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商务管理论文 >

迪斯尼公司跨文化管理模式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09-24 共534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绪 论
  
  0.1 选题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业清晰地意识到必须通过跨国经营来实现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最优配置,通过在海外设立子公司,以获取利润最大化。而企业在实施跨国经营的过程中首先要面对的一个严峻挑战就是如何在不同于母国的文化背景下对子公司进行跨文化经营管理。在这个严峻的挑战面前,一方面,如果跨国公司能够成功地实施跨文化管理,这既可以实现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最优配置,也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国的战略资源以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另一方面,如果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遭到重大挫折乃至失败,就会导致跨国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滑铁卢”,跨国公司的盈利水平下降,使其跨国经营成为“空谈”.由此可见,跨文化管理研究具有迫切现实需要。迪斯尼公司在不同文化背景的海外市场建立迪斯尼主题乐园获取的成功和遭遇的失败也说明了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子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的必要性,上海迪斯尼主题乐园将于 2016 年年底向公众开放,在此背景下,本文对迪斯尼主题乐园的跨文化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分析,从而为上海迪斯尼主题乐园日后的跨文化经营管理提供对策和建议。
  
  0.2 研究意义
  
  跨文化管理理论研究结合迪斯尼公司的案例的研究意义如下:
  
  第一,当前关于跨文化管理理论的研究以西方学者的理论研究为主,实际上都是以西方的文化背景为研究基础。由于文化背景不同,研究得出的理论在我国适用性不强。本文以迪斯尼主题乐园在上海经营管理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的文化背景为研究基础,完善了跨文化管理理论。
  
  第二,跨文化管理研究对于跨国公司提升跨文化管理能力有重要作用,以迪士尼公司为例,研究迪斯尼公司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跨文化管理的成败,分析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得出如何进行上海迪斯尼主题乐园的跨文化管理,提出具有普遍应用意义的跨文化管理对策,为中国企业海外经营提供有益的参考。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跨文化管理的研究经历了较漫长的发展历程,而跨文化管理研究受到普遍关注并正式形成只有 20 多年的时间。跨文化管理研究主要从比较管理领域、文化协调、文化冲突的管理 3 个研究方向入手①。
  
  1 跨文化比较管理领域
  
  跨文化比较管理领域发展有如下三个阶段②:
  
  第一阶段是国外学者们视文化相关研究和管理相关研究为相互独立的学科进行理论研究,并未形成跨文化管理的理论,绝大多数学者并未认识到文化因素对于管理的重要作用。在跨国经营管理过程中,大多跨国企业都意识到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存在,却仍以母国文化为中心进行国际化发展,不够重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影响。但是仍有少数国外学者意识到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对于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代表人物为克拉克洪、斯托特博克、霍尔等。其中克拉克洪于 1961 年提出区分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取向模型,这 6 个方面价值观的不同取向会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征。20 世纪五十年代爱德华·霍尔提出“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概念,即“高语境文化中语言表述模糊,信息存在于文化的内涵之中,思想的传达可也通过手势、空间距离进行,语言不是主要的信息渠道,而低语境文化则与之相反。”文化差异又会对海外经营管理造成影响③。他们的理论成果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跨文化管理理论的研究背景是美国跨国公司的经营规模迅速扩大,国际化速度加快,与日本跨国公司的海外经营屡获成功相比,他们却在海外经营中频频失败。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也认识到本土管理理论和方法在海外经营中适用性不强。国内外跨文化管理研究方向的学者们根据对美国企业跨国经营失败和日本企业跨国经营成功的比较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即日本企业跨国经营的成功与他们更加重视文化差异的影响有关,而美国企业由于缺乏对海外经营市场文化背景的了解并忽视文化差异导致他们在海外经营管理失败。在得出这一结论后,研究学者们逐步将目光转向文化因素对海外经营管理的影响,并进一步深入地探索跨国公司如何在跨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经营管理。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威廉·大内的 Z 理论。大内通过比较分析法,从七个方面比较美日两国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从而提出了 Z 理论。他的主要观点是跨国公司的成功经营依靠的是信任、敏感与亲密公司也应以坦诚、开放、沟通为原则进行“民主管理”④。除此之外,1980 年霍夫斯泰德提出了国家文化模型,这一理论成果至今仍然是许多跨文化管理学者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依据,本文的第一章将详细地介绍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第二阶段中跨文化管理学在美国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形成,将文化和管理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从而跨文化管理的研究方向趋向明晰。
  
