根本上说,真正能够满足像玉米深加工转化发展需求、玉米流通渠道的开拓、玉米农户的创收、抵御玉米生产经营的保险服务等,在这些方面仍显不足。另外,高素质的农技专业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也为今后玉米产业服务与农技推广工作留下了后遗症。

  4.2 牡丹江市玉米产业发展问题的成因分析

  玉米产业作为当今推动牡丹江市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主导产业,其发展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只有详细分析掌握影响玉米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才能真正使得玉米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通过提出影响玉米产业发展的分析框架,来引导玉米产业的升级发展。

  影响牡丹江市玉米产业发展的因素,即有外部环境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影响玉米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主要包含政府因素和区位因素,具体表现为政府宏观调控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玉米产业发展的主要内部因素可分为硬件因素和软件因素,硬件因素包括:玉米资源与产品、基础设施及环境;软件因素包括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人力资源。

  4.2.1 农业结构调整与国家政策环境的外在制约

  政府因素是制约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宏观调控不完善是阻碍玉米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原因。这方面主要表现在农业结构调整、国家政策环境带来的外在制约。

  第一,农业结构多次调整带来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新中国成立 60 多年以来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我们曾经陷入这样的农业发展“三大误区”:一是重视种植业,轻视畜牧养殖业;二是重视粮食作物,轻视经济作物;三是重视产品数量增长,轻视产品品质提高。针对同时期的背景环境,我国农业结构经历了多次调整,使农业结构系统内各产业之间比例的不断趋向平衡。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优化农产品品质,向优质高效农业转变,满足消费者对优质与多样性农产品日前增长的消费需求,但长久以来形成的追求高产目标和“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仍然对现今玉米产业发展带来掣肘。

  第二,农村土地流转仍然存在着现实矛盾与政策约束。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农村种养殖大户基于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亟需集聚土地形成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在农村仍有为数众多的农民停留于传统的“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认为自己种田吃粮,解决自己温饱,虽不会大富,但不会饿死,不会存在经营的市场风险带来的不安全与威胁,因此不愿意把自己的土地拱手交给别人经营。

  第三,发展玉米产业的扶持政策作用有限。近几年来,伴随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相继推行一系列惠农的农业补贴政策,如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以及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补贴政策措施,这些补贴措施的出台,减轻了农民的负责,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与风险,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充分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在具体实际操作层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难以达到农业补贴的现实预期。比如说,由于农业补贴大多是与土地面积直接挂钩的,不是按照种植面积予以补贴,这容易挫伤一些玉米农户种植的热情。再比如说,另一方面,受市场农用物资价格变动,当重要农用物资价格持续上涨,会冲蚀农民从各种农业补贴中获得的好处。

  第四,农业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农村税费改革,甚至已经成为整个农村改革中最薄弱环节,使得玉米产业发展的信贷投入受到了相应制约,严重制约着农业结构调整,这就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改变弱势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4.2.2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瓶颈

  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制约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基础设施作为农业中的公共服务产品,是农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与保障,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必然会制约玉米产业的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环境保护监管能力薄弱,基础设施欠帐较多,牡丹江市大部分玉米产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表现为道路交通、排灌等农田水平基础设施不足,设备不配套,功能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标准化与规模化的玉米生产设施以及栽培技术的应用有限等等,导致牡丹江市玉米产业长足发展能力有限。

  4.2.3 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双向不足的制约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产品进入市场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关键在科技。农业科技薄弱是导致玉米农产品缺乏竞争力的根本原因。

  第一,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数量有限,研制和引进适宜在牡丹江市种植的玉米新品种不多,真正运用于生产并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品种少。而且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偏低,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与市场的应用程序不高,转化率更低.
  
  第二,作为农业科技需求主体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最终受益者的玉米农户,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意愿并不强,导致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效果。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农户在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农业技术信息来源以及推广服务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农户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意愿;二是玉米从业人员对玉米产业利润没有较高预期,在新技术、新产品还未达到明显效果时,顾虑并怯于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不敢或不愿意在基本设施以及技术工艺的引进上投入过高的成本。

  4.2.4 生产经营体系不完善致使玉米产业化增值不大

  生产经营体系不完善难以激发农业、农村和农民自身活力,释放各项生产要素和内在能量,这是玉米产业化增值不大的直接原因。玉米农户在种植生产的过程中,市场分析与预测能力很弱,不能及时有效地获取市场信息,产品生产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与随意性。玉米进行深加工、精包装这些环节比较滞后,玉米销售渠道相对闭塞,没有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对玉米农产品效益转化增值产生掣肘。玉米产、运、销链条不完善,缺乏规范的玉米运营机构以及中介机构,产品生产与产品销售严重脱节,成为玉米产业化发展的羁绊,使得产品出现产品数量少、质量低、价格低等问题,损害了玉米农户的利益,挫伤了玉米农户种植生产热情。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业推广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