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媒介环境下农民形象的构建探究
【绪论】央视7套农业节目对农民形象的构造绪论
【第一章】农民形象概述
【2.1】央视七套农业栏目概述
【2.2】央视农业节目建构农民形象的途径
【第三章】央视七套农业栏目树立的现代农民形象
【4.1】央视七套在建构农民形象过程中的优点
【4.2】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在建构农民形象中的不足
【第五章】农业栏目建构农民新形象的对策及思考
【结语/参考文献】农业电视节目中农民形象的塑造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
2015 年 2 月的第一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触及转变农业的发展模式,建立现代农业;惠农政策继续实施,增加农民收入;坚持新农村的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农村法制建设等方面。"中央一号文件"最初是指我国政府在每年颁布的第一份文件,现在它已演变成为"三农"问题的代言物。自 2004 年以来,这是我国连续 12 年聚焦"三农".
自古以来,"三农"与农作物的生产、供给密不可分,为人类繁衍生息提供物质基础,并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的进步、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我党执政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
"三农"问题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横亘于我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作为主体的农民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1.农民形象建构的研究背景
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 2014 年,我国总人口约为 135738 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为 62961 万人,约占总人口的 46.4%.中国有辉煌的农耕文明,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弱国,农民要用仅占世界 7%的耕地养育约占世界 19%的人口。农民是保证十几亿人能吃上饭的重要群体,关心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关心人类自己的生存。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改革的基础。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不断发展、农村持续稳定三者相辅相成,解决好"三农"问题中最重要的"农民"问题,是顺利完成另外两个问题的基础。农民成为处理"三农"问题的主要力量,因此,农民问题不容小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刻不容缓。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农民进行新农村建设,逐步向城镇化的方向发展。只有促使农民自身素质不断提升,让农民建立起自立自强的意识,充分发挥出农民的能动性,调动起农民的主体功能,才能更好地解决他们的问题,改观农村风貌,促进农业发展。
"面朝黄土背朝天"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我们印象中传统农民的形象。但如今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发生着变化,现代农民的生活或多或少也被改变了。现代农民的真实构成是什么样的?农民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农民形象建构研究的现实意义
从现实角度来看,长期居住在城镇中的人,亲自和农民接触、相处的机会不多,即便是通过越来越多以农村题材为主的电视连续剧,但因为其需要追求艺术性,难免不会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艺术创作,因此,媒介对农民的报道成为大部分生活在城镇中的人了解农民的主要渠道,权威媒介视野下的农民形象更显得弥足珍贵。同时,媒介建构的农民形象也会让城市人对待农民的看法有所转变,这关乎着农民是否能得到文化认可与尊重。
反过来,生活在农村里的人接受消息的渠道更为狭窄,对外面世界的了解以及了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评价,多数时候是通过媒介(以电视为主)(图 1),再加上文化素质的逐步提高及生活方式的城市化转变,电视对农村观众有着巨大的影响,尤其是覆盖率较高的中央电视台(图 2)。农民形象的建构与农民对自我的认同及其观念的变革紧密相关。
从学术角度来看,通过研究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对农民形象的建构,可以从整体上了解央视七套农业栏目的概况,并从技术层面分析其建构农民形象的途径,为其他媒体更好地建构农民形象提供理论上的参考;综合分析、研究其建构的具体农民形象,将其与农民对自我形象的认知及真实的农民形象构成进行比照,这对认识新时期的农民、拓展我国农民报道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
