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东汉时期“鼓吹”由并列短语形成复合词,最初表达“演奏乐曲”义,后来发展出“鼓吹乐”“宣扬、宣传”“吹嘘、吹捧”等意义。现在,“鼓吹”经常出现在社论、时文、檄文等政论文章中,具有鲜明的书面色彩。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对“鼓吹”的解释是“①宣传提倡:~革命。②吹嘘:老在别人面前~自己。”从词典提供的理性意义可以看出,“鼓吹”的两个义项似乎附加了不同的感情色彩。那么“鼓吹”具体有哪些感情色彩,不同的感情色彩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对“鼓吹”的解释使用的是同义法,即用同义词语“宣传”“提倡”“吹嘘”来解释“鼓吹”,所以要分析“鼓吹”词义的感情色彩,首先要弄清楚“宣传”“提倡”和“吹嘘”的感情色彩。
“鼓吹”的第一个义项是“宣传提倡”,“宣传”的意思是“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队︱~交通法规︱~自己的观点。”没有明显的褒义或贬义倾向,应该确定为中性词。“提倡”的意思是“指出事物的优点鼓励大家使用或实行:~说普通话︱~勤俭节约。”既然鼓励大家使用或实行的是事物的优点,那么“提倡”应确定为褒义词。“吹嘘”是指“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自我~︱这点儿事不值得那么~。”和“宣扬”相比“吹嘘”多了[+夸大][+无中生有] 的语义特征。由此可见,“鼓吹”的两个义项都有宣扬的意思,但第一个义项有中性或褒义的感情色彩,而第二个义项有贬义的感情色彩。
既然“鼓吹”的感情色彩是非贬义和贬义共存,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二者必然是此消彼长的状态。那么在现代汉语四个阶段的发展历史中“鼓吹”的感情色彩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支配其变化的机制又是什么?本文采用刁晏斌(2007)对现代汉语史的四个阶段划分,通过搜集、分析大量语料(来自人民数据和CCL语料库),研究“鼓吹”词义的感情色彩在现代汉语发展四个阶段中历时地演变,并从认知角度分析影响其感情色彩演变的因素。
二、“鼓吹”词义的感情色彩演变
(一) 第一阶段(1919~1949)
第一阶段可供使用的语料比较少,共搜集到15条语料,其中感情色彩为贬义的语料5条,占语料总数的33.33%,如表1所示。
表示贬义的感情色彩时,“鼓吹”后面的宾语多使用嘲讽性反语的修辞,看似是褒义的词语,实为对非正义主张的批判、揭露。例如:
(1)中国多数人既不懂什么是道德,事实上又不肯去实行,但是他们嘴里架子永不肯去掉,整天的[鼓吹]维持风纪。(俞平伯《我的道德谈》)
(2)[鼓吹]“中日和平“的报纸每天发表新参加的同志名单,而这些“和奸“往往同时在另外的报纸上声明“不问政治”。(钱钟书《围城》)
(3)《大公报》上的《战国》,比原来的《战国策》还更大派,更锋芒,从[鼓吹]“力的政治”到“力的科学”,“科学的力,飞机大炮,侵略战争”。(秦似《两年小志》)
感情色彩为中性的语料7条,占语料总数的46.67%。褒义色彩的语料有3条,占语料总数的20%。
(4)本社发起“科学”(Science)月刊,以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为宗旨。(胡适《追想胡明复》)
(5)政委说:“迅速集合要紧,放他一条狗命吧!”这条狗命才有机会写《脱出记》,给我们灵活的战术作了一次大大的[鼓吹]。(吴伯萧《神头岭》)
(6)我这样说话,并非卖瓜者不说瓜苦,一味替家乡上产[鼓吹],意在使自家人多卖些铜钱过日子,实在是因为年头不好,连家乡的桃树也遭末运。(李广田《桃园杂记》)
此时,“鼓吹”的贬义色彩不突出,更多的表现为中性色彩,也有少量的褒义用法。“鼓吹”作为中性动词,不受极端感情色彩的限制,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使用相对自由。
(二)第二阶段(1949~1966)
第二阶段共搜集到2449条语料,其中感情色彩为贬义的语料2304条,占语料总数的94.08%。感情色彩为中性的语料54条,占语料总数的2.20%。褒义色彩的语料有91条,占语料总数的3.72%,如表2所示。
表2:
这一阶段,“鼓吹”的贬义用法骤然上升,鼓吹的主语是欧美帝国主义:威尔逊、约翰逊、戴高乐;苏联修正主义:赫鲁晓夫集团等和新中国、第三世界敌对的势力。
