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婚的概念界定及其特殊保护
( 一) 军婚的概念界定
军婚是指夫妻双方或一方是现役军人的婚姻关系。而我们在婚姻法中所研究的是指夫妻一方是现役军人的婚姻关系。现役军人的婚姻受国家法律的特别保护,这体现在结婚与离婚的程序和手续要比一般的婚姻关系更为复杂。现役军人在结婚时是有严格的程序限制的。由于军人担负的特殊使命、生活环境和职业特点与普通公民不同,所以军人不仅应当遵守国家法律还应当服从军队的条令。
依照 2001 年 11 月解放军总政治部下发的《军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规定》通知要求,现役军人应当慎重选择恋爱对象,军官和文职干部确定恋爱关系后,应当主动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报告,由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对其恋爱对象进行政治审查。现役军人结婚须提前一个月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或政治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查同意后,填写《申请结婚报告表》作为归档材料; 由政治机关出具《婚姻状况证明》,作为结婚登记的依据。
除此之外,很多单位也对军人结婚的年龄做了严格的规定。例如,审核年龄在 25 周岁的军人方可提出结婚申请,而战士在驻地找对象,年龄需要在 28 周岁以上或者三期以上士官。提出结婚申请后,男女双方填写申请结婚报告表。多数单位要求双方婚检,并出具婚检报告。
完成这一系列程序后,取得部队签发的介绍信才能去婚姻登记部队领取结婚证。这些繁杂的程序无异于是为了保护军婚。因为军人身份的特殊性,他们掌握部队的军事秘密,因此需要对程序进行严格的限制来保证部队乃至国家的安全。当然,与现役军人离婚时,也具有非常严格的限制。我国现行《婚姻法》对军婚的规定体现在 33 条: 现役军人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单从 33 条,不难看出,与军人离婚是何其不易。而对于该条文的解释,在《婚姻法解释( 一) 》第 23 条中: 婚姻法第 33 条所称的“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可以理解为( 1) 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3)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且不论这样的条文是否合理,这显然可以看出离婚的主动权并不在军人的配偶手中。
以上是法律对于军人离婚所作出的限制。我们不难看出,如果军人的配偶由于某种原因提出离婚,其程序不亚于当时结婚时的繁琐。
( 二) 军婚的主体
军婚的主体是现役军人,是指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服役、具有军籍的人员。
( 三) 军婚特殊保护制度的历史沿革
对军婚的保护要追溯到土地革命时期,至今发展已有 78 年历史。
在土地革命时期,由于红军常年在外参战,与妻子两地分居,因此很多战士的妻子向远征的丈夫提出离婚,这种情况十分严重的威胁了军队的作战力,扰乱了军心,针对这一问题,各地苏维埃纷纷想办法解决。
中国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公布了《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在第十八条明文规定: “凡红军在服役期间,其妻离婚,必先得本人同意,如未得同意,政府得禁止之。”而后,在 1934 年 4 月 8 日出台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对军婚规定了一些限制条件,规定“红军战士之妻要求离婚,须得其夫同意。”
直到抗日战争时期,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只是八年抗战,导致许多战士与家人失去联系,他们音信全无,生死未卜,此时,许多战士妻子提出离婚,共产党为了维护社会和军队的稳定,颁布了《晋察冀边区婚姻条例》“抗日军人之配偶,非于抗日军人生死不明逾 4 年后,不得为离婚之请求”。同时也规定,在通讯便利的地方,如其夫两年之久杳无音讯,其妻也可以向当地政府登记离婚”这些政策的规定,使当时的革命军人全身心的投入到抵抗外来侵略,谋求民族独立的革命洪流之中,保护军婚政策的实施,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稳定军心的积极作用。
1949 年之后,虽然新中国成立,但是我们国家还依旧面临着内忧外患,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仍然十分重要,为了加强部队的战斗力,1950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婚姻法》继续贯彻了在离婚问题上对现役军人给予特殊保护的立法原则,正如在 1950 年婚姻法起草的报告所说,在当时作这种规定是因为“会得到一切革命军人的配偶和整个社会舆论的同情的”,“表现了革命军人的配偶……能够牺牲个人的暂时利益去服从民族、社会和国家的公共的永久的利益”。但考虑到当时的实际情况,为了维护军人配偶的权益,还在第十九条规定: “革命军人与家庭两年无通讯关系,其配偶要求离婚,得准予离婚。”通过以上针对军婚的特殊保护规定,巩固和发展了新中国的国防和部队建设。
改革开放时期,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国际环境的恶劣,在1980 年颁布的婚姻法第 26 条中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征得军人的同意”。
( 四) 现行军婚特殊保护制度的内容。
继 1980 年婚姻法的颁布后,2001 年的婚姻法沿袭了相同内容,但新的婚姻法在 1980 年婚姻法 26 条基础上又增加一句“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除外”这样一条但书体现了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赋予了军人配偶一方应有的权利。
