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教师则是教育教学实施的主要因素,提升教师素质是提升教育质量及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的一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提升职前教师的举措,也逐渐对教师及职前教师的信息素养开始关注与发展。信息社会中,信息素养关系到一个人的全方位发展,不仅仅是现时发展,也包括未来的发展,未来的职业规划及教师的终身教育。
本研究选取物理教育专业、化学教育专业、生物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五个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信息素养为研究内容,重点对这几个专业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四个维度展开现状调查,分析影响师范生信息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研究结论。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自主编制信息素养调查问卷,对四个专业的师范生、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进行信息素养现状的测量与分析,以比较其差异。
本论文首先梳理现有研究,对目前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针对现有研究指出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其次,确定信息素养指标体系。信息素养指标体系的确立直接决定着信息素养程度的评价,更是问卷设计的依据。本章采用文献法建立初级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法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赋权,建立物理师范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编制预测问卷。
再次,对初级信息素养指标体系进行实证检验。通过两次测量及项目分析检验初级指标体系,反复修改,最终建立信息素养指标体系,编制信度、效度均良好的测量问卷。
然后,对大学生进行现状测量。对 2011 级物理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深入分析研究,分析得出物理师范生的整体信息素养中等,其中信息知识的水平较低,信息道德水平较高,在信息知识与能力方面有待提高。同时,测量多个专业与不同学历程度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与化学、生物、小学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大学生及硕士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得出,物理师范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水平亟待提高,应多参与实践活动提升自我信息素养。
最后,利用相关分析,分析影响物理师范生信息素养的显着性因素。对物理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影响一方面来自于社会网络道德建设、学校管理导向和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另一方面受到个人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例如学生对于信息素养的重视程度、参与实践的态度和作为一名未来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同时,对学校的管理、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及网络道德环境提出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物理师范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
(二)终身教育理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物理师范生信息素养指标体系确定
一、信息素养内涵的研究
(一)信息素养
(二)教师信息素养
(三)物理师范生信息素养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架构
(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
(二)评价指标体系项目设置
(三)评价指标内容详细说明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法评判
(一)专家评判问卷的设置
(二)专家评判的结果分析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赋权
第三章 物理师范生信息素养指标实证检验
一、实证检验问卷预测的形成与发放
(一)初测问卷的结构
(二)初测问卷的形成与发放
二、实证检验问卷预测的项目分析
(一)遗漏值及描述性检验
(二)极端组比较
(三)同质性检验
(四)项目分析综合评判
三、测量问卷的最终形成
(一)二次测量问卷的发放与项目分析
(二)信度检验
(三)效度检验
第四章 物理师范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
一、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一)问卷调查的对象
(二)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二、物理师范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现状调查的整体分析
(二)一级指标层次分析
(三)二级指标层次分析
三、物理师范生现状调查比较分析
(一)物理师范生性别差异对比分析
(二)物理师范生对信息素养态度差异对比
(三)物理师范生与硕士信息素养对比分析
第五章 物理师范生信息素养比较分析
一、大学生信息素养差异比较
(一)师范生不同专业差异比较
(二)文科与理科专业差异比较
二、师范生与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差异比较
(一)学历程度对信息素养水平的影响
(二)学生态度对信息素养水平的影响
第六章 物理师范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物理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对物理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影响
(二)个人非智力因素对物理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影响
二、研究的建议
(一)加强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发挥图书馆功能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三)构建教学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
(四)创设良好的网络道德环境关注学生信息道德教育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物理师范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一、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一)问卷调查的对象。现状调查的对象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的本科生,主要对象为物理专业大四的学生,同时,对化学专业、生物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进行测试。...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企业管理的新需求,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新型财会职位信息化的目标得以实现。而这样一个目标的实现,恰恰又一次让传统财会职位受到严重冲击。在与新型财会职位的比拼中,传统财会职位无疑大败而归,传统财会所做的一切工作,...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理论到临床课的桥梁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对后续课程学习及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务院于2009年4月出台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培养中医药人才是促进中医...
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就是淡化专业界限,促进学科交叉,顺应市场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从之前专才的培养模式转变为厚基...
近年来,我国大学的物理教学课程中,大都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不断研究同多媒体技术相协调的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物理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新尝试,教学手段与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一、组合模式...
当人类迈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会计人才培养面临更多挑战,信息化浪潮席卷了祖国大地。目前我国会计专业的职业规划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做会计的会计师、财务总监(CFO)、代理记账,全国大约有1200万人,其中总会计师或CFO级...
第二章物理师范生信息素养指标体系确定一、信息素养内涵的研究。(一)信息素养。信息素养这个名词最早是在1974年提出的,通过美国产业协会的主席PaulZurkowsk.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把信息素养这一名词解释为:具备信息素养的人,他应该能够认识到...
结论信息素养作为教师必备的素质,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管理部分、中小学的重视,师范生的信息素养直接影响到未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本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建立起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对S大学物理师范生信息素养现状进行测量,同时,对...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成果又与受教育者的学习态度、兴趣、自主学习的习惯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花卉种业发展需要更多的育种人才花卉业是世界各国农业中唯一不受农产品配额限制的产业,被誉为朝阳...
考核是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1],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不仅考核学生的理论能力,还要考核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很难实现大面积实验操作考试.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怎样有效的进行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