宾语含有[-正义][-正确][+夸大][+虚假]等语义特征,比如“重男轻女”“无条件和平谈判”“写中间人物”这些短语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 第三阶段(1966~1976)
第三阶段搜集到7265条语料,其中感情色彩为贬义的语料7249条,占语料总数的99.78%。感情色彩为中性的语料7条,占语料总数的0.10%。褒义色彩的语料有9条,占语料总数的0.12%,详见表3。
这一时期,在数量庞大的语料中,表达中性和褒义色彩的用例寥寥无几,贬义成为“鼓吹”词义的强势感情色彩。
(四)第四阶段(1978~至今)
第四阶段共搜集到了1259条语料,其中感情色彩为贬义的语料1061条,占语料总数的84.27%。感情色彩为中性的语料159条,占语料总数的12.63%。褒义色彩的语料有39条,占语料总数的3.10%,详见表4。
“鼓吹”的感情色彩仍以贬义为主,但和前两个阶段相比,表达贬义色彩的用例明显减少,中性色彩和褒义色彩重新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在198条表达非贬义色彩的语料中,新产生的用例有65条,复现第一阶段的用例133条。
例如:
(7)蔡元培、章太炎、邹容、章士创、柳亚子等都在该报发表文章,抨击封建君主专制,[鼓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吴冷西《毛主席给我讲“五不怕”》)(8)1906年,秋瑾到上海,主办《中国女报》,宣传妇女解放,[鼓吹]民主革命。(《中国儿童百科全书》)(9)五四时期,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主将之一——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撰文[鼓吹]“德先生”和“赛先生”,认为“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从而竖立起了民主和科学的大旗。(1994年报刊精选)上面例句中的鼓吹革命、鼓吹民主等用法都是第一阶段经常出现的。新产生用法的有:
(10)发现和开掘生活中的真善美,[鼓吹]之,讴歌之,是作家艺术家的历史重任和社会良知之所在。(1995年人民日报)
(11)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无可置疑地要归功于法国人顾拜旦,归功于他的远见卓识,归功于他的热情[鼓吹],归功于他的实干精神和组织才能。(1995年人民日报)
(12)我现在很想[鼓吹]一个主张,就是东亚的经济学家应该走向世界,主导西方主流经济。(1994年报刊精选)这一阶段表达中性和褒义的用例可以分成“新造”和“复现”两类,对第一阶段用法的重新启用比新造用法多的多。
(五)“鼓吹”贬义度的变化
在现代汉语发展的不同阶段,“鼓吹”用来表达贬义色彩的语料比重不尽相同,这些表达贬义色彩的百分比可以称为“鼓吹”的贬义度。“鼓吹”贬义度在现代汉语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体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从上面的折线趋势可以看出,“鼓吹”在第二阶段迅速贬义化,第三阶段达到贬义化的高峰,这一变化趋势符合刁晏斌(2007)提出的,现代汉语词义的感情色彩从建国后一直到“文化大革命”表现出“贬义化”。第四阶段“鼓吹”的贬义度仍比较高,但较之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其贬义度有所下降,根据刁晏斌现代汉语词义感情色彩的两次大规模变迁的结论,可以预测今后“鼓吹”的贬义度仍将继续下降。
三、“鼓吹”词义感情色彩演变的原因
杨振兰提出“色彩意义对词汇意义的依存可以区分出两种不同的情形,其一是渗透于词汇意义而存在, 其二是依附于词汇意义而存在。渗透型色彩意义可能有自主变化的情形,如‘鼓吹’‘瓦解’的形象色彩是渗透在词汇意义之中的内蕴色彩,它们所发生的‘淡化’演变却是色彩意义的自主变化。”
“鼓吹”是在词汇意义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色彩意义独自发生变化,没有涉及词语内部变化对感情色彩的影响,我们只能从认知的角度考察导致“鼓吹”的感情色彩变化的原因。
“鼓吹”的贬义色彩和非贬义色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状态,非贬义色彩作为显性感情色彩时,贬义色彩就隐退为潜性感情色彩;贬义色彩成为显性感情色彩时,非贬义色彩就暂时成为潜性感情色彩。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制约着“鼓吹”词义内部不同感情色彩的潜显转换?
