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

国内外设施农业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1-25 共351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3 章 国内外设施农业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3.1 国外设施农业经验借鉴

  3.1.1 日本设施农业的经验

  日本作为一个国土资源贫乏的国家,几乎各类果蔬都依赖于温室生产,而其温室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综合环境调控技术通过智能化的计算机系统控制,栽培种植需要多因素控制监测植物的正常性成长。而在加工这一个环节通过半自动机械化装备实现农业生产耕种与收获以及包装等农产品加工的机器化大装备生产。

  为鼓励设施农业的发展,日本针对不同的发展时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支撑农业政策的实施,促进了耕作方式的推广,这些法律增强了对设施农业发展的政策保护,推动了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同时日本实施积极的财政融资措施来给予设施农业发展一定的支持,对于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国家给予 80%-90%的财政补贴,而农机购置上农民可以分别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获得 50%和 25%的补贴,而日本农协也根据相关法律构建合理的法规性体系,保护农民的利益减少市场的风险,通过农协金融系统独立于商业银行的地位及特点,日本的农业科研推广上更可以直接的投入到设施农业的发展中。

  3.1.2 荷兰设施农业的经验

  荷兰作为世界上实施设施农业最为成功的国家,其设施农业建成了 1.5 万公顷的玻璃温室面积,份额达到了全球份额的 25%,设施农业生产的 80%实现了出口。荷兰设施农业取得这样的规模优势是与其先进的科学方法相一致的,荷兰设施农业主要的实施重点如下:一是根据农业生产条件确定专业化水平,农民只生产一种农作物如黄瓜、番茄等,利于集中开发并降低成本。通过循环再利用的闭路系统实现节水 23%和节肥 33.9%,有效的减少了温室的污染。二是其温室营造系统和配套设施的专业化生产体系,通过集成化处理可以将温室造成的材料交由专业化公司去制造,设施产品按照工业生产模式是进行生产,通过引入智能的温室控制系统,针对农作物不同的需求,实现整个蔬菜生产过程的无害化的调控性处理,通过对水肥一体化的处理,实现设施农业的精准化及最大化的循环利用。

  三是深化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农民将同归缴纳会员费支持农产品审查耕种和销售,积极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式发展,深化设施农业在这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设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3.1.3 以色列设施农业的经验

  以色列是一个土地贫瘠、资源短缺的国家,但其设施农业发达程度较高,粮食实现了自给,并且蔬菜和水果实现了出口,在农业创汇上实现了年均 13%的增长。设施农业的高度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经验:一是对于农业可以给与财政补贴和投资政策的倾斜,并积极的进行农业推广;二是发展具有特色的温室覆盖材料,并应用滴灌技术进行植物的培育,充分利用光合作用进行光谱控制,使得水肥光热达到最佳的适宜条件,通过控压补偿灌溉,电子控制机水肥连供技术实现作物的最大化吸收,扩大农产品的产量;三是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载体,进行订单式的种植,通过农业合作在加工等流程上一体化处理,实现利益保障机制的灵活处理,为产业化经营做合理性保障。

  3.2 国内设施农业经验借鉴

  3.2.1 福建设施农业发展经验

  福建设施农业是政府主导带动型,其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发展;一是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生产管理和参与机制,除负责技术指导外,也加强对无土栽培、集中性育苗的示范,通过指导和培育栽培技能增强参与性。对农民进行选点发展设施农业,例如福州市农业局分别在闽清、罗源等建设示范点培育以色列的进口种苗;二是发挥其资金雄厚技术优势,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提升设施农业效益加强农民的参与,充分将本地的优势发挥出来,建设大规模的连片大棚,在长乐、福清等地段拓展微喷灌 1430 多亩,通过设施农业专业公司等一批示范性企业的发展,建立现代化的栽培设施配有防虫网和遮阳网等配套设施;三是通过签订农产品的购销协议,通过专业的合作社,充分发挥资金、土地及劳动力等优势因素,根据订单式生产的原则,提升设施农业的高附加值性,通过打造完善的产业链条实现增产 500 多亩大棚的目标,实现了农民每年增收 2 万元.

