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生态企业基本特征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产生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问题和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这些问题综合在一起,严重损害了人们的利益,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从而激化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从理论上认识带来这些问题的非生态企业的基本特征,进而认识研究生态企业基本特征的必要性。
(一)非生态企业的基本特征
为了研究的方便,笔者提出非生态企业的概念。非生态企业从外延上来说,是指那些生产方式落后,在生产过程中滥用自然资源、严重污染环境、制假售假、严重损害他人利益的企业。因此,非生态企业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1.奉行利己经济人理论。企业生产者在生产理念上奉行利己经济人理论,认为企业是在私人成本最小化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这样企业便会从利己的角度出发,追求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不择手段地损人利己。由于企业生产的物质资源来自自然界,以及企业生产的物质产品需卖给消费者,这样企业的“损人利己”必然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疯狂地掠夺自然资源,使自然界为企业增值提供无偿服务。二是制假售假,使消费者成为企业增值的受害者。于是,这种企业便通过三条路径形成了环境危机:一是通过掠夺性的资源利用,直接破坏环境系统;二是通过向环境系统输出废弃物,直接破坏了环境系统的功能完整和结构稳定;三是通过输出奢侈消费品,促成了以浪费式消费、炫富式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消费文化。这样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畸形消费不仅在毒化着自然,而且也在毒化着人类自身。
2.恪守落后的生产方式。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只顾企业的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从而不愿投资于生产过程中消除废弃物的技术创新,这样便自然而然地恪守了落后生产方式。因此,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一是不公正。滥用资源和污染环境,破坏了生命系统持续生存的条件,危及后代的资源开发利用;二是不能长期维持。自然资源和环境没有能力支持这种生产过程;三是不能持续发展。滥用资源和污染环境破坏了社会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处于危险之中。
3.不顾社会利益。企业恪守落后的生产方式,将带来环境污染的有害废弃物不加处理地向外排放,这实际上是使企业成本外在化,将其治理废弃物费用转嫁给社会来承担,这样便增加了社会成本。而企业对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人与自然的生态失衡,却是长远的和难以恢复的。因此,其社会成本其实是难以估量的。此外,企业制假售假,坑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这些消费者身体的康复要耗费大量的社会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难以评估的影响。因此,这种企业实际上是企图以牺牲社会利益为代价来谋取企业利益最大化。
4.凸显企业生存的不可持续性。社会财富要不断增多,必须是财富的生产大于财富的消费。因此,社会财富的增加是财富的生产与财富的消费之间的差额不断积累过程。如果财富的生产小于财富的消费,社会便必然走向贫穷;如果财富的生产终止,社会便必然灭亡。而财富的生产,离不开自然资源。如果自然界贫穷(即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就必然导致财富生产的不可持续性;如果生产的财富是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就不仅不能益于人们身体健康,而且会激化人们对生产企业的矛盾,这些都会导致人们财富增加的不可持续性,反过来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生产的不可持续性。因此,企业的损人利己,其实质是损人害己。
(二)生态企业:非生态企业基本特征蕴含的必然趋势
什么是生态企业?什么是非生态企业?它们有怎样的理论内涵?为什么非生态企业的基本特征蕴含了建立生态企业的必然趋势?为了回答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从中华文化的根---《易经》里寻找智慧。
1.非生态企业向生态企业转化,是“物极必反、阳极生阴”必然规律的反映,是这一思想的集大成。“中国先哲信奉一条至为着名的关于大自然生命发展的思维原则---孤阳不生,孤阴不长。也就是说,大自然万物的诞生与成长,是建立在阴阳两种力量交互作用的基点上。”《乾》卦,居于六十四卦之首,以天为象征形象,揭示阳刚元素、强健气质的本质作用。……但大自然阳刚之气的自身发展,又有一定的规律。于是,《乾》卦六爻又以龙作为阳的象征,从潜龙到亢龙',层层推进,形象地展示了阳气萌生、进长、盛壮乃至穷衰消亡的变化过程。……披露物极必反、阳极生阴的哲理。“……《坤》卦继《乾》卦之后,作为冠居篇首的两卦,正表明有乾必有坤,有阳必有阴的思想,揭示了阴柔之气是宇宙间万物的生命赖以生存、发展的第二种本始力量。”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因此,天、地、人之间的阴阳必然发生交互作用,于是,《易经·系辞下》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依据以上原理,笔者认为,《易经》的“圆道”既是指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变化规律,也是指天、地、人三者之间各自的阴阳两种力量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系统和循环经济,并由此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一体化。也正因为这样,《易经》彰显的是整体观,高度重视天道、地道、人道是一个有机整体。不仅自然界是个生态系统,人类社会也是个生态系统,这两个系统相互作用又同时形成有机联系的生态大循环系统和经济大循环系统。于是,《易经》呈现的是整体衡动思维。它表明正是天、地、人之间的阴阳发生交互作用而产生的阴阳动态平衡,形成了天、地、人之间的生态大循环系统和经济大循环系统。然而,《易经》的整体观并不是否定个体的作用(“爻”也象征个体),其实正是各个个体之间的阴阳分别相互作用才形成了整体衡动。然而,在这个大循环系统中,每个个体的阴阳物象交互错杂,有的适当,有的不适当,所以吉凶就产生了。那么,什么是阴阳交互作用的适当和不适当呢?为了说明问题,笔者引出利己和利他两个概念。利己与利他之理,就是阴阳之理。通过利他来利己,就是阴阳交互作用的“适当”,通过损他来利己,就是阴阳交互作用的“不适当”.
