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济南都市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4.1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与机遇
近年来,伴随着济南市人口的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传统农业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多样性的需求,同时人口密度的增加加剧了城市环境的恶化,城市生态破坏严重,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护大,城市和农村消费差距越来越大,能解决以上问题的都市农业是必然选择。济南市除了具备发展都市农业的良好基础外,十六届五中全会后,济南市政府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推动了城乡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过渡,为发展都市农业创造了条件和机遇。
4.1.1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
1)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基础稳固
济南市(36° 40' Nil?" 00' E)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是黄河冲积平原,中部是山前平原,南部是低山丘陵。山地丘陵部分达3000多平方千米,平原部分达5000平方千米。济南市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6°C,无霜期178天,日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685mm.济南市内除四大泉群外,附近郊区地带还有六大泉群,著有泉城之称。黄河、小清河流经市内,护城河环绕城区,市内有大明湖和白云湖等湖泊,水源充足,为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创造了资源条件。
数量达198.74万,劳动力资源较丰富。农业生产总值突破450亿元,2012年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538.66千瓦,粮食蔬菜肉类总产量稳步上升,粮食增长到每公顷6285千克。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7年到2012年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从59.64万公顷扩大到60.69万公顷,虽然2012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有所下降,但比2007年增加了 1万公顷,总体呈现扩大趋势。其中2012年粮食和蔬菜播种面积较2007年相比都有所增加,油料作物和染國的种植面积略微下降。2007年粮食作物的总产量为268.01万吨,2011年达到峰值为295.84万吨,2012年虽有所下降为286.03万吨,但突破了 285万吨,较2007年增加了 18.02万吨;水果总产量从2007年到2012年逐年升高,从44.87万吨提高到50.56万吨;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从2007年到2012年总体为上升趋势。通过对济南市各时期经济指标和近几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值的分析,可以看出济南市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具备发展都市农业的农业基础。
2)优越的地理区位、便利的交通打幵外部市场
济南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地理区位优越、交通运输便利,与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大城市联系密切。航空方面,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属于全国综合4E机场之一,吞吐量方面,为山东第二大空港。公路方面,南北方向的有济广高速、京台高速、京沪高速,东西方向的有济聊高速、青兰高速、青银高速,国道104线、220线及16条省道贯穿城区,绕城高速将济南市环绕一周,济南市是全省公路网络和高速公路的中心柄纽。铁路方面,济南是京沪、胶济铁路的交汇城市,又处在京沪高铁的中间位置,具有巨大的福射和带动作用,具有一个四通八达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农产品可以通过以上运输途径方便快捷的运送到全省乃至全国并可以直接面向国际市场,因此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便利的交通为济南都市农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外部市场。
3)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蕴含巨大消费潜力
伴随着济南市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相应的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结构不断升级,人们不仅需要农业提供新鲜安全的农产品,而且对生态农业、农业文化、旅游的消费日益增加,对农业功能有多样化的要求。如表3显示济南市居民从1985年到2012年粮食需求量逐年下降;植物油肉类购买量成上升趋势;蛋类的购买量1995年达到22.96千克,2000年之后有所下降;鲜菜的购买量1995年突破140千克,近年的需求量幵始降低;鲜瓜果购买量从1995年的50.39千克增加到2000年的87.26千克,之后略微下降到2012年的65.82千克,但总体趋势是上升的,从中可以看出济南市居民近些年对农产品的消费结构不断调整变化。另外,近些年济南市居民假円去市郊农园休闲的现象普遍,很多居民选择长期租住市郊农村土地享受W园生活。传统农业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居民的消费需求,这就为济南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巨大消费市场。
4)科技、资金、人才优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科技方面,济南市农科院自2009年成立到2012年科研项目超过30项,收集农作物物种200多份,培育新品种14个,开发10多项高效农业生产技术;济南市建有十平方公里的农业高新技术幵发区,六大县区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也正在建设当中,形成了以''一区六园"为向导,二百个都市园区为骨干、五十个品牌基地和二十个现代农业示范镇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格局。"十二五"期间,济南市已建成15个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另外还有15个在建当中;济南市推行"双推"计划,即以品牌基地与都市园区为基础,以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为技术路线,按照良种+良法+科技人员的模式,成功完成了上百项推广项目,共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各三百多种,推广面积二百万亩,科技成果转化率超过百分之七十六。
资金方面,近几年济南市财政支出在农业方面逐年加大。从表4中可以看出,2007年济南市第一产业农业的固定资产投入为433464万元,到2010年突破680000万元,2011年略微有所下降,到2012年达到624114万元,6年来增长了 43.98%.
