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商务管理论文 >

中国高铁开拓国际市场的进程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2-14 共376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四章 中国高铁开拓国际市场的战略实施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高铁开拓国际市场的战略目标
  
  中国高铁开拓国际市场的战略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承建海外高铁基建项目,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二是,高铁机车设备进入国际市场,属于货物贸易的范畴;三是,我国高铁技术标准的出口,属于高铁“走出去”的最高层次和最终目标。无论是服务贸易还是货物贸易,中国高铁国际化战略的最高境界是中国高铁技术标准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世界高铁都来执行中国制定的高铁技术标准。中国高铁开拓国际市场就是在基建和设备“走出去”的带动下,实现中国高铁技术标准的国际化。
  
  一、承建海外高铁基建项目
  
  中国高层政府提出的“一路一带”战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一路一带”战略中,基础设施领域的交流合作是重中之重。按照中过高层政府的规划,将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建设成联通欧亚的高铁网。中国高铁开拓国际市场也正好可以乘“一路一带”战略的东风,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高速铁路网的建设服务。中国高铁近期开拓国际市场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高速铁路网的建设中承揽到尽可能多的工程。而中国铁建和中国中建等企业已经在海外施工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即使承建了土耳其国内的一条高铁,但海外高铁基建施工方面的经营还是相当欠缺。中国铁建海外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不足 4%,中国中建的海外收入也占其总收入的比重也刚刚超过 4%,而且海外收入的主要来源于房地产开发、公路、设备的制造与租赁等领域。因此,中国高铁在实施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响应中央的“一路一带”战略,首先推动中国高铁基建企业积极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高速铁路网的建设中承建海外高铁基建项目。
  
  二、高铁机车设备进入国际市场
  
  高铁机车设备作为高铁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高铁开拓国际市场不仅仅是高铁基建企业承建海外高铁基建工程,将高铁机车设备推向国际市场也是中国高铁开拓国际市场的战略目标之一。中国高铁机车设备制造企业主要包括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两家企业,两家企业虽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其销售到国际市场的机车设备虽然有些是动车组,但是其运行速度低于 250km/h,其并不属于高铁机车设备的范畴,就目前情况而言,两家企业销售到国际市场的产品仍以传统的普通低速列车及其相关运营维护设备为主,而在高速动车,尤其让中国引以为豪的且中国高铁开拓国际市场首推的 CRH380 出口型高速动车组,并未真正走出过门。将中国高铁动车组推向国际市场,可以改善中国制造的形象,就像汽车之于日本,钟表之于瑞士一样,让高铁机车设备成为中国制造乃至中国的“新名片”.
  
  三、我国高铁技术标准的出口
  
  “一流技术搞标准,二流企业搞研发,三流企业搞生产”.如果一个企业在某个行业或者领域拥有着绝对的技术优势,那么它可以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制定某个行业的技术标准,让该领域或者该行业的其他企业成为其追随者甚至附庸。就像谷歌在安卓系统制定的技术标准,让所有使用安卓系统的手机生厂商都只能受制于谷歌。此外,例如美国的因特尔公司在计算机 CPU 领域拥有着的绝对技术优势,也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这就让其他正在从事该行业或者领域的企业只能受限于因特尔。相反,因特尔公司可以利用自己制定的行业标准,进一步加大其在该领域的领先优势,成为市场的主宰者。中国高铁国际化战略的最高层次和最终目标是实现我国高铁技术标准的出口,成为高铁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成为高铁市场规则的制定者,成为高铁市场的主宰者。
  
  第二节 中国高铁开拓国际市场的进程
  
  一、高铁基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总体情况
  
  从 1970 年中国援建坦赞铁路开始,中国铁路建设技术、装备就已经走出了国门,直至现在,中国铁路“走出去”的脚步就从未停止过。最初的走出去也只是劳务输出性质的“走出去”,以及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轨道交通设备的出口。但是,在高速动车组这一代表当今轨道交通最高技术成就的出口上并未实现零的突破。
  
  最近,中国首个高速动车出口订单也由于墨西哥反对派的抵制,最终没能实现。虽然李克强总理多次对外推销中国高铁,但是中国高铁至今没有实现出口。现在中国高铁的“走出去”的是高铁项目的勘测、设计、建设等,更多是工程项目的劳务承包,现阶段而言,中国高铁“走出去”也只是劳务上的“走出去”,并未真正实现高铁产业的“走出去”.只有以高铁动车组和高铁技术标准为核心的高铁产业走出国门,才是真正实现了高铁“走出去”.即使是在高铁基建领域,中国高铁真正“走出去”的案例就是参与土耳其高铁项目的修建和委内瑞拉准高铁项目的建设,其他的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没有真正参与到项目建设中。以中国南车为例,南车的产品已经出口到了八十多个国家、地区。中国南车出口的产品已经涵盖了动车组、地铁车辆、电力机车、内燃机车等,但惟独缺少该公司引以为傲的 CRH380A 高速动车组。中国高铁“走出去”依旧任重而道远。
  
