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工艺美术论文 >

商代玉凤鸟纹特点分析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6-12-05 共555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3 章 商代玉凤鸟纹

  在本文关于商周时期玉凤鸟纹的划分中,将商代、西周、东周三个朝代进行分章论述。从本章开始,又将商代、西周的凤鸟纹划分为玉凤纹、玉凤鸟纹和玉鸟纹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在本文进行凤鸟纹的论述中,关于凤、凤鸟、鸟的概念将进行以下限定:

  凤纹,这里所说的凤纹分为两种,一种是指典型凤纹,已经被学术界承认的、没有争议的、具有写实性的传统意义上的凤纹。这些凤纹脱离了传统鸟的外形,具有被大众接受的凤纹的形象和特点。此类玉凤纹商周时期出现的并不多,但其突出的外形显得十分与众不同。另一类是和龙纹一起出现的凤纹,这类凤纹不具有凤的典型特征,但和龙一起出现,作为远古时期凤的雏形出现。

  凤鸟纹,此类纹饰在学术界仍存在争议,被定义成凤或者鸟不统一。其造型在鸟的基础上,不具有凤的典型造型,其局部或整体具有非常规鸟的特征,在玉器上赋予了超于实体鸟类寓意的一类纹饰。

  鸟纹,指被学术界承认、没有争议的纹饰,这些鸟纹有传统鸟的外形,具有写实的被大众接受的鸟的形象和特点。

  此论文关于凤鸟纹和鸟纹的讨论中,只论述商代和西周时期,从东周开始,玉凤的造型已开始确立,在视觉上已经可以把三者区分开来,所以本论文就不再逐一论述。

  3.1 商代玉凤鸟纹的文化背景。

  3.1.1 商代社会文化概述。

  商代作为进入奴隶社会的第二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历史也较为悠久。在奴隶社会的进程中,这是一个飞速发展期。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六百年,商汤联合其他部落首领消灭夏朝,建立商,定都今河南商丘,后迁至河南堰师(亳),商代曾多次迁都,到盘庚是,定都殷(今河南安阳),此后商也开始成为殷商。商开国采用"宽以治民"的政策,国力日益强盛,盘庚迁殷以后,经济进一步发展,直至武丁即位以后,商四处伐战,达到全盛时期。自武丁王死后,商朝逐渐衰落,至公元前 1046 年共六百余年,经历了 17 代 31 王。

  进入商代开始,农耕业已经比较发达。从出土的生产工具来看,也能反映这一现象。出土的生产工具除了石质器以外,还有大量的青铜农具。同时,随着手工业的进步,青铜技术也开始提高,随之也带动了传统琢玉行业的进步。商代就产生了商业经济,出现了早期城市,同时商代的商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建立了与周边国家更多的经济贸易往来,"商人"这一词汇就来源于当时周边国家对商朝国人的称谓,商业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也致使贝币开始出现。

  同时,商代虽然处于奴隶制社会时期,但是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较为完善的国家机制。在中央分别设立了设管理政务的卿事寮和主持祭祀的太史寮两大机构;在地方则用候、邦加强各地统治,此外还有大批宫廷侍卫。商王朝还建立了大批的军队,铸造武器,同时也开始有了刑法和监狱。商王朝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一个过渡时期,在这样的时期也继承了先民们的自然崇拜和凤鸟崇拜的传统。同时,在这一基础上,商王朝还利用宗教观念来巩固其统治,夸大宗教神力,商王自称为"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将神权和王权结合在一起。在《礼记·表记》中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后礼。"商王朝的统治者逢事必卜,每事必祭,祭祀用品当宝玉莫属。在商代早期的甲骨文和中后期的铭文中都留有许多用玉的记载。

  3.1.2 商代玉文化和凤文化。

  商代早期从公元前 1600 年到公元前 1300 年开始,出土玉器以河南堰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商代早期后段以郑州二里岗遗址为代表。早期玉器发现的不多,种类相对较为单调。玉器的种类大多是一些礼器或者象征性的武器、工具类,装饰品出现不多,动物玉饰几乎不见。但是从出土的玉器的工艺来看,商代对玉的开料、割据、钻孔、抛光等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

