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

青年农民价值观研究相关概念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25 共4116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2 章 青年农民价值观研究相关概念

  2.1 价值观

  “人的行为通常是基于心理基础而产生的,心理基础包括价值观与价值观体系,所谓价值观,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对于一些内容的看法与评价,这些内容包括物、事、人等客观事物”.

  而“价值观体系就是对价值的评价与排序”.②价值观有两个基本的特点,即持久性与稳定性。举例而言,人们在条件稳定时,对某事物的好坏程度的评价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而一旦其经济地位、世界观、人生观等发生了变化,那么他的价值观念也会产生波动。这就意味着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

  对于个人来说,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构成少不了价值观,价值观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准则、精神趋势、需求、感情、愿望、行事态度、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对于社会而言,社会的成熟的文化内涵核心与意识形态都与价值观息息相关。价值观从出生起产生,并在以后的发展和环境影响下开始形成。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地位、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除此之外,父母、朋友、老师等身边人的观点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此外,电视、报刊、广播宣传的观点同样会对人的价值观带来改变。价值观对个人与群体、组织的影响是同时存在的。当客观条件相同时,面对一件事物,人的行为会因为价值观念的区别而产生不同。在单位中,不同的人可能对金钱报酬、工作成就、地位权利等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而这一现象的产生,正是因为价值观有着区别。在一个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当价值观存在分歧时,两个人所做出的行为也是相反的,这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

  以宏观角度来分析,“价值观包括核心价值观与一般价值观两种”.③所谓的一般价值观,又可分为文化价值观、社会价值观、自然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等,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应当遵守;而所谓的核心价值观,指的是社会主体一致推崇、共有的价值观。

  2.2 青年农民价值观

  价值观属于哲学范畴,重点探讨自身或主体的根本利益是否会因为客观对象或改造客观对象的活动而被触及。“在价值观中,处于中心的、本原地位的是核心价值观,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①核心价值体系总结并归纳了整个时代的价值观,通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代称。它们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对于价值观来说,核心价值观处于其中心地位,而为了提升核心价值的可教育性,可以对其进行延伸与拓展,最终得到核心价值体系。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为,应该推动农村改革的步伐,遵循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促进现代化农村建设。在农村改革的发展过程中,新型农民价值观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精神动力。所以,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建立的与现代农村发展相符的青年农民价值观应该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首先应具备民主、法制、平等的政治价值观。教育青年农民,使他们能够具备民主、法制、平等的价值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正确的政治价值观,这在青年农民新型价值观的形成方面有重要作用,也对新一轮的农村建设至关重要。

  其次应具备公平正义、科学发展的经济价值观。这里的公平正义表示的是公民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参与到市场经济建设工作中的态度与方法,也代表了公民在面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利益与责任关系时的态度。而科学发展则是青年农民面对经济发展中的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时所应持有的态度。

  再次是养成幸福和谐和道德文明的生活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来源于公民的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职业道德以及社会公德。培养这样的价值观需要青年农民能够摒弃以往一些消极的文化生活价值观念,认清市场经济环境中产生的部分与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文化生活价值观。以树立幸福和谐、道德文明的优秀文化生活价值观,促进民风与乡风向健康、和谐、文明、积极的方向发展,使得这样的价值理念成为新的社会风尚,促使农民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活价值观念。

  最后要树立合理消费、科学节俭的消费理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青年农民应遵循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要求,形成良好的消费理念与消费方式,消费过程中遵循健康、合理、科学的原则,以此抵制市场经济大环境中由于时尚与广告的引导而形成的竞争性与炫耀性的错误消费观。

  2.3 青年农民价值观变迁

  价值观变迁是指不同时代之价值观变化的现象。从理论上讲 ,价值观变迁应是社会变迁的一项重要内容 .追溯人类历史我们往往会发现, 价值观念的变化通常是整个社会变迁的先声, 例如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潮。

  当时从地主阶级内部分化出来的开明知识分子,固守社会责任和良知 ,对行将腐朽的封建道德与伦理观念进行反思和批判 ,形成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开始了中国走向近代社会的理论探索 ,为此后葬送两千多年封建王朝历史的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社会结构 、政治制度和经济领域的巨大变化 ,也必然会引起了人们价值观的变化。而且 ,往往一个社会的变化, 总是从人们观念的变化开始 .与社会变迁不同的是, 青年农民的价值观变迁是一个渐进并逐渐呈现的过程, 它或强或弱地反映社会、时代的巨大变化。从时代变奏的流程中, 把握价值观变化的轨迹,是因为价值观具有很强的渗透力, 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选择,一般而言 ,青年农民的行为都是在一定观念指导下发生的 .我们可以把价值视为青年农民行为的社会调节器 ,观察现实社会我们会发觉:当一种观念蔚然成风时 ,意味着一种与之相匹配的社会行为选择势在必行 ,当这种选择在政治 、经济 、文化领域蔓延开来时, 这种开风气之先的观念又更强劲地推动了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所以我们通常把价值观变迁视为社会变迁的晴雨表。以此表征价值观变迁与社会变迁的相关性。