从实践角度来看,农民形象的建构折射了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能力,对政府的政策制定也有一定影响;找到建构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可以适时改进自身的议程设置。在党中央"重视三农"、"工业反哺农业"、"科教兴农"等政策扶持下,更好地发挥媒体的功能,寻求农民群体、政府与媒介彼此之间利益的平衡,帮助农村实现快速发展,促进农村的改革与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农村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民主化与法制化。"
(二)研究现状综述
1.我国农业电视栏目研究综述
"农业电视栏目"泛指以相对固定的模式定时播出,面向农村生产和生活,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报道"三农"问题为主线,向广大农民传播农业科学知识、推行农业技术,让农村的经济和业余文化生活红火起来的电视栏目。[2]
它是农业电视节目的播出方式,与农业电视节目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相对固定性,有固定的名称,于定期定时长的定时段中播出"结构相同、风格相近、内容相关的电视节目"[3],是相对独立的信息单元。
1995 年,中央电视台七套"少儿·军事·农业"频道开播,2001 年改版为"军事·农业"频道。随后,山东、河南、吉林、河北等电视台也开办了地方性的农业电视频道。
央视七套与各地方电视台制作播出的农业电视栏目共同组成了我国农业电视栏目的版图。
随着农业频道的开播,学者们对农业电视栏目研究的兴趣也开始浓烈起来,但经过分析发现,这些论文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对栏目本身的分析,包括栏目的发展历程、栏目的制作、栏目的现状及栏目未来的发展之路,例如高广元《中国农业电视发展历程研究初探》、尹谦《农业电视节目内容定位》、来向武和赵战花《农业电视的发展空间与未来》、李海燕《洮南农业栏目如何创新》等。
对农业栏目研究令人印象深刻的有:苗瑞、苑丽娟、胡涛在《我国近年来"对农电视"研究述评》一文中提到,"目前的'对农电视'研究从其重要性、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上进行了理论分析,宏观上探讨了'对农电视'的经营管理,微观上从'三农报道'、节目的生产制作和品牌栏目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4]
丁智勇在《关于农业电视节目管理方式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农业节目要"积极探索以节目为中心,从思路到规划,从举措到实施,积极转变管理模式,提高节目质量,把观众的满意作为最高追求。"[5]
邹必华在《基于受众本位的中国农业电视栏目发展对策研究》中提到,"农业电视的传播应该坚持以农为本。对农民群体进行受众分析、对农业电视发挥的实际作用及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的研究是农业电视栏目想要长期发展的重要环节。"[6]
2.媒介当代农民形象研究综述
对我国现代农民形象的研究主要是从文学、美学、影视学、经济学等角度进行的,例如对莫言小说中农民形象塑造的研究、对我国油画艺术中农民形象的研究、对赵本山小品及影视作品中涉及的农民形象研究、对农民在经济社会中身份地位的研究等,成果较为丰富。本篇研究综述主要从新闻传播学领域出发,对媒介建构现代农民形象进行研究综述。
《动荡中的擅变--试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农村致富形象的变迁》是检索到的第一篇研究媒介农民形象的论文。
方晓红、贾冰认为,"媒体对农民形象的塑造是指媒体在长期的报道中对农民在中国社会整体发展中所处位置的标识,也是指媒体对农民在历史坐标中自身发展变化的正确反映。"卢迎安在《重塑农民形象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媒体作为社会的守望者所再现的农民形象不仅影响大众对农民群体的认知,也影响着农民群体对自我的定义及观念的转变,并可能对其行为有一定指导意义,规范其行为和意识。"[7]
在童兵主编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上有文提到,"媒体对农民形象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是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心目中农民形象的反映,这种反映不仅作用于媒体本身,还影响到整个舆论环境。"[8]
田苗苗以《新疆日报》为例,林珊以《福建日报》为例,分析了这两份报纸在塑造农民形象时的成功与失败之处。此外,卢迎安对比《人民日报》报系和《农民日报》的相关报道也发现,我国大部分的报纸对农民群体的再现不是客观、真实的,而且还带有显著的模式化、倾向性。再现过程中经常包含着一种不平等的政治权势关系,还有中国社会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性别权利关系。[9]
张丽萍打破往常将农民形象再现的焦点聚集在文学艺术作品或是平面的纸质媒体中,利用 1983--2011 年共 29 届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进行思考。她认为春节联欢晚会中对农民形象的再现不是一种适度的再现,是在国家意识形态影响下的刻板的建构,具有倾向性,且春晚中的农民也许只存在于我们头脑的假想之中,还没有能完全客观、真实地呈现社会现状。[10]
雷晓艳认为当前电视媒介对农民群体形象的再现存在着资源配置、内容选择、形象塑造上的偏差,媒介应明确在农民问题上的社会责任,改变现有媒介资源的不平衡状况,同时树立亲民意识,客观、平等地构建健康的、真实的、进步的农民形象来解决这些偏差。[11]
在农民形象建构的过程中,突出了对农民工这一群体形象的建构。有学者以《武汉晨报》为例,研究了对农民工报道的表面化、模式化问题,主要体现为"不够接近"、"不够真实"、"不够全面"、"不够深刻".
