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新民市设施农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5.1 优势分析
5.1.1 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
新民市地处东北中心城市沈阳的周边,地理位置佳。
目前沈阳经济区在不断加速推进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生态建设等方面的一体化进程。特别是在交通一体化方面,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进一步推进了沈阳与周边城市的城际公交化运营,开通了沈阳至新民的城际客运公交化线路,并积极推进沈阳至鞍山、辽阳、铁岭等城市的客运公交化运营。新民市在 2013 年就接待游客 79.6 万人次(外地游客 76 万人次),营业收入突破 1 亿元。新民市还结合自身优势,强化乡村风情和绿色生态特色,以"乡村游、温泉游"为特色旅游为重点,大力发展乡村游、农家乐等旅游产业。
大力开发"品梁山西瓜、赏千亩荷花、尝新民血肠、看蒲河美景、泡兴隆温泉"等特色旅游产品。其中,可以以大民屯的国际田园小镇项目为重点,开发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产业;以周坨子镇 3 万亩蔬菜大棚和大民屯镇方巾牛村万亩蔬菜大棚等优势,举办以收获葡萄、草莓、蔬菜等农产品为内容的体验、观光、度假、采摘等旅游活动;以法哈牛、前当堡、兴隆堡等乡镇为重点,开展赵家套、马家套、二喇嘛、大喇嘛等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农家活动,通过开发一系列农事休闲产业,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有效带动了新民设施农业发展,还增加了农民增收。
5.1.2 市场优势
市场需求空间较大,2013 年沈阳常住人口为 76 万人,全市设施蔬菜面积约50 万亩,总产量 54.8 万吨,设施蔬菜总产量仅为总需求量的 14%,因此,新民市拥有极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在继续拓展周边市场后,新民市应将目标市场定位为:稳步巩固京津冀市场,积极开拓环渤海市场,进而辐射东北亚市场。从销售区域看,以茄果类、瓜类蔬菜为主要竞争品进入北京等周边市场,以水生蔬菜、根菜类为主进入港澳、日本等东北亚市场。
5.1.3 加工业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明显
新民市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已有多个被列入到辽宁省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其中方驰农业、恒丰源生猪屠宰、成达肉鸡、绿丰肉牛四个项目均已建设收尾或即将达产,这将对新民市的农业生产格局带来新的改变。加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新民市畜禽养殖小区的建设力度,加快了推进畜牧生产方式的转变步伐。新民市将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和生态化作为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以建设生态畜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建设。2013 年,新民市已投资 1.26 亿元,新建规模化养殖场 21 家,均超过全省平均指标。畜牧业生态建设及畜禽粪污治理成效显著,其中 4 家大型养殖场实施沼气处理畜禽粪便工程;15 家养殖场实施了标准化建设工程,建成无渗漏堆粪场以及实现粪污多次沉淀达标排放;全市 15 个乡镇街 65 个村共 130 处养殖粪便处理设施建设列入省重点督办项目,已完成项目上报、标准制定工作。生猪健康标准化养殖项目已完工 2285 平方米,探索出生猪标准化养殖新模式。
5.1.4 设施农业建设标准化较强
新民市目前已经建成总面积达 235 万亩的无公害生产基地 95 个;拥有大型农产品生产企业 5 家;新民市农业部门针对农产品生产制定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编制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作业手册,并发放到农民手中,目前已有 25 个绿色农产品和 30 个无公害农产品通过认证;另外,新民市还聘请了北京农林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农业专家为技术顾问,在新品种引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对农民进行指导交流和职业培训。
5.2 劣势分析
5.2.1 市场销售影响较大,销售渠道不畅影响种植结构
由于对市场的密切联系,新民市设施农业发展较为盲目,设施农业建设方向、力度与市场需求联系并不充分、决策较为盲目,相比发达地区而言,信息的公布公开情况相差甚远,新品种应用、作物种类、茬次安排、环境调控、设施运行、病虫害防治、施肥水平等生产水平参差不齐。产品市场销售方面,销售渠道局限性大,市场销售仅限于内城镇周边,外市场还有待开拓,贩销运销人员队伍有待建设。在销售结构上存在系统性较差、销售渠道较为传统的问题,农产品市场布局的不合理,使得很难形成销售网络。设施产品在质量检测、精细包装、品牌建设、分级上市等方面还有待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经济作物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都有待提高。
5.2.2 设施农业投入不足,发展不平衡