  第三阶段跨文化管理研究快速发展,表现在有关跨国企业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经营管理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学者们通过参考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整理和完善原有的成果,企图从新的角度对跨文化管理进行研究,进一步丰富着对跨文化管理的研究。这一阶段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 1988 年霍夫斯泰德与迈克尔·邦德合作研究得出的“儒家动力论”,也可称为“长期取向”,成为国家文化模型的第五个方面,完善了之前的跨文化管理研究。此外,罗兰和申卡于 1985 年提出“文化饼”理论。他们运用数学分析法对世界不同国家分类,最终分为九类,形成文化饼图。同一类别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较小,不同类别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很大①。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企业进行跨文化管理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2 文化协调方向
  
  文化协调方向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一研究方向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如表 0-1 所示。
  
  3 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处理
  
  在处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研究领域,较有影响力的理论包括:苏珊 C·施耐德和巴尔索科斯的处理文化差异的战略方法及布勒等人构建的解决跨文化冲突的决策树模型①。前者比较分析了 3 种处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不同的方法,并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利用文化差异来创造竞争优势的方法;后者主张以道德价值观是否重要为分析起点,然后考虑决策者对冲突结果的影响力,再根据解决文化冲突的紧迫性来选择解决文化冲突的策略,本文第一章对这两个理论均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跨文化管理的研究广泛且深入,包括文化整合及跨文化协调问题,获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并为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指导,而国外学者仍在不断探索跨文化管理领域。
  
  0.3.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的跨文化管理研究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较国外的跨文化管理研究时间短。国内学者关于跨文化管理的研究多是学习参考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并联系国内的现实情况,从而进行这一领域相关课题的研究,他们对文化与管理两个领域研究是同时开始的。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背景下,跨文化管理起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国内关于跨文化管理的研究不断发展,取得较丰硕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尚未形成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总体来看,国内学者的研究方向为文化冲突和文化整合、跨文化智力与跨文化培训及跨国公司知识转移,在这三个研究方向中不乏代表性的研究成果②。
  
  1 跨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
  
  2000 年,俞文钊和严文华提出了整合同化模型,并将理论和模型应用于跨文化管理实践中,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③。2006 年,龚振、钟爱群和朱智美在综合运用霍夫斯泰德的国家文化模型的四个维度和民族文化及特拉姆·潘纳斯的组织类型的基础上,构建了跨国公司进行海外经营管理时运用的跨文化管理模型。此模型也清晰地体现了海外经营存在的文化冲突的产生根源,包括跨国公司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及母公司与海外子公司之间的企业文化差异,从而帮助跨国公司有效进行海外经营管理。也就是文化冲突来源不再限于跨国公司内部的文化差异,而是扩展到公司外部的文化差异,并从七个方面入手阐释跨文化管理的途径和方法④,如图 0-1 所示。跨文化冲突和整合研究方向的其他代表人物和主要贡献如表 0-2 所示。
  
  2 跨文化智力与跨文化培训
  
  2003 年,P.Christopher Earley 和 Soon Ang 首次对文化智力的定义作出解释,文化智力也就是评估人们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根据信息的搜集处理做出判断,并通过利用有效方法达到适应不同文化环境目的的能力。2007 年,高嘉勇和吴丹综合了BASIC、ISS、ICQ 和 SPSI-R:S 四个量表,运用德尔菲研究方法,建立中国外派人员的跨文化胜任力指标体系①。
  
  跨文化培训是培养跨文化智力的必要途径。2003 年,范徵和张灵通过运用动态平衡模型来解释跨文化适应问题,跨文化培训也是通过提高“行为适应度”、“精神参考框架明确度”和“最低正确度”来提升文化适应能力。在结合本田公司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跨文化培训方法分为三类:(1)知识纪实型,对某一特定文化具有客观认识;(2)情感分析型,从情感上分析自身文化和不同文化;(3)行为实践型,通过实践来改正行为,以掌握所需技能②。
  