以《扬子晚报》为例,朱丹认为《扬子晚报》在农民工的报道方面存在对农民工的报道处于浅层、对农民工的形象塑造存在城市本位倾向、对农民工的弱势地位过于渲染和缺乏对农民工人格的尊重等问题。[12]
李月起通过研究得出,《重庆日报》、《南方周末》和《华西都市报》关于农民工群体的报道较为集中地建构了"进步、努力、更好融入社会"的正面形象和"弱势、困难、亟需同情与帮助"的负面形象,并且农民工群体的负面形象逐渐在向正面形象转变、靠拢。[13]
虽然有较多数量的论文是关于农民形象研究的,但是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出发的远小于文学方面的研究,视角相对比较单一。这些论文无论是通过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都指出了农民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在媒介中的被动地位,甚至被丑化、边缘化,部分论文指出了原因,部分论文提出了改进意见。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学术创新
1.研究内容
在论文的绪论部分,对撰写论文的背景及意义、涉及到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作了简要说明;就农业电视栏目、媒介现代农民形象的研究作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并区分了"再现"、"塑造"及"建构"的联系与区别。
论文的第一章对形象及农民形象进行了界定,从多角度对农民形象进行阐释,包括传统的农民形象、农民自我形象的认知以及真实的农民形象构成。
第二章从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出发,对其进行概述,并分析它建构农民形象的途径,即农民形象是如何被建构的。
第三章具体阐述了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建构的农民形象是什么样的(以正面形象为主),包括农村劳模、村官、农村"牛人"、"农民工"及新型农民五个分类的形象。
第四章分析了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在建构农民形象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第五章针对不足提出了改进对策,进一步阐释了建构农民新形象的意义及现实困境。
2.研究方法
本文以新闻学、传播学的理论为基础,结合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等"三农"理论知识,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抽样调查法等来研究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对农民形象的建构。
绪论部分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通过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综述,并通过比较分析"再现"、"塑造"、"建构"这三个词语的联系与区别,解释了本文选取"建构"一词的原因。第一章阐述了传统的农民形象、农民对自我形象的认知以及真实的农民形象构成,其中农民对自我形象的认知部分涉及了个别访谈法。第二章主要采用了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各个具体农业栏目的分析,阐释了农业栏目建构农民形象的具体途径。第三章以随机抽样调查法为主,以近两年的农业栏目为样本,对表现农民形象多的日播和周播栏目进行随机抽样,对样本的数据进行分析梳理,借鉴定量分析的方法描述了其建构的具体农民形象。第四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其在建构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第五章回归新闻传播的研究目的,为农业栏目建构农民形象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并提出一些思考。
3.学术创新
(1)媒介的选择。论文突破了对农民形象的研究集中在平面媒介的限制,将研究的焦点放置于电视媒介,并且选择了具有权威性的央视七套农业栏目。
(2)研究对象。大多数对农民形象的研究仅局限于"农民工"的媒介形象,本文则将研究对象定为农民群体的整体形象。
(3)研究角度。本文从专门的农业电视频道出发研究农民形象,把农业电视频道与中国整体农民相结合,从这个角度研究农民形象的案例比较少。
(4)针对性与实用性。本文结合当前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建构农民形象的现实情况,以分析其长期致力于展现的正面形象和积极意义为主,并对其在建构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就央视七套农业栏目本身来说,比其他论文更有针对性与实用性。
(四)再现、塑造、建构的联系与区别"'再现'一词意指'再次呈现',是'真实'世界里一些事物的一种映像、类似物或复制品。"[14]
对某一事物的再现就是根据原始事物,将分散的元素、不同的符号组合起来进行处理,进而还原它;这一过程必然会修改原始事物,这一过程也被叫做选择和建构;因为必须要决定什么符号可选,如何将它们组合起来为要讨论的物体或观念制造意义,那么产生的文本会让读者了解再现的和被再现的信息;从这个层面上说,再现是意识形态的。
例如针对某一真实发生的热点事件的报道,无论是在广播、电视还是报刊上,每一个记者对它的再次呈现都是不一样的。但不论采用何种再现形式,一切再现都不是该热点事件本身,都不能等同于该热点事件,同时再现会被附上符合媒介自己利益的意识形态。