另外,2005年济南市政府完善了投融资运行机制,建立政府投融资平台,简化银行投融贷程序,加快资金流转速度,资金支用率由2005年的73.34%提高到2008年的94.58%.政府此举,扩宽了投资融资渠道为济南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资金的支持。
人才方面,2011年济南市科研机构有123个,每万人中有1300多人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如表5所示,济南市高等院校从2000年的16所增加到20.12年有70所,在校学生由2000年的97.79万人扩大到2012年151万人,2012年毕业人数就达到40.2万人。另外,政府围绕济南市10大农业主导产业,建立了一支为市县乡农业发展服务的农业专家队伍。同时,市农业部门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活动,到2011年全市共培训农民4万余人,培养了一批批农业科技实用人才,为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5)政府政策的支持提供可靠保障
多年来,济南市农业局针对现代农业园区的基础设施、规模经营、现代科技、保险物流、专项建设五大领域进行扶持,每年选出20个品牌基地、30个农业示范园区、10个农业示范镇,根据不同情况投入20到30万元资金。重点扶持的农业园区现有165处,最高者可获得50万资金,对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另外,市农业局在全市筛选了9家优秀现代农业园区和1个乡镇单位作为加强沟通与交流的农业咨询联系单位。其中有章丘市百脉泉生态农业观光园、济南清荷都市农业观光园、济南平安农业科技生态园及山东凤凰谷瑞邦葡萄酒庄园等,这些单位及时向市政府研究室提供农事信息和服务决策,推广自身良好的管理模式,为济南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实践载体。
4.1.2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机遇
1)发展都市农业是历史必然。济南市区农业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传统农业格局,在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进程中,济南市城郊农业已发展成熟,发展都市农业是大势所趋。近十年来,济南市不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物质基础装备,加大农业科研力度,推进市区与农村的经济关联度,农业质量有较大提升,农业结构趋于完善,农业物质基础和科技力量逐渐提高,为济南市都市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农产品加工发展空间大。农产品价格低直接制约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国家单纯通过行政手段稳定粮食价格,提高农民收入的办法十分被动。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应从农产品本身的价值入手,调整其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目前济南市农产品大部分以初级产品为主,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初级农产品逐渐被安全、营养、保健的高效产品所取代。因此,农产品加工发展空间巨大,都市农业发展势在必行。
3)畜牧业发展提升空间大。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市民对肉、蛋、奶农产品的品质及数量需求日益增加。《营养改善行动计划》中建议:每人每天要饮用200到300克的乳制品,每人每年消费量要达91.25公斤。按照这个标准,目前济南市畜牧业乳制品的供应量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而就济南市2010年来看,肉类产量达38.1万吨,蛋类产量达36万吨,奶类产量达31.2万吨,畜牧业总产值109.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8%,因此,济南市畜牧业发展提升空间巨大。另外,济南市畜牧业发展存在基地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亟需发展都市农业来解决。
4)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空间大。济南座市落在齐鲁大地上,深受孔孟文化的熏陶,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济南市以泉水著称,市区属于丘陵与平原的交接地带,市区周边自然景观各具特色,市郊南部为山区,名胜古迹众多。济南市依托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建立了九如山瀑布群、金象山旅游风景区、九顶塔民俗欢乐园等,为满足游客休闲度假、生态观光民俗体验等旅游需求,济南市可开发一系列魅力新农村度假项目、高科技农业观光项目、农家乐体验项目及乡村购物旅游项目等,因此济南市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空间巨大,为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带来契机。
5)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从20世纪90年代幵始,随着济南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矛盾越来越多。要改变以上困局,只能统筹城乡建设,缩小两者差距,进行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需要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格局,市区须利用其优势发挥福射作用从而带动市郊及周边地区乡村。正是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要求济南市都市农业的发展,这有利于调整乡村农业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乡融合,形成一种农村服务城市,城市反哺农村的现代体系。因此,发展济南市城乡一体化需要都市农业的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为发展济南市都市农业带来新的机遇。
4.2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的问题与挑战
4.2.1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的现状
济南市农业结构的调整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历经三个阶段:1978年到80年代中期是大量生产粮棉油的阶段;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是城郊农业发展时期;从2000年以后城郊农业逐渐向都市农业幵始转变,人们对农业生活、生态、文化等功能要求更高,近年来,在城乡一体化的推动下,济南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更为迅速。
