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玉凤鸟纹的起源
2.1 玉石的起源。
玉作为人间瑰宝,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用玉国家之一,更是具有着深厚的民族背景和文化。
早在一百多万年前,先人们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发挥聪明才智,开始生息繁衍,从事着创造中华民族原始文化的艰巨劳动。对玉的认识和琢磨玉器的产生,是原始文化中的一项辉煌成果。玉器作为文化艺术中的一项古老品种,在生产工具的时代变革当中,其工艺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被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
古人把"石之美有五德者"都称为玉,这一方面是对玉的概括理解,另一方面也解释了玉和石的关系。玉器行业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些格言:"玉不琢不成器","玉在山与石不别".当它还在山野,尚未被人发现之时,混同于普通的石块,或者说它本来就是石头,只是质地较一般的石头为美罢了。那么,它到底是怎样被人类发现的?又是怎样成为玉器的呢?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能否制造工具。从猿到人类的进化过程,可以说是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同步过程。对于使用工具,追本溯源,还是从拣取自然界中存量最多、获得最便当的树枝和石块开始。上古时期,人群采用自然的石块,经过打制,使其更加锐利和便于使用,这就是打石的阶段。我们的祖先正是在这个阶段开始发现和使用了比石头更美的玉的材料,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先民拣取石材,遇到那些纹理别致、色泽晶莹、分量较重的,便会产生珍惜之感。
他们对于这种稀奇难得的材料,在加工时便会特别重视,进而钻孔穿绳,随身佩戴。久而久之,人类便能够识别、使用和保藏玉石制品。这就是人对玉最早的接触,从这时开始,就有了人类最早的玉器。玉工具本身也是玉器当中的一个种类,只是当时的玉工具还极其原始,极其简朴。《越绝书》说:"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为宫室凿地。"这里所说的"兵",即是玉工具。可见,玉器和石器都属于人类最早使用的劳动丁具。
2.2 玉、鸟纹的融合。
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属于各个民族的锁推崇的动物,这一动物不论是真实还是虚构的,都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中华民族所崇拜的动物具有多样性,现实生活的中老虎、山羊等,还有虚构的龙、凤等。但是人类最初的崇拜确实基于自然的太阳崇拜,从太阳崇拜演化而来的是凤鸟崇拜。凤是具有深厚民族文化的一种祥瑞神兽,她扎根于华夏民族历史,同时又是民族文化渊源流畅的基础,代表着民族历史中的审美和气质。古人认为太阳和鸟关系密切,把鸟作为太阳的化身,承载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和鸟的造型也在很多先民文化中也得以体现,这一造型在后期慢慢被发展和演绎成凝聚成具有中华民族独特审美和精神内涵的祥瑞动物--凤。
凤虽然是主观臆想出来的神兽,但究其本源还是来源于现实中存在的生物。
任何虚构的神兽都有其自然形象的来源,是多种动物和其他形象的组合重构,或者视一种动物夸张变形。凤正是由多种动物组合重构而来的,但原型毫无疑是鸟。
在凤鸟形象诞生之初,凤鸟本身的形象并不统一,种类多样,但无论以何种形象出现,都与太阳或火不可分割,这也是凤鸟形象的原始精神内涵。
在玉器上的早期凤鸟纹样中,在凤纹形象未正式确立以前,鸟纹的出现也具有十分重要的铺垫作用。从考古发现,早期玉鸟纹多出土于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良诸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或墓葬中。
2.2.1 红山文化玉鸟纹。
红山文化距今 5500-5000 年,因最初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而命名。红山文化的发祥地是辽河流域,包括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教来河流域、老哈河。
红山文化玉器中的鸟类,根据其形态可以明确地分为两类,即为:鸟和鸮两种。
鸟的特征主要是头上无立耳,带有尖喙的头含于腹部一面的颈下,双翅装饰或光素,背部有一对牛鼻式穿孔,以阴刻纹或减地阳纹装饰。如图 1双翅装饰较浅的减地阳纹。
鸮,即俗称的猫头鹰,是鸟的一种。红山文化玉鸮的典型特点是五官和身体都清晰,在玉鸮的头顶有一对小立耳,以阴刻线或阳线来表现双足和双翅。以阴刻纹或减地阳纹装饰为主,其中图 4 以减地阳纹来表现双足和双翅,图 5、6 以阴刻线来表现双翅和双足。
2.2.2 河姆渡文化玉鸟纹。
河姆渡文化发展于公元前4360-3320年,分布在杭州湾一带。闻一多先生曾经提出河姆渡人以鸟为图腾。至今为止在河姆渡遗址已经出土了许多带有鸟纹的器物,但是这些鸟纹器物中以玉为材质的并不多,多数是牙骨品,但其鸟纹的造型却十分生动形象。
