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离不开语言,语言的逻辑组合构成了文学,其形式和内涵无不和语言有直接的关系,语言的通性和异质性组成了文学作品的逻辑关系,表现了文学的内涵。研究文学离不开语言的研究,研究语言也需要文学的例证进行实践探讨。语言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一直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探讨语言学和文学研究的相关性,对两种学术研究都具有深刻的意义。知识是贯通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一种知识体系,尤其是语言和文学,他们具有伴生性,像一对伴侣,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
探讨语言学研究和文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对于高校语言学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语言学研究观点的探讨索绪尔的语言观认为:言语是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语言现象,是社会个体的语言行为,在平常的场合中有着丰富的形态变化;语言则是言语事实的异质性总体中明确规定的东西,外在于个人,它具有齐一性,是言语活动所用的记号系统。所以语言学研究的应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标准规范的语言,而不是日常生活中的言语。规范性的语言,通常是指人们的书面语言,索绪尔确立的“哥白尼式的”语言学,对世界语言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产生了划时代的作用。语言学的特征是具有共时性和历史性的两个维度,其中共时性的研究观点主要体现语言的共时性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语言之间的联想关系,也就是话语之外多个据有共同点的词汇的充分融合,聚合成具有相关性的词汇的总和。这一论断也深深影响了现代语言学方法论的确定内容,同时给文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使语言学和文学的研究具有了一种共生的关系。
基于语言学视域下的文学研究语言学对文学研究的影响主要是研究文学的文本语言,对这一问题做出语言学的解释,在学术范围内侧重对于文本资源的探讨,同时,也对文本语言进行学术面貌的探讨。
1、语言学的规则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文学研究在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上的哲学意蕴对于文学的言语结构具有一定的探索性。语言是构成文学文本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一个相互关联的个体的重新排列和组合,通过逻辑的重新定位,构成具有一定思想内涵的文学形式,比如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等,都是语言的体现。文学作品中众多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就是语言的具体表象。像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的《红楼梦》,前八十回涉及到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的语言学理论研究有很多人在探讨。有的学者以社会地位作为这一研究的主要变量,同时结合语言学中的面子理论和礼貌准则等研究依据,对文中共计 11 次跨等级道歉行为做了语言学角度的研究和探讨。
其中上级向下级道歉和下级向上级道歉都有一定的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通常是遵循顾曰国(1990)提出的贬己尊人准则,在保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寻找对方的宽恕和理解;而上级向下级道歉则是遵循同情准则,在采取参与性策略的同时上级要维护自身的尊严,保护自己的面子。这种观点也佐证了《红楼梦》中11 次跨级道歉的结果。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是蓝纯、赵韵《〈红楼梦〉中跨等级道歉的语用研究》《(当代修辞学》,2010,2),这是语言学研究带动文学研究的典型代表。
1.语言学方法论对文学研究的促进作用
在语言学研究中使用的方法论,对文学研究也有深远深刻的影响。语言学研究方法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方法论,其奠基者是 18 世纪的英国的 W·琼斯,20 世纪以来影响较大的方法论的基本理论源出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语言学方法论使用的否定思维在文学性和非文学性的区分上具有一定的显性意义。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确定了文学和非文学的属性区别。语言具有系统性,文学也具有系统性。学界将语言和言语用于文学性与非文学性的区别。言语作为文学的文本实质,言语构成的文本之间共同的特质,就是文学性的标志。
任何一个抽象的文本,都是由于言语的共性成为文学文本的实质,并具有文学性的特质。语言是传情达意的工具,它的存在功能能够反映现实社会以及经济基础,其中的审美作用也是一个重要功能。文学的存在更多的也是审美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二者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语言可以提升文学的艺术意象,并和现实保持距离。
2.语言学研究内容对文学作品研究的促进作用