济南市都市农业中以生态农业为主的生态观光园主要分布在济南市周边和南部山区地带,这种生态园区主要结合当地山区或泉源的景观特色,集休闲、观光、度假、旅游、就餐、会议、培训为一体,被誉为济南市的后花园。其中八里略生态农业园区就是代表之一,该园区位于历城区仲宫镇刘家村,距市区20公里,总面积达6500亩,整个园区森林覆盖率达96%,为济南市提供一个天然氧吧。园区内划分为农家餐饮区、乡村度假区、特色购物区、文化娱乐区和生态旅游区五大区域,周末来此休闲娱乐的市民众多,年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类似园区的还有遥墙玉龙湾农业观光园、仲宫月亮湾农业观光园、章丘市百脉泉生态农业观光区等,为忙碌的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放松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
济南市远郊地区主要以科技园区为主,该类型园区生产规模较大、科技水平较高,是都市农业的科技示范和推广中心。历城区唐王镇韩西村的现代科技示范园是其中之一,该示范园分为四个部分:生态观光区、工厂育苗区、特色采摘区、有机种植区。在这里先进的工厂化育苗方法、现代化的温室种植技术等得以示范传播,为先进农业科技提供了展示推广的平台。类似的园区还有长清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长清区的长清茶、双泉五彩花生、归德、孝序大蒜、"兵兵Q"鸡蛋等品牌作物都是现代科技推广的成果。
建立在都市农业品牌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地区文化的特色农业是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近年来济南市实施品牌战略,全市认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放心蔬菜、国家地理标识农作物683个,其中章丘大葱、曲堤黄瓜、鲍家拜菜、平阴食用菌、唐王大白菜、仁风西瓜等农产品家喻户晓,这壁品牌基地园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化生产,提高科技含量,完善经营管理,在产品特色的基础上发展生态、米摘等休闲生活功能,进一步提局济南都市农业的水平。
济南市发挥都市农业的文化教育功能,结合当地农俗风貌,依托名胜〗卩迹,建立九顶塔民俗风情同、朱家峪等特色景点。同时借助赏花、采摘、垂钓、文化节等形式,提高地区品牌知名度,拓展农业文化内涵。例如历城草莓采摘节、王家略樱桃采摘节、平阴玫瑰节、张夏杏花节、黄河湾捕捞节等,吸引了众多的市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4.2.2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存在的问题
1)都市农业园区管理不规范,产业化水平低。近年来,济南市都市农业园区数量明显增加,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但是园区运行不规范,技术型、管理型、市场幵发人才匮乏,园区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另外,园区内农产品标准化程度及加工程度低,农产品附加值少,企业与园区的联系脱节,无法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农工贸一条龙的产业链条。龙头企业规模小无法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2)项目内容缺乏特色,功能单一。自2000年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起来,市郊出现很多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这些项目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向市民提供餐饮与住宿。然而随着数量的增加,农业民俗特色不突出,内容多以农家饭为主,一味的强调休闲娱乐作用,都市农业缺乏文化内涵,生产功能不能发挥,同时,产生大量旅游垃圾不能及时清理,反而破坏了生态环境。
3)近郊农业效益低,经济结构优化慢。济南市近郊农业以常规农产品为主,过于注重粮食生产,粮棉油产品比重过大,地租昂贵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较低。
缺乏特色品种和整体规划,没有形成规模化管理,且产业化水平低,经济结构优化缓慢,科技创新力度不强,没有竞争力。
4)土地制约,流转困难。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动下,济南市土地价值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土地变成非农业用地,土地流转问题尚未解决,开发土地所得利益成为经济重要来源之一,更加大了土地流转的难度。家庭为単位的土地承包地分散而难以集中,限制了农业技术的推广。
4.2.3解决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问题的建议(近景)
1)合理规划,整体布局。济南市各地区地形不同,距离市中心远近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的区位成本不同,应根据各地段情况规划适合的农业发展模式,这样才能够解决济南市近郊农业效益低的问题,避免木桶效应。可以按照近郊、中郊、远郊三个层次规划布局。近郊地区,距离市中心最近,成本较高,人才、技术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兒善,交通便利,可发展技术密集的集约农业,建立高科技农业示范同区,依托近郊历史文化遗迹,幵发农业旅游项目,发挥都市农业的文化教育、休闲旅游功能;中郊地区,兴建特色蔬菜、果品基地,发展特色、创汇、设施农业,优化农业结构,扩大农业同区规模,进行标准化生产,建立现代无公害农产品生态园区;远郊地区,是农产品主要生产区,在保证粮食供应安全的条件下,培育优质棉、粮特色农产品,发展畜牧业和反季节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业效益。
2)扶持龙头企业,完善管理机制。重点打造济南市特色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创立自己的品牌,进行技术改造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注重农产品深加工、存储、运输的技术改革,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品生产链条。釆取入股的方式带动农民参与企业的经营,加强企业与农户的联系,同时,龙头企业之间要强强联合,交流经验。园区责权分明,按照企业经营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科学管理,吸引管理型和农业推广人才,鼓励工作人员以科研成果或技术入股,参与到园区的管理建设中。