河姆渡文化中最特别的便是鸟纹与同心圆纹的组合图案,根据鸟和太阳的构图关系,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图案是鸟与同心圆做分离状。这种图案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双鸟朝阳牙雕。
双鸟朝阳牙雕是河姆文化中选料最优,制作最精美,纹饰最详尽的一件。此件牙雕的正面先进行了磨平,然后用阴线装饰了一组图案。图案的两侧雕刻着回头了望的鹰嘴型鸟,两鸟呈对称分布。中间有一个小圆孔,并以此为圆心,向外扩散为五圈同心圆纹,圆圈的最外侧刻有火焰纹。
第二种构图方式是鸟纹与同心圆纹复合的图案。在河姆渡出土的一件骨匕首的柄部,雕刻着这样的纹饰。在其正上面,有两相连的鸟纹成左右对称分布,鸟首雕刻有细长羽冠,向凤鸟一样,左右对称的两只鸟相互共用一个身子,在身子上刻画着具有火焰纹的太阳(图8)。此器上的鸟纹形象和双鸟朝阳牙雕鸟纹类似,两种纹饰上的同心圆和火焰纹也十分相似,但是火焰纹是否就是太阳,现在只能作为一种猜测,并不能十分确定。
此外,河姆渡文化还出土了一件圆雕鸟牙匕(图 9),这只鸟在鸟背上雕刻着翎羽纹,其尾部纹饰也和此处相似。有近似扇形的长尾,整体形象与双鸟朝阳牙雕相同。
2.2.3 良渚文化玉鸟纹。
良渚文化距今 5300 至 4200 年前,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的中心地区。良渚文化遗址在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分布最为密集。良渚文化出土了较多的玉器,这也是其文化分布的最大特色。良渚文化鸟纹并不十分多见,但却十分典型,依据其出现的形式,可将其划分为以下 2 种类型:
1、在玉琮中出现。
在众多的良渚文化玉器中,玉琮作为礼器,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在玉琮的顶端装饰有鸟纹纹饰,见玉兽面鸟纹琮,此玉琮共 15 节,在玉琮的顶端可见一只纤细如毫发的单阴线刻出的鸟纹(图 11)。此鸟高高站立,昂首张望,气势凌然。玉琮作为"礼地"的礼器,在其顶端高高站立着一只鸟,可见良渚人民对鸟十分的崇拜。
2、单独造型存在。
在良渚文化遗址中,有一个展翅飞翔的玉鸟(图 12)。此玉鸟形态平整,短尾尖喙,双翅展开做飞翔状,鸟的身体背部有一个圆呈突起状,该圆推测为太阳的化身。从良渚文化所属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此处的先民生活在距东海不远的长江下游地区,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使先民们把这一现象和鸟联系在一起,认为太阳是由鸟托起。在古人的思想中,鸟和太阳都是天空中的运动物体,并把鸟认为是运载太阳的使者。
此外,在良渚文化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件人面鸟陶器(图 13)。从整件器物的造型来看:其整体造型为鸟,鸟首挺立,鸟头的背面为人面,鸟的身体下部有阴刻的线性纹,呈波浪状,这也可以间接地反映出在良渚文化中太阳、鸟和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表达了先民对生命循环的渴望。
2.2.4 龙山文化玉鸟纹。
龙山文化距今约 4600-4000 年,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等省,是新石器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且玉器造型丰富,其中玉鸟的造型表现突出。
龙山文化时期盛行以鸟作为玉器的纹饰主题,其玉鸟造型可分为圆雕和片雕两种类型。其中圆雕玉鸟为图 14,此玉鸟整体以厚实的玉料制作为圆雕状造型,喙部向下,双翅展开做飞翔状,背部和双翅均以减地阳纹装饰,造型生动,颇为写实。
另一种类型是片雕玉鸟(图 15),图 15 为玉鹰攫人面佩,此佩的上半部分为透雕玉鸟,鸟头面向一侧,喙部向下弯勾,双翅呈正面展开状,足爪外撇,立于人首之上,表面以减地阳纹表现鸟身。
出土和此鸟造型类似的龙山文化玉器还有两件(图 16、17)。图 16 为玉圭上的鸟纹,其形和图 15 类似。图 17 为神人鸟纹佩,此佩的主题是一个体型较大的鸟纹,侧面朝右,冠羽后方另附一鸟,足爪之下抓一人首。
2.3 史前玉凤纹的出现--昙花一现
凤作为鸟中之王,是以鸟为原型,后期结合先人得想象而产生的一种神鸟。
在早期造型的确立之前,其形象以鸟展现,但真正具有玉凤纹意义的器物并不多见。综合新石器时代的各个区域凤纹的发展,可知其最典型的应为石家河遗址中发现的玉凤纹。?
石家河文化是继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之后的一支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遗址,是龙山时期的一个分支。石家河文化的地域分布主要是在湖北和河南南部、湖南北部地区,其北端可致南阳盆地、西北到达汉水上游,西南至长江西陵峡,东端至大别山,南端为洞庭湖西北部。石家河文化的主体是江汉平原地区,这一时期的手工技术和艺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
石家河文化的玉凤可以说是石家河最为精彩的器物造型。在罗家柏岭遗址出土的凤纹造型十分优美,首尾相连,凤首覆冠,圆首短劲,圆眼长嘴,双翼紧收,长尾卷曲作璧形,中间镂空。整个玉凤纹的上身用浅浮雕减底阳纹装饰,覆盖整个双翅及尾翼,在玉凤的尾翼上端钻刻一小圆孔,两面造型相同14.