二、军婚特殊保护制度的立法目的
( 一) 维护军人的利益
军人,这个词听起来强劲有力,但在社会或者家庭生活中,他们却属于弱势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不在家乡服役,与自己的父母、配偶分处两地、甚至三地。聚少离多的生活酿造了许多家庭悲剧,军婚特殊保护制度在此具有存在意义。通过对军婚建立的严格审查,就保障了军人一方的知情权,防止一些不怀好意的女子故意接近军人。通过对离婚程序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了能帮助军人挽救婚姻。因此,对于军人来说,对军婚的特殊保护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 二) 巩固国防建设的需要
巩固国防建设的基础是军人安心服役。试想当军人的婚姻出现危机时,他们还如何能全身心效力于部队,通过对军婚的特殊保护,能够有效的稳定军心,进而,巩固我们的国防建设。
( 三) 维护社会的稳定
社会的稳定,需要武装力量为保障。强大的武装力量又离不开安心服役于部队的军人,因此,从微观上说,保护军婚就是保护军人的利益,但从宏观来看,维护军婚就是维护社会的稳定。
三、现行军婚特殊保护制度的缺陷
( 一) 当前我国对军婚的特殊保护限制了配偶的离婚自由
我国婚姻法中规定公民有婚姻自由的权利,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对军婚的特殊保护,虽然维护了军人一方的利益,但限制了配偶的离婚自由权。由于军人身份原因,聚少离多,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其配偶一方,她们难免不堪压力所负,试图结束这段辛苦的婚姻,但由于婚姻法中对军婚的特殊规定,限制了她们的离婚自由权。这显然是与婚姻法的原则相违背的。
( 二) 违反了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
民法中规定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是指在社会关系中,公民承受的义务与其所享受的利益相一致,但对军婚的特殊保护,显然违背了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众所周知,军人妻子在家庭中所承受的压力与付出的代价,但法律却没有过多的赋予其相应的权利,反而强加给她们更多的义务。如离婚时,须征得军人一方的同意。对于军人妻子而言,何谈权利之有? 只会让更多想结束婚姻的军人妻子痛苦不堪。
( 三) 对军婚的特殊保护流于形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主、自由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改革开放 35 年后的今天,对军婚的特殊保护已经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一段没有感情的婚姻,就算用法律来禁锢,也苍白无力。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 9 条第 2 款中规定: 现役军人的配偶提出离婚,应按婚姻法第 26 条规定进行审理。军人不同意离婚时,应教育原告珍惜与军人的夫妻关系,尽量调解和好或判决不准离婚。对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经过做和好工作无效,确实不能继续维夫妻关系的,应通过军人所在部队团以上政治机关,做好军人的思想工作,准予离婚。最高法院的此条意见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因为很多家属不会诉诸于法律来请求结束他们的婚姻,他们会选择去找军人所在部队的领导,部队领导为了避免影响部队稳定与工作,通常情况下,也会劝说军人。这样就导致婚姻法第 33 条的设置流于形式,缺乏了其本身的意义或目的。
( 四) 军婚的特别保护规定也会对军人婚姻的缔结造成严重阻碍
由于条件的限制,军人接触女孩子非常不易,一旦经历恋爱,许多女孩又会可能因为一旦缔结军婚就会丧失离婚自由而望而生畏,这样就增加了军人结婚的难度。
四、现行军婚特殊保护制度的完善
( 一) 从立法上,应废除婚姻法第 33 条
现行婚姻法第 33 条带有浓烈的革命色彩,它是历史遗留的产物,不可否认在革命年代时,对军婚的保护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但在倡导自由与平等的今天,33 条的存在是有悖于法律价值的,它和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不符。
( 二) 从政策上,军人家属随军条件放宽,为军人家庭团聚创造条件
对于军人来说,他们大多数在基层,必须 24 小时在军队,有严格的请假制度。对于未婚的战士或军官来说,客观条件已经成为其谈恋爱、建立婚恋关系的严重阻碍。对于已婚军人来说,婚后的两地生活让他们非常苦恼,他们远在异地,不能照顾千里之外的家人,饱受相思之苦。我们国家严格的军队政策表面上看是便于部队的集中管理,实际上不利于部队的稳定。
了解了这些现实情况,我们应该站在军人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苦衷。放松随军政策,放宽随军范围,使更多的军人家庭早日团聚,让他们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安心服役。
( 三) 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加强军婚保护
军人是个特殊的职业,他们不仅仅是家庭生活的一员,更是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重要使命。可以说,比普通公民的承担更多的义务,所以理所应当让他们享受较多的权利。但并不能通过限制其配偶一方的利益来弥补。国家可以给予军人一方特殊待遇,例如: 加强军人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就业安置、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特殊优惠政策,这样来弥补军人在社会中承担的义务,这样的一些做法也是对其配偶一方的补偿,使他们的婚姻更加稳定,最终使军人可以安心服役。