3)鼓励科技创新,突出自身特色。济南市是山东省会城市,应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依靠科技力量,引进当代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的同时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培育优良品种,培育农业高科技人才,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作用,让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真正下到田间地头把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推广到农户之中,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鼓励农户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发农俗项目,搞活生态旅游,不仅仅吃农家饭,还可以釆摘果实干农活,体验农事的乐趣,开展儿童农俗文化教育乐园,发挥教育作用,建立休闲度假村或者把土地租赁给市民,让市民享受世外桃源的生活。同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将自然环境与农户利益挂钩,提高农户保护生态的自觉性。
4)深化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灵活创建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机制,便于农民将土地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的进行租赁、转让;对小面积流转的土地,可以建立农民土地合作组织,在一定规模上进行集中,统一经营;也可以按照股份制的方式将土地入股,进行合作式开发。构建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实现土地流转便捷化、信息化。在市郊及乡镇建立土地流转组织,为农民土地流转进行服务,同时,开放市郊、乡镇土地流转信息交流平台,及时提供土地流转供求信息资源,引导农民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土地流转。对不具备土地流转的地区,发展第二、三产业,推进非农业从业人员向非农化转变。
第4章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4.1存在问题4.1.1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陈旧,总量偏少随着社会各界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视程度加深,双鸭山市建立的多个文化设施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目前而言,文化站的场地...
第三章沈北新区失地农民安置现状及存在问题3.1失地农民安置现状3.1.1失地农民现状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分布于沈北新区近郊处,主要有沈北新区道义街道、虎石台街道、辉山街道、新城子街道等一系列街道村屯。这此街道紧连沈北新区区中心,经济基础相对较好...
第4章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4.1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养猪业访谈调查结果,我国目前影响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4.1.1产业环境缺乏压力我国养猪业所存在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养猪业是一种...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大规模的城市扩建行动。当城市扩展到城中村、周边村时,自然而然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因为想种地却无地可种、想上班却无班可上、想买房却无钱购买而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现在...
第7章结论7.1主要结论玉米是牡丹江市主栽粮食作物,其生产资源条件得天独厚,产业开发空间巨大,农产品市场前景好,玉米产业已经成为牡丹江市的主导产业之一。但从目前来看,牡丹江市玉米产业发展潜力还远未充分发掘出来,玉米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第3章牡丹江市大豆产业发展现状3.1牡丹江市大豆生产情况大豆产业是牡丹江市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是部分农民收入重要来源。在2009年数据来看,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41万亩,2009年全市大豆播种面积348万亩,大豆总产量在50万吨左右...
第四章农村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4.1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4.1.1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手段就是农村的信息化,这也同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从古今中外的发展历程与经验看,农村信息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建设...
第五章湖南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湖南省是我国南方的重点林区,实现全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5.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切实转变旧有思想观念,以生态文明的理念统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加强林业...
第二章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2.1研究的目的、意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一个国家是否繁荣昌盛,是否达到文明和发达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一段时期以来,湖南作为南方的重点林区,现有的森林...
农村垃圾处理与城市垃圾处理同等重要,农村生活垃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可能滋生一些病毒细菌,这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它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