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

黑龙江省青年农民价值观的变迁状况(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25 共558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3.2.2 择业观:务实

  人们迫切希望对外开放发展,但却反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经历了改革开放 30 年,黑龙江农村的社会经济生活也在这 30 年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也已然存在于历史里,外面的世界影响着青年农民们的生产生活,他们渴望走到外面的世界,渴望外面精彩的生活,受访对象无一不对外面的精彩世界有强烈的兴趣。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黑龙江的青年农民希望改变目前自己的生活状态,希望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愿意接受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在生产中,他们希望能有一个生产中的领头羊,带领他们在生产中进步、在生产中致富。青年农民总体来说有一个迫切的愿望,就是能够尽快发展,尽快致富,过上富足的生活。虽然开放发展的需求很强烈,但是黑龙江的青年农民却缺乏开放发展中必须的创新和竞争意识。有想法不能付诸于实践,老规矩、老办法成为前进的阻碍。一方面需要机会和条件发展,另一方面只知道等待机会不会创造机会和条件,同时也不懂得抓住身边的机会。学习了新技术、新知识,却不能灵活运用。青年农民缺乏竞争意识,没有青年应有的自信心,对待事物甚至是漠然,没有自己的主见,更愿意随大流,很多人没有勇气和他人竞争,不明白什么是能力第一,效率优先。

  3.2.3 知识观:尚新

  在知识观上,青年农民从不关注科学知识,倒重视科学文化,并渴求科技致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民们并不关注科学知识,这是由于农业的诸多缺陷,诸如生产力的不足,生活环境的封闭以及传统生产方式的固有特征导致,这也使得他们深信于靠天吃饭。然而,随着时代进步,青年农民在此期间再一次认识了科技知识,在此次调查对象中,知识在青年农民心中地位有明显提高,因为现实生活教育了他们,只有使自己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才能增加生产效益,随之经济收入也增加。与此同时,经济收入的增加也会促进知识的储备,如此良性循环最终收益的将是他们自身。所以,他们越发认识到自身文化水平对发家致富和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例如在回答在农业生产方面科技和经验哪个重要?这个问题时,有 63.9%的人认为科技最重要。以前青年农民主动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的热情不高,现今他们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面对目前逐步提高的生活水平,单纯的物质资料的满足已经不是广大青年农民追求的目标,他们越来越看重自身的科学文化,不断对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扩充。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对于自身学习新的农业技术知识,表示有时学的人占到 44.06%,经常学习的占到 20.6%.而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态度表现的更为明显,52.9%的人认为只要有钱就会投资子女教育,只有 19.8%不愿意投资子女的教育。在农村,许多青年农民一方面投资子女的教育,另一方面也投资自己,他们主动进行知识和技术的扩充。许多青年农民知道没有知识就没有好的工作,知识才能创造财富,为此他们交学费积极参加各种知识、技术的学习和培训。在家务农的农民请专家下乡讲解、购买科技资料、进城向专业人士咨询技术,这些现象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他们普遍认为知识就是财富,科技创造财富。这些都在证明一个问题,青年农民不再像过去那样轻视教育、对科学毫不重视,他们正在树立重教育、学科技的新观念,这些都将有利于青年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3.2.4 乡土观:弱化

  首先,青年农民他们缺乏对农业活动的兴趣和对土地的感情。由于计划生育政策,青年农民大多是家里的“独生子”.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外面打工,农业生产劳动很少参加,他们户口本上是农民身份,在实际中却不清楚家里到底有多少田地。由于对农村陌生以及缺乏对土地的依赖,他们一只脚其实已经迈出了传统农业社会。他们更愿意外出打工赚钱,因为青年农民认为种地收入低根本没有打工的工资高,对农业生产的放弃成为青年农民普遍选择的道路。通过调查发现,表示现在从事农业不划算的青年农民占到52.3%,他们认为,如果仅仅依靠农业生产来维持家庭生活根本无法维系,因为农业的收入相较于其他行业还较低。

  其次,青年农民对家乡缺乏归属感和认同度。只有 20.5% 的人认同“哪里都不如自己的家乡好,家乡熟人多”这个问题,不赞同的人数占到 59.7%.原本农民生活是封闭或是半封闭的,人们过着自己的日子,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深入,青年农民开始接触外面的世界,他们发现了世界的美好和精彩,同时也是充满诱惑的, 他们想走出自己的乡村,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这样强烈的对成功的渴望,使他们义无反顾的向前,而对故乡就没有了那份浓浓的不舍,青年农民的乡土观逐渐弱化。

  3.2.5 婚育观:开明

  传统的包办婚姻在黑龙江农村地区已经比较少见,很多青年农民的婚姻都比较自由,一般都会选择相亲作为恋爱的开始,但是相亲只是男女双方交往接触的开始,如果说两个人之间没有好感,那么两个人就不会再进行联系,只有两个人相互中意,在以后的恋爱或者婚姻中才能够美满幸福,两个人建立关系并不能仅仅依靠对方的经济状况以及礼金给的多少,这样组成的家庭非常不稳定,很容易在未来解散。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大约有 96.75%的人会自由选择自己未来生活的另一半,虽然有很多是通过相亲介绍的,但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依旧是相亲双方。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现在很多青年农民在寻找伴侣过程中非常注重家庭条件的适配,对近亲结婚以及早婚等行为都有着较为明确的观点和态度,并没有出现违反社会道德以及伦理的行为。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青年农民的各方面意识以及观念都显着增强,他们认为虽然结婚是一件大事,关乎人一辈子的事情,但是每个人都有着选择幸福的权利,如果两个人不能够在一起,就可以选择离婚,这是对两个人来说最好的结果,让双方重新追求自己的幸福。青年农民对于离婚也看的更为开明,寻求正规的法律途径来结束自己的婚姻,可是在离婚过程中,关于财产以及子女抚养等问题依旧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3.2.6 需求观:多样

  社会全面发展带动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越来越富有,生活越来越充实,很多青年农民的生活都向着多元化以及现代化方向发展。他们的生活以及理财消费等方面都更加的科学化,青年农民生活从过去的注重温饱已经转变为注重生活质量,开始向着小康社会迈进,现在很多青年农民在吃的方面讲究营养、穿的方面注重体面、用的方面注重质量、住的方面注重舒适。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很多青年农民将家庭财产都投入到住房,这既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储蓄。农村很多住房现在都是私人财产,青年农民赚钱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造一所好的住处。住房不再是一种必需需求,而变成了一种享受,更是房主地位以及身份的象征。先进消费观念带来的是生活品质的提升。可是这并不能够说明农村地区经济以及生活全面提升了,在黑龙江依旧存在一些较为贫困的地区,这些地区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观念比较落后,很多家庭赚钱之后第一选择就是存起来。按照消费规律,青年农民最初需要满足的就是生存,因此在吃和穿这两方面消费比较高,随着收入提升,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因此用于提升生活品质的消费就会增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现在很多黑龙江地区的青年农民开始注重享受,但是带来的也有铺张浪费以及虚荣消费。生活中过多的攀比以及讲究排场等行为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这也给一些经济情况欠佳的家庭带来了很大负担,很多家庭盲目跟风买东西,别人买自己也买,造成家里经济紧张。例如一家条件并不丰厚青年农民家庭,结婚彩礼 20 万,购置新婚用品等需要 2 万,婚宴酒席需要 1 万,这样算下来,一次结婚就会将家里全部积蓄用完,很有可能还需要借钱。青年农民的虚荣心以及攀比心造成了现在很多家庭入不敷出,家庭经济状况不容乐观。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业推广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