  3 跨国公司知识转移
  
  2008 年,徐笑君和王园园运用民族文化影响跨国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概念模型,提出民族文化的特征会影响知识发送吸收的意愿和能力、所转移知识的特征和知识转移的渠道③。
  
  在 2008 年研究的基础上,2009 年徐笑君提出在跨国公司总部知识转移动力与转移效果之间,跨国公司知识转移渠道丰富性与转移效果之间,文化差异均发挥显着的调节作用④。2010 年,徐笑君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进行调研,得出民族文化差异和冲突对知识转移效果存在一定影响的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国内的跨文化管理研究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以及中国企业跨文化发展的实践要求下,研究领域不断拓宽,高水平的文献不断涌现,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在研究议题更加丰富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
  
  0.4 研究基本内容和框架
  
  本文对迪斯尼主题乐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海外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跨文化管理情况进行效果分析,总结归纳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 2016 年即将开业的上海迪斯尼主题乐园实现成功的跨文化管理提供对策和建议,对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发展提出有益参考,探讨我国企业在海外设立子公司进行跨文化管理的成功途径,以其为本文研究重点。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 0-2 所示。
  
  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是绪论,提出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研究框架、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存在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是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解释跨文化管理的概念和对跨文化管理理论的论述;第三章是对迪斯尼主题乐园的客观介绍,内容包括迪斯尼主题乐园在海外经营过程中跨文化管理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海外迪斯尼主题乐园的跨文化管理进行效果分析,总结出跨文化管理的成功经验及失败的教训。
  
  第四章分析了迪斯尼主题乐园在上海建立迪斯尼主题乐园面临的文化环境及中美的文化差异。
  
  第五章根据迪斯尼主题乐园的东京和香港的跨文化管理成功和巴黎的迪斯尼主题乐园跨文化管理的失败研究分析,结合上海迪斯尼主题乐园建设的文化环境,提出对上海迪斯尼主题乐园进行跨文化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并作出了效果展望,更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0.5 研究方法
  
  1.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可以实现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从而既能检验本研究推演的理论,也能充分说明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案例分析法体现在通过对迪斯尼主题乐园在不同文化背景的海外经营管理中获得的成功以及由于跨文化问题导致的失败的研究,分析归纳出在国际商务中跨国公司进行跨文化管理的经验和教训,为上海迪斯尼主题乐园的经营管理提供借鉴。
  
  2.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体现在搜集跨文化管理范围内的书籍、期刊、论文等文献资料,选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推演理论的资料。此外,利用互联网整理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全面地分析迪斯尼主题乐园跨文化经营管理的状况。
  
  3.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依照一定的标准,对比分析某类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归纳总结出差异和相似之处,进而得出结论的方法。比较研究法体现在通过对迪斯尼乐园在不同文化背景的海外经营管理中的成功与失败的比较,总结归纳出跨文化管理的经验教训,对上海迪斯尼主题乐园的经营管理作出指导。
  
  0.6 创新和不足之处
  
  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角度创新,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国际商务中跨国公司的管理问题,拓宽了管理学的研究领域,研究角度新颖。
  
  2.方法创新,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搜集跨文化管理的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迪斯尼主题乐园的情况进行案例分析,体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观点创新,本文突破以往跨文化管理研究中以跨国公司内部的冲突管理为研究重点的局限,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料,创新出结合跨国公司外部的文化背景进行跨文化管理的观点,强调跨国公司外部文化背景的重要性。
  
  当然,本文也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研究范围和领域较狭窄,本文的跨文化管理研究是以位于美国本土和巴黎东京香港的迪斯尼主题乐园为例,侧重于对这些地区主题乐园跨文化管理的研究,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本文较多使用定性分析法,很少使用定量分析法,量化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以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为主,但对研究对象的具体研究环节缺乏定量分析,没有用于跨文化管理分析的科学有效的指标体系。
  
  3.本文对于跨文化管理理论基础、主要内容、研究的比较方法和研究工具等问题都未做深入的研究,需要进行细致的探讨和调研,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商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