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欣赏论文(精华版8篇范文)之第八篇
摘要: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不注重阅读古代作品的现象,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缺乏阅读兴趣, 另一方面则是没有掌握合理的阅读方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精读可概括为四种方法: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讲究版本, 唯“经典论”;寻章摘句, 要“求甚解”;对话背后, 入木三分。实践证明, 结合这四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 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 并加深对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了解。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欣赏,精读,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习, 应当建立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因此, 许多高校在为学生配备教材时, 通常将古代文学史与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并下发, 以便学生学习。然而, 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却普遍存在不重视阅读作品的现象。数年前笔者曾在“明清小说名着赏析”的选修课上做过调查, 120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三学生, 完整读过“四大名着”的只有9人, 多数同学只是接触过零星的片段而已。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教师准备得再充分、讲授得再精彩, 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自然也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学生缺乏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兴趣, 另一方面则是没有掌握合理的阅读方法。鉴于此, 在古代文学史的教学中, 教师除了注重知识点的讲授外, 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并教给他们精读作品的方法。笔者根据自己长期的阅读经验, 并结合学生的接受特点, 总结了四种精读作品的阅读方法。实践证明, 这四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故不揣鄙陋, 写在这里与学界同仁交流。
一、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
孟子曰:“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世也。”[1]我们今天阅读作品, 也必须对作者有非常深入的了解。所谓“了解”, 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
首先, 因为篇幅和体例的影响, 古代文学史教材中对作者的介绍, 通常都是“名片”式的, 比如对孔子、司马迁、王实甫、蒲松龄的介绍等。但仅仅知道这些信息, 对于深入了解其作品是远远不够的。举例而言, 我们学习《论语》, 必须还原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孔子形象, 包括他没落的贵族情结、父母的特殊身份、困苦而发愤的少年时期以及周游列国的政治理想与坎坷际遇等。要知道孔子也会骂人, 也会赌气, 也会开玩笑———这才是一个“圆型”的孔子形象, 而不是身着黼黻冕旒、端坐于庙堂之上的“扁平”的圣人形象。以《论语·侍坐篇》为例, 笔者在讲解这篇作品之前, 先推荐学生阅读李长之先生的《孔子的故事》, 由此明白了这段精彩的师生对话的背景:孔子多年的政治努力未能收到效果, 自己忍不住发出了“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的感慨;他的“吾与点也”的喟叹, 反映了亟待借助山水以获得内心宁静的心态。由此而言, 《侍坐篇》的“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实则蕴含了先秦儒家的一种“进”与“退”之间的生活美学。
其次, 能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家多如繁星, 然而若说到一流的作家, 却屈指可数。中国古代文论中素来有“文如其人”“文品如人品”的说法, 因此, 如何衡量一流的作家, 同如何衡量一流的作品, 本质上是同一个问题。任何体裁的作品, 都同时具备外在美和内在美两方面。外在美即作品的形式和技巧, 内在美即作品所蕴含的精神与作者的人格。经典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 必然同时具备一流的内在美和外在美, 我们阅读经典作品, 其实也就是在阅读作者高尚的人格。像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等一流作家, 读他们的作品, 若不对其人有着深入的了解, 必然不能得其文之精华。