新民市在设施农业上主要以发展大棚经济为主导,其他类型的设施农业发展缓慢。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1、温室大棚建设占比小,全市设施农业面积占耕地总面积不足 8%,设施农业总量小,发展不平衡;2、机器制造的壁温室26.91%的比例后,与新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近年来,许多地区都增加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强度,但是新增的温室类型多是以机筑厚墙体温室为主,由于受各地投入资金有限、建设质量、建造技术、土质等问题的影响,存在着作物生产和人员生产的安全隐患;3、设施农业规模化程度低,新民市共有 115 个较为集中的大棚、温室,其中百亩以上规模的设施农业仅为41个,占比为35.56%,并且各地区之间存在种植水平差异,规模效益不明显;4、由于受到设备结构不合理、选址不当(遭受风灾,水冲)、民用建筑墙体工程质量问题(墙倒塌)、资金缺乏等问题的影响,造成群众积极性降低,温室利用率为 83.5%,有 44 个小的有限的作物栽培温室,温室利用率不高和收入效应是显著的;5、设施农业管理水平低,收入不稳定,有些地区每亩收益地区 1 万元。
5.2.3 技术、资金及土地等生产要素支撑性不强
在政府扶持方面,新民市有些区县政府存在补贴力度不够、发放不够及时到位的问题,在土地承包商上政府没有给予的协调不够,使得土地难以规模化经营,设施农业的效益难以显现;新民市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比如体系的定位、功能和结构上还存在着许多不准确、不完善、不合理之处;在公共服务方面,存在混淆公共福利服务和农业技术服务和商业服务、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机制的缺乏和公共服务功能落实不到位问题。
5.2.4 设施农业生产机制不健全
在设施农业生产机制方面,新民市还存在许多不足,没有形成健全的生产机制。设施农业中大量使用农药、农膜、化肥、除草剂等,如果不严格控制将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果树花量减少、蜜蜂大量死亡等现象。由于资本投资农村环境保护的缺乏,加之农民环保意识是不够的,和对农产品盲目的追求数量,导致土壤环境的破坏、污染地下水和空气污染,特别是对废旧农膜和畜禽粪便的不合理处理是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的最大危险。
5.2.5 设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是设施农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前文已经论述农业技术推广实际上是设施农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只有高素质的技术应用者才能推动设施农业建设。然而,目前新民市设施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建设较为缓慢,在政府主管下的科技普及推广体系不够完善,各级乡镇政府和农业推广站培训力度不够,导致农民缺乏足够的设施农业栽培知识。还有的地方菜农技术服务体系也不够完善,加之生产者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使得设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最终造成在设施农业生产中存在着许多风险。
5.3 机遇分析
5.3.1 政策机遇
政策支持对于新民市设施农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时期,是新民市推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统筹城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中药时期。新民市要按照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做强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结合新民实际,制定好规划。2013 年,新民市根据规划,实施了百万亩的瓜菜生产基地建设工程。已经建成 89.1 万亩蔬菜生产基地,设施农业面积达到 31.2 万亩,打造了以农业示范中心为龙头,带动张屯、大民屯、红旗、罗家房等乡镇地区的,以暖棚、冷棚和裸地菜蔬菜为主的生产基地体系。
5.3.2 农产品质量检测推行较好
质量是产品的"根基", 是农产品最好的标签, 新民农产品质量在业界普遍受到认可,这得益于新民市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的检测。新民市在全市的地区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并在柳河沟、大民屯、兴隆堡、胡台和梁山等乡镇设立了 17 个外来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点,对大喇嘛、大民屯、梁山、兴隆堡、周坨子、二红旗等大型蔬菜生产基地坚持每月至少执行抽样检测一次,现已对其检测蔬菜样品累计达 153 个。
5.3.3 龙头企业拓展农村就业途径
新民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发展壮大农事龙头企业,培育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增加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新民市设施农业发展呈现出区别于辽宁省其他地区的发展特色和区域特色,如新民市在西瓜种植、玉米种植、池塘养殖方面基本上形成了农户+公司的生产模式,一方面农户在公司技术要求和支持下,通过加大投资力度达成设施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农户通过与公司密切合作,保障了预期市场收益,进而降低了市场风险,从而在市场角度降低了设施农业的风险投入。而且,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也有效地促进了新民市农村的进一步分工发展,对推动新民市设施农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5.4 威胁分析
5.4.1 市场销售滞后,经营能力弱