  商代晚期是从从公元前1300到公元前1046年,以殷墟妇好墓出土文物为主。

  妇好墓位于河南安阳市小屯存西北,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相印证而确立其年代与墓主人身份的商王室墓葬。墓中共出土玉器 755 件,玉器样式多、技巧精、造型准确生动,及继承了商代早期玉器的优良传统,又为西周玉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工艺商代表了商代的最高水平。

  商代晚期出土的玉器不仅玉质好,艺术水平也相对较高,数量上十分可观。

  《逸周日书·世俘解》中说:"商王封取天智玉琐五,环身厚以自焚,凡日厥有庶告,焚玉四千……凡武王俘商旧玉亿有八万。"这一纪录在清代时被王念孙《读书杂志》校改为"凡武王俘商旧玉万四千。"凤作为远古图腾,对于商代的统治集团来说,可以达到巩固政治地位的目的,凭借神权的力量来统治人们。据《史记·殷本纪》载:"殷契,母简狄,有女戎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在《诗·商颂·玄鸟》中也有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古代玄鸟即凤鸟,屈原在《天问》和《离骚》中说到简狄时,都把玄鸟和凤都作为同义词。以凤作为图腾的玉器,特别受到商代统治所重视,并作为祭祀神器。远古人民认为他们的生命与自然界的动植物的生命相互联系,把祖先神灵与自然崇拜作为一体,所以,对于商代子民来说,当人们去参加祭祀仪式时,祭祀对象的神秘和威严对于震慑子民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方便统治者巩固整治地位,加强统治,凤的形象被从鸟而来,却又要在鸟的基础上抽象化和神秘化。

  商代的甲骨文上,也对凤有记载,从甲骨文中"凤"的字形可看出(图 19),凤字的造型曲直疏密,具有一种飞翔感和舞动的韵律,就像一只凤鸟的形象。

  3.2 商代玉凤纹。

  这里所要说的商代,实际上是指殷商,指商王盘庚迁都殷墟(今河南省安阳市)后至商王朝被周王朝灭亡后为止的历史时期。殷商时期是玉器发展史上继新石器时代之后的第二个高峰期。尤其以殷墟妇好墓最为重要和典型,并代表了此期玉器的总体水平和艺术成就。

  3.2.1 妇好墓出土玉凤纹。

  妇好墓位于安阳市小屯村西北 100 米处,据墓中出土的青铜铭文考证,墓主人是妇好。妇好是武丁配偶之一,生前曾是统兵的女将,社会地位极高。妇好墓未曾被盗,出土文物极为丰富,并出土了一件凤纹玉器(图 20)。

  此件玉凤纹玉凤线条流畅,造型优美,具有精细的制作工艺。凤纹整体做侧身回首状,尖嘴、圆眼,头上有齿脊装羽冠,双翅自然贴于身体两侧,尾部细长弯曲,尾尖呈分叉状。翅膀上以减地阳纹装饰有四条阳线。

  在关于妇好墓出土的玉凤纹的归属性的问题上,本文要做出以下论述。

  1、妇好墓出土凤纹并非商代所制。

  一直以来,部分学者认为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凤是商代的代表玉器,其玉凤的造型也相对较为成熟,工艺精湛。这件玉凤造型在整个妇好墓的玉器中,风格都较为独特。凤纹的整个轮廓采用镂空透雕的方式,主题以减地阳纹装饰,这一雕琢方式和装饰手法与殷商时代玉器中采用的单线或者双阴线技法有明显的差别。

  对于这件玉凤造型而言,使用的减地阳纹的技法。通过对比先前学者对于龙山文化的研究,认为龙山文化玉器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采用透雕镂空和减地阳纹的技法,在这一点上也和妇好墓出土的玉凤恰好相同。因此,在此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妇好墓的玉凤纹的归属存在着是龙山文化时期旧物的可能性。

  2、妇好墓出土玉凤为石家河文化旧物。

  龙山文化中石家河遗址玉凤为环形(见图 18),这一玉凤与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凤的雕琢技法一样,都是以镂空透雕和减地阳纹的技法制作,两件玉凤在整体的造型和局部的装饰风格上都极为相似。进而可以推断,两者是具有石家河文化特征的配套凤纹造型。石家河遗址分布在江汉地区,距今约 4200 年至 4000年之间,殷商时代是距今 3600 年到 3000,所以石家河遗址和殷商相比,在年代上较早。因此,妇好墓玉凤当来自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旧物,而不可能相反。