依据《易经》的哲理,利己是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的“资始”之本,是宇宙万物发展的原动力。但是,如果利己不当,即通过损他来利己,利己便必然经历萌生、进长、盛壮以至穷衰消亡的变化过程。最终物极必反、阳极生阴,利己必然与利他相结合,形成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即通过利他来利己,由此推动宇宙万物的发展。这就是《易经》里《乾》卦和《坤》卦蕴含的深刻哲理。由此可知,非生态企业,实际上是“利己”的化身,是个“孤阳”;“孤阳”的变化规律,必然是“物极必反、阳极生阴”.生态企业,实际上是“利己与利他”辩证关系的化身,是“宇宙万物的资始之本”和“宇宙间万物的生命赖以生存、发展的第二种本始力量”相互作用的载体,是现实生活中实现生态大循环系统与经济大循环系统有机统一的组织。
2.生态企业的内涵。依据以上原理,针对非生态企业的基本特征,生态企业产品的生产,必然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从资源选择、产品设计、工艺改革、技术进步和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人手,循环利用资源,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从而在资源利用方面实现生态与经济的一体化,进而实现企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二是从产品质量人手,建立产品安全覆盖源头---加工---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督体系,并对每个环节都严格监督,尤其是对生产环节的严格监督,把假冒伪劣产品消除在产品运行特别是生产过程中,从而在产品运行方面实现生态与经济的一体化,进而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和谐共生。因此,生态企业就是在资源利用和产品运行两个方面实现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组织。
二、生态企业的基本特征
依据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生态企业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贯彻利己与利他兼顾理念
生态企业在生产理念上贯彻利己与利他理论,尊重自然、尊重他人,通过实现他人利益最大化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把实现企业的效率与实现社会的公平相统一;在产品生产的动机上,不是从利己的需要出发,而是从利他的角度出发;在产品生产的目的上,不是追求企业成本最小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而是把社会责任当己任;在产品生产的选择上,注意调整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从而以生产引导健康消费;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把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因此,贯彻利己与利他兼顾理念是生态企业的经营理念。
(二)实施先进的生产方式
生态企业在生产理念上贯彻利己与利他经济人理论,必然体现在实施的先进生产方式上。因此,生态企业必然是敢于开拓创新,表现为大力研发并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全面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把原来在简单生产模式生产过程中称之为“废料”的变为原料,循环利用,生产各种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的物质产品。这样便在生产过程中消除了原来称之为的“污染废弃物”.从长远来看,先进的生产方式必须以太阳为主要能源,循环利用地球现有资源,方能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因此,实施先进的生产方式是生态企业的经营策略。
(三)高度重视社会利益
生态企业实施先进的生产方式,是高度重视社会利益的表现,并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污染废弃物,变“废”为“宝”,给社会创造没有污染的、高质量的生活环境;二是生产高质量、无污染、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的物质产品。这样,生态企业不仅在生产过程中承载着社会利益的功能,而且在产品质量上也承载着社会利益的功能。因此,生态企业的物质产品,实际上不仅承载着企业把自然资源转化为产品的技术,而且还承载着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政权巩固的功能。这种功能再次表明,必须通过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因此,高度重视社会利益是生态企业的经营谋略。
(四)实现企业致富的可持续性
自然资源和社会利益,是生态企业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条件。生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让企业的富裕之道符合“天道、地道”,这样自然界便能持续地给企业提供自然资源,于是企业便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条件。企业生产高质量、无污染、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的物质产品,让企业的富裕之道符合“人道”,这样社会便能持续地消费企业生产的物质产品,企业的财富也由此持续地增多,于是企业便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条件。因此,企业实现可持续致富是生态企业的经营目的。