诚然, 有一些作家, 其人品极其卑劣, 但又确实写出了值得称道的作品, 晚明戏曲家阮大铖即是个例子。这对于“文如其人”是否是个悖论呢?以阮氏的代表作《春灯谜》《燕子笺》为例, 《中国文学史》给予的评价是“文采斐然, 辞情华赡”, 又谓“语言华美, 情节多变, 上演起来比较好看”[2]109。但从衡量作品的双重标准来看, 阮氏的剧作仅仅是具备了较好的外在美, 而说到内在美, 那便不值一提了, 正所谓“品格不高, 观念平庸, 炫奇失真, 浅薄无味, 匠气颇浓而非大方之家”[2]109。这类作品, 恰恰从反面证明了文品必然如人品。一流的作品, 必定出自一流的作家之手;对于这类经典, 我们“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
二、讲究版本, 唯“经典”论
在教学过程中, 也常有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去读作品, 花了不少工夫, 却收获不多。笔者对学生产生困惑的原因进行了了解, 认为一个重要问题, 是不注重版本和作品的选取。
版本方面, 有两个问题。首先, 很多古代作品, 尤其是《论语》《史记》《红楼梦》之类, 都有许多出版社大量出版。比如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四大名着”, 常发现整排书架都是。若不加选择, 就随便抽出一本来读, 而选取的恰恰又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出版社的版本, 那么阅读时就很可能受到误导。曾有一名学生撰写选修课作业, 讨论的是《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论文交上来后, 笔者发现他选取的版本居然是某文艺出版社的一个极差版本, 不仅残缺不全, 而且字词有不少错讹之处。用这样的版本, 其论文写得如何则可想而知。因此, 一定要选取高规格的版本, 最好是出自以出版古代作品为专长且有良好声誉的出版社。
版本方面的另一个问题是, 由于成书、翻刻等过程中的特殊原因, 很多古代作品本身就有着复杂的版本系统, 像《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等。尤其是《红楼梦》, 根据续书问题即分为两大版本系统;再细分的话, 两大系统内的各个版本竟有数十种之多。学生在阅读古代作品时, 一定要对其自身的版本系统事先进行了解。曾有一名学生对《金瓶梅》产生了兴趣, 并从网上买来阅读。读完之后便问笔者:“老师, 为什么教材上说《金瓶梅》尚保留着很多说书的痕迹, 形式上比较粗糙;而我阅读的感受却是:写得非常精致, 丝毫感受不到这些粗糙的痕迹?”究其原因, 原来她阅读的是《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金瓶梅》有两大版本系统———词话本和崇祯本。词话本是兰陵笑笑生的原作, 而崇祯本则是经过了张竹坡等文人的加工、整理, 将此前略显粗糙的部分都修饰过了, 因此会给学生以“非常精致”的感觉。此外, 像读《水浒传》, 要注意八十回、一百回和百二十回本的区别;读《西游记》, 要注意世德堂本和清刊本的区别;读《聊斋志异》, 要注意青柯亭本和手稿本的区别, 等等。
此外, 如果单纯以阅读为目的, 那么读古代作品还要“唯经典论”。古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 仅以小说而论, 单是明清小说, 若按照成书时间一部部读来, 一辈子也读不完。这就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 选取最经典的作品。何为“最经典”呢?就是在文学史上得到很高评价、经受住时间考验的那些作品, 如小说中的“四大名着”、《金瓶梅》《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既然单纯为了阅读, 那么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某一类型的佳作。男同学多喜欢侠义英雄故事, 不妨精读《水浒传》;女同学若偏婉约内敛, 则可以精读《红楼梦》;要是喜欢短篇且有趣味的, 那就可以精读《聊斋志异》了。
对于阅读来说, 兴趣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对某类作品不感兴趣 (若是出于研究的目的, 就不能单凭兴趣了) , 而非要强行去读, 不但得不到阅读的快感, 反而会留下古代作品“不好读”的第一印象。有个例子即是如此:一名同学, 要写一篇关于《封神演义》的作业, 正巧笔者建议学生本学期精读一部作品, 她便想乘此机会读《封神演义》。而实际上, 她对此类型的小说并无兴趣。“精读”持续了两个月, 最后她虽然凭毅力将《封神演义》读完了, 但给笔者的邮件里却说:“读到后半部的时候, 简直就成了煎熬。但我想已经花了许多精力, 就坚持着读下来, 苦不堪言。”纯粹的阅读是全然“为己”的, 而不是“为人”的。因此, 如果不是为了做研究, 那么一定要选择符合自己阅读兴味的、同时又是此类别中的经典之作。
三、寻章摘句, 要“求甚解”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有句名言:“好读书, 不求甚解。”[3]有人便以此为“圭臬”, 认为读书凡有难疑处不必理会, 翻过去接着读就是了。但这着实是曲解了靖节先生的意思。现今的大学生, 多数学养尚不深厚, 这时读古代作品, 正是要反复地读, 认真地读, 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有了这一番苦功, 直至具备了深厚的学养, 这时读书, 才能像诸葛亮一样“独观其大略”, 或像陶渊明一样“不求甚解”了———但这又岂是轻易所能达到的呢!
