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公共关系学论文 >

网络论坛中舆论危机的成因与负面效应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6-08-17 共562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地方政府如何应对网络论坛舆论危机
  【第一章】地方政府化解网络舆论危机的路径研究导论
  【2.1 2.2】网络论坛的界定
  【2.3】网络论坛中舆论危机形成的界定
  【2.4 2.5】网络论坛中舆论危机的成因与负面效应
  【第三章】地方政府应对论坛舆论危机的现状分析
  【第四章】地方政府解决网络论坛中舆论问题的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地方政府怎样处理网络舆论危机结论与参考文献

  2.4 网络论坛中舆论危机产生的原因

  (1)生存危机挑战底线。

  马斯洛理论中,最底层的需求是生理的需要,代表着人的生存需要,这也是人类最为根本权利的保障。

  生存危机是人类最大的危机,目前我国还有在生存危机困境中挣扎的绝对贫困化的人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就是贫困落后地区的人、部分缺少再就业能力的下岗职工,此外,还有一些面临环境污染却又无改变生存环境的人都属于面临生存危机的人群。其中问题最突出的是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经历了经济体制改革,在这场透彻的社会变革中,国有企业历经空前绝后的冲击,不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拖得毫无生机,出现连年亏损,甚至破产的局面。显然,困难国有企业的职工想要立即摆脱当下现实和潜在威胁的生存危机有着不小的难度。分析原因后不难发现:适龄职工下岗后,面对劳动力需求接近饱和的市场,受困于文化水平及职能技术单一,难以再就业。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离退休职工工资难发放到位,他们难以安享晚年,维持生计的艰难,子女入学的困难,生病就医的不便,家庭矛盾的不快,诱发了下岗职工在此种情况下对社会的不满。在乡村,在经济落后的地区越发能显现出来,那些地区的人几乎没有市场意识,致富手段单一,且乡镇的集体经济抵抗力较差,仅能依靠的就只有土地,这样一来,农民经营土地的成本越来越高,捉襟见肘、入不敷出,愈演愈烈下去继而使得许多农民有转向"绝对贫困"的趋势。近几年,各种包含生存危机的怨声逐渐从"绝对贫困"的人群的口中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虽然还只是少数,未形成较大规模,但这是一个潜在危险的信号,值得我们加以重视和提高警惕。

  (2)安全问题致使发酵。

  群众对社会的满意度是衡量社会安全感的重要指数。尤其是近几年来,人们对社会治安问题的关注度持续走高,2014 年 3 月发生的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凸显出部分地区社会治安情况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说明恐怖组织开始在我国开展行动。在农村等偏远地区,一些黑恶势力往往与宗族、邪教、帮会等捆绑在一起,他们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欺民生事,到处胡作非为、飞扬跋扈,是农村社会的毒瘤。

  然而在城市,黑帮也大行其道,这些黑恶势力与一些不法商人交好,有的甚至与党政机关干部相互勾结、相互利用,他们以暴力、威胁、滋扰的手段为非作歹,严重破坏城市社会秩序及稳定。群众看到黑恶势力如见凶禽猛兽,有的闻风丧胆抑或敢怒而不敢言,政府职能部门管理有限,也难以拿出有效措施斩草除根。渐渐地,各种各样的原因促使了歪风邪气的增长,黑恶势力对大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破坏社会良好氛围的同时也降低了群众的社会安全感和对政府的信任,加剧了人们对社会的不满,社会治安状况差而产生的网络论坛中舆论也占据了较大比例。

  (3)收入差距和贫富悬殊诱发膨胀。

  我国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公正平等和人民共同富裕,最终达到共产主义。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定不移的走社会公平正义之路,公平和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条件。要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加快建设和完善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进一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氛围,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但近些年来经济迅速发展,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已成为难以回避的问题,这种现状的愈演愈烈致使部分收入偏低的群众深深地感受到了"相对贫困",以及由此导致的各种不公待遇,甚至毫无社会地位可言,他们的不满情绪也水涨船高。按照分配差异划分的社会不满情绪有两种:

  第一种是因分配不均的不满情绪。"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描述的是千百年来传承的一种不良处世心态,不可否认分配失衡的不满情绪不包括这种均分思想的处世心态在内,却只占一席之地。我国的现行政策虽然鼓励一些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发家致富,以此来带动剩下的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然而眼下的两极分化就与之背道而驰。如果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不能有效地得到缓和与遏制,"相对贫困"的局面就会越来越加重,甚至会导致严重的矛盾,这与我们政策南辕北辙,同时也为暗藏的社会问题埋下了难以预计的隐忧。另一种是分配不公而引起的不满情绪。社会不平等最突出的体现是分配不公,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一系列的"脑体倒挂"、"奉公行事、遵守法令者贫困,罔顾法纪、贪得无厌者暴富"、行业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和城乡发展极其不平衡等现象,都是分配不公的实例。这些不公原因不尽然相同,有的是因为政策倾斜导致的,还有的是因为竞争环境不公允造成的。分配不公使得低收入人群参与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降低,削减了对他们对创造美好生活愿景信心,更加剧了他们对社会的严重不满情绪,因此收入和分配问题是导致社会难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4)公共政策失当加剧离心。