三、认识生态企业基本特征的现实意义
认识生态企业的基本特征,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认识生态企业基本特征的理论蕴含,从而由此认识生态企业基本特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生态企业基本特征具有经济互构规律和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的理论蕴含。
(一)经济互构规律
生态企业实际上是《易经》的化身,承载着《易经》的阴阳之理。生态企业的基本特征,实际上是《易经》彰显的基本特征。为此,可以从《易经》的“三才之道”受到启发,演绎出生态企业的“三才之道”,这就是:自然界、生态企业、消费者。因此,生态企业的“三才之道”,必然与《易经》的“三才之道”一样,演绎出八卦及六十四卦。然而,不管是八卦还是六十四卦,其理论蕴含有多么的“广大悉备”,但其原理却非常简单。这种简单的原理蕴含在“易”的含义中。“易”有三种含义:一是交易。交易所具有的规律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二是简易。阴阳之理虽“广大悉备”,但却非常简单明了,把握了“一阴一阳之谓道”,就能执简驭繁,深刻理解其理论蕴含。三是不易。阴阳的交互作用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但“一阴一阳之谓道”却是不变的。那么,怎样来理解“一阴一阳之谓道”呢?让我们一起从生态企业的“交易”出发吧!
生态企业在与自然界打交道时,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首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让企业的致富之道符合“天道、地道”,包含着利己与利他辩证关系的理论命题:利己是逻辑在先,利他是时间在先;利己的逻辑在先,必须通过利他的时间在先来实现(自然界其实也是有生命的,因此应把自然界也当“人”看).在与人打交道时,生态企业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在产品选择上首先必须考虑生产的产品应有利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然后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卖给消费者,同样包含着利己与利他辩证关系的理论命题:利己是逻辑在先,利他是时间在先;利己的逻辑在先,必须通过利他的时间在先来实现。这样的理论命题清楚地告诉我们企业与自然、企业与人的生存方式,以及企业的致富方式。因此,企业在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通过“物”便产生了企业与自然、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是由“利己的逻辑在先,必须通过利他的时间在先来实现”而产生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我们由此可发现经济互构规律。经济互构规律就是指企业在物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企业与自然、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利己的逻辑在先,必须通过利他的时间在先来实现”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经济互构规律的核心内容,是揭示了利己与利他的互相生成而达至的互相构成,及由此而形成的“利己的逻辑在先,必须通过利他的时间在先来实现”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种利己与利他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从“利己的逻辑在先”视角看,就是“自己利益的实现过程成为实现和促进他人利益实现的过程”;从“利他的时间在先”视角看,就是“通过实现他人利益最大化来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
以上对“交易”的认识,笔者认为,就是《易经·系辞上》里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理论蕴含。因此,“一阴一阳之谓道”可以这样来理解:首先,“道”是指致富的规律,这种规律就是经济互构规律;其次,“道”是指致富的途径和方法;“一阴一阳”是指:利己的逻辑在先,必须通过利他的时间在先来实现;因此,“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整体含义是:经济互构规律决定了致富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以上研究,笔者认为,《易经》揭示了经济互构规律,及由此而彰显的利益基本属性。因此,《易经》揭示的阴阳变化的内在规律应是经济互构规律。正是经济互构规律的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和循环经济的有机统一。
(二)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
“实现什么样的富裕、怎样富裕”是富裕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会形成不同的富裕观。统观非生态企业的基本特征和生态企业的基本特征,都是在对富裕的基本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非生态企业的基本特征深刻地告诉我们:在损人中利己的经济行为是致富方式的异化,是不可持续的富裕观;生态企业的基本特征深刻地启示我们:在利人中利己的经济行为是致富的智慧,是可持续的富裕观。在利人中利己的经济行为,一方面说明了不仅是“己”富裕,同时也是“人”富裕,即“己”与“人”的共同富裕。另一方面又说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共同富裕”回答的是“实现什么样的富裕”,“在利人中利己”回答的是“怎样富裕”.因此“在利人中利己”是“实现什么样的富裕、怎样富裕”的有机统一,它既回答了富裕的价值目标,又回答了富裕的路径选择,是致富过程与致富目标的统一。这样,在利人中利己的经济行为便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富裕、怎样富裕”的基本问题。其实,这是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的理论蕴含,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是对富裕的基本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由此可见,经济互构规律与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互相联系,经济互构规律通过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反映出来,而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蕴含了经济互构规律。