由于新民市设施农业的布局不够集中,缺少大规模的强竞争力种植区。虽然设施农业产出的经济效益较好,但是与其配套的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受到规模的限制,吸引不到充足的投资,无法实现产销同步发展,市场销售方面的不足,影响了设施农业的效益。同时,由于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大部分由粮农转变为菜农的农民,习惯了之前旧的生产方式,对设施农业的理解不到位,接受和推广能力差,许多农业对设施农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不佳,降低了设施农业的产出效益,还存在有些农民往往因为少数的几次效益减少就丧失掉信心,造成设施农业的荒废。
5.4.2 品种较为单一,抗风险能力差
如果某一农产品一窝蜂式地单一品种种植就会造成该产品相对过剩的状况,经济效益就会逐年下降,季节性的并价会不断缩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无序竞争越来越严重,区域生产特点不明显;二是,盲目性的生产,造成品种种类上单调;三是,由于现如今的高端蔬菜品种多是从国外引进或改良的品种,具有自土知识产权的国产品种使用比例较少,造成蔬菜种业资源使用上的风险加大;四是,近年来农资产品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不断提高,并且自然灾害多发。
这就造成生产成本高,使得多数本就抗风险能力较弱的设施农业效益下降。
第4章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4.1存在问题4.1.1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陈旧,总量偏少随着社会各界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视程度加深,双鸭山市建立的多个文化设施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目前而言,文化站的场地...
第三章沈北新区失地农民安置现状及存在问题3.1失地农民安置现状3.1.1失地农民现状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分布于沈北新区近郊处,主要有沈北新区道义街道、虎石台街道、辉山街道、新城子街道等一系列街道村屯。这此街道紧连沈北新区区中心,经济基础相对较好...
第4章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4.1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养猪业访谈调查结果,我国目前影响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4.1.1产业环境缺乏压力我国养猪业所存在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养猪业是一种...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大规模的城市扩建行动。当城市扩展到城中村、周边村时,自然而然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因为想种地却无地可种、想上班却无班可上、想买房却无钱购买而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现在...
第7章结论7.1主要结论玉米是牡丹江市主栽粮食作物,其生产资源条件得天独厚,产业开发空间巨大,农产品市场前景好,玉米产业已经成为牡丹江市的主导产业之一。但从目前来看,牡丹江市玉米产业发展潜力还远未充分发掘出来,玉米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第3章牡丹江市大豆产业发展现状3.1牡丹江市大豆生产情况大豆产业是牡丹江市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是部分农民收入重要来源。在2009年数据来看,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41万亩,2009年全市大豆播种面积348万亩,大豆总产量在50万吨左右...
第四章农村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4.1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4.1.1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手段就是农村的信息化,这也同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从古今中外的发展历程与经验看,农村信息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建设...
第五章湖南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湖南省是我国南方的重点林区,实现全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5.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切实转变旧有思想观念,以生态文明的理念统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加强林业...
第二章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2.1研究的目的、意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一个国家是否繁荣昌盛,是否达到文明和发达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一段时期以来,湖南作为南方的重点林区,现有的森林...
农村垃圾处理与城市垃圾处理同等重要,农村生活垃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可能滋生一些病毒细菌,这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它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