  政策是利益的调度之手,是调节和提升群众对社会满意度的稳定剂。常言道"政通人和",制定和实施于理于法的政策能够赢得民心,促进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经济发展;如若不然,就会人心向背,激发群众的社会不满情绪,动摇社会稳定的根基。公共政策失当包括上级制定的政策本身欠妥当,政策传达或执行过程中的变形走样,也包括基层那些多种多样与结合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和缺乏当地因素考虑的政策。上级制定政策本身的失误具有导向性引导错误,造成的负面影响极大,由此引发的社会不满情绪埋下的隐患是可想而知的。传达或执行的变形走样和不符合实际情况和当地因素的政策,虽其负面影响力有限,但也绝对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政策欠妥而激起的社会不满情绪在偏远地区更为显著,一些地方因地域落后偏远,政策的制定及执行随心所欲,各种奇葩政策比比皆是,诸如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现象屡禁不止甚至变本加厉,极度地加剧这些地区的群众原本就沉重的负担,导致极大的抵制情绪。事实证明,因为对抗失当政策及暴力执法的新闻不绝于耳,然而这些波及范围小的问题不加以有效的控制,终究会因小失大,徒增无法担当的全局性风险。

  (5)腐败泛滥深度转恶。

  腐败现象定义为某些特权阶层利用职权采取种种与国家法律、规章制度和社会道德准则相违背的行为,为个人或小组织团体获取私利。腐败是对社会具有毁灭性的不公现象,是引发社会不满情绪的罪魁祸首,也是引爆社会动荡不安的诱因。古往今来,历代王权社会的兴盛衰败都是从最高统治阶级一端腐朽奢靡开始。我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都属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党的宗旨,这也是共产党能在这么多大风大浪中稳步航行的原因。如果对腐现象不予以遏制和惩处,党和政府就没有可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掀起了一股大规模的"廉政风暴",对腐败分子有所震慑作用,但当前腐败仍未斩草除根,打虎拍蝇的事例不断爆出,四风问题如屡禁不止,群众就会失去信任,社会不满情绪这颗定时炸弹可能随时引爆。

  2.5 网络论坛中舆论危机的负面效应。

  2.5.1 扰乱社会安定。

  网络论坛是一个巨大容量的讯息库存单位,收录着各式各样的讯息。这个容量库一方面能极其方便的为广大网民提供他们想获取的内容,但另一方面飞速扩散的速度也易为一些流言蜚语及不理智的言论的散布所利用,社会的安稳受到不小的考验。不难发现网络论坛舆论并非全部都是具有理智、积极和健康向上的,存在相当量的过激话语,还有相当数量的是为了挑逗民众敏感神经的奇谈怪论。用户在表述想法及发表见地的时候尽管会根据事实而来,但也不排除偶尔会有讥讽、奚落、诋毁、夸大甚至抨击、辱骂的行为,这种不理智的舆论的产生和论坛这个群体的无意识息息相关。论坛为广大用户建造了一个最大限度的表述看法和展开讨论的平台,所有用户以记号身份在网络论坛上互动,让网络论坛具备团体化和互通化的属性,这也就使得用户在讯息流通的空间里表述看法,其看法从某种角度看来却是受到当时的处境与情形的共同影响,也表明了一些用户在表述想法及发表见地的时候容易被其他用户左右,因而他们所做的决断并非是经过冷静、独立思考过的,也断然不是正常思想状态下的,相反恰恰是一些趋炎附势之作。另外更有部分无聊网友为引得万众瞩目的目光,张声造势言过其实,个人道德素养沦丧,使用极其浮夸的字眼,刻意制造误导性的标语,以此来哗众取宠,达到引发社会注意的目的,进而在社会上造成剧烈影响,扰乱社会正常秩序,营造的消极效应甚为严重。2009 年 5 月 4 日,一则名为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有地震发生的论坛网贴可以说给当地带来了范围较大的一场虚惊,当晚这则关于地震讯息的论坛帖子在没有经过证实的情况下发出,随后引起本地市民注意,顷刻间被大量转发,市民从家中走出纷纷涌上街头,都聚集在空旷的广场街道上,都是关于地震一事,但此地震讯息的真实源头却不尽相同,说法上也迥然有异。许多市民都通过致电市长热线对地震一事进行询问,宜昌市随即组织多种媒体,在广播、电视和网络等信息发布平台权威的通知,告知地震预测研究所并未检测到本市范围内有关任何地震征兆,请勿相信谣言、禁止散播谣言,以此来稳定广大市民焦躁的情绪,直至翌日凌晨时许,在宜昌市夷陵区街头巷尾窜动的人群才慢慢散去,恢复应有的平静。一则没有经过证实的地震帖子引发了一个城市的轩然大波,广大民众在子虚乌有的地震消息跟前都丧失理性的思维,没能在消息的可靠性多上发出几个疑问进行求证,致使大伙争先恐后地传播和转述耳食之言,最终是招致广大市民全都涌向街头,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搅乱了宁静的生活环境,引发了社会极度的惊悸。另一个案例是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帖称,某女生在 2010 年 5 月 30 日上海世博会期间,观看展览时在展览馆内拥挤人群中被强奸致怀孕。帖子中说到,陈女士的女儿在世博展览馆排队等候领取某亚洲男子团体明星的演唱会门票的时候,由于排队人数庞大,她身后一名男子趁着拥挤的时候将她强奸,此帖子一经发出随即造成巨大反响,通过冷静的思考后一看便识破这假得离谱,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然而就是这种在任何具有一定分辨能力的人眼里都能看破绽百出的事情却在几天之内被天涯论坛、百度吧、猫扑社区等大型论坛陆续发帖转载,后又被中国日报网、巴蜀网、齐鲁网、荆楚网等影响力较大的网站作为真实事件刊登,不仅对上海世博会产生了重大的负面效应,而且严重的损害了上海的城市形象。