本文没有使用"再现"一词,因为再现就代表了有一个可以用来比照的对象,即真实的农民形象。但是,现实生活里最真实的农民形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目前没有人能清晰、完整、准确的给一个定论,笔者同样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本文不否定作为再现理论基础的新闻的建构性质,所以就选择了作为再现过程中的一环的"建构"一词,它也在排除了文学里含有虚构因素的"塑造"一词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媒介的主观能动性。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理论视角,分为部分建构和完全建构。它的理论认为:虽然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可以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用已有的结构性知识或是经验来解释现实或者建构现实,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经验或是方式不同,所以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和建构也是因人而异的,没有统一的标准。这种建构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具有主动性与主观能动性。通过建构,使原有的信息丰富化、深刻化,也可能颠覆原有经验,将其改造或者重组。
二、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建构农民形象的途径(一)央视七套农业栏目概述1.农业电视栏目界定农业电视栏目以三农为报道对象,以传播与三农有关的资讯为主要内容,关注三农动态,是农业信息发布的平台。目前我国农业人口比重仍然很大,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作...
《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首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拍摄地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60多个中国各个地域,全方位展示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选题一部好的纪录片需要有好...
三、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建构的现代农民形象作为一个生活在城镇里的普通受众,对农民形象的整体把握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依靠大众媒介。大众媒介建构的农民群体的形象在城镇居民心中留下一定的印象,进而影响城镇居民对农民的态度,甚至会对农民群体在城镇中是否...
五、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建构农民新形象的对策及思考建构全面、客观、真实、准确的农民形象是新闻媒介的责任,同时通过对其行为的研究,也能找出一些在农民形象建构过程中的得与失.针对做得好的地方,一方面可以继续保持,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别的媒介提供借鉴;...
(二)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建构农民形象的途径1.央视七套农业栏目的前期定位与后期包装(1)前期定位电视栏目对某一媒介形象的建构首先是在栏目定位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栏目的前期定位是栏目建构形象能否取得成功的基石,栏目只有定位明确,内容、形式、风...
结语电视的重要任务之一,即提供娱乐并为那些实际上被社会其他人所忽视的大量人群的存在提供意义。[34]长久以来,农民作为全面实现我国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却在社会中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他们所掌握的话语权得不到充分地利用。在我国经济...
(二)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在建构农民形象过程中的不足媒介本身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具有动机性、选择性、倾向性,所以媒介在建构过程中存在着偏差与不足是在所难免的。新闻媒介负有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使命。作为连接政府和农民的具有权威性的中介,央视七套...
节目通过比赛形式,让选手充分展现中国诗词的魅力,向观众传递诗词中的美感与意趣,实现对人文情怀的塑造与发扬。...
四、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在建构农民形象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一)央视七套农业栏目在建构农民形象过程中的优点1.涉及面广,报道面宽在现代社会,信息早已成为一种巨大的生产力,一条新鲜的、重要的、及时的信息能帮助一个濒临破产的乡镇企业重新活过来已不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