( 四) 对军人的配偶进行必要补偿和保护
一味的强加给军人配偶义务来维系这段辛苦的婚姻,只会让她们愈加想逃出牢笼,因为军人是她们的丈夫,使她们承担更多的义务,我们应该赋予她们相等的权利。例如,对没有工作的配偶,我们可以与地方沟通,给他们提供适合的就业岗位; 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家属,我们可以按年、按月发放津贴; 对于自主创业的家属,我们应该在减免税收方面进行鼓励等等。总之,为军人的家属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来弥补他们对社会的默默奉献。只有让他们感觉到社会的关心和享受到切实的利益,才能让家属全心经营这段特殊的婚姻。最终达到稳定部队,维护国家安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姜瑞云. 现行法律对军婚保护的不足及完善[J]. 河北法学,2008( 26) .
[2]李拥军. 我国军婚特殊保护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 当代法学,2009( 23) .
[3]刘欢欢. 军婚特殊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 吉林大学,2012.
[4]任军. 关于我国婚姻法军婚特殊保护条款的探究和思考[D]. 中国政法大学,2008.
[5]庞莺莺. 对完善我国军婚民事特别保护制度的思考[D]. 华东政法大学,2011.
[6]赵佃祥. 关于军婚保护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 吉林大学,2011.
婚姻法对保护女性权益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中国传统婚姻法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在婚姻家庭中的女性长期以来处于一种附庸的地位辛亥革命之后婚姻法开始朝着近代化的方向发展但是这个过程极为曲折尤其是社会中强大的封建主义思想仍旧不断地渗透进立法...
婚姻的解除从来都不只是婚姻当事人之间的私事,这其中最重要的相关者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当属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一段婚姻关系的解除,对于父母而言,可能是一种解脱,而对于孩子而言有可能是一场灾难,对其性格,生活,学习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
一、配偶权的概念及内容尽管学界对配偶权的具体定义尚有争议,但是在对配偶权的探讨过程中,已经就一些基本问题达成了共识。在众多的关于配偶权概念的说法中,笔者较赞同配偶权是一种身份权,是指夫妻双方因结婚、基于配偶身份而享有或承担的特殊权利义务的...
一、同性恋的成因同性恋一词最早是1869年由一名匈牙利精神病医生卡罗力班克特使用的,后来一位性学研究学者蔼理士(HavelockEllis)将其译为英文homosexuality,从此以后homosexuality就成为同性恋在世界上通用说法。而在中国同性恋则被称为鸡奸或者男...
家支,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社会集团组织。它是保留原始氏族组织的躯壳,内部严禁通婚并以父子联名的系谱作为一根链条贯穿起来的父系血缘集团组织。[1]家支制度是凉山最重要的彝族传统文化之一,也是最基本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单元。彝谚有云藤无树不活,人无...
根据《婚姻法解释(三)》第十条:夫妻一方在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其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办理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进行还贷的,而不动产又登记在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夫妻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
一、境外立法例当今世界各国(地区)对无效婚姻中善意方利益的保护,主要存在二种模式。(一)法律特别赋予善意方一定权利的保护模式。此种模式的特点是婚姻无效宣告具有溯及力,无效婚姻自始绝对无效,当事人之间自始不存在夫妻关系,法律赋予无效婚姻的...
婚姻财产公证制度出现之前,结婚简单,但是离婚却很麻烦,尤其是面对财产分割问题,法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调查,取证,成本非常之大。...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我国的第三者现象十分普遍,人们批判第三者,但是否所有的第三者都具有主观恶意性,都应当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的惩罚呢?笔者认为恶意的婚姻第三者是占第三者的绝大部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有小部分善意的婚姻第三者存在,他们本身就是...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纵深发展,试婚、非婚同居、婚外情等现象在我国不断地涌现,由此导致非婚生子女数量的骤增。虽然我国婚姻法规定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权利,然而这一原则性的规定由于缺乏具体制度的支撑,使得一些不负责任的生父极易逃避对非婚生子女...