  3.2.2 江苏设施农业发展经验
  
  江苏省作为设施农业实施较早的省份,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确立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来持续推动实现设施农业发展的政策,重点发展错季蔬菜生产和淡季农产品的种植,根据现有的设施农业规模细化分工强化责任。江苏省政府将设施1及扶持程度。具体做法如下:一是通过加大资金的投入,为投入设施农业生产的农民提供资金的贷款和财政补助,根据 1:1 匹配的原则,对温室、大棚及配套设施的补贴达到 3200 万元,在用好国家政策的基础上个乡镇以通过奖励的方式实现对于设施农业的补贴,提高了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二是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发展设施农业,在大型农产品批发中心根据区位便利及管理规范化的条件,进行功能性分区的改善,将现有的农产品市场划分为果蔬、粮油及水产品区,在购销上实现了一体化的设施服务网络;三是通过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带动设施农向效益化和规模化发展,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的整体要求,打造现有产供销相衔接的机制,根据主导产业的参与度实现设施农产品的跨地域发展。四是根据规划设计服务的要求,积极的推广反季节的蔬菜品种的种植,通过对防疫防控上的技术支撑,实现设施农业的高质量提升。

  3.2.3 天津设施农业发展经验

  天津市设施农业在结构发展布局上大面积推厂蔬菜嫁接技术的应用,如日光温室内种植黄瓜,通过秋延后栽培和春季早熟栽培实现多项农业技术的集成和应用,迎合了居民对消费需求、种类丰富的各种蔬菜过度的要求,根据现阶段发展的特点,天津市制定了以下的发展战略:一是根据自然资源优势生产无公害、绿色及有机设施农产品,继续创立设施农产品品牌将本市设施品牌农产品打入国外市场;二是发挥农产品运输距离短、生产时间适宜和成本较低的相对优势,对全市发展设施农业的规模统一布局,将经济层次分类为主的原则实现环境的不断优化;三是本着节能减排的要求,实现无公害产品的栽培技术规程标准进行生产,使得设施农产品的高附加值性较为明显。

  3.3 国内外实施农业发展对于新民市发展设施农业的启示

  3.3.1 经济、社会和生态三重性可减少风险损失

  新民市可通过经济、社会和生态的一体化运行,促进农业总量和质量的提高。

  据现有设施农业比较效益较低的特点,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水产畜牧业的比较效益实现其固有价值,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开发区的集聚扩散效应,实现其对设施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带动引领作用,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由于技术推广涉及技术选择、试验、应用上的难度,由政府来负责实施,会造成额外成本高昂,全部由政府负责运营的高科技园区一般效果不好,所以要依靠政府利用财政提供运营以及服务等,让设施农业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劳动力资源较为充足,村民种植技术较为成熟是新民市设施农业发展的有利保障。另一方面各级领导重视,各方部门对设施农业及相关产业的扶持是设施农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因而当地政府确定发展传统的蔬菜产业,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外销潜力大,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3.2 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可提升产业升级能力

  新民市在农业科研投入状况方面,需要完善督查考核体系,成立督查组,对规划落实品种确定、设施配套、技术指导、市场对接等重点方面进行阶段考核。

  在农业推广方面,主要在春播及秋播编制时间节点编发通报,对各镇发展高效农业承诺的内容、目标视察高效农业、高效农业重点工程建设予以政府政策支持,加大对先进设施农业工作者及集体组织的奖励,全面提高考核标准,在规章制度等文件上严格要求。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和技术,是设施农业发展的先觉条件,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法宝。缺乏开发新品种新技术的创新能力,限制了设施农产品的合法生产的品种使用成本,在获得由自育品种带来的高额利润上难度较大,新民市政府要以打造全国名牌产品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品牌效应,实现统一品种植、品牌、包装、宣传,实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进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3.3.3 根据地域差异性来优化物质和能量投入

  新民市要根据本地资源优势与区位条件,把低碳环保生态经营理念贯穿于设施农业发展的全过程。以市场的有效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核心,积极建设发展设施农业,促进设施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积极引导农民专业能手、农业大户、合作社及其他经济组织参与设施农业发展,共同推动新民市设施农业发展,加快设施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侧重点。

  其次,政府企业及相关部门加强对设施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政策帮扶,逐步完善和形成设施农业技术及设施农业体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以设施智能化专业化特色化集约化为目的,重点实现设施农业信息化发展,产业化发展,推动地区经济进步。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业推广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