(一)民族文化心理
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是汉民族为人处世的最高标准,“中庸”即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一方面“鼓吹”是由并列短语“鼓×吹×”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定型形成复合词的。在古代作为名词的“鼓吹”是封建礼制的重要部分,代表的是极高荣誉,表达的显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意思。另一方面,“鼓”和“吹”作为动词,动作幅度都很大,表达宣扬的意思时,人们在心理上就会产生夸大、和现实不符的感觉。不符合汉民族含蓄低调的文化心理,因此在使用中常和含有[-正义][-正确][+夸大][+虚假]等语义特征的宾语搭配。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鼓吹”的贬义度大于非贬义度是符合汉民族内敛的文化心理。但由于五四时期中国受到西方新思想的冲击,传统思想的地位下降,加之白话文推行不久,语言规范不严格,所以第一阶段中“鼓吹”可贬义、可褒义、可中性,三种感情色彩的强度大致相当。第四阶段“鼓吹”贬义度居高是前两个阶段特征的延续,但和第一阶段引进西方新思想相似,改革开放之后,汉民族的文化心理也受到了西方的同化,低调含蓄的心理逐渐。
(二)语言环境
1919~1949年是现代汉语初步形成的时期,语法词汇还没有形成严格的规范,现代汉语的应用属于前规范化阶段,语言环境相对宽松。“鼓吹”的用法没有倾向于贬义的限制,既可以表达贬义的感情色彩,也可以表达褒义和中性的感情色彩。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百废待兴,历史遗留下来的旧思想、旧道德亟待扫除,国民党残余部队、特务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国外帝国主义孤立、企图扼杀新中国。此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新闻媒体的大量报道都是批判传统糟粕思想、揭露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而报纸和广播是当时规范语言传播最时效,最具影响力的媒介。批判性的语言环境导致第三阶段大量词语呈现出贬义化的趋势,“鼓吹”的贬义度陡然升高。
受极左思想的影响,第三阶段语言环境的批判性和否定性较第二阶段有增无减,“鼓吹”的贬义度达到顶峰,使用范围基本限定在表达贬义色彩的用法上。
1978年之后,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改革开放,文化和语言应用也日趋开放、自由。尤其是21世纪网络普及以来,不要说语言限制,甚至连语言规范都受到挑战,语言环境达到空前自由。“鼓吹”的中性和褒义用法开始复现,但仅限于对第一阶段用法的转述,没有突破性的新造用例,可见从第二阶段开始长达30年的批判性语言环境对“鼓吹”高贬义度定型影响非常深刻。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随着民族文化心理和语言环境的改变,“鼓吹”的贬义度也经历了起伏变化。语言作为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除了在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制约下发展变化,语言和社会环境、心理文化、时代特征也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语言的发展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语言的变化也反映了外部环境和心理认知的变迁。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刁晏斌.现代汉语史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刁晏斌.现代汉语词义感情色彩的两次大规模变迁[J].文化学刊,2007,(6):47~56.
[4]杨振兰.词的色彩意义历史演变特点试析[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3~46.
王宁先生在《训诂学原理》一书中谈到,汉语词汇的积累大约经历过三个阶段,即原生阶段、派生阶段与合成阶段.这三个阶段之间没有绝然分清的时代界限,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以一种造词方式为主要方式.[1]146原生阶段是指词汇的原始积累时期,词汇出现的方式就是...
一、引言语言是发展的,社会生活中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亡,人们观念的改变都会在语言的词汇中得到反映,而这些变化也必然会在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中体现出来。成语语义与所有汉语词义一样,都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
唐人王梵志,卫州黎阳人,生卒年不详。胡适推定他生活在590-660年之间[1],赵和平、邓文宽认为王梵志的活动上限是初唐武德年间,最迟不晚于开元二十六年[2](738)。王梵志诗在唐宋时影响广泛,唐代诗人王维、寒山、顾况、白居易、杜荀鹤、罗隐,宋代诗人苏...
语义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语言学家提出来的,从语义学作为一个术语在学术论文中公开发表以来,语义学在西方已经有了一百余年的历史。而在现代汉语的研究中,有关语义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已有的有关语义的一些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西方语义学的影响。在...
1极度与极致的分布与用法一般认为,既可以充当状语又可以充当补语的很﹑极是典型的程度副词.张谊生认为既能做状语也能做补语的极X也应该归入程度副词,由于受实词结构关系的制约,通常只做状语的极X也应该归入程度副词,[1]本文赞成这一观点.1.1名词性极...
一、引言《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以下简称《现汉》)中阴字义项有13个:1.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阳相对)2.指太阴,即月亮。3.形我国气象上,天空80%以上被云遮住事叫作阴。泛指空中云层密布,不...
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曾说: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因此语言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性别歧视色彩.所谓性别歧视,是指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种性别成员的不平等对待.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不平等对待.两性...
一、引言颜色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目前对颜色词的研究成果较为显著的是Berlin和Key对100多种语言的调查,其成果是总结出任何语言的基本颜色词都不出11个词的范围。李红...
谚语是汉语里历史悠久、运用广泛、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语汇.①其形式生动活泼,充满生活信息.如《坛经》中有着名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谚语.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指慧能)即惠明师也.(宗宝本《坛经》)这是惠明...
一、问题的提出汉语颜色词,也叫色彩词,它的存在反映了人们对于事物自身属性的抽象化认识,能够把事物及其自身属性区别开来认识说明了人类智力的高度发展。有关颜色词的研究,学界有了不少成果。如黄行认为颜色是人对可见光的视觉和心理效应,颜色的物理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