本文中以方言研究为例。方言是语言研究的范畴,方言也是语言,只不过是受地域性影响的语言。在我国大量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的作家作品内容中含有大量的方言。方言是一个地区的特征,是一种语言习惯的表现。对方言的研究与文学作品研究也有着及密切的联系性。在这方面的研究以李胜梅《方言的语用特征与文学作品语言的地域特色》较有学术价值。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研究的重点落在了江西,江西作家的作品中江西方言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作者把江西作家作品中的方言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进行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研究。笔者对这一类作品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比较,发现这些文学作品在选择共同语的词语或句式时,体现出来的江西地域特色非常明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方言的使用频率极高。通过这些方言的使用表现作品所具有的地区性特点,让读者明显感到这些故事发生在江西,这些人都是具有江西特色的本土土着。因此作者在阅读文本时,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对于理解思想性和文化内涵都具有明确指向。在这个研究中,作者对比了大量的地方性固定短语、句子结构等内容,这些有特点的语言,都对人物性格的表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引用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固定熟语、句子格式来表现故事发生的地点,其中作品中人物遇到一些生活现象而发出的感叹词所代表的地方性,都有语言学范畴的研究。研究者发现,江西作家的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时,都注重口语表达时带有与言语形式相伴随的具有地域特点的表情和动作来辅助,体现了文本内容的地域性。由此可以证明方言的语用特征是作品言语风格的构成元素这一观点。
基于文学研究基础之上的语言学研究文学是语言的载体,语言学中的修辞及修辞技巧在文学作品中都有具体的体现,研究语言学需要在文学作品中寻找规律。
1.基于文学的语言学中的修辞
文学是一种表达形式,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所以在文学研究领域中,对文学史、各种流派、文学思潮等的修辞意识及技巧的探讨,都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语言学的研究。语言学中的修辞研究主要是针对叙事学的研究,尤其是后现代叙事理论的资源探讨,对文学中的审美及理论思辨等进行定性研究。语言学与文学的修辞研究结果偏重于学术,其受众都是文学界的爱好者和理论研究者。学者们认为语言学的修辞在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对语言学的研究表现出了特定的审美特征。在我国的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红色叙事文学作品的写作诞生了“革命”和“现代性”两种观念,由于时代的特征,这一区间段的文学具有断裂式的特点,独立于一个时代而存在。革命叙事诗是这一阶段的文学主流,成就了其作品的美学特征,文学中的修辞学应用,体现了作品的时代性。时间发展到 20 世纪 90 年代,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时间的向度上“,循环论”时间修辞再一次在文学作品中出现。这一时期中国的文学作品主要特征为传统典型的悲剧结构与悲剧历史美学的呈现,一种民族风浓郁的叙事特质与古老的美感神韵风靡文学创作。这一期间,学者们纷纷提出文学记忆的修辞化应该符合国家主义尺度。这一概念的提出,将修辞的本质改变为另一种情态。这一时期的主要人物有朱大可,他的修辞美学观点在当时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语言学中的修辞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因素,同时语言学也深深对文学作品产生影响,语言与文学再一次联姻。
2.基于语言学的修辞技巧研究
在文学研究的过程中,理论界将“语言世界———文本世界———人的精神世界”的伴生关系作为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方向确定为“打通语言学和文学的研究空间,为修辞技巧的研究做出解释,这种研究模式体现了语言学和文学交叉学科的研究特征,再一次印证了语言学的研究不能离开文学,文学的研究不能离开语言学。两类研究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融合。语言学界和文学界的研究实现了合并,并同时兼容了两种学科的审美。
学者们更加注重了文学作品中的修辞结构和叙述结构的问题,侧重对支撑文本叙述结构的修辞元素的研究,进而解释人物的精神世界。同时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对修辞的设计为文本的整体结构做好了支架,对人物思想情感和精神内涵将产生什么样的优化效果,审视语言在修辞中对文本结构效果的促进作用,也同时注重了修辞在文学作品中所产生的负影响。从而得出结论:文学经典,应该同时是语言经典。语言是文学构成的基本单位,语言的修辞是文学装饰和审美的必需,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伴生关系再一次得到确定。综上所述,文学研究和语言研究具有的伴生性,使得语言学的研究对文学研究所发挥的促进作用,也同时促进了语言学这门学科自身的发展。文学的研究因为语言学的促进,文本内容的特质和内涵也更加的鲜明,具有时代性,反映社会的经济基础。因此说文学文本离不开语言的结构支撑,语言的运用也离不开文本的载体。
参考文献
[1]王德福.论索绪尔语言学的元理论性质 [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
[2]孙兵,王欣.形式主义批评与现代语言学 [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3]韩江玲.索绪尔的语言观与结构主义学派[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