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探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27 共306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文化导入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应用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探究
  【第二章】文化及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文化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第四章】汉语国际推广初级阶段的文化导入
  【结论/参考文献】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中文化导入研究  

   
  1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

  刚到美国的时候,我很困惑自己论文的选题方向,是关于美国学生学习汉语情况的偏误分析还是文化教学的探讨。时间过去半年以后,当我重新审思这个问题的时候,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化教学这个主题,这与我在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的一年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工作经历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美国的时候,我很惊异于自己所处的教学环境:在国内,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外语,并且通过各类新闻报道、电视传媒,了解到大量的外国文化;然而在底特律情况却截然不同,多数美国学生对于中国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所谓的“中国制造”上。在美国,最能体现中国元素的地方就是唐人街,但是其所处地域和环境都较差,而在很大程度上华人还是自成一体,和美国主流社会有较大的差距。许多美国人都是从李小龙、李连杰、成龙的电影中认识中国的,并且认为中国最伟大的东西除了长城,就是中国功夫,许多人都以能摆几个中国功夫的姿势为荣。

  一次在韦恩州立大学的国际文化周活动中,一个高中学生来到我们的展台前面,犹豫了半天,才小心翼翼地问道:“你会功夫吗?是不是中国人都喜欢打架?”我迟疑了很久,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原来美国学生所接触的中国文化就是电影中的格斗和武打画面,由此认为中国是一个野蛮的国度。后来我跟他解释,在中国,武术和功夫只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方式,不是每个人都学过,而且现在中国的社会治安很好,并非电影中表现的那样处处存在暴力事件。还有一次,在一个中学做中国文化展示活动时,一群七年级的美国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提问,“老师,中国人会开汽车吗?”,“老师,中国有大学吗?”,“老师,中国学生会说英语吗?”……我耐心地解释说: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不再是过去西方媒体中报道的那样贫穷落后;许多中国人会开车也拥有自己的汽车,手机、电脑等通讯产品更是十分普及;中国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外语,基本上都能掌握至少一门语言,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为了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文化,每周四中午,我们都会在孔子学院的会议室举办名为“Confucius Cafe”(孔子茶座)的活动,选取一些实用、有趣的文化题材展开介绍和讨论,我希望尽自己的力量,把真实的中国展示给更多的美国人。

  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我感觉汉语国际推广不单纯地是在教汉语,还需要向学生们介绍中国灿烂的文化。之所以在语言文化教学中会产生“文化休克”现象,就是因为缺乏相互沟通和了解,彼此无法理解和认同对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于是,我选择了“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文化导入”作为我论文的主题,而又因为本人主要从事的是初级阶段的汉语教学,且“文化导入”这个范围略显宽泛,所以确定了现在的题目--《汉语国际推广初级阶段的文化导入》。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在其着作《语言论》中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萨丕尔,1977)。语言与文化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语言的传授过程含有丰富的文化的因素。但是,我们过去在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有时偏重语言知识的教授,并未系统、有效的介绍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以致不少学生们认为中国文化就是“长城、熊猫、饺子、功夫”这几个简单的概念,并且难以摆脱他们母语文化的影响和干扰,不能真正理解中国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了解中国文化。

  在当今汉语推广不断壮大的浪潮中,笔者在大量翻阅了过去关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论着,并结合在汉语国际推广第一线的教学经验,从文化导入的角度对汉语国际推广作一些新的审视、探究,尤其关注初级阶段的汉语国际推广,试图探索出有针对性的文化导入教学策略,希望对今后的教学和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有所帮助。

  1.2 选题的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和对外交流的蓬勃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正如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所说:“语言从来是民族或国家之间建立联系、沟通心灵的桥梁,在当前这样的时代,其连接沟通的作用更远远超越历史上任何阶段。汉语作为中华民族和外部世界沟通的最得力工具,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这是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 2006 年 6月 26 日对全球正在兴起“汉语热”的评价。特别是经过中美两国政府间的协商,美国教育部门决定,从 2006 年 9 月份开始在全美中学开设“AP汉语与文化(AP Chinese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这标志着汉语教学已经走进了美国中学的主流课堂,标志着汉语教学开始全方位地走向世界.AP《课程概述》中明确地指出:“对于AP课程来说,发展学生对于中国文化认识是普遍的主旋律”,因此,我们在看到汉语与文化课程成功开设提供给我们机遇的同时,也应该感受到汉语国际推广的内容,已经不应局限于汉语言本身,而是需要借助汉语国际推广的机遇,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

  从 2004 年开始,我国在借鉴英、法、德、西等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等机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拉开了大规模推广汉语的序幕。近几年来,孔子学院的建设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主阵地,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新平台,受到各国人民的广泛欢迎。截至 2011 年 8 月底,已建立了 353 所孔子学院和 473 个孔子课堂,共计 826 所,分布在 104 个国家(地区),我国的汉语国际推广步伐大大加快。

  由此可以预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汉语国际推广的广度和深度还将加大,我们应该不断完善和发展其内容和意义,使之适应教学与国际形势的变化。

  1.3 本文的研究背景

  上世纪 50 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对外汉语教学,主要针对的是那些来华的外国留学生, 但是从当前的形势看来,这种完全依赖单向输入的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全球不断高涨的“汉语热”的需求。一方面, 在世界范围内,有大量希望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并没有机会来到中国留学。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粗略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 100 多个国家的 3000 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海外的汉语学习者已超过 4000 万人,而目前能亲自来华学习的只有 10 万人左右, 仅占总人数的三四百分之一。另一方面,国内各高校接待、容纳外国留学生的能力也有限,无法在短期内满足学生数量如此快速的增长。据国家汉办预测,今后十年全球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可能会多达数亿,因此, 组织各种具备汉语教学能力的师资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推广汉语, 将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新定义。

  而事实上,在欧美诸多国家,海外学生们学习汉语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实际的商务和交际需求,对中国文化的向往逐渐成为他们学习汉语的主要动因。所以,依据学生学习目的与动力的新变化,我们必须加大文化教学的力度,重视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文化导入,尤其是初级阶段的文化导入,这不仅关系到学生是否会把汉语学习列入其长期学习计划中,更关系到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仔细研读了现有的资料和文献后,笔者发现前人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传统“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文化导入,关注的对象主要是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且研究的时间跨度较大,鲜少有关于初级阶段文化导入的专门性研究论述。本文拟在学习和总结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汉语国际推广初级阶段的文化导入做深层次分析与研究,并尝试提出一些有新意的理论和教学策略,希望能给今后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带来帮助,为后人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汉语言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