  2.5.2 干预司法公正。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其一的依法治国也肯定司法的地位越来越高,司法公信力在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受到了论坛舆论危机的阻碍。司法的宗旨是公平正义并非效率,不能够凭直观感受、自身情绪和过往体会去判断事件,只能依靠法规制度赋予的理性化分析作出判决。近年来,随着公众参政意识的提高以及网络及其硬件各方面不断完善和成熟,公众对司法案件的始末缘由,特别是一些热点的、有争议的案件的关注度持续高涨,其自主张和见解通过网络论坛贯穿于案件的实情、审理过程和判定结果等各个环节。

  公众的公平与正义底线容易被一些极具争议的案件触动,进而在各大舆论平台上以自我的公正态度去评论,作出自以为是的定论,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只是凭借主观认识对案件进行理解消化,以大众道德为标杆去衡量整个案件的处理,道德与舆论判罚在针对关乎公平正义的案件中更体现得较为明显。有些就在案件刚刚曝光不久或仍处于侦察审理、提取证据阶段,公众的舆论就"积极"参与进来,导致政府或相关部门在案件水落石出之前就被舆论危机包围形成"孤岛"之势。很明显,这是理智被愤懑的情绪所占领,道德思维凌驾于法律之上,公平正义完败于公众期望的效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世间万事万物都遵照应有的次序,司法自然也不例外,关于案件的处置在还原真实的前提是需给司法工作人员必要的时间做出有效的调查取证,才能真正还原事实的真相。司法受困于网络论坛舆论首先体现在其独立方面被干扰。由于网络论坛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又有不少的管理方面的漏洞,许多案件的关注者或以真理自居,或唯恐天下不乱的煽动,迫使法官被这股无形的舆论压力所压倒,须在自我的专业判断和公众的呼喊声之间权衡利弊,谈何司法独立可言,药家鑫交通肇事逃逸故意杀人案,李昌奎强奸杀人案等都是诸如此类的例子。在西方国家,法官和陪审团成员在开庭审理之前是站在无知的幕布后,也就是对案件没有作任何的了解,这样就确保了不会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从而体现司法独立。再者就是侵犯了当事人人权。首当其冲的就是强大的人肉搜索功能,各种论坛帖子千丝万缕的联结成一个巨大的人口信息库,将与案件有关或无关人员的私人信息公开曝光,严重的损害了当事人的隐私和名誉。

  又或是在李天一强奸案中,司法还未对其作最后的定论,就被论坛上掀起的舆论定罪量刑,冠以罪大恶极的罪名,但是李天一作为一个未成年人,其应有的权利被淹没在口诛笔伐之中。诸如此类的案件往往被忽略以全局的眼光看待,取而代之的是大众被仇富仇官蒙蔽双眼的主观真假善恶的评论。最后潜在的危机,是对司法的权威性与公正性造成破坏。司法是以真相、证据、程序和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监察权为基础,但是在现实中却受到网络论坛舆论的影响,这些舆论大多在上传看法和观点时脱离事实真相、缺少程序与技术证明的支撑,这就导致与法院判决出入甚大,紧接着舆论将裁定推至风口浪尖之上,对其认定为有失公允,甚至随意贬低,恶意丑化法院队伍、政府整体形象,有些法院或政府受不住民意的压力而改变原本的判决,如此一来,司法权威颜面扫地,引发连环效应,政府陷入危机重重之中。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公共关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