之所以要“求甚解”, 是因为除了那些本身疑难的地方外, 很多看似寻常的字词, 若要认真追究, 都蕴含着很深的意味。为了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笔者在课堂上举了两个耳熟能详的成语“文不加点”和“信口雌黄”, 让大家解释。结果同学们都觉得很“小儿科”, 纷纷不假思索说出了答案。但当笔者继续追问“点是什么意思?雌黄又是什么意思”的时候, 多数同学都沉默了。大家这才发现, 对一些平时非常熟悉的词语, 其实并不真正了解。笔者就此展开讲解:这两个成语, 都和古时的文字书写有着密切关系。古人用毛笔在黄纸或黄绢上写字, 若写错了, 便用一种叫做“雌黄”的染料涂抹, 待干后继续书写, 类似于今天大家常用的涂改液。因此, 文不加点的“点”, 就是涂改、修改的意思, 引申为成语, 是说写文章非常成熟, 不需要修改, 而不是写得很快。而“点”的染料则是“雌黄”, 进而引申为“评判”的意思;信口雌黄, 便是没有任何根据, 凭空对事物作出判断。讲完这些, 学生们纷纷有“恍然大悟”的表情, 并对“文学演进与物质载体的关系”这个重要问题有了直观、生动的理解。
寻章摘句、要“求甚解”, 在阅读作品中还有很多具体的例子。比如《左传》中的“郑伯克段于鄢”, 这是一篇名文, 清代学者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古文观止》时就将其列为首篇。《左传》的语言艺术, 可以用“微而显, 志而晦, 婉而成章, 尽而不污”来形容;但只是这样空洞的评价, 学生很难理解。笔者在讲解“郑伯克段于鄢”时, 便通过“寻章摘句、要‘求甚解’”的方法来带领大家一起体味:
(郑伯) 遂寘姜氏于城颍, 而誓之曰:“不及黄泉, 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公曰:“尔有母遗, 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 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 隧而相见, 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 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 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4]
画线的两句话中, 有两个动词“入”和“出”, 这两个字, 用得的确是“微而显, 志而晦”。郑伯为何是“入而赋”呢?因为他马上要见到自己思念的母亲了, 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 刚进入隧道, 便忍不住歌唱起来。而姜氏又为何是“出而赋”呢?姜氏被郑伯囚禁了多年, 突然被带到暗无天日的隧道之中, 内心肯定是恐惧、疑惑的;而见到儿子后, 真相大白, 母子和好如初, 这时她的心情才转为喜悦, 所以走出隧道后, 她也忍不住歌唱起来。这一“入”一“出”两个字, 便将母子二人丰富的心理活动蕴含在内。试想, 读这段文字时, 若只盯着有趣的情节, 而忽略了这样的细微之处, 岂不等于囫囵吞枣?微言大义, 正是《左传》的语言艺术所在, 也是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应当“寻章摘句、求甚解”的原因。
四、对话背后, 入木三分
学生阅读古代小说, 尤其是那些长篇巨着, 往往喜欢一目十行, 注重的是那些刺激的情节, 却忽视了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韵味无穷的一些对话。拿《水浒传》为例, 第四十一回, 梁山好汉劫了江州法场, 救出宋江上山后, 整个故事便进入了一个转折阶段。宋江上山之后, 曾说过两段话, 这两段话通常读者并不会特别在意, 但里边却深藏着对宋江其人“窥一斑而知全豹”般的描写, 并对梁山事业的走向有着强烈的暗示, 真可谓“对话背后, 入木三分”。这两段话是:
1.“仁兄, 论年齿, 兄长也大十岁, 宋江若坐了, 岂不自羞?”[5]326
2. 宋江道:“休分功劳高下, 梁山泊一行旧头领, 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 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 那时另行定夺。”众人齐道:“哥哥言之极当。”左边一带, 是林冲、刘唐、阮氏兄弟、杜迁、宋万等九人;右边一带, 是华荣、秦明、戴宗、李逵、李俊、张顺、王矮虎等共四十人[5]327。
第一段话, 是宋江对晁盖的谦辞。晁盖愿把梁山之主让给宋江, 这是真心实意的;而宋江推辞不就, 则并非真心实意的。宋江不是不愿意做“大哥”, 那么为什么要推辞呢?因为时机还远远不成熟。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 宋江初到梁山, 立足未稳, 此时便占了首领之位, 晁盖的心腹兄弟难免会心中不服, 说不定还会闹出大乱子。但宋江名为推辞, 却是话里有话, 其文字背后的意思是:晁盖坐着这个位子, 不是因为别的, 而是因为他年纪大, 大家尊让他;实际上也就是没把晁盖放在眼里。而第二段话, 则更有深意。首领的位子排好了, 下面就要排兄弟们的座次。一般来说, 都是论功行赏, 但梁山上旧有的好汉跟随晁盖多日, 论功劳, 肯定是他们排在前面;而新近跟随宋江入伙的则排在后边。这对宋江的势力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于是他说了一番很有技巧的话:“休分功劳高下……待日后出力多寡, 那时另行定夺。”这实际上是将众人的功劳多寡全部“清零”, 接下来呢?“待日后出力多寡, 那时另行定夺”。于是, 此后每次下山厮杀, 宋江都以晁盖“身为山寨之主, 不可轻动”为由, 由自己带人下山立功;而宋江所带的人, 也基本上以跟随自己上山的兄弟为主。天长日久, 宋江自己慢慢积累起了威信;而其心腹也通过一次次的战斗积累了功劳。
循此思路, 笔者在讲解其他作品时, 也常刻意布置作业, 让学生挑选出“入木三分”的典型对话, 仿照金圣叹点评《水浒传》的方式进行评点。比如《西游记》, 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中就颇有可取之处, 试举两例:
原文:行者一毂辘爬起来, 到唐僧床前叫:“师父。”此时长老还未睡哩, 他晓得行者会失惊打怪的, 推睡不应。行者摸着他的光头, 乱摇道:“师父怎睡着了?”唐僧怒道:“这个顽皮!这早晚还不睡, 吆喝什么?”[6]259
学生点评:《西游记》一篇文字, 以此段最为有趣。怎个有趣, 却只体会得, 道不得。读《孟子·梁惠王上》, 见衅钟之猪羊皆做“觳觫状”, 掩卷思之, 其貌其状, 令人发笑。然“觳觫状”到底是怎生一个状, 却也体会得, 道不得。文字做到体会得, 道不得, 方是好文字。
原文:旁有葛仙翁笑道:“猴子是何前倨后恭?”行者道:“不敢, 不敢!不是甚前倨后恭, 老孙于今是没棒弄了。”[6]351
学生点评:悟空奸猾, 却又奸猾得老实。“老孙于今是没棒弄了”, 道尽世态炎凉。人人两只眼, 全看他有棒无棒, 有棒则恭, 无棒则倨, 引而申之, 此“枪杆里面出政权”之所本。诗曰:“金猴奋起千钧棒”, 可知此诗关键, 在“棒”而不在“猴”也。
一开始布置作业时, 学生都不自信———以自己的水平, 怎么能像金圣叹那样进行评点呢?试过之后, 大家都颇有感慨:一是看似寻常的对话, 仔细去玩味、体会, 确有入木三分的内涵在背后;二是仿照古人进行评点, 不但能将细微的体会形诸文字, 而且还锻炼了自己写作浅近古文的能力, 可以说收获良多。
结语
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还有很多, 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心得。但本文中所说的这四种方法, 就一般学生而言, 还是普遍适用的。近三年来, 笔者坚持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上运用这几种方法, 带领大家一起精读作品,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俗话说:“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经典作品是深具魅力的, 学生若不喜欢读, 往往不是作品自身的原因, 而是自己尚未找到正确的阅读方法, 或者尚未培养起阅读兴趣。作为教师, 我们要充分信任学生, 鼓励学生, 培养其兴趣, 教会其方法。如此一来, 学生所收获的, 就不仅仅是背会几个知识点、考个高分数, 而是一生受用不尽的阅读财富了。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8:193.
[2]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第四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11:344.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9:14-15.
古代文学作为文化的显性代表, 尝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体现始终是学术讨论的重点内容。...
“靠天吃饭”的日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敏感,自从日本古代文学出现的那一刻,自然万物便成为日本作家写作的对象,作品的“生态”特质也随处可见。...
尝试分析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体现,是学术讨论的重点内容,。本文整理了8篇优质“古代文学作品欣赏论文范文”,以供参考。...
虽然钟嵘在《诗品》中评价鲍照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但不能不说鲍照是刘宋文坛独树一帜的作家。他处在一个相对加强了皇权的统治下,刘宋前期统治的确有较有开展的气象,所以他的诗表现了积极与消极、惆怅与企望、激愤与乞怜等不同色调的交织。慷慨中有沉郁...
第三章孙作云神话研究的方法孙作云曾提到:我对于古史研究的方法或看法,都大致有了一定。这方法就是从社会制度的研究,来判断古史的真伪,用考古学上的实物来证明制度的有无,用文字学音韵学的方法来考证一个名词的得名之故,用民间的俗说、迷信以补文献...
作为历史小说,当然不能脱离历史事实。而《三国演义》除了依据《三国志》等史书之外,还有大量情节来自于元杂剧、平话以及民间传说。据统计,元代杂剧中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大概有四十多出。在这些三国戏中,以关羽为主角的有十二出,写张飞的有八出。这些武将尤其...
汉献帝苦于《汉书》文繁难读,乃令荀悦以《左传》体为《汉纪》,尽管《汉纪》篇幅仅为《汉书》的五分之一,但辞约事详,论辩多美。东晋袁宏编写的《后汉纪》仿《汉纪》而成,正统观念较荀悦更强烈,夫史传之兴,所以通古今而笃名教也;然名教之本,帝王高义,韫而未叙,...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无论历史如何变迁,爱情是爱情诗中的共同语、世界语。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写得最好的是爱情诗。这些两情相悦词,内容多写男欢女爱,情感或热烈奔放,或细腻委婉,成为那个重科举的时代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百年来,对《水浒传》成书时间的探讨一直是水浒研究的热点话题,亦是一大难题。自胡适、鲁迅建立《水浒传》研究的现代范式以来,学界对此主要有元末说、元末明初说、明初说、成化弘治说及嘉靖说等多种观点。其中,持元末明初说者最多,代表者有鲁迅、袁世...
从内容上来看, 《古诗十九首赏析》对《古诗十九首》的创作笔法、诗学理论、主题类型等分析研究, 这些方面使读者对《古诗十九首》的诗歌内容和情感倾向都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这可以使《古诗十九首赏析》有其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