2.4 本章小结。
新石器时代的玉凤、鸟纹在以上四种文化环境中具有不同的造型特点和文化内涵,总结为以下四个结论:
其一,新石器时代所发现的鸟纹玉器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以写实为主,器物的鸟形纹饰特征主要由四方面组成:羽翅、尖喙、钩爪、平头扇形尾。文中列举出土的玉鸟纹皆具有其中一个或多个特征。
其二,红山文化玉鸟多为猛禽,这与当地特有的生物特征相结合而展现;形态以圆雕为主,造型写实,雄壮敦厚,体量感较好,以减地阳线和阴线装饰为主。
良渚文化玉鸟形多整体兽面纹的配饰,或者其鸟的造型以整体形势出现在礼器上,造型丰富。杭州湾河姆渡文化所呈现的鸟纹饰和太阳相连出现,鸟纹和太阳纹的结合形式被赋予特有的内涵;其身形虽短小,但却表现出强劲的张力,用阴刻的手法把鸟的形态表现得栩栩如生。龙山文化的鸟形纹饰相对以独立造型出现,鸟雄壮威严富,其形象富有神力;玉鸟以片雕和圆雕为主,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均以减地阳纹处理其纹饰,并且片雕玉鸟纹在造型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其三,玉鸟在新石器中晚期大量出现,表示人们对于鸟形纹有了不同的认识,成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作为墓葬中经常陪葬的物件,可以看出鸟纹玉石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重要地位。从和鸟相关的纹饰及承载的礼器上,可以看出先民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鸟的崇拜之情,并把鸟作为可以和神灵传递信息的媒介,以此来表达他们的意愿。
其四,石家河凤纹玉器的发现说明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制作工艺并非处在初始阶段,而是已经历了一个发展阶段。在石家河文化中的凤纹造型和工艺都是极其精妙,在工艺和制作技法上秉承了龙山文化的风格。但是,这一玉凤的造型却并未流传下去,从出土文物和记载的史料来看,并没有找到其传承的痕迹,其发展仍然是个迷团。
婚嫁传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段缩影, 黄金首饰则是其文化生活的一个载体。...
伴随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旅游业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陕西作为历史文化名省,以其深厚广博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圣地。可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旅游产品的要求开始变得多元化,简单、枯...
4.3山西漆器及工艺流程。我省是生产漆工艺制品的主要产区之一,我省生产的漆工艺制品,归纳到《髹饰录》中的门类也很少,按现生产状况可归纳四类产品,一、《髹饰录》描金第六中:描金、漆画、描金罩漆。产品多出自平遥、晋中一带。二、《髹饰录》填嵌第七...
锔瓷手艺作为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中国非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但随着今天人们生活环境和观念意识的变化使其实用功能逐渐消退,因此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处于濒危的状态。如果我们过分强调其历史传承,不管时代变化和社会需求而只是进行保护性研究,这只会让其...
3.5毛南族核心角色视觉元素分析本文删选的毛南族傩面具核心角色共八个,涵盖了男、女、老、幼、善、恶六个属性的视觉识别特点。从人物性别区分,男性角色四人、女性角色四人;从年龄特点区分,长者角色两人、中青年角色六人;从神职内容区分,善神角色七人...
通过对色彩主体语言的规律研究,漆艺色彩符合当代色彩基本原理。漆艺作品中综合材料及技法应用使色彩表达更自由,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与现代感。...
第6章玉凤、鸟纹形态的后期演化随着后期手工业的发展,能够记录和展现人们生活的方式越来越多,凤纹在玉器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少,而在纺织品、绘画、漆器等载体中的出现为主。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对美也有更高的要求,凤作为一种吉祥图案,其纹样也越...
设计中不能有多余是对极简主义风格包装的简洁之美的独特阐释,包装设计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主张功能至上,为消费者提供优秀的设计与产品。极简主义风格的包装设计具有色彩上的简洁之美、具有图形上的简洁之美,具有版面的文字编排与结构上的简洁之美。极简...
在中国古代艺术设计中,用与美的统一,实际上就是使用价值与艺术价值和谐的统一。作为艺术设计的原则,用与美的统一早在先秦时代就被人注意到了。例如,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雍也》说道,文一般指文饰、文彩、花纹装饰、文章。所谓文章也就是指那些精美...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这对工艺美术有着一定促进作用,为了提高工艺美术设计的水平,一定要运用创造性的设计技术,还要具有创新的精神,做到与时俱进。工艺美术是中国文化的组成之一,其与传统工艺美术有着一定区别,是对传统工艺美术创新,在形式、内容以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