依据以上研究,认识生态企业基本特征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深刻理解生态企业基本特征的理论蕴含,认识切实解决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广泛建立生态企业。
参考文献:
[1]张善文.周易:玄妙的天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1]刘舒年:《国际工程融资与外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2]卢进勇杜奇华:《国际经济合作(第二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第二版[3]陈扬勇:《党的文献》,2009年2月15日[4]《中国与非洲的...
摘要近年来,随着走出去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业务获得迅速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评选出的2013年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中,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等55家中国内地公司入选,中国企业入围数量再创新高...
第二章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历程2.1信息化的一般意义与概念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而且能够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2.1.1实现信息化...
供电企业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是直接与国民经济挂钩的,电力基建工程全力开展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类生活的健康发展,因此,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体制要不断加强和完善。首先,要加深对电力基建工程管理的认识。对电力基建工程管理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
0引言1999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以来,我国在招投标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尤其是在工程建设领域,目前依法合规的招标投标程序已经成为项目实施的必要步骤和前提.《招标投标法》中明确规定:建设工程项目,必须实行招标投标制度...
杭州市总工会把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作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总抓手、总载体,通过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推进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发展,从而为杭州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一、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意见的提出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
总结本文通过对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管理模式、房地产工程管理;对现代项目管理的概念、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可以看出房地产工程管理不同于其它传统意义的工程管理,在广义上讲这就是工程管理。从当前我们国家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来看,预示...
第四章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管理理念的变革、组织构架设置、软硬件基础环境配置及信息化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首先,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需要项目参与各方和各部门的参与,并且在组织间、成员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承建任务,尤其是在现行的建筑市场中,必须通过激烈竞争才能获得。施工企业依法取得合理消耗补偿和必要利润愈发显得重要,而施工企业的造价管理就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盛衰存亡,尤其是对构成工程制造成本的直接工程费的管理...
从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来看,几乎所有的经营活动都主要是通过合同的形式进行,合同签订及合同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1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工程的建设一般会需要牵涉到很多的施工单位,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相互制约,因此,企业之间就必须要签订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