  2.4 青年农民价值观变迁的时代背景

  我国社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因此在思考我国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重大变化时,都应该将社会转型作为重要的前提与背景。社会转型这一理念最初是由西方发展社会学理论与现代化理论提出的,最初的作用是对社会结构发生进化性质的转变情况进行描述。该种形式的社会转型最初于西方出现,主要形态包括革命型和改良型。英、美、德等西方国家利用转型,将自身社会结构从以往的落后形态转变成了完全不同的新型现代化形态。一些学者的观点是,西方社会转型理论的发展阶段有三个,它们分别是:

  经典理论时期、实证研究时期以及理论转向时期。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早期的西方社会转型理论的研究基础是社会转型的定义,研究背景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是社会转型具有单向性、一元性。将现代化与西方化划等号,认为转型向资本主义社会就是现代化。后来,因为西方出现了经济衰落的情况,同时,很多学者开始考察苏联、东亚以及东欧等地区,越来越认识到西方标准的现代化模式是不准确的,这个时期出现并兴起了新的多元的转型模式,不过资本主义色彩仍然非常浓厚。所以,稍微参考一下西方的社会转型理论无可厚非,但是照搬是非常不可取的。

  我国当代一些学者从很多角度重新定义了社会转型的含义,宋林飞教授的观点是,“社会转型”应包含三种内涵:表示短时间内社会体制产生急剧变化,制度由旧转新;代表社会结构出现很大的变动;认为社会转型属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转变,认为这也是一种现代化的过程。郑杭生、李强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觉得社会由农业到工业、由封闭到开放、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就是社会转型。

  范燕宁的定义属于经济学的范畴,认为社会转型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由传统转向现代的过程;张雄的定义以哲学的角度为切入点,他认为,社会转型意味着历史发展趋势的主体主动对社会变革进行推动,是一种历史性的、转折性的活动。

  从哲学方面对社会转型展开研究的还有李钢,他认为从本质上来讲,社会转型体现了一种个人与社会发展的终极关怀。王晓明的定义角度是文化学,他认为社会转型的实质其实是文化的转型,也就是社会生活的所有层次与领域都发生了变革。

  从上面的定义方式可以看出,社会转型从广义上来说就是从某种社会性质或形态转变为一种新的社会性质或形态。而狭义角度来说,社会转型不仅包含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还包含了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俗等很多方面的转变,这种转变不是部分的,而是全面的、整体的。社会转型期表示社会的基本特征出现重大变革,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等很多方面也出现非常明显变化的阶段。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民不断探索分析社会转型问题。

  郑杭生教授认为:“社会转型”即“社会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变成城市,农业变为工业,封闭状态变为开放状态。除此之外,郑教授认为我国的现代化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1840-1949年,我国社会处在慢速发展阶段;其次,1949-1978年,我国社会处于中速发展阶段;最后,1978年到现在,我国社会处于快速与加速发展阶段。笔者文中所指的社会转型始自1978年。

  自从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国内经济文化以及思想认识等都出现了较大的改变。中国的社会转型既是从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封闭社会转型为开放社会、传统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社会转型的实现要求我国社会改变为一个富强民主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社会,一个现代化强国。

  自古以来,社会转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首先,激进的方法;其次,渐进的方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是渐进的,并没有利用雷霆方式的强硬改革实现快速的现代化。相反,我国是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摸索,研究总结,不断摸索前进。我国的改革是社会制度的一种自我完善,但是从本质上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到目前为止,“社会主义改革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政治等”.①人们的生活日益受到改革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转型先经过了物质层面,然后经过了体制层面,最后又到了思想文化层面。一开始,我国的社会转型利用了国外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以及现代化社会,这些都属于物质层面;然后,我国又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以往的计划经济,而且我国也在政治体质层面进行了相关改革,这些都是体制方面的社会变革;最后,“社会转型又进入了思想文化层面,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①相比较而言,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较大,并且困难性也相对较大,花费的时间也相对漫长。在这个漫长的时间中,紧紧抓住人的价值观的引导非常重要。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业推广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