  石家河玉凤和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凤之间虽然大体相同,但是细节上也存在一些差异。石家河玉凤在雕工的精细程度上没有妇好墓精致,在这一点上可以推测石家河玉凤在制作年代上要早于妇好墓出土玉凤。造型上的明显差异在于妇好墓出土玉凤的头上有冠,冠上有类似锯齿状的扉棱,而石家河遗址中的玉凤头上无冠。妇好墓出土的玉凤鸟造型头部也常有装饰,但这一点在夏代玉器及二里头文化中也都有出现,并不是商代所独有。从玉质上来讲,石家河遗址中的玉质呈乳黄色,妇好墓出土的玉凤呈黄色,两者的整体玉质成色较为相似。

  从历史上来讲,楚国的发祥地就在江汉地区,商代中期以后,商王朝基本已控制了这一地区。商王朝的中心地区在黄河下游的中原,从商中期开始,商王朝的势力渐渐延伸到楚人活动的江汉地区,黄陂盘龙城很可能就是商王朝延伸到江汉地区楚民族区内的一个统治点。商王朝曾对楚人进行过大规模的征战,迫使其臣服,并对商王朝贡。《诗 商颂·殷武》云: "挞彼殷武,奋伐荆楚……维汝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荆楚之地属商王朝统治下的"南乡" (到西周时,楚仍被视为"南土")荆楚和氐羌等方国部落一样,已朝贡于商王朝,商王朝为了加强对楚人统治,还派官吏和重兵驻守南方,殷墟卜辞中有许多这样的内容。

  商王武丁时期开始大规模征战,征服了以商朝为中心的从西北直到南方的广大地区,这一时期也使商王朝达到鼎盛时期。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部落,也随之开始向商王朝进贡。殷墟妇好墓的墓主曾经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在武丁王东征西讨的过程中,也同样拥有军权,曾亲自统帅军队与武丁配合征伐四方。这里我们可以推测她曾率领军队征伐过"南乡"的楚民,这件玉凤可能是楚方国部落在向商王朝俯首称臣时纳贡之物,也有可能是她生前的战利品。妇好去世之后,也将此件物品作为她显赫地位的一个象征留给了后人。

  由以上可以得出,商代其实并没有具有本文所论述的玉凤纹,妇好墓所出土的玉凤纹应为石家河遗址中所遗留,并和石家河玉凤一起昙花一现。

  3.2.2 和龙纹一起出现的玉凤纹。

  对于凤纹的界定,学术界也没有统一定论,但是从商代开始,就出现了和龙纹一体的凤纹的雏形。其中,在妇好墓中出土了一件龙凤玉饰(图 22)。此件龙凤玉佩玉质多呈黄褐色,间少许淡绿。整个造型为一凤负有一龙,凤圆眼、尖喙,冠部为瓶形,短尾,身石羽翎纹,一足,下踏云纹。龙"臣"字状目,瓶形角,身尾向上勾卷,饰菱形纹、鳞纹。此凤纹简单古朴但却富有灵性,通体采用双勾阴线雕刻。

  此两件玉凤的造型虽没有图 21 玉凤纹精巧细致,也没有凤纹的典型造型,但和龙纹一起出现间接印证其凤纹的形象。此凤纹和龙纹一起,作为远古凤纹的雏形,为后期凤纹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3 商代玉凤鸟纹。

  商代凤鸟纹的大都浑厚、肃穆、庄严,显示出了奴隶制社会严格的礼制,凝重、保守的社会风气和统治阶级的审美情趣,表现出一种动静结合、富有神秘气息的力量感。商代的玉器大量使用凤鸟纹作为造型和主要纹饰,商代晚期的凤鸟纹更是具有了夸张和艺术气息。