  虽然我国高铁出口困难重重,但是中国的高铁外交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过程中,扩大了中国高铁的影响力。此外,中国高铁企业,尤其是中国铁建和中国南北车为代表的主力军,也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目前,在高铁基建项目上,我国高铁“走出去”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就。
  
  二、高铁装备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总体情况
  
  在铁路装备的出口上,虽然高铁动车组的出口依旧没有实现突破,但是在其他方面,中国铁路轨道交通设备的出口却是硕果累累。2012 年中国北车向白俄罗斯出口大功率电力机车,实现了中国铁路大功率电力机车出口欧洲零的突破。2012年,中国高铁部件首次出口德国西门子公司,标志着中国高铁的制造水平受到了国际机车巨头的认可,也证明了中国高铁动车的制造水平。不仅如此,中国南车和北车在销售业绩也屡创佳绩,根据 SCI2013 年的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北车和南车在的销售收入名列世界前两位。按照具体的列车类型和区域来划分,中国南车和北车在电力机车领域在电力机车的市场,中东、非洲的地铁车辆市场以及东南亚的动车组市场上,均有着非常卓越的表现。南车和北车占有率就超过 50%.在中东、非洲等地的地铁车辆市场,中国北车的市场占有率超过 70%.在东南亚,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在动车组市场的占有率为 65%,远远超过其他世界机车巨头的市场份额。
  
  根据 SCI 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的整体销售收入在世界范围内排名前两位。这说明,单就规模而言,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这两大机车巨头已经超越了加拿大的庞巴迪、法国的阿尔斯通等传统轨道机车巨头,在规模上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在生产和销售规模上,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已经具备了与世界其他厂商竞争的实力。
  
  根据SCI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南车和北车在电力机车市场上的占有率就超过50%,远远超过庞巴迪、西门子、阿尔斯通等传统国际机车巨头。这种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电力机车市场,而中国的市场又被中国南车和北车所垄断。
  
  在非洲和中东的地铁车辆市场,仅中国北车一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就已经超过70%,更是将其他国际机车巨头远远甩在了身后。最具代表的是德黑兰和开罗运行的地铁车辆都是由中国北车所生产,这足以证明中国北车在地铁轨道交通设备研制制造方面的实力,也让人们对中国高速动车组开拓国际市场充满了信心。
  
  在东南亚,中国动车组凭借着其技术和价格优势占据了该区域动车组市场份额的六成以上,而且在该区域轨道交通运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 SCI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南车和北车两大巨头的市场占率达到 65%,其中仅中国南车一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就超过了 50%①。中国动车组在东南亚市场的领导地位,为中国高铁动车组进入该区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中国高铁开拓国际市场的发展展望
  
  虽然近期中国在高铁领域的投资有回升的势头,但是相对于“7.23”事故以前的投资规模而言,近期的投资规模还是想多较小。一方面,中国主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基本上都已经修通了高铁,而且就连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以及西南的贵州地区也已经修通了高铁,我国国内的“四纵四横”高铁骨干线已基本形成。近阶段由中央主导的像京沪高铁、石武高铁等跨区域的高铁项目较少,高铁投资以地方政府完善本区域的高铁线路为主,例如江西省境内的“昌吉赣”高铁。高铁基建投资在逐步进入平稳的发展阶段,与之相对应的高铁动车组购置及维护也会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综上,未来中国在高铁领域的投资趋于平稳化,中国高铁市场将进入平稳的发展阶段。
  
  正如前文所述,未来中国在高铁领域的投资趋于平稳化,中国高铁市场将进入平稳的发展阶段。如果中国高铁企业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仅仅依靠国内市场是不现实,因此,对中国高铁而言,开拓国际市场就成为了中国高铁进一步发展的必选项。除了国内市场的趋于饱和外,巨大的国际市场也是中国高铁开拓国际市场的诱因。正如本文第二章所述,世界上目前计划修建的高铁里程超过16000km,投资规模预计将接近 4 万亿人民币,如此巨大的市场,对中国高铁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此外,中国高层政府提出的“一路一带”战略中,加强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是此战略的重要内容,而这其中建设连接亚欧的高速铁路网又是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领域的重中之重,这也为中国高铁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
  
  综上,趋于饱和的国内市场已经无法满足中国高铁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巨大的海外市场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为中国高铁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开拓国际市场已经成为中国高铁发展的必然选择。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商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