  商代玉凤鸟纹根据其眼和冠的造型,可将其分为四个类型。

  其一,高冠、"臣"字眼(图 22)。此凤鸟型佩玉质呈浅绿色,有褐色沁,两件,凤鸟为蹲踞状,头戴高冠,上刻勾云纹,边喙出脊齿,臣字形大眼,勾喙,大耳,胸腹阴刻勾云纹及翎羽纹,尾端呈双叉,腿粗壮,下有四爪。凤冠顶部钻一孔,可佩戴,两面纹饰相同。

  其二,高冠、圆眼。此玉凤鸟的造型和上图相似,但是眼呈圆形,冠部虽高,但以长平行线装饰,头部和底部均打孔。

  其三,底冠、圆眼。此玉凤鸟纹和图 22 相比较,圆眼、底冠,相对纹饰和造型稍微简单,其力度虽稍弱,但依然强劲,底部穿孔。

  其四,无冠、"臣"字眼。此器为双凤鸟纹玉璜,商代不仅出现了单体玉凤鸟纹,还出现了对称的左右依附的双体凤鸟纹,这两只凤鸟成站立姿势,尾部内勾相连,成左右对称分布,"臣"字眼上有穿孔,头有两角,通体以双阴线装饰。

  3.4 商代玉鸟纹。

  玉鸟是商代玉器的一个重要造型,但是这一时期的玉鸟仍然以写意为主,鸟的整体造型较为古朴,线条较为粗犷。对于现实中实体鸟的造型,也不具有实体指向性,但是其造型相对较为简单,不具有凤鸟纹的夸张造型。在商代出土的玉鸟从造型上来讲可以分为站立式、俯卧式、飞翔式、玉璜式四类:

  其一,站立式(图 26、27)。图 26 为玉鸟形佩,玉质为青色,通体红色沁。

  器呈片状,两面稍凸。主要采用双勾阴线技法雕琢,两面纹饰相同。此玉鸟头顶戴冠,额下有五个出戟,勾嘴,双目"臣"字形。冠的两侧各阴刻一铭文,似为:

  "牧"、"侯"两字。玉鸟造型始见于新石器时代,商代较为流行并一直延续至清。

  高冠是殷商时期玉鸟常见的装饰风格。但刻有文字的商代玉鸟,无论在出土器还是传世品中,这是迄今所知唯一的一件。

  长着钉头似的钩喙,"臣"字眼,头上有冠,冠部琢成扉棱,一般翅尖上翘,尾巴内卷,鸟身以阴线双钩之法饰卷云纹,或间以虎斑纹,足端或呈锥状,可以插嵌于其他物,也有的钻孔,可以系缀。

  其二,俯卧式(图 28)。此件商代鸟纹玉佩为扁平片雕,呈俯卧状,头部有冠状饰,长角向上勾卷,喙部镂空,宽尾下垂。此件鸟纹玉器通体采用阴线雕刻,有较强的写实性。

  其三,飞翔式(图 29)。此玉鸟配做飞翔状,整体造型似三角形,鸟儿圆眼略微突出,尖嘴短尾,作展翅状。以减地凸雕出双眼,双钩阴线饰羽翅细纹,阴线刻出尾翼。

  其四,玉璜式(图 30)。此玉鸟佩整体呈伏状,半弯曲呈璜形,带冠短翅,尖喙圆眼,翘尾屈足,颈部打孔可佩系。通体采用双阴线勾勒。

  3.5 本章小结。

  通过商代玉凤纹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商代是中国玉器发展的高峰之一,凤鸟以图腾的形式受到商人的崇拜。

  而凤、鸟纹在商代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凤的造型也没有十分突出,只能借助龙纹进行识别。在和龙纹一起出现的玉凤纹的造型上,玉凤整体充满灵性和神秘感,纹饰以双阴线装饰为主。

  其二,商妇好墓出土的玉凤并非商代所制作,而是来自于石家河文化的遗物,而商代也并没有继承石家河玉凤纹的典型造型。

  其三,商代玉凤鸟纹整体富有神秘感,冠部高低、形态都略有不同,尖嘴,"臣"字眼或圆眼,腿短劲有力呈站立状,通体采用双阴线勾勒。

  其四,商代玉鸟纹造型丰富,整体充满庄严氛围,头戴冠,"臣"字眼或圆眼,尖嘴,以双阴线、阴线或减地阳线装饰。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工艺美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